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庆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年级 上学 物理 期末考试 试卷 教师 下载 _考试试卷_物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 150g B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 0.6m C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 120m/s D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 30 【答案】A 【解析】【解答】A三个鸡蛋的质量约 150g,一袋早餐奶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150g 左右,A 符合题意; B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 25cm=0.25m,B 不符合题意; C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速度约 120km/h,C 不符合题意; D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 5左右,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对生活
2、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 8 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答案】C 【解析】【解答】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
3、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C 错误,符合题意; D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品质,包含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音色描述声音的特色。 32021 年 11 月 25 日开州区第五届诗词大赛网络答题通道开启,中小学学生、18-45 周岁的成年人均可报名参与诗词大赛,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
4、养,涵养心灵。下面对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别的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答案】B 【解析】【解答】A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A 不符合题意; B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B 符合题意; C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 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响度指的
5、是声音的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4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随自动扶梯前进的顾客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答案】C 【解析】【解答】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A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A 不符合题意; B离开脚后在草地
6、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不符合题意;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C 符合题意;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 B 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 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D 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答案】B 【解析】【解答】A. 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即影子,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B. 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
7、反射形成; C. 人透过水球成的像,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是由于水球的折射作用,形成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D. 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
8、的. 6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 4s B48s 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 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甲同学的速度为 0.625m/s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 4s 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 4s,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48s 内,甲乙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08s 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 5m,则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412s 内,
9、甲通过的路程为 s=10m,则甲的平均速度是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 s-t 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结合图像,利用速度计算公式 v=逐项分析。 7如图所示的现象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露珠凝结 C晚秋,菊花凝霜 D严冬,瀑布冰挂 【答案】B 【解析】【解答】A冰雪消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A 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 符合题意; C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 不符合题意; D瀑布冰挂,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化:物质
10、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8下列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草丛上凝结露珠 秋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 冬天,晾干冰冻的衣服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为熔化现象,吸收热量; 夏天,草丛上凝结露珠,为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秋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为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冬天,晾干冰冻的衣服,为升华现象,吸收热量。 故答案为:B。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1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9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可以矫正
12、近视眼;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综上所述,ABC 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各种镜子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凸透镜可以成虚像也可以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凸透镜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矫正近视眼。 三棱镜可以研究光的色散。 10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智能配送机器人被广泛使用,智能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摄像头完成人脸识别、录入取货码和扫描收款二维码。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工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是光源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 D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
13、答案】C 【解析】【解答】A自身可以发光的是光源,二维码自身并不能发光,所以二维码不是光源,A 不符合题意;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所以并不能用来矫正近视眼,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B 不符合题意; C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像越大”可知,使物体远离透镜,成的像会变小,所以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可以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C 符合题意; D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自身可以发光的是光源。 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矫正近视眼的是凹透镜。 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与照
14、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所以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1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如图所示,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 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
15、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 【答案】C 【解析】【解答】A易拉罐中加盐后使冰的熔点降低,冰更容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使原本温度就低的易拉罐温度更低,使实验现象更明显,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湿抹布中液体的水遇冷凝固成冰,使得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放热,C 错误,符合题意; D冻肉表面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冻肉凝华而成的,易拉罐底部的霜也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冻肉凝华而成的,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
16、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2某同学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 ,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蜂蜜 1.4103 冰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液体的密度都小于固体的密度 B把 400g 酒精倒掉 200g,剩下酒精的密度为 0.4103kg/m3 C蜂蜜和酒精混合后的液体密度在 1.1g/cm3与 2.2g
17、/cm3之间 D实心且体积相同的铝块和冰块,铝块质量一定是冰块质量的 3 倍 【答案】D 【解析】【解答】A由密度表知,冰、铝、铜的密度都小于水银的密度,所以液体的密度可能大于固体的密度,A 不符合题意;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密度不变,把 400g 酒精倒掉 200g,密度不变,仍是 0.8103kg/m3B 不符合题意; C不知道蜂蜜和酒精的体积,也不知道混合后的液体的体积与原来液体的总体积的关系,无法计算混合后的液体密度,混合液的密度介于酒精密度和蜂蜜密度之间,C 不符合题意; D铝的密度是冰密度的 3 倍,体积相同的铝和冰,由可知,铝块质量一定是冰块的 3
18、倍,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表格数据,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分析判断。 13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 m”和“液体体积 V”的部分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 20g B该液体密度为 1.5g/cm3 C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 80g D该液体质量为 100g 时,液体体积为 100cm3 【答案】D 【解析】【解答】AB由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 V1=6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1=m1+m杯=100g 60cm3+m杯=100g 当液体体积为 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 m总2=m2+m杯=12
19、0g 80cm3+m杯=120g 由得到 =1g/cm3,m杯=40g AB 不符合题意; C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 m3=V3=1g/cm350cm3=50g C 不符合题意; D该液体质量为 100g 时,液体体积为 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图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列式计算。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42021 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琪演唱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 ,他演唱时,声带 发出了声音。高考、中考期间,为了不影响考生答卷,考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 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声源处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王琪演唱时,声带振动发出了声音。
20、考场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汽车是发声体,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52021 年 10 月 16 日 0 时 23 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 582 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刚升空时以大地为参照物是的 ,火箭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这个过程中,火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答案】运动;变速 【解析】【解答】火箭刚升
21、空时以大地为参照物,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火箭是运动的。 火箭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而匀速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发生变化的运动,所以火箭做的是变速运动。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 16大部分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仅仅是内部仍存有水的瓶子。原因是这些瓶子相当于 ,在阳光的照射下,对太阳光有 作用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答案】凸透镜;会聚 【解析】【解答】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
22、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7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液化石油气是把常温状态下的石油气体通过 的方法液化成液态装在钢罐里;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的保存蔬菜,这样可以利用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 【答案】压缩体积;凝固 【解析】【解答】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石油气被液化后可以节省空间。 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气温降低到凝固点以下时,水会发生凝固,要放出热量。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