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广东省深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教师用卷.pdf》由用户(云出其山)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市 年级 上学 物理 期末考试 试卷 教师 下载 _考试试卷_物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生活中经常要测量,测量的结果会产生误差,误差会影响测量精度。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 25.70 厘米,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毫米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答案】B 【解析】【解答】A误差是正确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偏差,不是差错,A 不符合题意; B刻度尺读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 25.70 厘米,说明时所用刻度
2、尺的分度值是 B 符合题意; C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塑料尺每个小格的长度变大,测量结果偏小,C 不符合题意; D每个实验都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千呼万唤的粤赣高铁于 2021 年 12 月 10 日正式开通。广东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如下图一列高铁列车正在高架桥上向北行驶,则( ) A以该列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列车是静止的 C以桥上电杆为参照物,该司机向南运动 D以该
3、司机为参照物,桥上电杆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解答】A以该列车为参照物,司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司机是静止的,A 不符合题意; B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列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列车是运动的,B 不符合题意; C以桥上电杆为参照物,该司机在列车上与列车相对静止,其运动方向与列车的运动方向一致,向北运动,C 不符合题意; D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电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
4、止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在弯曲的轨道上保持一定速度行驶时所做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但速度大小与路程大小和时间长短无关 C若某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 1m,则该物体所做的运动可以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D自动扶梯上的人所做的运动不能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解答】A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列车在弯曲的轨道上行驶,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A 不符合题意;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即速度大小与路程大小和时间长短无关,B 符合题意; C物体每 1s 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但
5、在 1s 内物体可能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多种运动情况,因此在 1s 内通过 1m 的路程,可以是匀速的,也可以是变速的,C 不符合题意; D当自动扶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和扶梯相对静止,则站在匀速运行的自动扶梯上的人也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不会发生变化,即速度大小与路程大小和时间长短无关。 4为庆祝建党 100 周年,某校在报告厅排演男女声大合唱,其中关于声音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的声带振幅大 B合唱声传到楼下,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C听众可通过音调分辨出不同伴奏乐器发出的
6、声音 D合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答案】B 【解析】【解答】A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的声带振动频率快,A 不符合题意; B合唱声音通过空气传到楼下,说明气体可以传声,B 符合题意; C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听众可通过音色分辨出不同伴奏乐器发出的声音,C 不符合题意; D合唱使得声音更响亮,使声音的响度更大,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5户外活
7、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 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 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 A 正确、选项 B 错误; 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 C、D 均错误 故选 A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
8、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6常见物质的三种状态是气态、液态和固态,固态物质又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B松香、萘、玻璃、明矾都是非晶体 C晶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与它的凝固温度相同 【答案】D 【解析】【解答】A晶体与非晶体熔化都要吸热,A 不符合题意; B松香、玻璃是非晶体,萘、明矾是晶体,B 不符合题意;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
9、量,温度保持不变,C 不符合题意; D对于同一晶体来说,其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7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映明月”和“水浅”都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由于光
10、的色散形成的 【答案】C 【解析】【解答】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光由真空射入不均匀大气层,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太阳的虚像,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C 错误,符合题意; D“
11、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句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8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
12、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距离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解析】【解答】A图甲中,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
13、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A 不符合题意; B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B符合题意;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C 不符合题意; D漫反射属于光的反射的一种,图丁中,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1)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 (2)近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前,利用凹透镜发散作用可以使成像后移到视网膜上,远视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
14、光的反射定律。 10“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对些数据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般教学楼每层楼高约为 3.1m 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37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00g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2m/s 【答案】A 【解析】【解答】A根据国家住宅楼设计规范,一层的标准高度为 2.8 米,教学楼属公共建筑,略高于此标准,一般在 34m,A 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 23,B 不符合题意; C1kg 鸡蛋一般在 20 个左右,故每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 C 不符合题意;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即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15、】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11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橡皮被用掉了一半 B实心球从空中落回地面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 D试管中固态的蜡变成液态 【答案】A 【解析】【解答】A一块橡皮被用掉了一半,物体所含的物质减少,橡皮的质量会减少,A 符合题意; B实心球从空中落到地面,位置改变,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B 不符合题意; C一根直铁丝被弯成弧形,形状发生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
16、不变,C 不符合题意; D试管中固态的蜡熔化成为液态,状态发生变化,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质量不变,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物态、位置,温度等则质量不会发生改变。 12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表示 1m3铜的质量为 8.9103kg C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答案】B 【解析】【解答】A一
17、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得, 密度变小,A 不符合题意; B 铜的密度是 8.9103kg/m3,其物理意义为 1m3铜的质量为 8.9103kg,B 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之一,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变,C 不符合题意; D密度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体积不同的情况下,由得,其质量可能相同,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表示物质单位体积时的质量;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无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 二、双选题二、双选题 13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8、A医学用“B 超”进行身体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B超声波洁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位置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答案】B,C 【解析】【解答】A医学所用“B 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而不是声波传递能量,A不符合题意;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利用超声波洁牙利用声波传递能量,B 符合题意; C二胡演奏家在演奏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位置,琴弦的振动频率会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C 符合题意; 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19、 【分析】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14小明对下列光学现象实例进行分析:小孔成像;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 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成像;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 B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 C属于虚像的是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 【答案】B,C 【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放大镜
20、看的物体放大后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所以属于实像的是;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属于虚像的是;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 故答案为:BC。 【分析】光线遇到障碍物被返回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是反射现象;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 15关于下列生活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天气比较凉 C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我们能听到蜜蜂翅膀振动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低
21、 【答案】C,D 【解析】【解答】A市区里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 不符合题意; B游泳上岸后,感觉特别凉,是因为身上水分蒸发,水蒸发吸热,人感觉凉,B 不符合题意; C体温计上有缩口,可以使体温计测量体温后,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符合题意; D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 300Hz400Hz,蝴蝶扇动翅膀的频率为 5Hz8Hz,人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蜜蜂翅膀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蝴蝶翅膀振动时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22、。 可听声:频率在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 体温计上有缩口,可以使体温计测量体温后,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此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处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用不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的像会变成一半 【答案】A,B 【解析】【解答】A透镜焦
23、距 10cm,由图可知,物距为 30cm,像距为 14cm,物距大于像距,此时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A 符合题意; B将蜡烛移到 0cm 处时,即将物远离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移动,B 符合题意; C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根据光路可逆,物距为 14cm,像距为 30cm,物距小于像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C 不符合题意; D用不透明的纸板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光屏上的像依然完整,但会变暗,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