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116570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格式:PPT
  • 页数:115
  • 大小: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常见 淡水鱼 诊断 防治 课件
    资源描述:

    1、 病毒性疾病病程分三个阶段。(1)潜伏期:从病毒侵入鱼体到出现症状以前的一段时间叫潜伏期。草鱼出血病潜伏期一般3-10d。在此期内,鱼的外表无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均正常。(2)前趋期:病鱼已开始出现症状,但不够明显,一般为1-2d。此时,病鱼的体色发暗变黑,离群独游,摄食减少或停止。(3)充分发展期:病鱼有了明显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的改变,亦为高潮期。一般为1-2d。此期,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等典型症状而死。【病状与病理】病鱼体色一般暗黑色或微红。较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下透视,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有时眼球突出;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

    2、出血,严重时肌肉呈粉红色,这时鳃常呈现“白鳃”;也有鳃瓣呈现红色斑块状充血。肠道充血,全肠或部分肠壁因充血而呈鲜红色,轻者可呈出血点和肠壁环状出血。但肠壁仍有韧性,肠内无食物。【诊断】目前草鱼出血病的诊断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尚在制定中。(1)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水温22-30、尤其是25-28时,草鱼、青鱼鱼苗大量死亡,而其他同塘鱼类并无此现象,病鱼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应作为草鱼出血病疑似病例。需作进一步诊断。(2)样品采集:取无症状鱼150尾或病鱼10尾,病原分离和鉴定。 (3)实验室确诊。(4)鉴别诊断: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患草鱼出血

    3、病病鱼的肠壁弹性较好、肠壁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而患肠炎病病鱼的肠壁弹性较差,肠壁内黏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黏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防治】目前无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最有效地控制措施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或草鱼出血病活(减毒)疫苗,也有部分地区使用组织浆灭活疫苗,其中草鱼出血病活疫苗(GCHV-892株)已获得生产批准文号。(1)预防措施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水源消毒,对繁殖用鱼卵和亲鱼、引进的苗种及相应设施进行严格消毒;加强疫病监测;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每15d使用1次高碘酸钠溶液1%(g/g)、5

    4、 %(g/g )、10 %(g/g)300-500倍水稀释液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量为0.015-0.02g。(2)处理:发现患病鱼必须销毁,并对养殖水体、工具、运输工具及周围的场地消毒。 2、锦鲤疱疹病毒病 锦鲤疱疹病毒病是鲤和锦鲤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农业部公告为二类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病原】鲤疱疹病毒3型,又名锦鲤疱疹病毒。【流行特点】锦鲤、鲤、和鬼鲤及这些品种的杂交种,对KHV高度敏感。鲤科鱼类,包括白鲢草鱼鳙未有感染KHV的报道,这些鲤科鱼类无论与鲤在自然条件下混养或与病鱼同居感染,直接接触病毒而不发病,但有为病毒携带者的可能性。 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

    5、表明,KHV传播迅速,可感染任何年龄的锦鲤和鲤,死亡率高达80%-100%。发病最适温度是23-28(低于18、高于30不会引起死亡)。已感染的鱼,水温18-27间持续时间越长,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越大,在此水温外死亡率明显降低。该病多发于高温季节,潜伏期14d,鱼发病并出现症状24-48h后开始死亡,2-4d内死亡率可迅速达80%-100%。锦鲤疱疹病毒病 患病鱼无力、无食欲,呈无方向感的游泳,或在水中呈头朝下尾朝上的姿势的飘游,甚至停止游泳。鱼体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和水泡,鳍条尤其是尾鳍充血,鳃出血并产生大量粘液,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斑块状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类似寄生虫感染和细菌感染

    6、,出现症状后24-48h死亡。有些鱼类表现神经症状,极小的刺激能引起强烈的反应,然后是不活跃期。【诊断】目前尚无国家标准。(1)初步诊断:仅有鲤(包括锦鲤)及变种能被感染致死。其他种类如金鱼和草鱼在同一系统中,甚至可与锦鲤保持长期接触而不发病,这一特点可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水温在18-30有大量死亡,水温升高或降低,死亡率下降或停止。死亡极快,从出现病症到死亡只要24-48h;死亡率极高,如疾病暴发10d内死亡率可达80-100%。(2)样品采集:(3)实验室确诊。(4)鉴别诊断:与普通细菌感染和寄生虫侵袭相区别,特别是与细菌性烂鳃病进行区分。【防治】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1)防治措施加强进出口

    7、口岸检疫; 对苗种场、良种场实施防疫条件审核、苗种生产许可管理制度;加强疫病监测;培育或引进抗病品种;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应对水源、繁殖的鱼卵和亲鱼、引进的苗种及相应设施进行严格消毒,切断传染源;将感染鱼饲养于20-28水中一算时间,然后降低或升高温度使病毒失活,类似于疫苗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力,达到免疫的目的。(2)处理:发现类似病例,须及时向渔业主管部门上报;患病鱼和死鱼必须销毁,并对水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鲤痘疮病【病原】鲤疱疹病毒2型。【流行特点】该病流行于欧洲。鲤对这种病特别敏感。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鱼等,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水质肥的池塘、水库和高密

    8、度的网箱养殖流行较为普遍,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该病通过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单殖吸虫、蛭和鱼虱等传染。鲤痘疮病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加、扩大和变厚,其形状及大小各异,直径可从1cm左右增大到数厘米,或更大些,厚15mm左右,严重时可融合成一片。增生物表面初期光滑,后来变粗糙并呈玻璃样或蜡样,质地由柔软变成软骨状,较坚硬,颜色为浅乳白色、奶油色,俗称“石蜡样增生物”,状似痘疮,这种增生物一般不能被摩擦掉,但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增生物。增生物面积不大时,对病鱼,特别是大鱼,危害不大,不会致

    9、死。【诊断】(1)根据“石蜡状增生物”等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诊断;(2)病理组织学检查;(3)电子显微镜观察;【防治】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流行地区改养对该病不敏感的鱼类;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将病鱼放入含氧量高的清洁水中(流水更好),增生物会自行脱落。(2)治疗方法:排出原池水3/5,使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调ph9.4-10后加入新水;每立方米水体每d使用10%聚维酮碘溶液0.45-0.75ml,全池泼洒;每千克饲料添加银翘板蓝根3.2-4.8g,或七味板蓝根8-16g,每d投喂2次,连续投喂7d。 4、鲤春病毒血症 鲤春病毒血症又称鲤鳔炎症、急性传染性腹水和鲤传染性腹水症等,是

    10、由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引起鲤科鱼类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病原】为鲤春病毒(SVCV)【流行特点】鲤春病毒血症最早流行于东欧和中欧,后扩散蔓延到欧洲大部分地区,严重危害欧洲水产养殖业。随着鱼类贸易和引种,该病已传播到美洲等国家和我国。 SVCV感染谱广泛,主要感染鲤和锦鲤,可引起鲤和锦鲤大批发病和死亡,还可感染鲢、鳙、鲫和欧鲇等各种鲤科鱼类,可使虹鳟、草鱼、狗鱼人工感染发病。各个年龄段的鱼均可患病,但鱼龄越小越易感染。 该病在春季水温7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13-20时流行,并于水温15-17时最为流行。在春季水温低于15时,鲤越冬

    11、由于长期的低水温,免疫力降低,容易大面积流行,暴发鲤春病毒病,因而,春季成为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当水温超过22就不再发病,鲤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60 30min,Ph12 10min,pH3 3h,可将病毒灭活。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病毒携带鱼。感染途径主要以水体为媒介,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能在被感染的鲤血液中保持11周。在水温10-15时潜伏期约为20d。外伤也是重要的传播因素,此外,鱼类寄生虫如鲤虱或水蛭等,能从带病毒鱼体中得到病毒,并传播到健康鲤鱼体上。精液和鱼卵也会带有病毒,也可能存在垂直传播途径。【症状与病理】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鳃丝苍白,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鳃和眼球常有出

    12、血斑点。有时可见骨骼肌震颤,病鱼捞出水时,可见腹水从肛门中自动流出。由于鱼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受感染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内出血、腹膜炎以及出现腹水,肠道严重发炎,其他内脏上也有出血斑点,其中以鰾最为常见;肌肉也因出血而呈现红色;肝、脾、肾肿大。该病还经常伴随着细菌和寄生虫的并发感染。鲤春病毒血症 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鳃丝苍白,眼球突出,肛门红肿,皮肤、鳃和眼球常有出血斑点。有时可见骨骼肌震颤,病鱼捞出水时,可见腹水从肛门中自动流出。由于鱼体内的水盐平衡遭到破坏,受感染鱼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体内出血、腹膜炎以及出现腹水,肠道严重发炎,其他内脏上也有出血斑点,其中以鰾最为常见;肌肉也因出血而呈

    13、现红色;肝、脾、肾肿大。该病还经常伴随着细菌和寄生虫的并发感染。【诊断】鲤春病毒血症的诊断,可根据发病水温、病鱼外表特征与临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疫病的确诊参照鱼类检疫方法第5部分: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在自然条件下,SVC通常与细菌性病原并发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单独病毒感染通常无体表开放性病灶,如病鱼体表出现明显的开放性病灶,表明有细菌混合感染。【防治】目前,该病唯一可行的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病毒。该病疫苗仅处于实验阶段。因此严格检疫,保证水源、引入鱼卵和鱼不带病毒,养鱼设施消毒等,是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诊断】(1)初步诊断1、肉眼诊断要点是鱼体发黑,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

    14、2、取鳃上淡黄色黏液或剪去少量病灶处鳃丝,制成水浸片,放置20-30min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见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菌体一端固定,另一端呈括弧状缓慢往复摆动。有些菌体聚集成堆,形成像仙人球或仙人柱一样的“柱子”或珊瑚状和星状,即可初步诊断。(2)实验室诊断(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下列鳃病相区别1、车轮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引起的鳃病:显微镜下,可以见到鳃上有大量的车轮虫或指环虫,用大黄和抗菌药物治疗无效。2、大中华蚤引起的鳃病:鳃上能看见挂着像小蛆一样的的大中华蚤,或病鱼鳃丝末端肿胀、弯曲和变形。3、鳃霉引起的鳃病:显微镜下可见到病原体的菌丝进入鳃小片组织或血管和软骨中生长,柱状黄杆菌则不

    15、进入鳃组织内部。【防治】(1)、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使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 2、选择优质健康鱼种:鱼种下塘前,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30min;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min.3、在发病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5-20mg/L,使池水的pH值保持在8左右。或者每半月泼洒一次漂白粉,浓度为1mg/L,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2)治疗方法1、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苓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2、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浓

    16、度为0.2-0.3mg/L,或泼洒二溴海因,浓度为0.2-0.3mg/L。3、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1次拌饵投喂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100g:诺氟沙星9g+盐酸小檗碱2g)15-20mg,连用3d. 2、白皮病 一般指青鱼、草鱼、鲢、鳙鱼苗体表性疾病。【病原】白皮假单胞菌。病原易感染体表机械损伤处或被寄生虫寄生部位。【流行特点】白皮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水温25以上为流行季节,为鲢鳙的主要病害之一,草鱼青鱼有时也有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饲养20-30d的鲢鳙鱼苗及夏花阶段,当年草鱼有时也可发病。常可形成急性流行病,1龄及2龄以上的成鱼偶然可以发病。病程较短,病势凶猛,死

    17、亡率很高,发病后2-3d就会造成大批死亡。该病以鱼苗、鱼种如1夏龄鲢鳙多见,1夏龄草鱼也可发现。1龄及2龄以上的成鱼偶然可见发生。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体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使鱼体受伤时,病原菌乘虚而入,暴发流行。该病的病原体广泛存在于淡水水体中,由于水质不清洁和恶化,尤其施用了没有充分发酵的粪便,病原菌容易滋生和繁殖,鱼体更易感染生病。一般死亡率在30%左右,最高死亡率可达45%以上,发病后2-3天就死亡。白皮病 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以致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的头向下

    18、,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病鱼即死亡。【诊断】(1)初步诊断1、根据疾病流行季节、发病水温。2、鲢鳙夏花鱼苗、鱼种背鳍以后至尾柄部分皮肤变白镜检有大量杆菌存在,鳍条皮肤无充血、发红现象等临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防治】(1)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2、 选择优质健康鱼种:鱼种下塘前,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30min;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min.3、在发病季节,每周全池遍洒漂白粉1-2次,用量视池塘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每亩250-500g,每月遍洒生

    19、石灰1-2次。4、捕捞、运输、放养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要及时杀灭。5、夏花应及时分塘。(2)治疗方法1、使用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中草药进行治疗。2、使用酰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2-3次,每次拌饵投喂甲砜霉素粉(规格为100g:5g)0.35g,连用3-5天。 3、赤皮病【病原】荧光假单胞菌【流行特点】赤皮病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流行,尤其在捕捞运输后及北方越冬后,最易引发流行。该病是草鱼、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鲤、鲫、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均可患此病;该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

    20、水体、用具及带菌鱼。荧光假单胞菌是条件致病菌。鱼的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鱼的皮肤,只有当鱼因捕捞运输放养使鱼体受机械损伤或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病原菌才能乘虚而入。【诊断】(1)、初步诊断:根据外表症状即可诊断,并且患病鱼必有受伤史。(2)、实验室诊断:赤皮病 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衰弱的独游于水面,在鳞片脱落和鳍条腐烂处往往出现水霉菌寄生,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的末端腐烂,鳍条间的组织也被破坏,使鳍条成扫帚状,形成“驻鳍”,鱼的上下颌及鳃盖部分充血,呈块状红斑,鳃盖中部表皮有时烂去一块,以致透明呈小圆窗

    21、状。有时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3)、鉴别诊断:应与疖疮病相区别。疖疮病的初期体表也充血发炎,鳞片脱落,但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防治】(1)预防措施彻底清塘。在捕捞、运输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北方越冬池应加深水深,以防鱼体冻伤。鱼种放养前,可用3-4%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5min;或5-8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min。(2)治疗方法: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双黄苦参散、山青五黄散、根莲解毒散、加减消黄散和青莲白贯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每日拌饵投喂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规格为10

    22、%)80-160mg(首次用量加倍),连用4-6d。 4、竖鳞病竖鳞病又称竖立病、松麟病和松球病等。该病主要危害鲤、鲫、金鱼、草鱼,鲢有时也会患此病,从较大的鱼种和亲鱼均可受害。【病原】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流行特点】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四川等养鱼地区常有发生,主要流行于静水养育池和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流水养鱼池中较少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春春季,水温17-22,有时在越冬后期也有发生。该菌是水中常在菌,当水质污浊、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染。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无力,身体失去平衡,身体倒转,腹部向上,浮于水面。疾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向外张开像松球,而鳞片基部的

    23、鳞囊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的渗出液,以致鳞片竖起。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用手指轻压鳞片,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病鱼常伴有鳍基、皮肤轻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有腹水。病鱼贫血,鳃、肝、脾和肾的颜色均变淡 ,鳃盖内表皮充血。皮肤、鳃、肝、脾、肾和肠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诊断】根据其症状。如鳞片竖起,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腹水,鳞囊内有液体,轻压鳞片可喷射出渗出液等,可做初步诊断。金鱼的竖鳞病,要注意与正常珍珠鳞相区别。珍珠鳞金鱼的鳞片上有石灰质沉着,有光泽,给人以没得感觉;患竖鳞病的病鱼鳞片无光泽,病鱼通常沉在水底或身体失去平衡。【防治】(1)预防

    24、措施:在捕捞、运输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病初期加注新水,可使病情停止蔓延;用3%食盐水浸泡鱼体10-15min;或用2%食盐和3%小苏打混合液浸泡10min;或用捣烂的大蒜250g加入50kg水,多次浸泡病鱼。(2)治疗方法: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青板、黄柏散等中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2次、每次拌饵投喂复方黄胺二甲嘧啶钠粉(规格为250g:磺胺二甲嘧啶10g+甲氧苄啶2g)1.5g,连用6d。 5、鲤白云病【病原】荧光假单胞菌非运动性变异种(日本)或恶臭假单胞菌(国内)。【流行特点】该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是

    25、一种感染率较高的疾病。该病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5-6月份,流行水温6-18,常发于稍有流水、水质清瘦和溶氧充足的网箱养鲤及越冬池中。当鱼体受伤后更易暴发流行,常并发竖鳞病、水霉病,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当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此病可不治而愈。在没有水流的养鱼池中庸揭阳偏低,很少发生或不发生此病。 病鱼靠近网箱溜边,不吃食,游动缓慢。病鱼体表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初期,白膜主要分布在头部,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蔓延扩大至其它部位,严重时好似全身布着一片白云,尤以头部、背部、及尾鳍等处黏液稠密。有部分病鱼鳞片脱落或竖起,受伤处常寄生水霉菌,体表和鳍充血、出血。病鱼肝肾充血。【诊断】根据症状

    26、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并需刮取体表黏液进行镜检。因鲤斜管虫、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大量寄生时,也可引起鱼苗鱼种体表大量粘液分泌,并引起病鱼死亡。进一步确诊,则必须进行病源分离与鉴定。【防治】(1)预防措施应选择健壮、未受伤的鱼种,放养前鱼种用盐水等进行浸泡。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鱼体抗病力,尽量缩短越冬停食期。用季铵盐类消毒水体。每立方米水体使用苯扎溴铵溶液2-3mL,稀释300-500倍后全池泼洒。(2)治疗方法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一次拌饵投喂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规格为(伊诺氟沙星计)10%15-20mg,连用3-5d。 6、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病【病原】嗜水气

    27、单胞菌。【流行特点】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造成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从夏花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以2龄成鱼为主。该病在9-36均有流行,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10月后病情有所缓和。尤以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25以上时最为严重。 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传播。【症状与病理】发病初期,病鱼外观症状是口腔、上下颌、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肠道内尚有少量食物。严重者体表及肌肉充血或出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时可见腹腔内有淡黄色或淡红色的

    28、腹水,肝、脾、肾肿大,肝、肾颜色变浅呈贫血状,脾呈紫黑色,肠道内没有食物,而有黏液、积水或气体。鳃贫血呈苍白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不同的鱼发病时症状不尽相同,即使同一种鱼在不同的疾病时期,其症状也不完全相同,有时不出现外观症状鱼即死亡。【诊断】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和病理变化,可初步作出诊断。如需确诊,必须经实验室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在诊断时,应注意与有病毒感染引起的草鱼出血病的区别。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的鱼种。此病危害多种淡水养殖鱼类,且对鱼种商品鱼都危害。根据病理变化做进一步诊断:病鱼除全身广泛性充血、出血外,还发生溶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轻压腹部,可从

    29、肛门流出黄色或血性腹水。解剖肝、脾、肾、,胆囊肿大充血,肠道因产气而成空泡状,大部分鱼可见严重的肌肉充血。【防治】清除淤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7、细菌性肠炎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及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流行特点】此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对1龄以上的草鱼危害最大,死亡率一般50%左右,严重时可达90以上。其他养殖鱼类如鲢、鳙、鲤也可发生,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流行于4-10月,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发病高峰在水温25-30,一年中有两个明显流行季节,56月主要是1-2龄草鱼、青鱼,7-9月主要是当年草鱼发病。常和

    30、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症状与病理】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腹部有红斑。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炎呈红色,肠腔内没有食物,而有许多淡黄色黏液。严重时腹腔积水,肠道内粘膜上皮大量坏死脱落,肠壁微血管充血或出血,肠壁失去弹性。【诊断】(1)根据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2)实验室诊断细菌性肠炎病 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腹部有红斑。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局部或全部充血发炎呈红色,肠腔内没有食物,而有许多淡黄色黏液。严重时腹腔积水,肠道内粘膜上皮大量坏死脱落,肠壁微血管充血或出血,肠壁失去弹性。鉴别诊断:与草鱼出血病的肠炎相区

    31、别鉴别诊断:与草鱼出血病的肠炎相区别 细菌性肠炎病时,肠道充血发红,尤以后肠段明显,肛门红肿外突,肠道内充满黄色积液,用手轻按腹部,有似脓状液体流出,而病毒性出血病鱼则无此症状。【防治】(1)预防措施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选择优良健康鱼种,放养前用8-10mg/L的漂白粉浸洗15-30min。发病季节,每隔15d,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市场周围泼洒消毒,或用浓度为1mg/L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发病时可用以上任意药物每日泼洒,连用3d。(2)治疗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5g、食盐2g,将大蒜去皮捣烂后拌饲投喂,连喂3d。使用酰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2-3次,每次拌

    32、饵投喂甲砜霉素粉(规格为100g:5g)0.35g,连用3-5d;或用土霉素拌饵投喂,每千克鱼每天100mg,连喂7-10d。 8、打印病【病原】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流行特点】又名腐皮病、溃烂病。该病主要危害鲢鳙鱼,草鱼也可发病,从鱼种、成鱼直至亲鱼均可发病,对亲鱼危害较严重,各地均有发生,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病情较为严重的池塘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一般不会大批死亡,但可陆续死亡,影响其生长和性腺发育。该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较易发病,28-32为其流行高峰。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与操作受伤有关,特别是家鱼人工繁殖操作有很大影响,池水污浊亦影响发病率。 打印病 鱼种和成鱼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的

    33、两侧或尾鳍基部,亲鱼患病没有固定部位,全身各处都可出现病灶。初期症状是,皮肤及其下层肌肉出现红斑,随着病情的发展,鳞片脱落,肌肉腐烂,病灶的直径逐渐扩大和加深,形成溃疡,严重时甚至露出骨骼和内脏。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犹如打上一个红色印记。病鱼身体瘦弱,食欲减退,游动缓慢,终至衰竭而死。【诊断】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尤其是病鱼特定部位出现的特殊病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注意与疖疮病相区别:鱼种和成鱼患打印病通常仅1个病灶,其他部位的外表未见异常,患病鱼的种类限于鲢鳙鱼和草鱼等。【防治】注意保持池水洁净;避免寄生虫感染;谨慎操作,勿使鱼体受伤。使用中草药治疗

    34、,每千克鱼体重每日两次,每次拌饵投喂青莲、白贯散0.4g,连用3-5d。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拌饵投喂恩诺沙星粉(规格为100g:5g)10-20mg(以恩诺沙星计)/次,连用5-7d;亲鱼患病可以涂抹1%的高锰酸钾溶液。 9、疖疮病【病原】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流行特点】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鲤、团头鲂,鲢鳙也有发生。鱼苗、夏花未见患此病,数月龄的当年鱼种也有患此病的,一般来说,高龄鱼有易患此病的倾向。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疖疮病 发病部位不定,通常在鱼体背鳍基部的两侧。典型症状是:在皮下肌肉内形成感染病灶,随着病情发展,皮肤肌肉发炎,化脓形成脓疮,脓疮内部充

    35、满脓汁、血液和大量细菌。患部软化,向外隆起。用手触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隆起的皮肤先是充血,以后出血,继而坏死、糜烂,形成火山口型的溃疡口。切开患处,可见肌肉溶解,呈灰黄色的浑浊或凝乳状。该病主要流行于过度密养、水质恶化、鱼体受伤的鱼池。【诊断】根据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情况即可作出诊断。但应注意与黏孢子虫感染导致的肌肉隆起相区分,后者显微镜观察可见患处有大量的黏孢子虫寄生。【防治】 注意保持池水洁净;避免寄生虫感染;谨慎操作,勿使鱼体受伤。使用中草药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拌饵投喂大黄五倍子粉0.4-1g,连用5-7d。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鱼体重每日2次、每次拌饵投喂复方黄胺二甲嘧啶钠粉(规

    36、格为250g:磺胺二甲嘧啶10g+甲氧苄啶2g)1.5g,连用6d。【诊断】根据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毛状絮状物可初步诊断,确诊需显微镜检查。【防治】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选用对真菌具有杀灭作用的含碘消毒剂,如聚维酮碘溶液或用8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2、鳃霉病 池塘养鱼常见,主要危害鱼苗、夏花鱼种。二类二类疫病疫病,系口岸检疫对象之一。【病原】鳃霉【流行特点】我国南方各省及辽宁等地均有流行。水质恶化,有机质

    37、含量高时容易急性爆发,流行季节为5-10月,尤以5-7月流行高峰。 感染对象包括草鱼、青鱼、鲢鳙鱼、鲮、黄颡鱼等,鲮鱼苗最为敏感,发病率可达70-80%,死亡率达90%以上。鳃霉病 呼吸困难,无食欲,游动缓慢,鳃上黏液增多,有点状出血、淤血或缺血斑点,俗称“花瓣鳃”,严重时鱼高度贫血,鳃成青灰色。【诊断】用显微镜检查鳃,当发现大量鳃霉寄生时,即可作出诊断。【防治】该病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具体措施如下:放养前彻底清淤,450mg/L的生石灰或40mg/L的漂白粉彻底消毒;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水质,尤其是在疾病流行季节,定期灌注清水和使用含碘消毒剂消毒水体。或每月全池遍洒1-2次浓度为

    38、20mg/L的生石灰,或1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掌握投饲量和施肥量,有机肥必须经过发酵后使用。虫体狭长或近似叶片状。前端有两个毛基体,一条向前成为游离的前鞭毛,一条向后,与身体形成波浪形波动膜,至虫体后端再离开虫体成为后鞭毛【诊断】取虫体寄生的鳃部或其他部位少许样品,制成涂片,镜检观察到虫体即可。【防治】(1)鳃上寄生隐鞭虫的海水鱼,用淡水浸洗3-5min;或全池泼洒硫酸铜,使池水呈0.8-1.2mg/L。(2)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浸浴法: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溶解后浸浴15-30min;遍洒法:每立方水体,水温低于30,1g ,高于30,0.6-0.7g。 2、锥体虫病【病原】

    39、锥体虫【流行特点】一般淡水鱼都可感染,多种海水鱼亦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现病原体,流行于6-8月。传播介质是吸食鱼血的蛭类。【诊断】从鱼的入鳃动脉或心脏取血,镜检。【防治】预防措施主要通过杀灭水蛭。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min,驱除鱼蛭。 寄生鱼类的血液中,以渗透方式获取营养,通常看不出症状,严重时,可使鱼体虚弱、消瘦,出现贫血。虫体在鱼的血液中运动活泼,不断伸屈,但位置不大移动。虫体狭长,形如柳叶,胞核位于身体中部,身体后端有一个动核,靠近动核的前端有1根前鞭毛和波动膜。以吸血的无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节肢动物或水蛭类)【诊断】从鱼的入鳃动脉或心脏取血,镜检。【防治】 预防措施主要通过

    40、杀灭水蛭。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min,驱除鱼蛭。 3、鱼波豆虫病世界各地都有流行,主危害草鱼、鲤、鲮鱼苗。【病原】漂游鱼波豆虫【流行特点】国内外均有流行,危害各种温水及冷水性淡水鱼类,尤以鲤和鲮的鱼苗为严重。最适繁殖水温1220,北方越冬的春片鱼种最易受害,2足龄以上的大鱼一般不引起死亡。虫体靠直接接触传播。鱼苗易受害,感染3天后大批死亡。 寄生于鱼类皮肤和鳃。早期无明显症状,严重时,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呼吸困难而死。病鱼皮肤及鳃上黏液增多,寄生处充血、发炎和糜烂。2龄以上大鲤患病时,可引起鳞囊内积水、竖鳞等症状。病鱼体表形成灰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诊断】取

    41、鳃部或体液少许样品,镜检。【防治方法】同隐鞭虫病。 4、艾美虫病【病原】艾美虫【流行特点】寄生在多种淡水鱼和海水的肠、幽门垂、肝脏、胆囊、肾脏、精巢、胆囊和鳔等处。能感染草鱼、鲢、青鱼、鲤鱼等。青鱼艾美虫寄生于青鱼肠内,主要危害1足龄青鱼,大量寄生可引起死亡。,可引起病鱼死亡。生活史中的感染期是卵囊,流行季节4-7月,特别是5-6月,水温在24-30时最流行。 病鱼消瘦,贫血,食欲减退,身体发黑,游动缓慢,腹部略为膨大;剖开鱼腹,可见前肠比正常的粗2-3倍,肠壁上有许多白色小结节,肠壁充血发炎,严重时可引起肠穿孔。鳙艾美虫寄生于1足龄以上鲢、鳙的肾脏,可引起病鱼贫血,鳞囊积水,部分鳞片竖起,腹

    42、部膨大并有腹水,眼睛突出,肝脏土黄色,肾脏颜色很淡,病鱼逐渐死亡。【诊断】取前肠肠壁上小结节,镜检证实这些小结节是由艾美虫的卵囊群集而成,可确诊此病。【防治】利用艾美虫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可采取轮养的办法来进行预防。【诊断】取前肠肠壁上小结节,镜检证实这些小结节是由艾美虫的卵囊群集而成,可确诊此病。【防治】利用艾美虫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可采取轮养的办法来进行预防。6、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是寄生于淡水鱼类体表和鳃部的一种纤毛虫病,以病鱼体表或鳃呈现小白点为特征,对淡水养殖鱼类危害严重。农业部将其列为三类疫病。【病原】多子小瓜虫。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及包囊期。【流行特点】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

    43、的淡水鱼类寄生虫。对宿主无选择性,各种淡水养殖鱼类和洄游性鱼类及观赏鱼均可寄生,无明显的年龄差别,各龄鱼均可寄生,但主要危害淡水鱼种。虫体可在野生鱼类中长期存在,当野生鱼进入养殖水体,可以将病原带入,通过胞囊和幼体传播,胞囊也可长期存在于水中,孵化24h后幼虫侵袭能力强,但随后逐渐减弱,36h后感染能力很低。幼虫侵袭力与水温密切相关,15-25时侵袭力较强。 体表和鳃上布满白点状的虫体和胞囊肉眼可见,故又名白点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和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黏液增多,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表皮糜烂,鳞片脱落,鳍条开裂,甚至蛀鳍、瞎眼。鳃大量寄生时,鱼体黏液增多,鳃小片被破坏,鳃上皮

    44、增生或部分鳃贫血,不时与固体摩擦,不久即死。【诊断】(1)根据症状及流行初步诊断.(2)镜检有白点的皮肤和鳃;如没有显微镜,可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清水的白瓷盘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小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球状的虫滚出水中游动,也可作出诊断。【防治】防止野生鱼类进入水体,鱼塘灌满水后,至少要自净3d才能放苗,因为随水源引入的幼虫,在他们没找到宿主时,2d会自行死亡;曾发生过小瓜虫病的鱼池,要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并在烈日下曝晒1周。以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泡,预防治疗均有效,或将水温提高到28以上,以达到虫体自动脱落而死

    45、亡的目的。硫酸铜、硫酸亚铁粉溶液浓度为0.7mg/L全池泼洒,幼虫孵化通常在午夜至凌晨,对硫酸铜等药物敏感,故用药最好在夜间,以杀灭幼虫。 7、车轮虫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在传统池塘养鱼、集约化养殖多发。防治不力可引起大量死亡。【病原】病原较多分两大类即车轮虫和小车轮虫【流行特点】淡水半咸水鱼类都可寄生,一年四季均可检查到。流行于4-7月,适宜水温20-28。一般水体小、浅、不易换水、水质差的池塘易发、易流行。虫体能在水中自由生活1d2d,可直接侵袭新的寄主或随水流到其他水体,水中的蝌蚪、水生甲壳类、螺类、水生昆虫都可成为临时携带者。 【防治】同隐鞭虫病。 主要寄生在鱼类鳃、皮肤、鼻孔、膀胱和输

    46、尿管等处,少量寄生,宿主鱼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丝分泌大量粘液,形成一层黏液层。鱼苗、鱼种,可出现“白头白嘴”和“跑马”症状,鱼体发黑消瘦,离群独游,镜检可确诊。 8、指环虫病主要集中在草鱼、鲢、鳙、鲤、鲫等鱼类上,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大批死亡。【病原】指环虫,主要致病种类有小鞘指环虫(寄生于鲢鳃)、鳃片指环虫(草鱼鳃、皮肤和鳍)、鳙指环虫(寄生于鳙鳃)和坏鳃指环虫。(寄生于鲤、鲫、金鱼的鳃丝)【流行特点】对宿主有选择性。主要危害鲢、鳙、草、鳗和鳜,尤以鱼种最易感染。卵生,靠虫卵和幼虫传播。大多在体内形成1颗卵,成熟后产出,多卵一体不多见,温度影响卵的孵化,多数指环虫适宜繁殖的水温为20-2

    47、5,多在春秋季节发生流行。宿主死后,寄生指环虫会在较短时间死去,鳍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24h。 少量寄生没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鳃丝肿胀,呈花鳃状,鳃丝粘液增多,全部或部分苍白,鳃盖难以闭合,呼吸困难,尤以鳙更为明显。水库中越冬后的鲢患病时,还伴有鱼体消瘦,眼球凹陷,体表无光泽及严重贫血。镜检可确诊。【防治方法】清塘消毒,鱼种以1mg/L敌百虫或高锰酸钾15mg/L20mg/L浸浴15min30min,全池遍洒精制敌百虫粉,使池水达0.3-0.7mg/L,鳜等敏感鱼类,要适当降低浓度或每千克鱼体重每日每次用阿苯达唑粉(规格6%)0.2g,拌饵投喂,连用5-7天。 9、三代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

    48、、鲤、鲫、虹鳟、鳗鲡等鱼的鱼种、鱼苗,大多散在发生,观赏鱼亦有发生。【病原】各种三代虫特征是“胎生”,母体孕育子代和孙代,故称三代虫。镜鉴可确诊。【流行特点】分布世界各地海水及淡水水域,主要寄生于鱼体表和鳃。雌雄同体胎生繁殖,子代可寄生原宿主体表、鳃,也可进入水侵袭新宿主,适宜繁殖水温20左右。4月5月流行季节。【防治方法】同指环虫 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体的鳃部、体表和鳍条上,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严重时鳃丝肿胀,粘连,鳃丝上出现斑点状淤血。病鱼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10、锚头蚤病 (针虫病、蓑衣虫病)【病原】锚头蚤属的种类。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

    49、多态锚头蚤、草鱼锚头蚤和鲤锚头蚤。只有雌虫才营永久性寄生。【流行特点】锚头蚤在水温12-33都可以繁殖,故该病主要流行于夏季,对鱼种危害最大,4-5只寄生时,即能引起病鱼死亡。对2龄以上的鱼,主要影响其生长繁殖及商品价值,一般不引起大量死亡。 病鱼通常表现为焦躁不安,减食,消瘦。虫体头部插入鱼体肌肉、鳞下,身体大部分露在外面肉眼可见,犹如小针。寄生处周围组织发炎,鳞被蛀成缺口,口腔不能关闭。【诊断】肉眼可见冰鱼体表红肿处有细针状虫体,草鱼和鲤鱼寄生在鳞片下,仔细观察鳞片腹面或取掉鳞片可见虫体。【防治】用生石灰带水清塘,用量为200250 毫克/升。 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0%精制敌百虫粉0.18-

    50、0.45克水溶液全池泼洒,每次7d使用一次,连用23 次,可杀灭幼虫。对患病草鱼,水温15-20时,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浓度20mg/L;21-30时,10mg/L药浴1.5-2h。对患病鲢、鳙,水温10以下时,用高锰酸钾水溶液33mg/L;10-20时,20mg/L; 20-30时,用12.5mg/L; 30以上用10mg/L药浴1h,可杀死幼虫和成虫。 11、中华鳋病【病原】中华鳋蚤属。我国危害较大的种类有大中华蚤、鲢中华鳋和鲤中华蚤。只有雌鳋才营永久性寄生。【流行特点】该病在南、北方养殖场均有流行。繁殖为季节4-11月,5月上旬至9月下旬流行最盛,大中华中华鳋主要危害2龄以上的草鱼,鲢中华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常见淡水鱼病的诊断及防治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165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