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定稿).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定稿).doc》由用户(副主任)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记承天寺 夜游 导学案 定稿 下载 _八年级上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记承天寺夜游导学案学习目标:1、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文言词语及作者背景等)。2、品读文章凝练含蓄的语言,赏析文中写景的句子。难点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重点学习过程一、巩固复习1、填空 本文作者(),字()号(),谥号(),()朝著名的()家、()家。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他的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开创了()的词风。我们还学过他的:。 请写出唐宋八大家中其他五人:2解释加点的词语(1)欣然起行( ) (2)遂至承天寺(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5)相与步与中庭( )(6)但少闲人如
2、吾两人者耳( )3.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1)相与步于中庭(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二、新课学习1、与苏轼对话(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2) 作者夜游为何去“承天寺”?2、与苏轼共赏月色(1)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2) 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3)第二段描写月光的手法妙在哪?3、觅苏轼知音(1)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文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说说句中的“闲人”的“闲”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闲”字的含义有哪几点?(3)
3、 “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4) 作者自谓闲人,文中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三、拓展延伸 积累三个古诗词中与“月”有关的句子。四、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托物言志、即景生情、类比象征、以物喻人2、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二)填空题。1、“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2、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_。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_。4、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须扣住“月”字概括。)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