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超级经典)学习资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心电图诊断(超级经典)学习资料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 诊断 超级 经典 学习 资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心电图诊断基础心电图诊断基础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 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临床医师是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诊断技能。必须掌握的诊断技能。1. 1. 对对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的价值。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的价值。2.2.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心肌梗死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可靠而实用的方法。3.3.可协助临床诊断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可协助临床诊断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影响作用及电解质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影响作用及电解质紊乱等做出正确的诊断。紊乱等做出正确的诊断。 心电图的概念:
2、心电图的概念:心脏每次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脏每次机械性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电激动可经人体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电激动可经人体组织传到体表,因电流的强弱与方向不断的组织传到体表,因电流的强弱与方向不断的变动,各体表的电位也不断的变动,用心电变动,各体表的电位也不断的变动,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连续图机从体表连续记录每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记录每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位曲线叫心电图。位曲线叫心电图。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了解:心电发生原理,心肌除极和复极的概念;心电发生原理,心肌除极和复极的概念; 心电向量的概念。心电向量的概念。掌握:掌
3、握: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图波形心电图波形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1. 1.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member potential Resting member potential 2. 2.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ction potential一、心肌的除极与复极一、心肌的除极与复极静息状态静息状态 刺激心肌细胞使其兴奋,膜内外的电位便刺激心肌细胞使其兴奋,膜内外的电位便会突然发生转变。会突然发生转变。 膜内电位由负电位膜内电位由负电位-90mv转变为正电位转变为正电位+20mv,而膜外则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而膜
4、外则由正电位转变为负电位。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ActionAction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除除 极:极: 心肌细胞激动后,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膜外变心肌细胞激动后,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膜外变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 。这种极化状态的消除。这种极化状态的消除称为除极。称为除极。复复 极:极: 心肌细胞除极后由于细胞的代谢过程心肌细胞除极后由于细胞的代谢过程 ,重新,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即恢复到原来的极化状态即 “ “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 状态,状态,称为复极。其过程较缓慢。包括动作电位称为复极。其过程较缓慢。包括动作电位1 1、2 2、3 3位相
5、位相。 1.1.除极及复极除极及复极 1.1.电电 偶偶: : 由带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由带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 (电源、电穴电源、电穴) )组成的一个总体。组成的一个总体。 2.2.电偶学说电偶学说: : 电偶学说电偶学说电极方位与除极、复极波方向电极方位与除极、复极波方向 细胞在除极前除极完毕复极结束时无电偶形成,检测电极仅细胞在除极前除极完毕复极结束时无电偶形成,检测电极仅能描记出一等电位线。能描记出一等电位线。 心肌细胞在除极复极过程中只要检测电极对向电源(正电荷)心肌细胞在除极复极过程中只要检测电极对向电源(正电荷)则产生向上波形,对向电穴(负电荷)则产生向下波形,
6、在细则产生向上波形,对向电穴(负电荷)则产生向下波形,在细胞中部则记录出双向波。胞中部则记录出双向波。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方向是一致的,但除极过程产生的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方向是一致的,但除极过程产生的电偶是电源在前电穴在后,而复极过程产生的电偶是电穴在前电偶是电源在前电穴在后,而复极过程产生的电偶是电穴在前电源在后,因此记录的除极与复极波方向是相反。电源在后,因此记录的除极与复极波方向是相反。 正常人的心电图中记录到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的主波方向正常人的心电图中记录到的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的主波方向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正常人心脏除极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而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正常人心脏除极是从
7、心内膜向心外膜,而复极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其机制是心外膜下心肌的复极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其机制是心外膜下心肌的温度较心内膜下温度高,心脏收缩时心外膜承受压力又比心内温度较心内膜下温度高,心脏收缩时心外膜承受压力又比心内膜小,故心外膜复极过程发生较早。膜小,故心外膜复极过程发生较早。小小 结结v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v心电向量:既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心电向量:既有强度,又具有方向性的电位幅度。v心电综合向量(心电综合向量(resultant vectorresultant vector):两条以上心肌):两条以上心肌细胞同时激
8、动而产生电激动时,按力学综合原则得出。细胞同时激动而产生电激动时,按力学综合原则得出。v瞬间综合向量:指每一时刻心脏综合电位。瞬间综合向量:指每一时刻心脏综合电位。2.2.心电向量(心电向量(VectorVector)的概念)的概念电极电位和向量方向的关系电极电位和向量方向的关系综合向量的形成原则综合向量的形成原则3.3.心电向量环(心电向量环(looploop)(1 1)P P环:环: 由心房除极产生,幅度小,总时间在由心房除极产生,幅度小,总时间在100ms,100ms,其向量从上向前下,从右向左后,其向量从上向前下,从右向左后,综合向指左下前方。综合向指左下前方。 在额面上在额面上P P
9、环最大、且图形较恒定,环最大、且图形较恒定, 逆钟向运行。逆钟向运行。5.5.正常心电向量环的基本图形正常心电向量环的基本图形心房除极与心房除极与P P环示意图环示意图 (2)QRS环:环: 心室肌除极产生。总时间心室肌除极产生。总时间0.080.08秒左右。秒左右。 心室除极以左心室除极占优势。心室除极以左心室除极占优势。 横面逆时针运行,额面、侧面多呈顺时时针横面逆时针运行,额面、侧面多呈顺时时针 运行。运行。除极过程:除极过程:室间隔除极,自左向右前(室间隔除极,自左向右前(0.010.01秒);秒);心尖部及右室侧壁除极,指向左前下(心尖部及右室侧壁除极,指向左前下(0.020.02秒
10、);秒);左心室游离壁除极指向左下(左心室游离壁除极指向左下(0.040.04秒);秒);左右心室基底部除极指向左后(左右心室基底部除极指向左后(0.060.06秒)。秒)。 QRSQRS环的产生示意图环的产生示意图(3 3)T T 环:环:u由心室复计过程所决定;由心室复计过程所决定;u包括包括STST向量和向量和 T T向量;向量;u正常指向左前下方,正常指向左前下方,u与与QRSQRS综合量方向相同。综合量方向相同。正常正常QRSQRS及及T T环环正常的电激动起始于窦房结以后先后有序的传播产生电位正常的电激动起始于窦房结以后先后有序的传播产生电位变化,使心电图上形成相应的波段。变化,使
11、心电图上形成相应的波段。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临床心电学对这些波段规定了统一的名称: : P P波、波、P-RP-R段、段、P-RP-R间期、间期、QRSQRS波群、波群、STST段、段、QTQT间期间期二、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二、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和命名 心肌局部的电激动通过心脏的特殊心肌局部的电激动通过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扩展到整个心脏,传导系统按一定的顺序扩展到整个心脏,产生除极、复极过程,随着每个心动周产生除极、复极过程,随着每个心动周期而产生周期性的电位变化。因此心脏期而产生周期性的电位变化。因此心脏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出现的电位变传导系统与每一心动周期出现
12、的电位变化顺序有密切关系。化顺序有密切关系。 传导系统包括:传导系统包括: 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结间束)、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束支、浦肯野纤维。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除极、复极与除极、复极与ECGECG各波段的关系各波段的关系三、心电图导联体系三、心电图导联体系EinthovenEinthoven等边三角形假说:等边三角形假说: 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放置电极,通过导联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放置电极,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的正负极相连,这种心电图线与心电图机的正负极相连,这种心电图的电路
13、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的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电极的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位置和连接方法不同可组成不同的导联,常用导联常用导联1212个导联体系。个导联体系。 (一)常规心电图导联:(一)常规心电图导联:standard leads v肢体导联肢体导联(limb leads)(limb leads):6 6个个 双极肢体导联双极肢体导联:I I、IIII、IIIIII,反映两点间,反映两点间 的电位的电位差变化;差变化;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ugmented leads)(augmented leads):包括:包括aVR aVR aVL aVFaV
14、L aVF。 v胸前导联胸前导联(precardial leads)(precardial leads):6 6个个 也是单极导联,也是单极导联,包括包括V1V6。 必要时如怀疑后侧壁心梗时加做必要时如怀疑后侧壁心梗时加做V7V9,小儿或右心病变时加做小儿或右心病变时加做V3RV6R。(1 1)食道导联:将金属探查电极置于食管内的导联。)食道导联:将金属探查电极置于食管内的导联。(2 2)腔内导联:将顶端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静脉插入心房)腔内导联:将顶端带有电极的导管经静脉插入心房或心室。或心室。(3 3)希氏束电图导联:采用带多电极的心导管,经静脉)希氏束电图导联:采用带多电极的心导管,经静脉插
15、至右心房三尖瓣附近,可记录房室束兴奋过程。插至右心房三尖瓣附近,可记录房室束兴奋过程。(特殊导联特殊导联导联轴导联轴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假想的联某一导联正、负电极之间假想的联线称导联轴。线称导联轴。 肢体导联轴位于额面;肢体导联轴位于额面; 胸导联轴位于横面。胸导联轴位于横面。肢体导联轴肢体导联轴肢体导联轴肢体导联轴额面六轴系统额面六轴系统胸导示意图胸导示意图常用胸导联常用胸导联1-V1 2V2 3V3 4V4 5 V5 6V61-V1 2V2 3V3 4V4 5 V5 6V6胸导示意图胸导示意图肢导及胸导的导联轴肢导及胸导的导联轴v心电图就是平面向量环在该导联轴上的心电图就是平面向量环在该
16、导联轴上的投影。投影。额面向量环投影在额面向量环投影在BailoyBailoy六轴系统产生六轴系统产生肢导肢导ECG.ECG.横面向量环投影在胸前导联产生胸导心横面向量环投影在胸前导联产生胸导心电图。电图。(二)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二)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立体向量环在平面的投影立体向量环在平面的投影额面额面QRSQRS环与肢导的关系环与肢导的关系横面横面QRSQRS环与胸导心电图的关系环与胸导心电图的关系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了了 解:解: 心电图各波段、波形特点,心电轴的心电图各波段、波形特点,心电轴的 概念及检测。概念及检测。
17、掌掌 握:握: 心电图正常值,心电轴的临床意义。心电图正常值,心电轴的临床意义。一、心电图的测量一、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横坐标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程,一般采用心电图横坐标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程,一般采用25mm/sec,25mm/sec,每一横格每一横格1mm=1/25sec1mm=1/25sec,即,即0.04sec0.04sec;心电图纵坐标代表电压心电图纵坐标代表电压, 1mm=1/10mv, 1mm=1/10mv,即即0.1mv0.1mv。 心电图记录纸心电图记录纸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u心率心率=60/PP=60/PP(RRRR)间距(次)间距(次/ /分)。分)。 u各波段振幅测量:略
18、各波段振幅测量:略u各波段时间的测量:从波形起始部内缘测各波段时间的测量:从波形起始部内缘测 至终末部内缘。至终末部内缘。 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测量 心电图的测量心电图的测量平均心电轴的检测平均心电轴的检测u指指QRSQRS平均电轴平均电轴, ,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向量的综合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向量的综合(平均(平均QRSQRS向量)。向量)。u正常指向左下方略向后。正常指向左下方略向后。u规定规定I I导联正侧端为导联正侧端为O O,负(右)侧端为,负(右)侧端为180180循顺循顺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为负。钟向的角度为正,逆钟向为负。
19、平均平均QRSQRS向量与额面最大向量的方向向量与额面最大向量的方向平均心电轴方向额面额面QRSQRS最大向量方向最大向量方向心电轴的检测方法心电轴的检测方法 1.1.目测法目测法: :2.2.振幅法振幅法: :3.3.查表法查表法: :通常用通常用I I 、IIIIII导联分别测算导联分别测算QRSQRS电压的代数和,然后用做图法、查表法电压的代数和,然后用做图法、查表法及目测法测得心电轴。及目测法测得心电轴。平均心电轴简单目测法平均心电轴简单目测法做图法测心电轴做图法测心电轴正常心电轴及其偏移正常心电轴及其偏移 心电轴的临床意义心电轴的临床意义v-30 90 正常;正常;v-30 -90
20、左偏:见于左偏:见于LVHL 、 AFB;v90 110 轻度右偏:见于垂位心、轻度右偏:见于垂位心、RVH;v 110 显著右偏:见于重症显著右偏:见于重症RVH、LPFB;v-90 -180 通常称极度右偏,近来称不确定电轴。通常称极度右偏,近来称不确定电轴。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 u自心尖方向观察,可设想心脏循长轴顺钟向或自心尖方向观察,可设想心脏循长轴顺钟向或逆钟向转位。逆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顺钟向转位似右室向左移,左右心室过度似右室向左移,左右心室过度区导联区导联V3V3图形(图形(RSRS)移至)移至V5V5、V6V6上出现上出现; ;逆钟向转位逆钟向转位似左室向
21、右移,似左室向右移,V3V3图形移至图形移至V1V1、V2V2,V3V3的的R/S 1R/S 1。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示意图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示意图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1. P波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电位变化,其综极时电位变化,其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合向量指向左前下方。P P环环 uP P波形态及方向:钝圆形,有时可有轻度切迹,波形态及方向:钝圆形,有时可有轻度切迹, 但切迹间距但切迹间距0.030.03秒。秒。 I I 、V4V4V6 V6 、 II II avRavR;uP P波时间(宽度)波时间(宽度)0.120.12秒;秒; u
22、P P波电压(波幅)波电压(波幅)0.25mv0.25mv , , 0.2mv0.2mv(胸导)(胸导) uPtfV1 PtfV1 |-0.02mmsec|-0.02mmsec|2. P-R间期间期 正常正常0.120.20秒。秒。 0.22秒:见于秒:见于IAVB;0.12秒:见于秒:见于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交界性心律。交界性心律。 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心房除极开始至心室除极开始的时间。除极开始的时间。 3. QRS 3. QRS波群波群命名:命名:时间时间:0.060.10,0.12, R峰时间峰时间: VAT(V1、V2)0.04 VAT(V5、V6)0.05 。QRSQRS波群命名示
23、意图波群命名示意图QRS波群波形特点波群波形特点v正常人正常人V1V1到到V5V5导联,导联,R R波逐渐增高,波逐渐增高,S S波逐渐减低;波逐渐减低;v、多呈、多呈rSrS型,型,R/S R/S 1 1,多,多无无Q Q波,但可呈波,但可呈QSQS形;形;V5V5、V6V6多呈多呈qRsqRs、qRqR或或R R波形,波形, R/S1R/S1;vI I、IIII、IIIIII导联一般主波向上。导联一般主波向上。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电压电压 反映左室导联的反映左室导联的R波正常值波正常值:RV52.5mv, RV5+SV1 3.5mv(F)或)或 4.0mv(M) RaVL1.2mv, RI
24、1.5mv,RI+SIII 2.5mv ;RaVF2.0mv。反映右室导联的反映右室导联的R波正常值:波正常值:RV11.0mv,V1的的R/S1, RV1+SV5 1.05mv; RaVR0.5mv。QRS波群电压波群电压u肢导低电压肢导低电压: :肢导每个肢导每个QRSQRS正向波及负向波振幅正向波及负向波振幅相相 加(绝对值)加(绝对值)0.5m0.5m。u绝对低电压绝对低电压: :胸导每个胸导每个QRSQRS正向波及负向波振幅正向波及负向波振幅相相 加(绝对值)加(绝对值)0.8mv0.8mv。u意意 义:义:1%1%正常人正常人, ,肥胖、肺气肿、心包积液、胸肥胖、肺气肿、心包积液、
25、胸腔积液、扩心病。腔积液、扩心病。QRS低电压低电压除除aVR外其他导联出现外其他导联出现Q波波宽度宽度0.04;振幅同一导联振幅同一导联R波波1/4。V1一般无一般无Q波波,但可呈但可呈QS波。波。J点:点:QRS波群的终末与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段起始之交接点。之交接点。4. ST4. ST段段: :正常在等电位线上,正常在等电位线上, 亦可有轻度偏移。亦可有轻度偏移。vST段下移:段下移: 所有导联均所有导联均0.05mv;ST段上抬:段上抬: V1V20.3mv,V30.5mv,其他导联其他导联0.1mv。QRSQRS波群终点至波群终点至T T波起始波起始STST段上移段上移STST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