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医学免疫学复习提纲.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3101221
  • 上传时间:2022-07-11
  • 格式:PPT
  • 页数:78
  • 大小:3.7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免疫学复习提纲.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医学 免疫学 复习 提纲 课件
    资源描述:

    1、医学免疫学复习提纲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的结构和功能,阐明能,阐明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的发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和调节机制的一门学科,也是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前沿学科和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免疫的概念免疫的概念一)免疫含义一)免疫含义1、传统概念:机体识别并排除病原微生物、传统概念:机体识别并排除病原微生物抗感抗感染免疫。染免疫。2、现代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现代免疫: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非非已已”或或“自己自己”),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

    2、),维持机体内环境生理平衡的功能。的功能。(三)免疫系统的功能(三)免疫系统的功能 功能功能 生理性反应(有益)生理性反应(有益) 病理性反应(有害)病理性反应(有害)免疫防御免疫防御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抗原性异物原性异物 超敏反应(过度)超敏反应(过度) 免疫缺陷病(不足)免疫缺陷病(不足)免疫监视免疫监视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清除突变或畸变细胞 肿瘤发生肿瘤发生病毒持续感染病毒持续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自身稳定稳定通过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通过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免疫调节与神经系统、通过免疫调节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3、一起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一起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异常调节异常疾病疾病 抗原抗原(antigen,Ag) 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是指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原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特异性结合,诱导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抗体或/ /和效和效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应淋巴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抗原的两个特性抗原的两个特性 免疫原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能够刺激,即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机体产生抗体或/和效应淋巴细胞的能力。和效应淋

    4、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或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和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和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合的能力。 具备上述两种特性的物质为完全抗原;具备上述两种特性的物质为完全抗原; 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被称为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被称为半抗原半抗原(hapten)。 半抗原半抗原+载体载体(如蛋白质如蛋白质) 完全抗原完全抗原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医学上重要的抗原1、异种抗原: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异种抗原: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2)动物免疫血清)动物免疫血清

    5、2、异嗜性抗原: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菌体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如:溶血性链球菌菌体成分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的抗原等成分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肌组织有共同的抗原等 3、同种异型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 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异性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4、自身抗原、自身抗原 隐蔽性自身抗原隐蔽性自身抗原 修饰性自身抗原修饰性自身抗原5、肿瘤抗原、肿瘤抗原6、变应原与耐受原、变应原与耐受原

    6、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耐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物质。耐受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物质。7、超抗原、超抗原特点特点 :强大的刺激能力:强大的刺激能力 无须抗原处理无须抗原处理 与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限制性 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掌握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掌握掌握Ig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酶解片段酶解片段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以及五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功能以及五类类Ig的特点的特点 一、抗体的概念 抗体(antibody,Ab)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

    7、产生的糖蛋白。 二、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结构是一”Y”字型的四肽链结构,由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 H)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 L)以二硫键连接而成。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称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 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中氨基酸序列较保守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人类Ig

    8、根据其重链稳定区的分子结构和抗原特异性的不同,分为五类:IgG、IgA、IgM、IgD、IgE,其重链分别为:、 轻链可分为两型:、型 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作用有免疫球蛋白功能区的作用有:1.VH和和VL是结合抗原的部位;是结合抗原的部位;2.CH1和和CL遗传标志所在;遗传标志所在;3.IgG的的CH2和和IgM的的CH3是补体结合位点,可启动是补体结合位点,可启动补体活化经典途径;补体活化经典途径;4.IgG CH2可通过胎盘;可通过胎盘;5.IgG的的CH3和和 IgE的的CH2、CH3有亲细胞活性。有亲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水解水解I

    9、gG得到两个相同的得到两个相同的Fab段和一段和一个个Fc段。段。Fab:抗原结合片段,特异性结合抗原表位抗原结合片段,特异性结合抗原表位Fc:可结晶片段,激活补体,通过胎盘,结合细胞:可结晶片段,激活补体,通过胎盘,结合细胞2、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裂解裂解IgG得到一个具有双价活性的得到一个具有双价活性的F(ab)2段和若干个小分子多肽碎片段和若干个小分子多肽碎片(pFc)。F(ab)2:特异性结合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抗原表位pFc :无生物学作用:无生物学作用一、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一、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一一)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区的功能: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V区(重区(重链的

    10、链的V区和轻链的区和轻链的V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区)的功能主要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别、结合抗原。显示的效应显示的效应: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通过: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通过其其C区发挥作用区发挥作用二)Ig C区的功能1、激活补体 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型改变而使其CH2/CH3功能区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IgG4、IgA和IgE的凝聚物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2、结合Fc受体1)调理作用 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等颗粒抗原的吞噬,此即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11、。2)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IgG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增强NK细胞和触发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此即ADCC效应。3)介导I型超敏反应 IgE引起I型超敏反应4)通过黏膜和胎盘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一、IgG 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 IgG多为单体,半衰期约为23天,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 IgG1、IgG2和IgG3的CH2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二、IgM 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称巨球蛋白。 IgM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 天然血型抗体是IgM IgM是个体

    12、发育过程最早能产生的抗体,胚胎晚期已能合成,新生儿脐带血中若IgM水平升高,表示该儿曾有宫内感染三、IgA 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 血清型IgA主要由肠系膜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 分泌型IgA(SIgA)是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四、IgD IgD是B细胞的重要表面标志 B细胞的分化过程中首先出现SmIgM,后来出现SmIgD,它的出现标志着B细胞成熟了。五、IgE 又称亲细胞抗体 CH2和CH3功能区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上的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敏反应 第四章第四章 补体系统补体系统要求:要求: 掌握补体的概念及生物学功能

    13、;掌握补体的概念及生物学功能; 熟悉补体的组成、命名及理化性质;补体三熟悉补体的组成、命名及理化性质;补体三条激活途径及其特点;条激活途径及其特点;了解补体的异常了解补体的异常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概念:补体概念:补体(complement, C)系统是存在于人和脊系统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补充条件,故称为补体。挥溶细胞作用的补充条件,故称为补体。 功能功能: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及免疫调节,:参与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及免疫调

    14、节, 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病理损伤。第二节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补体系统的激活三条途径:三条途径: 经典途径(classic pathway) 从C1q-C1r2-C1s2开始,抗原-抗体复合物为主要激活物 旁路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 从C3开始, 不依赖于抗体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pathway) 通过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糖基识别的LOGO四、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四、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经典途径经典途径旁路途径旁路途径MBL途径途径主要激活主要激活物质物质IgM、IgG1-3与与抗原的复合物抗原的复合物细菌脂多糖、酵

    15、母多细菌脂多糖、酵母多糖、葡聚糖、凝聚的糖、葡聚糖、凝聚的IgA和和IgG4等等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甘露糖等)与受(甘露糖等)与受体体MBL结合结合起始分子起始分子C1qC3C2、C4参与成分参与成分C1-C9C3、C5C9、B、DC2C9C3转化酶转化酶C4b2bC3bBbC4b2bC5转化酶转化酶C4b2b3bC3bnBb或或C3bBb3bC4b2b3b意义意义参与特异性免疫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的效应阶段,感染后期发挥作用染后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效应阶段,感

    16、染的效应阶段,感染早期发挥作用早期发挥作用LOGO1、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2、调理作用调理作用:血清调理素(如抗体、补体)与细菌:血清调理素(如抗体、补体)与细菌及其他颗粒物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及其他颗粒物结合,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4、引起炎症反应、引起炎症反应5、参与适应性免疫、参与适应性免疫6、参与免疫调节及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参与免疫调节及与其他酶系统的相互作用补体的生物学作用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第七章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要求:要求:v 掌握掌握MHC、HLA及及 MHC限制性的概

    17、念;限制性的概念;v 熟悉熟悉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及遗传特征;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及遗传特征;HLA 的结构、分布及功能;的结构、分布及功能;v 了解了解HLA的医学意义的医学意义LOGO组织相容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诱发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诱发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被称为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可诱导迅速而移植抗原或组织相容性抗原,其中可诱导迅速而强烈排斥反应者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强烈排斥反应者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是指某一物种某号染色体上编码是指某一

    18、物种某号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作用,调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控制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控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呈高度多控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呈高度多态性。态性。HLA复合体复合体: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发现于: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发现于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称人类白细胞抗原(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位于系统,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上,称号染色体短臂上,称HLA复合体。复合体。LOGOHLA分子的表达(组织分布)分子的表达(组织分布)1、HLA -类分子类分子主要分布于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主要分布于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

    19、和网织红细胞)。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2、HLA -类分子类分子仅表达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仅表达于专职抗原递呈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活化的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活化的T细胞细胞及胸腺上皮细胞等表面及胸腺上皮细胞等表面 。LOGOHLA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一)参与抗原提呈一)参与抗原提呈MHC限制性识别:限制性识别:T细胞识别抗原时,其识别的特细胞识别抗原时,其识别的特异性不仅取决于抗原肽本身,还取决于与抗原肽结异性不仅取决于抗原肽本身,还取决于与抗原肽结合的合的MHC分子型别。分子型别。T细胞识别抗原肽细胞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时,分子复合物时

    20、,Tc细胞的细胞的CD8分子和分子和TH 细胞表面的细胞表面的CD4作为辅助受体,与作为辅助受体,与MHC分子非多态区结合。分子非多态区结合。二)其他生物学作用二)其他生物学作用第八章第八章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要求:要求:v 掌握掌握T细胞、细胞、B细胞主要特点及功能;细胞主要特点及功能;v 熟悉免疫细胞的概念及种类;熟悉免疫细胞的概念及种类;T细胞亚群及功能;细胞亚群及功能;NK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特点及功能;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的特点及功能;v 了解了解T细胞、细胞、B细胞来源、分化与分布细胞来源、分化与分布LOGO一、一、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的表面标志细胞的表面标志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细胞

    21、亚群及其功能一)一)T细胞表面标志细胞表面标志:指表达于:指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膜蛋细胞表面的膜蛋白,它们是白,它们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及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作用及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包括:包括:1、与抗原识别相关的表面标志;、与抗原识别相关的表面标志;2、与、与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相关的表面标志;3、与、与T细胞效应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效应相关的表面标志;4、T细胞其他的表面标志细胞其他的表面标志LOGO1、与、与T细胞识别抗原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识别抗原相关的表面标志1)TCR-CD3复合物复合物TCRT

    22、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识别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结构,识别APC膜表面膜表面MHC分子分子/抗原肽复合物。抗原肽复合物。CD3分子分子均含均含Ig样功能区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样功能区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激活基序基序(ITAM) 。 功能功能:(1) 参与参与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发育过程中的TCR的膜表面表达;的膜表面表达;(2) 介导介导TCR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与抗原接触后产生的活化信号的传递;(3) 成熟成熟T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细胞表面的表面标志,用于成熟T细胞的细胞的检测。检测。 LOGO2)辅助受体)辅助受体CD4和和CD8分子分子与抗原提呈肽的与抗原提

    23、呈肽的MHC I类或类或MHC II类分子的非多态区结类分子的非多态区结合,提高合,提高TCR识别识别MHC分子分子/抗原肽的效率。抗原肽的效率。 CD4分子:分子: (1)协同受体:与)协同受体:与MHC-类分子结合,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类分子结合,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 (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受体。)的受体。 (3)鉴定)鉴定T细胞亚群(细胞亚群(CD4)的标志。)的标志。 CD8分子分子:(1)协同受体:与)协同受体:与MHC-类分子结合,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类分子结合,介导的信号转导作用。 (2)鉴定)鉴定T细胞亚群(细胞亚群(CD8)的标志。)的标志。

    24、LOGO2、与、与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相关的表面标志T细胞活化增殖需要双信号:细胞活化增殖需要双信号:抗原刺激信号、协同抗原刺激信号、协同刺激信号。刺激信号。1)CD28:与:与B7分子结合,提供分子结合,提供T细胞活化的协同细胞活化的协同刺刺激信号激信号。存在于初始。存在于初始T细胞表面。细胞表面。2)CD152:又称细胞毒抗原:又称细胞毒抗原4(CTLA-4),表达于),表达于活性活性T细胞表面,能抑制活化细胞表面,能抑制活化T细胞的扩增,属细胞的扩增,属抑抑制性受体。制性受体。LOGO3、与、与T细胞效应相关的表面标志(了解)细胞效应相关的表面标志(了

    25、解)1)CD40配体(配体(CD40 L, CD154):表达于):表达于CD4+ T细胞表面,细胞表面,与表达与表达CD40分子的分子的B细胞、细胞、DC和巨噬细胞结合。和巨噬细胞结合。 功能:功能:(1)CD40L同同B细胞表面的细胞表面的CD40结合,活化结合,活化B细胞;细胞; (2)活化)活化APC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7分子);分子); (3)CD40L与与CD40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促进促进T细胞活化。细胞活化。 2)Fas配体(配体(Fas L, CD178):主要表达于):主要表达于CD8+ T细胞及细胞及部分部分CD4+ T细胞表面,与靶细胞表达的细胞表面,与

    26、靶细胞表达的Fas结合,介导靶结合,介导靶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LOGO二)二)T 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T细胞亚群:细胞亚群:1、根据、根据T细胞表面标志区分的细胞表面标志区分的T细胞亚群细胞亚群1) T和和T细胞细胞2) CD4T和和CD8T细胞细胞2、根据、根据T细胞的功能特征区分的细胞的功能特征区分的T细胞亚群细胞亚群1)辅助性)辅助性T细胞(细胞(Th细胞)细胞) Th1细胞:与局部炎症应答有关;细胞:与局部炎症应答有关; Th2细胞:主要功能是辅助细胞:主要功能是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抗胞外寄生微细胞产生抗体、抗胞外寄生微生物;生物; Th0细胞:未活化的细胞:未活化的

    27、Th细胞。细胞因子调节其活化和分化细胞。细胞因子调节其活化和分化2)细胞毒性)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Tc或或CTL细胞)细胞):主要是:主要是CD8+ T细胞,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并杀伤靶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并杀伤靶细胞。LOGO二、二、B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B 细胞的表面标志细胞的表面标志1、与、与B 细胞识别抗原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识别抗原相关的表面标志1)BCR- Ig/Ig复合物复合物 : BCRB 细胞膜上的跨免疫球蛋白,外周血中细胞膜上的跨免疫球蛋白,外周血中的的B细胞同时表达细胞同时表达mIgM和和mIgD。2)B 细胞辅助受体:细胞辅助受体: CD19 、CD21和和CD81复合物

    28、复合物 LOGO2、与、与B细胞活化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活化相关的表面标志1)CD40:B 细胞表达的细胞表达的CD40与活化与活化T细胞表达的细胞表达的CD40L结合,刺激结合,刺激B细胞活化,同时对细胞活化,同时对T细胞的活细胞的活化也有促进作用。化也有促进作用。2)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受体:B细胞表面表达细胞表面表达IL-1R、IL-2R、IL-4R、IL-5R、IL-6R、IL-7R及及IFN-R等多种细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通过与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通过与B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而参与或调节结合而参与或调节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LOGO3

    29、、与、与B细胞提呈抗原相关的表面标志细胞提呈抗原相关的表面标志1)MHC分子:分子:B细胞可表达细胞可表达MHC-类和类和MHC-类类分子。分子。MHC-类分子可与类分子可与Th细胞表面细胞表面CD4结合,结合,增强增强B细胞与细胞与Th细胞间的作用,并参与抗原递呈和细胞间的作用,并参与抗原递呈和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激活。2)B7.1(CE80)分子:)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4、B细胞表面的其他标志细胞表面的其他标志第九章第九章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要求:要求:v 熟悉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体液熟悉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及基本过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及生物学过程;免疫和

    30、细胞免疫的概念及生物学过程;v 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LOGO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抗原刺激后,刺激后,淋巴淋巴细胞细胞特异性特异性识别识别抗原分子,发生抗原分子,发生活化活化、增生增生、分分化或无能、凋亡化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生物学效应的的全过程。全过程。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指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指免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效应物质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抗原特异性特异性结合结合所发生的反应。所发生的反应。免疫应答概述免疫应答概述LOGO

    31、一、免疫应答的类型一、免疫应答的类型1、固有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应答):固有免疫应答(天然免疫应答):2、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类型:类型:T细胞介导的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和和B细胞介导的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二、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二、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瞬时固有免疫应答:2、早期固有免疫应答:、早期固有免疫应答:3、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LOGO 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识别启动阶段识别启动阶段:包括抗原的:包括抗原的摄取摄取、处理处理、递呈递呈和和特异性特

    32、异性识别识别 效应阶段效应阶段:引发:引发T细胞介导的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细胞免疫效应和和B细胞介导的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效应体液免疫效应。 增殖分化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指免疫细胞(:指免疫细胞(T、B细胞)识别抗细胞)识别抗原后传递活化信号,自身发生原后传递活化信号,自身发生活化活化、增殖增殖和和分化分化LOGO抗原提呈抗原提呈 抗原的提呈:主要指抗原提呈细胞(抗原的提呈:主要指抗原提呈细胞(APC)将抗原)将抗原肽通过肽通过MHC I类分子和类分子和/或或II类分子提呈给类分子提呈给CD8+T细细胞和胞和/或或CD4+T 细胞的过程。细胞的过程。 抗原提呈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运输至细胞膜

    33、抗原提呈包括:抗原的摄取、处理、运输至细胞膜表面以及供表面以及供T细胞细胞TCR识别等过程。识别等过程。LOGO第四节第四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APC加工抗原肽形成抗原肽加工抗原肽形成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分子复合物 TCR特异性地识别抗原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肽 CD4分子分子/CD8分子分子特异性识别特异性识别MHC分子分子1、CD4+ T细胞对外源性细胞对外源性 MHC II类分子抗原肽的识别类分子抗原肽的识别2、CD8+ T细胞对内源性细胞对内源性 MHC I类分子提呈抗原的识别类分子提呈抗原的识别LOGO二、二、

    34、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后,相应的细胞活化后,相应的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克隆扩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克隆扩增和分化为大量的效应性增和分化为大量的效应性T细胞,才能有效发挥作用。细胞,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一)活化信号一)活化信号双信号双信号和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共同作用完成共同作用完成T细胞的活化。细胞的活化。1、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第一信号:第一信号:TCR识别抗原肽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分子复合物第二信号:第二信号:APC表面的表面的B7分子提供协同刺激信号,分子提供协同刺激信号, 促进促进IL-2的合成。的合成。LOGO二)活化信号的转导与基因表

    35、达二)活化信号的转导与基因表达借助借助CD3、CD4/CD8、CD28等分子的协助,将外部等分子的协助,将外部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激活相关基因。刺激信号传递到细胞内,激活相关基因。三)三)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T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其中最重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其中最重要者为要者为IL-2。 LOGO第五节第五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初始初始B细胞细胞外周淋外周淋巴组织巴组织AgTh2生发生发中心中心浆细胞浆细胞记忆性记忆性B细胞细胞抗体抗体体液免疫体液免疫LOGO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三个

    36、阶段: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 抗原识别阶段抗原识别阶段 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细胞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抗体发挥效应阶段抗体发挥效应阶段LOGO一)抗原识别阶段一)抗原识别阶段1、BCR识别抗原识别抗原2、辅助受体(共受体)的作用、辅助受体(共受体)的作用 CD21、CD19和和CD81分子组成的分子组成的B细胞共受体复细胞共受体复合物合物 LOGO 二)二)B 细胞活化阶段细胞活化阶段过程包括:接受双信号刺激、信号转导。细胞内过程包括:接受双信号刺激、信号转导。细胞内酶活化、基因转录及表达。酶活化、基因转录及表达。 第一信号:第一信号:TD-Ag与与BCR结合结合 第二信号:第二信号:B细

    37、胞的细胞的CD40分子与活化的分子与活化的CD4+Th细胞表达的细胞表达的CD40L结合。结合。LOGO1)初次免疫应答初次免疫应答:机体初次接触适量:机体初次接触适量Ag刺激刺激,需需7-10天出现血清天出现血清Ab。特点特点: 潜伏期长(潜伏期长(12周),周),Ab产生慢产生慢 IgM为主为主 亲和力低亲和力低 产量低,维持时间短产量低,维持时间短2)再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初次应答后,数日至数年,机体初次应答后,数日至数年,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再次接触相同Ag所出现的抗体应答。所出现的抗体应答。特点特点:潜伏期短潜伏期短(23天)天),Ab产生快产生快 IgG为主,亲和力为主,亲和力高高

    38、 产量产量高高,维持时间,维持时间长长LOGO三)抗体发挥效应阶段三)抗体发挥效应阶段 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抗体的主要生物学功能1)中和作用:)中和作用:2)激活补体:)激活补体:3)免疫调理:)免疫调理:4)ADCC:5)黏膜抗感染:)黏膜抗感染:6)超敏反应:)超敏反应:LOGO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超敏反应超敏反应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型超敏反应的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和防治原则、各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机制和防治原则、各型超敏反应常见疾病病名病名 熟悉熟悉、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LOGO超敏反应超敏反应超敏反应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又称变态

    39、反应或过敏反又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应,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是机体对某些变应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时发生的一种同的变应原时发生的一种生理功能紊乱生理功能紊乱或或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损伤。损伤。是异常的或病理的是异常的或病理的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分型分型: 型型又称又称速发型速发型(IgE、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型型又称又称细胞毒型细胞毒型(IgG、IgM、补体、补体 )型型又称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免疫复合物型(IgG、IgM、IgA、补体)、补体)型型亦称亦称迟发型迟发型(T细胞、吞噬细胞)细胞、吞噬细胞)、和和型均由型均由抗体抗体介导,可经血清被动转移;介导,可经血清被

    40、动转移;型型由由T细胞细胞介导,可经淋巴细胞被动转移。介导,可经淋巴细胞被动转移。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typehypersensitivity)特点:特点:发作发作快快,消退亦,消退亦快快;常只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常只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紊乱;有有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和和遗传倾向遗传倾向,血清中血清中IgE介导介导第一节第一节 I I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二、临床常见疾病二、临床常见疾病(要求掌握病名并熟悉其临床治疗原则)(要求掌握病名并熟悉其临床治疗原则) (一一)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1、药物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 最常见为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最常见为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2、血清过敏

    41、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TAT)等。常规皮试,阳性)等。常规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疗法者可采用脱敏疗法(二二) 呼吸道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1、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有明显家族史有明显家族史2、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花粉症花粉症(三三)消化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四四)皮肤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第二节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type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细胞溶解型或又称为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较快,抗体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其特点是发作较快,抗体(IgG 或或IgM)直接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

    42、在直接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细胞胞参与下,导致靶细胞溶解。参与下,导致靶细胞溶解。二、二、 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常见疾病(掌握)(掌握)(一一) 输血反应输血反应 一般发生在一般发生在 ABO血型不符的输血血型不符的输血(二二)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1 母胎母胎Rh血型不符血型不符 2 母胎母胎ABO血型不符血型不符 (三三)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外因引起血细胞膜抗原性质外因引起血细胞膜抗原性质第三节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抗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43、合,形成中等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IC沉积于全身或局部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引起炎性病理改变。血管基底膜,引起炎性病理改变。二、临床常见疾病二、临床常见疾病(掌握病名)(掌握病名) (一一) 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 Arthurs反应反应:给家兔皮下多次注射马血清,局部出现剧烈:给家兔皮下多次注射马血清,局部出现剧烈炎症反应(水肿、出血、坏死)。炎症反应(水肿、出血、坏死)。 2. 人类局部人类局部ICD: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类似可见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44、患者,类似Arthurs反应。反应。( (二二) ) 全身免疫复合物病全身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血清病:初次注射初次注射大剂量大剂量异种抗毒素血清异种抗毒素血清714天后,可天后,可发生血清病。此外,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磺胺药等也可出发生血清病。此外,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磺胺药等也可出现血清病样反应。现血清病样反应。2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急性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 :A群链球菌感染引起。群链球菌感染引起。3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和风湿热)和风湿热: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RF)。)。4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第四节第四节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型超敏

    45、反应亦称迟发型超敏反应亦称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 ,是由致敏淋,是由致敏淋巴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致、以单个核细胞巴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所致、以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损伤。该反应发生迟缓,一般浸润为主的炎性损伤。该反应发生迟缓,一般在接触抗原在接触抗原1824小时后出现,小时后出现,4872小时达高峰。小时达高峰。型型超敏反应属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缺陷者不发生超敏反应属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缺陷者不发生型超型超敏反应。敏反应。LOGO第十章第十章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性、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及特性、掌握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掌握

    46、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熟悉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熟悉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熟悉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熟悉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LOGOv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表现为再次接触同生的一种特异性无应答状态,表现为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一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 v 免疫耐受具有免疫耐受具有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即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即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对不引起耐受的抗原,仍能进行良好的免应答,对不引起耐受的抗原,仍能进行良好的免疫应答。疫应答。LOGO第一节第一节 免疫

    47、耐受的形成及表现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一、胚胎期及新生期接触抗原所致的免疫耐受1、天然耐受现象、天然耐受现象 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可形成免疫耐受。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可形成免疫耐受。2、实验诱导的免疫耐受、实验诱导的免疫耐受 胚胎期或新生期接触抗原后,可被克隆清除,胚胎期或新生期接触抗原后,可被克隆清除,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形成对自身抗原的耐受。LOGO二、影响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二、影响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1、抗原方面的因素、抗原方面的因素1)抗原的性质:单体及可溶性抗原易诱导免疫耐受。)抗原的性质:单体及可溶性抗原易诱导免疫耐受。2)抗原的

    48、剂量)抗原的剂量3)抗原表位的特点)抗原表位的特点4)抗原免疫的途径)抗原免疫的途径2、机体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1)动物的种属与品系)动物的种属与品系2)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程度)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程度3)机体的生理状态)机体的生理状态LOGO一、中枢耐受一、中枢耐受 1.自身反应性胸腺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而被排除自身反应性胸腺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而被排除 2.B细胞在骨髓形成的中枢免疫耐受细胞在骨髓形成的中枢免疫耐受第二节第二节 免疫耐受机制免疫耐受机制LOGO1、克隆失能克隆失能 T、B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当只存在第一信号而缺乏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当只存在第一信号而缺乏第二信号时,导致

    49、第二信号时,导致T、B细胞不能被激活,即克隆失能。细胞不能被激活,即克隆失能。2、免疫忽视免疫忽视 这种自身应答这种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抗原并存,在正常情细胞克隆与相应组织抗原并存,在正常情况下,不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况下,不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称为免疫忽视免疫忽视。3、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 是一种由是一种由Fas/FasL途径介导的程序性死亡,是维持外周途径介导的程序性死亡,是维持外周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 当自身反应性当自身反应性T、B细胞活化后,可通过自身的细胞活化后,可通过自身的Fas与与FasL结合,启动凋亡信号,导致程序性凋亡。结合,启动凋亡信号,导致程序性凋亡。(二)外周耐受(二)外周耐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学免疫学复习提纲.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1012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