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开启“蓝色文明”的万年基业.docx

  • 上传人(卖家):无敌的果实
  • 文档编号:309858
  • 上传时间:2020-02-2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6.4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开启“蓝色文明”的万年基业.docx》由用户(无敌的果实)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开启 蓝色 文明 万年 基业
    资源描述:

    1、跳出“黑色能源”的百年动荡开启“蓝色文明”的万年基业在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8月11日引言2一、百年动荡:“黑色能源”催生大国霸权4(一)战争强权的“能源引擎”5(二)政治博弈的“能源神经”6(三)货币秩序的“能源本位”7二、千年转折:“绿色能源”难破世界乱象8(一)矿物燃料之“告罄有日”9(二)新兴能源之“远水近渴”10(三)页岩油气之“转型阵痛”11三、万年基业:“蓝色能源”重塑人类文明11(一)太空开发打造“蓝色动能”13(二)太空技术打造“蓝色经济”14(三)太空智慧打造“蓝色格局”16(四)太空体验打造“蓝色生活”17结束语18跳出“黑色能源”的百年动荡开启“蓝色文明”

    2、的万年基业在内蒙古国际能源大会上的讲话薛惠锋2018年8月11日引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句名言:“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这番话凸显了“能源”、“粮食”和“货币”三者对人类社会的极端重要性、不可替代性,也直言道破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的强权哲学。每一次文明的跃进,都有不同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能源结构为支撑。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蒸汽时代”,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以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缔造了全球一体化的政治、经济体系。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人口基数递增,导致矿物燃料的消费量剧增。

    3、据英国石油公司统计,每个地球人人均一生消费石油42.33吨。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这个数据更是几倍甚至几十倍增加。据新近资料,全球煤炭、常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年限分别为110年、48年和50年。矿物能源的枯竭已是历史必然,而替代性的新能源开发却又远水难解近渴。据英国石油公司2035世界能源展望估计,到2035年,可再生新能源(包括生物质燃料)供应将增至8%,而矿物燃料的总比重仍将高居80%左右。人类社会势将面临一个可能青黄不接的“能源峡谷”险境。 于是,以矿物能源为主的国际能源博弈和持续动荡,如火如茶,愈演愈烈。各国开展能源博弈手段,跨越了政治、军事、贸易、金融、科技、舆论等一切界限

    4、,以至祭出气象、环境的大旗,不拘一格,各显神通。特别是“石油美元体系”导致美国建立的“货币霸权”,让美国可以决定世界经济、金融、货币的运行规则,并长期呈现消费扩张、外贸逆差和大量吸收外资并存的局面。能源危机、能源博弈、能源战争相互交织,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无尽的风险和动荡。 大动荡呼唤大智慧,大变局需要大战略。面对全球能源形势,我们如何从更高起点谋划能源战略的未来?早在公元前400年,哲学家苏格拉底就说过:“人类必须超越地球,到达大气层的顶端或更远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充分地理解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这也就是钱学森说的:“实现宇宙航行,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在此以前,人类都是在地球上观察

    5、和研究自然。今后就可以在一个新的立足点上来研究自然和宇宙,这样必然会出现一个科学上大发展、大创造的时期”。站在太空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发展,许多原有的模式都将被颠覆。人类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恒追求,在过去的科技和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在卫星联通全域、飞船俯瞰全球、进入空间日趋频繁、宇宙航行曙光初现的今天,人们得以在全新的高度、用全新的视角,去探求自然和宇宙,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梦想”,也正在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在此,我希望从历史的视角,回顾“石油为王”的近100年来,“黑色能源”导致的大国霸权和世界动荡;从现实的视角,总结矿物燃料开发近1000年来,人类对“绿色能源”的渴求,

    6、以及清洁能源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旧无法替代传统能源的现实困境;从未来的视角,展望太空视域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太空技术的集成涌现、太空智慧的顶层布局,对解决能源危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试图为跳出“黑色能源”的百年动荡,开启“蓝色文明”的万年基业,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找出一条新路。一、百年动荡:“黑色能源”催生大国霸权近百年来,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伴随着霸权一个又一个霸权国家的衰落、新兴大国的崛起,在一场又一场纵横捭阖的大较量中,人们总能看到能源的身影。能源冲突和博弈,关乎每个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在持续动荡中,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演进、国际秩序的构建。(一)战争强权

    7、的“能源引擎”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能源的战略价值已初步显现出来,成为脱颖而出的军事战略能源。由于石油的燃烧效能高,便于携运,供给充足,大大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的战争力。德国出征罗马尼亚,就是因为罗马尼亚是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也是唯一能够保证德国空军、坦克部队、海军舰队的燃油供应的国家。英国发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就是为了确保俄国巴库的石油能够供给英法联军用于战争。正所谓“协约国是被石油的洪流带进胜利的”。战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以国际法的形式将中东划归英国和法国管理,这让英法两国掌握了对中东石油的控制权,这也为二次大战的新一轮能源争夺和控制权的洗牌埋下了导火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8、间,能源的战略地位再攀新高,成为举足轻重的战争因素。有人曾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为石油而战,是一场“石油战争”。战争中,德国始终将夺取石油资源作为其重要的战略目标,激烈争夺罗马尼亚、高加索地区的油田。日本为了美国的石油禁运导致的石油危机,在只剩3个月石油储备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地发动了大平洋战争。有人说,如德国能够攻占斯大林格勒,就会切断苏联在高加索的石油供应。但是德国人失败了,德国的机械会部队因没有足够的燃油供给而功亏一篑,这成为德国在二战中不得不投降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能源而战、为能源而战、借能源而战的势头愈演愈烈。二战结束迄今近70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地发生的较大规模、较高强度、较

    9、有影响的局部战争约20场,其中大半是由石油引起的。这些战争主要集中在中东、海湾地区,都与石油能源有关。有些战争虽然表面上是领土、民族、宗教等问题引发,但实质上却是对石油资源地、石油运输线、石油势力圈、石油控制权的争夺作崇,是名副其实的“能源战争”。(二)政治博弈的“能源神经”能源问题一再牵动世界政治的神经,是关于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根本。人类近代史上几次大的飞跃都得益于对能源的开发,而几次大的全球危机也都因能源危机而起。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今天,保障能源持续供应。建立能源安全体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能源的供求分布来看,“不平衡”一词可点破其中的根本特

    10、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不平衡,才从根本上导致了国际上各种政治纠纷和冲突的产生。无论是日本阻挠中俄“安大线”石油管道项目,还是涉及中国主权的南沙群岛问题等,其背后都存在着深刻的能源因素。过去半个世纪中,仅仅由石油引发的国际政治纠纷就达到500多起。随着石油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将更加突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国际政治纠纷也将愈演愈烈。从1950年至1991年,全球共发生过三次石油危机,每次石油危机都导致了国际石油价格大涨。能源领域的博弈,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挑动各国政治神经的最为敏感的因素。(三)货币秩序的“能源本位”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相继签订

    11、协议,这些国家在石油交易中将必须用美元进行结算。由于欧佩克几乎囊括了主要产油国家,在全球石油供应中占据统治地位,那些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的产油国后来也逐渐接受并适应了这一规定,从而完成了“金本位”向“石油本位”的转换。于是,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储备美元,而且随着油价上涨,进口国必然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在没有国际条约规定的货币体系中,美元得以“石油本位”身份,充任全球储备货币,保持着世界货币霸主地位。石油资源分布在世界很多国家,美国自身常规石油资源按已知可采储量计,只有全球总额的2.9%。为了防范“石油美元货币体系”失控,美国必须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进行全球操控,使石油资源拥有国听命,

    12、并屈从美国的货币政策,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最为典型的是,2000年10月,伊拉克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结算将停用美元而改用欧元。这直接决定了其遭受毁灭性惩罚的厄运。2003年5月,美国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美国获胜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以美元结算石油贸易。因此“石油美元”实质上是一种霸权货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就是霸权经济。二、千年转折:“绿色能源”难破世界乱象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就记载了石油的开采和利用。1000多年来,煤炭、石油等矿石能源逐步形成了能源格局的霸主地位,且从未有过被撼动的迹象。然而,矿石能源既可以是“血液”,也可能是“毒

    13、药”,既是诱人的“资源馅饼”,也是可怕的“资源陷阱”。例如苏联,从一定意义上讲,石油成就了其“两级之一”的辉煌,但同样因为石油,今天的俄罗斯却陷入了“卖油翁”的角色尴尬。尽管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开发取得一定进展,然而,“绿色能源”的替代是个渐进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矿石能源仍然是世界多数国家的主导能源。“绿色能源”青黄不接,能源博弈与冲突的世界乱象仍旧难以破解。(一)矿物燃料之“告罄有日”近40余年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水平翻了一番,以石油为例,从年耗近60亿吨标准油增加到约130亿吨,预计到2035年还将增至175吨标准油或更多。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石油产量会在某一时刻达到极限,此后不管

    14、需求如何,产量持续下滑,价格相应飙升。世人须准备面对这样的情景:在石油产量到达顶点之后,出现疯狂的开采,将以最快的速度耗尽剩余储量,以至最终产量下降得非常急速和突然,一直到采油、运油、加工油耗费的能量超越了石油本身能产出的能量,不值得再继续开发。之后,即使价格再上升,石油产量也不会再增加,直到所有石油都被采尽。如果那时人类对石油的依赖还没有极大缓解的话,世界经济将会陷入严重萧条。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拥有丰富的矿物能源,但是人均占有量极低,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能源资源赋存不均衡,开发难度较大,已探明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储量严重不足。在经济高速

    15、增长的条件下,我国能源的消耗速度比其他国家更快,能源枯竭的威胁可能要来得更早、更严重。日益增长的对外能源需求所造成的能源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寻找解决能源危机的突围之路。(二)新兴能源之“远水近渴”在矿物能源枯竭的阴影笼罩下,加之“地球暖化论”引发的强大减排压力,全球范围掀起了开发替代能源的热潮。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行业加速发展。但迄今为止,新能源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重所占甚微, 2017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35.11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物能源合计达到115.1亿吨,占15%以上;出核能、水力外,可再生能源等仅占3%。颠覆性、替代性的新能源技术开发,仍未超越实验室

    16、阶段,进展十分缓慢。(三)页岩油气之“转型阵痛” 美国页岩油气技术的突破,使美国的石油天然气产业再现升级,并让美国从一个天然气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只有美国成功地将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全球页岩气开发尚未迅速跟上美国的发展步伐。据初步统计,页岩气在全球分布广泛,北美地区并非全球范围内页岩气储量最多的地区,亚、欧等诸多国家都有丰富储藏。近年来,各国均重视和加快开发,但因地质因素差异、水资源紧张、缺乏适当政策、体制结构不合、基础设施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其他诸国的大规模开发举步维艰,需要足够时间因地制宜创造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以至迄今未能动摇美国的先发优势,全球有关投资热情依

    17、然聚焦于北美地区。美国在页岩气大规模开发之前就已经具有较好条件,而其他国家大都缺乏这方面的准备。三、万年基业:“蓝色能源”重塑人类文明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海洋走向天空,从天空走向太空,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都不断地向上延伸。正所谓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摆脱地球引力束缚,在茫茫宇宙找到新的家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2017年6月,美国重组国家空间委员会。10月召开的美国国家空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美国将重返月球,把月球作为其永不退役的空间站,以及载人登陆火星及以远探索的跳板。美俄罗决定共同建造名为“深空门户”的首个月球轨道空间站,作为深度探索

    18、太阳系并将人类送上火星的月面基地。今天的航天与数百年前的航海一样,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必然,一定会深刻改变世界的政治版图、地缘格局、社会形态,深刻影响科技发展、文明进步的方向和进程。有人说,如果全球70亿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需要4.5个地球的资源。太空得天独厚的位置资源、理想洁净的环境资源、取之不尽的矿产资源,使各国经济、政治对太空的依赖性都与日俱增,其不可替代性,使得太空成为各方追逐、竞相掌控的目标。只有在开发太空资源中,制定规则的话语权、分配资源的主导权,才能引领大航天时代,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铸就人类永续发展的“万年基业”。(一)太空开发打造“蓝色动能”在空间矿物

    19、能源开发方面:月球表面存在有储量为100万吨的氦-3物质,氦-3是核聚变反应堆的理想原料。如果用氦-3取代核聚变中的氘,不仅能解决能源危机,还可以大大减少核污染。据称,仅数十吨氦-3核聚变所产生的能量,就可以满足全球21世纪所需的全部电能;在空间太阳能开发方面:太阳光的散射面很宽,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大部分能量被大气层反射、散射或吸收掉了。如果能够建造运行在宇宙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可以大规模收集、转化太阳能,且不受昼夜、天气变化、地区纬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并以无线方式将电能稳定传输到地面电网,其发电功率可达1至5吉瓦,发电量与地面核电站相当。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建设面临重大技术挑战,其在重量、尺度方面

    20、远超现有航天设施,被称为新时期航天和能源领域的“曼哈顿工程”。自1968年相关概念被提出,美国政府和企业已投入近亿美元,实施了多项研发计划;日本于2004年将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正式列入国家航天长期规划,作为长期支持的三大航天重点领域之一;俄罗斯航天企业正积极推动与中国企业在空间太阳能电站项目上的合作。印度、韩国、欧洲航天局等也在开展相关研究。中国自2008年将空间太阳能电站研发工作纳入国家先期研究规划,近年来,提出了平台非聚光型、二次对称聚光型、多旋转关节以及球型能量收集阵列等空间太阳能电站方案,并在无线能量传输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当前,中国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研究上初步实现了从“跟跑

    21、”到“并跑”的转变,成为国际上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太空技术打造“蓝色经济”当今世界,航天是科学发现最活跃、尖端技术最集中、产业带动最强劲的领域。从“太空高度”审视地球环境,用“太空技术”服务地面发展,必将引发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的颠覆性变革。进入21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对各领域、各行业的辐射和带动催生了太空经济。早在2007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太空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17太空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太空经济产值已达到3000多亿美元,其中商业板块的收入占据3/4以上。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但对相关产业带动高达1:7至1:14

    22、。航天技术已成为培育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发展新经济的新引擎。 因此,“蓝色技术”净化“黑色能源”,“蓝色产业”壮大“绿色经济”,是实现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也一定会让内蒙古的“羊煤土气”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此,仅以“氢等离子技术”应用于煤制乙炔为例,展现其“能源衍生系统工程”、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所发挥的颠覆性作用。一是产业模式的颠覆性。乙炔是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从塑料到纤维,从飞机到手机,乙炔应用十分广泛,有着“有机化工之母”的美称。煤制乙炔是近年来发展清洁低碳煤化工的重要方向。特别是近两年来,全球石油价格暴跌近70%,导致“煤炭气化”为龙头的煤化工行业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因此,大力

    23、推动煤制乙炔工程的产业化,将有力促进煤炭从“燃料”向“原料”的转变,实现多用煤、少烧煤,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必将引领我国煤炭利用与消费革命。二是增长动力的颠覆性。近年来,山西、黑龙江等能源大省相继陷入“资源诅咒”怪圈,经济“断崖式”下滑十分普遍。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根本上靠创新驱动发展。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这一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高传统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速度提升、结构优化。三是技术原理的颠覆性。目前乙炔生产主要靠石油裂解方法。我国是富煤、贫油国家,石油裂解非长久之计。中国航天用源自航天气动领域的等离子技术,实现了“煤一步法”制乙炔的

    24、重大突破,为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方案。该方案相对传统电石法制乙炔,有“流程短、低能耗、集约用水、零废排放、清洁高效”等优势,将实现“黑色煤炭、绿色发展”,为助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发展走出一条新路。(三)太空智慧打造“蓝色格局”“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有思想的光芒、智慧的精华。源自于航天的“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其核心是灵魂就是“集成涌现”。在复杂系统的共性中,“涌现”是最引人注目的普遍现象。例如,人与人的交流涌现出“语言”,物与物的交换涌现出“货币”,历史传承文脉涌现出“文字”,“人机环境”的深度交融涌现出“互联网”,人与社会运行涌现出“法规”。系统的个体遵

    25、循简单的规则,但这些个体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的时候,通过分布式、自组织、适应性的选择与淘汰,一些新的属性或规律,会突然间、迸发式地在更高层面诞生。“个体”虽决定了“整体”的组成,但是通过“涌现”,“整体”会反作用,并控制个体;通过多级的“涌现”,不断演化出更高级的生命体。通过要素涌现、系统涌现、体系涌现、业态涌现,可以实现传统发展模式的颠覆性重构与变革,这也是我们“打造能源系统工程、构建蓝色发展格局”的基本思路。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推动“多能互补、协调优化”将会整合区域内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多种能源资源,实现多个异质能源子系统之间的协调规划、优化运行、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在满足多元化用

    26、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多能互补,是指石油、煤炭、天然气和电力等多种能源子系统之间互补协调,突出强调各类能源之间的平等性、可替代性和互补性。协调优化,是指实现多种能源子系统在能源生产、运输、转化和综合利用等环节的相互协调,实现满足多元需求、提高用能效率、降低能量损耗和减少污染排放等目的。构建能源系统工程,将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促进能效提升和新能源消纳,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太空智慧引领的“蓝色格局”。(四)太空体验打造“蓝色生活”将人类迈向太空的“心理需求”转化为“消费需求”,发展“太空体验”工程,将成为塑造“绿色生活”、增进“绿色福祉”的重要支柱。随着技术的进步,旅

    27、游产品正在由“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型,由“服务型”供给向“互动型”供给转变。以“体验”为主要供给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式。传统观光式旅游,仅仅依靠自然资源或历史遗产,为游客提供一种游览的满足感;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人们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产品,而渴望追求个性化、情感化、参与式、互动式的旅游经历。“太空体验”这一全新形式,就是将“火箭发射”到“星际飞行”的全流程,将“太空远程探索”到“太空资源开发”的各方面,在地面进行虚拟再现,打造参与式、互动式、科普式、娱乐式的“航天梦工厂”,充分释放未来航天文明的集聚效应,以“探索浩瀚宇宙、体验天人合一”为主题,唤醒人们的个性化价值需求,打造“观光、休闲、体验三位一体”的旅游新业态。结束语“天地合,万物生,育自然,人之成”。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是中国人数千年前就已经有的智慧。我们相信,有“星际航行”俯瞰全域、联通全球的高度,工业时代的“黑色文明”,一定会实现向“绿色文明”的转型,最终达到迈向太空的“蓝色文明”,助推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重大飞跃。“谋顶层、揽全局、各方助、聚群力”。让我们携手共进,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1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开启“蓝色文明”的万年基业.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0985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