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判断题专项练习(共十一大类43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化常识判断题专项练习(共十一大类435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高考 复习 温习 文化 常识 判断 专项 练习 十一 11 大类 参考答案 以及 解析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高考文化常识判断题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官职沿革(53题)1.从春秋时齐桓公开始,我国历朝历代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左、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2.礼部,为六部之一,主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务,长官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 )3.“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东汉时的“三公”,是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宋代的“三司”指兵部、刑部、户部。( )4.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领不能专兵。凡遇战事,在将领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的官名,以节制兵马。( )5.左徒,战国时楚国设此官,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接待宾客。屈原就曾任楚怀王左徒。( )6.
2、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7.御史,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 )8.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被朝廷派遣分赴各地巡视的监察御史,负责考核吏治、调动官职、审理大案等。( )9.主持进士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就是“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清代会试的知贡举多从一、二品大臣中选派,满汉官员各一名,担负考场事务和阅卷取士之责。( )10.廉访使,宋、元时期的官职名。宋代全称为廉访使者,元代全称为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 )11.尚书,原指掌管文书及群臣奏章的官。南北朝时期,尚书为事实上的最高行政长官。( )12.丞相,秦代以后
3、为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有时称相国、宰相,简称“相”。( )13.翰林是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编修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时。( )14.仆射,官名。秦始置,汉以后因之,地位仅次于尚书令,职权渐重。宋以后废,太平天国曾设仆射一职。( )15.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年间设立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称为“军机大臣”。( )16.参知政事是清朝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7.侍讲,既指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又是官名,指为帝王、皇子讲学的侍从之官。( )18.巡
4、抚,地方长官,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抚军。总揽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仍属平行。( )19.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刺”是“刺探、拷问”之意,即任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20.节度使是唐朝时在重要地区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授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21.功曹是古代的官名,亦称“功曹史”,为郡守的主要佐吏。该官职除掌人事外,还参与管理一郡的政务。( )22.经略使,唐始设,是边防军事长官,宋代置于沿边各路,常兼安抚史。( )23.提辖是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曾任此官。(
5、)24.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负责参谋的佐吏。( )25.爵,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赏。旧说周代有王、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6.唐代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不能直接向皇帝弹劾违法乱纪和不称职的官员。( )27.万户是古代侯爵最高的一等,食邑万户,号称“万户侯”,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28.在唐代,官员官服的颜色因官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高级官员一般是紫色或红色,有“大紫大红”“红得发紫”等说法,官阶低的一般是青色或黑色,从琵琶行 并序“司马青衫”可以看出,李白当时的官阶比较低。( )29.“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担任官职;“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
6、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30.“移病”指为官者因生病而上书请求退职。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致仕”指交还官职,即退休。( )31.“迁谪”谓官吏因罪被降职并被流放。其中“迁”指官职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是升职。( )32.“出”在古代一般指地方的官员到朝廷担任要职,如琵琶行 并序中“予出官二年”。( )33.“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34.“署”表示授予官职,“领”“行”均表示兼任
7、官职,“权”“守”表示暂代官职。( )35.“加官”指在担任原有的官职之外,又兼任其他官职,例如汉朝的侍中,即为列侯、将军等的加官。“加官”亦指官职的晋升。( )36.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37.“超”指升迁、提拔,“超擢”“超迁”“超拔”均指破格或越级提升。( )38.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语有“罢、黜、免、夺”等,表示升职的词语有“升、擢、拔、晋”等。( )39.“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臣下的召见。“近幸”指帝王宠爱的妃子。( )40.“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
8、功勋而世袭官职。( )41.赠官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立功后或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42.“振恤”意思是赈济与抚恤,即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43.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创立于秦汉,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弹劾权是谏议大夫最重要的权力。( )44.优诏,指由皇帝颁发的表示褒美嘉奖的诏书。( )45.“夺情”指古代官员服丧期满后而被朝廷征用。( )46.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同义用语还有很多,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 )47.“台阁”在东汉时期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后
9、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48.“股”本义为大腿,“肱”本义为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指辅佐帝王的重臣,现也喻为十分亲切且办事得力的人。( )49.起复,封建时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作“起复”。( )50.古代用“殿最”表明考核政绩或军功的高低和先后次序,上等称为“殿”,下等称为“最”。( )51.“休沐”,即休息沐浴。古人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后指政府官员每五天一次的例行休假。( )52.“秩”指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员的官职、品级。“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诸侯用的凭证。( )53.“笏”是古代大臣上朝面君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
10、所有的笏形制相同,在上面可以记录君命或旨意。( )二、教育科举(53题)1.夏朝学校的名称为“校”,是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为“序”。周代学校的名称为“庠”。古人常以“庠序”泛指学校,或代指教育事业。( )2.国子监,又称“国子学”或“太学”,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两者同设。( )3.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也就是太学;乡学则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4.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唐代国子监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5.国
11、子监之称始于隋朝,之后历代沿袭至清代,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主簿为该部门主管。( )6.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术机构。( )7.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学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 )8.成均相传为西周的大学,或谓西周前已有。唐高宗时,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故后人亦有称国子监为成均者。( )9.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学政、教授、教习、监生、诸生等。( )10.教授是古代的一种学官,
12、主管学校课试、学规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11.博士和教授都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 )12.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授、博士等人员,是负责教学工作的老师。( )13.博士,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西晋始置律学博士,北魏始置医学博士,隋、唐又增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 )14.学政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地方官担任。( )15.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始名,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16.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
13、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17.监生是国子监的学官。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按规定必须是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清代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18.诸生是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但不包括在太学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19.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人才。( )20.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21.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
14、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被推举的人通过试用考核,再对其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 )22.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童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就是对此种现象的讽刺。( )23.科举指隋唐及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至明朝形制完备。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24.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院试、会试、乡试、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25.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
15、、明经取士。唐亦设此两科,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通过考试者谓之“举进士”。( )26.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吏部,考官通常由吏部侍郎担任,主持考试的人被称为知贡举。( )27.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它是功名的起点,考取就可授予官职。( )28.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试者只限童生,即未成年的儿童。( )29.乡试是明、清两代每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即考场的意思)。( )30.古代科举
16、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31.会试是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的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32.殿试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只有皇帝可以主持殿试。( )33.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 )34.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进士、明经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35.宋代开设博学鸿词科,简称词科,本来是制科(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科目),是一种在科举制度之外笼络知识分子的手
17、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 )36.八股文是自有科举考试制度以来就规定的一种考试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 )37.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内容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帖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有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则只有经义一门。( )38.经义又称“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的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 )39.严格说来,中国的科举制度应分为文举和武举(文科和武科)两种制度。武举是专门为选拔武官而设置
18、的科目。武举出身的进士和文举出身的进士地位相同。( )40.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41.在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及第、落第、登科都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42.院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案首”,会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会元”,殿试录取的第一名叫作“榜眼”。( )43.乡试的考试时间在八月,录取名单称“桂榜”;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在三月,录取名单称“杏榜”;殿试没有确定的时间,录取名单称“金榜”。( )44.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
19、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45.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46.乡试中举意味着已经有资格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47.通过乡试的人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48.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色纸书写,故而被称为“黄榜”“黄甲”“金榜”。名单由皇帝书写。考中进士可称“金榜题名”。( )49.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称为“举人”。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就称为“进士”,也称为“秀
20、才”。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概念与后世不同。( )50.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 )51.生员(秀才)参加贡试,考中的人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52.举人参加会试,考中的人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53.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的最高荣誉。( )三、姓名称谓(43题)1.古代有姓和氏之分,三代(夏、商、周)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氏为姓之本,姓由氏所出。( )2.在古代,姓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姓,而贱者有名无姓。氏同
21、而姓不同,可通婚姻;姓同而氏不同,不可通婚姻。( )3.古人常自称姓名或名,如“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有时也直称所厌恶的人的名,而不称其字。( )4.字,也叫表字,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女皆为20岁取字。( )5.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者尊辈一般称字,如“苏东坡”。( )6.字和名在意义上往往有一定的联系,往往用字来解释名。有些人的字广为人知,本名反而隐没于世,称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 )7.小名也叫小字,乳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裕小名寄奴。( )8.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古人
22、的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写;号由自己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赞美性的称号叫谥号。如明崇祯帝谥号为“庄烈”,陶渊明谥号为“靖节”。( )10.谥号可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有美谥、平谥和恶谥之分。( )11.庙号是封建时代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如某祖、某宗等。只有开国皇帝才可以称“祖”,后继者称“宗”。( )12.隋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例,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宋朝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13.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