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掌握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机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重点掌握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机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点 掌握 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 破坏 机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4、复合体系的界面结合特性本章要点:1 1、掌握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过程;、掌握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过程;2 2、掌握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润湿理论、化学键理论、掌握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润湿理论、化学键理论、优先吸附理论、防水层理论,了解可逆水解理论和摩优先吸附理论、防水层理论,了解可逆水解理论和摩擦理论;擦理论;3 3、重点掌握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机理;、重点掌握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破坏机理;4 4、重点掌握复合材料界面的优化设计;、重点掌握复合材料界面的优化设计;5 5、掌握界面分析技术。、掌握界面分析技术。4、复合体系的界面结合特性本章将介绍复合材料的结合特性。本章将介绍复合材料的结合特性。 4.
2、1 4.1 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 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间最终界面的获得,一般分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间最终界面的获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为两个阶段: 1 1、基体与增强体在一种组分为液态(或粘流态)时发生接触、基体与增强体在一种组分为液态(或粘流态)时发生接触或润湿的过程,或是两种组分在一定条件下均呈液态(或粘或润湿的过程,或是两种组分在一定条件下均呈液态(或粘流态)的分散、接触及润湿过程;也可以是两种固态组分在流态)的分散、接触及润湿过程;也可以是两种固态组分在分散情况下以一定的条件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形成结合并看分散情况下以一定的条件发生物理及化学变化形成结合并看作
3、为一种特殊润湿过程。这种作为一种特殊润湿过程。这种润湿过程润湿过程是增强体与基体形成是增强体与基体形成紧密的接触而导致界面良好结合的必要条件。紧密的接触而导致界面良好结合的必要条件。2 2、液态(粘流态)组分的、液态(粘流态)组分的固化过程固化过程。要形成复合材料增强体。要形成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间稳定的界面结合,不论是何种材料(金属、非金属、与基体间稳定的界面结合,不论是何种材料(金属、非金属、聚合物)均必须通过物理或化学的固化过程(凝固或化学反聚合物)均必须通过物理或化学的固化过程(凝固或化学反应固化)。应固化)。 1 1、润湿过程;、润湿过程;2 2、固化过程。、固化过程。 这两个过程往
4、往是这两个过程往往是连续连续的,有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的,有时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对于在固态下制备的非金属基或金属基复合材料,往往难对于在固态下制备的非金属基或金属基复合材料,往往难以区分这两个过程。以区分这两个过程。 4.2 4.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界面理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及界面理论4.2.1 4.2.1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界面结构 热固性树脂基体的固化反应是如何进行的?热固性树脂基体的固化反应是如何进行的? 胶束(胶粒):胶束(胶粒):固化反应后,密度大的中心部位。固化反应后,密度大的中心部位。 胶絮:胶絮:固化反应后,密度小的中心部位。固化反应后,密
5、度小的中心部位。 树脂抑制层:树脂抑制层:在增强体表面形成的有序树脂胶束层。在增强体表面形成的有序树脂胶束层。 结构:类似胶束的高密度区、类似胶絮的低密度区。结构:类似胶束的高密度区、类似胶絮的低密度区。 复合材料中界面区的作用复合材料中界面区的作用使基体与增强体结合形成材料整使基体与增强体结合形成材料整体,并实现外力场作用下的应力传递。体,并实现外力场作用下的应力传递。 界面结构界面结构:EgEg环氧树脂的固化;增强体高表面能:内部致密层环氧树脂的固化;增强体高表面能:内部致密层, ,外部松散层;外部松散层; 增强体低表面能:松散层;增强体低表面能:松散层; 连续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界
6、面微观结构与非连续连续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与非连续纤维增强体一致。纤维增强体一致。1 1、固化剂诱发树脂、固化剂诱发树脂官能团反应固化官能团反应固化2 2、树脂本身官能团、树脂本身官能团进行反应固化。进行反应固化。 4.2.2 4.2.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理论界面结合理论 4.2.2.1 4.2.2.1 润湿理论润湿理论 指出:指出:要使树脂对增强体紧密接触,就必须使树脂对增要使树脂对增强体紧密接触,就必须使树脂对增强体表面很好地浸润。强体表面很好地浸润。 前提条件:前提条件:液态树脂的表面张力必须低于增强体的临界液态树脂的表面张力必须低于增强体的临界
7、表面张力。表面张力。 结合方式:结合方式:属于机械结合与润湿吸附。属于机械结合与润湿吸附。 优点:优点:解释了增强体表面粗化、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解释了增强体表面粗化、表面积增加有利于提高与基体树脂界面结合力的事实。与基体树脂界面结合力的事实。 不足:不足:a a、不能解释施用偶联剂后使树脂基复合材料界不能解释施用偶联剂后使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粘结强度提高的现象。面粘结强度提高的现象。 b b、证明偶联剂在玻璃纤维证明偶联剂在玻璃纤维/ /树脂界面上的偶联效树脂界面上的偶联效果一定有部分(或者果一定有部分(或者是主要的)不是由界面的物理吸附所提是主要的)不是由界面的物理吸附所提供,而是存在着更为
8、本质的因素在起作用。供,而是存在着更为本质的因素在起作用。 注意注意:单纯以两者润湿好:单纯以两者润湿好坏来判定增强体与树脂的坏来判定增强体与树脂的粘结效果是不全面的。粘结效果是不全面的。 4.2.2.2 4.2.2.2 化学键理论化学键理论 认为:认为:基体树脂表面的活性官能团与增强体表面的官基体树脂表面的活性官能团与增强体表面的官能团能起化学反应。因此树脂基体与增强体之间形成化学能团能起化学反应。因此树脂基体与增强体之间形成化学键的结合,界面的结合力是主价键力的作用。偶联剂正是键的结合,界面的结合力是主价键力的作用。偶联剂正是实现这种化学键结合的架桥剂。实现这种化学键结合的架桥剂。 成功之
9、处:成功之处:在偶联剂应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得到很在偶联剂应用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得到很好应用,也被界面研究的实验所证实。好应用,也被界面研究的实验所证实。 偶联剂在界面所起的作用:偶联剂在界面所起的作用:用用BrBr2 2破坏偶联剂双键,制破坏偶联剂双键,制品强度下降。品强度下降。 局限性:局限性: a a、聚合物不具备活性基团;聚合物不具备活性基团; b b、不具备与树脂反应的基团。不具备与树脂反应的基团。总结:总结:对于复合体系的界面现象和结构的解释,不能单对于复合体系的界面现象和结构的解释,不能单纯以一种化学偶联或单纯以一种物理化学现象来解释。纯以一种化学偶联或单纯以一种物理化学现象
10、来解释。 若润湿理论和化学键理论都存在时,认为化学偶联作若润湿理论和化学键理论都存在时,认为化学偶联作用应是主要的,然后提高浸润性,则效果最佳。用应是主要的,然后提高浸润性,则效果最佳。 4.2.2.3 4.2.2.3 优先吸附理论优先吸附理论 提出背景:提出背景:解释化学键不能解释的现象。解释化学键不能解释的现象。 当玻璃纤维被偶联剂覆盖后,偶联剂对树脂中的某些组当玻璃纤维被偶联剂覆盖后,偶联剂对树脂中的某些组分分“优先吸附优先吸附”,这样,改变了树脂对玻璃表面的浸润性。,这样,改变了树脂对玻璃表面的浸润性。 认为:认为:界面上可能发生增强体表面优先吸附树脂中的某界面上可能发生增强体表面优先
11、吸附树脂中的某些组分,这些组分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大大改善树些组分,这些组分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以大大改善树脂对增强体的浸润;同时,由于优先吸附作用,在界面上可脂对增强体的浸润;同时,由于优先吸附作用,在界面上可以形成所谓的以形成所谓的“柔性层柔性层”,此,此“柔性层柔性层”极可能是一种欠固极可能是一种欠固化的树脂层,它是化的树脂层,它是“可塑的可塑的”,可以起到松弛界面上应力集,可以起到松弛界面上应力集中的作用,故可以防止界面粘脱。中的作用,故可以防止界面粘脱。 4.2.2.4 4.2.2.4 防水层理论防水层理论 提出背景:提出背景:解释玻纤经偶联剂处理后,湿态强度大解释玻纤经偶
12、联剂处理后,湿态强度大大改善的现象。大改善的现象。 认为:认为:清洁的玻璃表面是亲水的,而经偶联剂处理清洁的玻璃表面是亲水的,而经偶联剂处理并覆盖的表面变成疏水表面,该表面可以防止水的侵蚀并覆盖的表面变成疏水表面,该表面可以防止水的侵蚀,从而改善复合材料湿态强度。,从而改善复合材料湿态强度。 不足:不足:理论与实际有出入。理论与实际有出入。4.2.2.5 4.2.2.5 可逆水解理论可逆水解理论 亦称为可形变层理论、减轻界面局部应力理论。亦称为可形变层理论、减轻界面局部应力理论。 认为:认为:在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中,偶联剂不是阻止在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中,偶联剂不是阻止水分进入界面,而是
13、当有水存在时,偶联剂与水在玻璃表面水分进入界面,而是当有水存在时,偶联剂与水在玻璃表面上竞争结合。上竞争结合。 1 1、产生排斥作用;、产生排斥作用; SiSiOHOH反应反应能力强于水能力强于水可以生成刚性较强的可以生成刚性较强的键与硅醇反应成原来键与硅醇反应成原来键、或键断裂后相对键、或键断裂后相对滑移,形成新键。滑移,形成新键。 2 2、由于这种动态平衡,使界面上应力松弛;、由于这种动态平衡,使界面上应力松弛; 3 3、这种键的形成断裂形成的动态结合状态使树脂、这种键的形成断裂形成的动态结合状态使树脂与增强体表面始终保持一定的粘合强度。与增强体表面始终保持一定的粘合强度。 成功与局限:成
14、功与局限: 1 1、对热固性树脂对热固性树脂/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系统的结合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界面系统的结合机理能很好地解释理能很好地解释 2 2、对于柔性聚合物就不一样了。、对于柔性聚合物就不一样了。4.2.2.6 4.2.2.6 摩擦理论摩擦理论 认为:认为:树脂与增强体之间的粘结完全基于摩擦作用,增树脂与增强体之间的粘结完全基于摩擦作用,增强体与树脂之间的摩擦系数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偶联强体与树脂之间的摩擦系数决定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偶联剂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加了树脂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摩擦系剂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加了树脂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摩擦系数。数。作业:作业:15、简述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
15、过程。、简述复合材料界面的形成过程。16、解释润湿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并指出其成功之处与不、解释润湿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并指出其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足之处。17、解释化学键理论与优先吸附理论,并指出其成功之处、解释化学键理论与优先吸附理论,并指出其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与不足之处。 4.3 4.3 非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及界面结构非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及界面结构4.3.1 4.3.1 晶态非树脂基基体的结构特性晶态非树脂基基体的结构特性 对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往往是指增对金属基及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往往是指增强体与基体接触区间中化学成分有显著变化、彼此构成结强体与基体接触区间中化
16、学成分有显著变化、彼此构成结合、能传递载荷作用的区域。合、能传递载荷作用的区域。4.3.1.1 4.3.1.1 晶格的周期性晶格的周期性图图4.3 晶胞结构晶胞结构(a) 简单立方体简单立方体(b) 简单单斜立方体简单单斜立方体(c) 晶格原胞晶格原胞(d) 二维二维Bravais格子格子4.3.1.2 4.3.1.2 周期性周期性 晶系晶系单胞基矢特性单胞基矢特性Bravais格子格子备注备注三斜晶系三斜晶系abc 简单三斜简单三斜 单斜晶系单斜晶系abc ab,ac简单单斜简单单斜底心单斜底心单斜 正交晶系正交晶系abc,a、b、c相互垂直相互垂直简单正交简单正交底心正交底心正交体心正交体
17、心正交面心正交面心正交 三角晶系三角晶系abc; + +w w 水助长裂纹的扩张,除了减小水助长裂纹的扩张,除了减小和和w w外,还有两方外,还有两方面的作用,就是表面腐蚀导致表面缺陷或产生微弱腐蚀产面的作用,就是表面腐蚀导致表面缺陷或产生微弱腐蚀产物,以及凝结在裂纹顶端的水能产生相当大的毛细压力,物,以及凝结在裂纹顶端的水能产生相当大的毛细压力,促进纤维中原有微裂纹的扩展,引起材料的破坏。促进纤维中原有微裂纹的扩展,引起材料的破坏。B3B3、界面遭受界面遭受破坏破坏B4B4、水介质还水介质还将促使微裂纹将促使微裂纹的发展的发展B5B5、材料的整材料的整体破坏体破坏复合材料界面破坏机理的观点:
18、复合材料界面破坏机理的观点:1、微裂纹破坏理论;、微裂纹破坏理论;都存在片面、不都存在片面、不完善的地方,往完善的地方,往往同时发生。往同时发生。2、界面破坏理论;、界面破坏理论;3、化学结构破坏理论、化学结构破坏理论4.5 4.5 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 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的含义是对复合材料界面相进复合材料界面优化设计的含义是对复合材料界面相进行设计及控制,以使整体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状态。行设计及控制,以使整体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状态。 综合考虑,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整体体现出整体优越性优越性界面的功能:传递应力、粘结与脱粘。界面的功能:传递应力、粘
19、结与脱粘。 复合材料界面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复合材料界面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因素。 1 1、首先应该注意材料的应用要求;、首先应该注意材料的应用要求;2 2、弹性模量的设计;、弹性模量的设计; 3 3、界面的残余应力;、界面的残余应力; 4 4、基体与增强体的相容性;、基体与增强体的相容性; 5 5、相间的动力学效果;、相间的动力学效果; 6 6、偶联剂的性能。、偶联剂的性能。 应用要求应用要求1 1、制品首先满足的强度问题。、制品首先满足的强度问题。2 2、制品的工作环境。、制品的工作环境。3 3、制品的生产成本、使用寿命等。、制品的生产成本、使用寿命等。EgEg、纵向强度、横向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