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学第1-2章讲义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地资源管理学第1-2章讲义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资源 管理学 讲义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张莉琴张莉琴Liq-2006年春季年春季第一章第一章土地资源管理概述土地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土地的基本概念土地的经济含义土地的经济含义 马歇尔马歇尔 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无偿地资助人们的地上、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无偿地资助人们的地上、水中、空中、光和热等物质和力量。水中、空中、光和热等物质和力量。 Richard T. ElyRichard T. Ely 是指自然资源或自然的力量,不是单指地球的表面,是指自然资源或自然的力量,不是单指地球的表面,并且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一切物质。并且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一切物质。土地的定义土地的定义 土
2、地应包括的几层含义土地应包括的几层含义空间:上天入地自然界:土地资源是存量资源、流量资源和生物资源的综合体一种生产要素:如农用地一种消费物品:如公园等娱乐用地位置:是影响城市用地价值的最重要因素财产:土地是一个国家存量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土地与金融密切相关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人们投入,能够得到收益的土地,指的是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 土地资产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地产地产是产权主体对土地的独占权,或是产权主体对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占有和排他性权利。土地的功能土地的功能 养育
3、功能养育功能:农业用地 承载功能承载功能:具体体现为建设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工业用地、水利工程用地 仓储功能仓储功能:各类地上、地下工矿用地 景观功能景观功能:舒适性和美学价值,风景旅游用地 生态保护功能生态保护功能 历史记录功能历史记录功能 商品功能商品功能 储蓄和增值功能储蓄和增值功能土地的特性土地的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空间差异性功能永久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的经济特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对分散性土地利用方式的多宜性土地利用后果的外溢性土地、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土地、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土地、人口、环境和经
4、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人类的出现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土地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基础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人类有目的地利用、开发、改造和保护土地,是为了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 选择和建立保证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选择和建立保证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运作模式用和管理运作模式要是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挂钩。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将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效应内部化。积极控制人口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消除贫困。我国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我国土地资源
5、及其利用 我国土地资源概况我国土地资源概况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30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特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存在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大,按人口平均的相对数量少只有68.95%的(98亿亩)土地用于农林牧渔生产;世界平均44.5亩/人,我国14.2亩/人。土地垦殖系数低,地区分布不均衡。土地垦殖系数指耕地面积与总土地面积之比;我国为13.68%,20以上的有12省市,10以下的7个省区林地面积少,森林覆盖率极低森林面积占世界3.9,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2.55,森林覆盖率14农业用地质量退化,土地资源效率低下耕地质量下降现有耕
6、地中稳产高产的占1/3,中等占1/3 ,低产田(酸性田、盐碱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干旱、洼涝地)占1/3水土流失严重黄河、长江(15-20土地面积发生流失)土地沙漠化严重沙漠面积从解放初16亿亩到现在39.3亿亩土地资源利用效益低每公顷平均土地产出861.3美元(1996年) 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1985-1992我国城市数量从324个增加到517个1986-1995年全国非农建设实际占用耕地7500万亩,加上农业结构调整、实毁等,10年共占耕地1.45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从50年代3亩降至2000年1.15亩。第二节第二节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和
7、内容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土地资源管理必要性土地资源管理必要性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依赖人口增长对土地的依赖 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土地合理利用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提高土地利用率(指可利用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中的比率)向土地利用深度挖潜,提高土地生产率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特性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特性 内涵内涵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内容是土地权籍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经济管理和土地行政管理。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8、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职能是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特性特性统一性全面性科学性法制性服务性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目的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正确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坚决制止乱占滥用土地的现象,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土地资源管理的任务 维护土地所有制 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贯彻执行土地法规 保障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 土地权籍管理土地权籍管理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
9、地籍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土地统计 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评价,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土地计划管理,建设用地的管理、耕地保护管理,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和保护 土地资产管理土地资产管理土地资产经营、价格管理、税费管理、市场管理 土地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土地法制建设、土地纠纷调处、土地管理执法监察、土地利用的计划和审批、土地交易合同管理。第三节第三节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土地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原则 依法管理原则依法管理原则 统一管理原则统一管理原则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原则 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方法方
10、法 行政方法行政方法土地管理行政方法是指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赋予的职权,以政府文件、政令、规划、计划、考核等形式,对土地利用和经营行为直接进行组织、干预、控制和处理,按照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通常采用命令、指示、规定、通知、条例、章程、指令性计划和文件等方式对子系统进行控制。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直接性、单一性和无偿性。局限性:管理效果受领导水平的限制;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迟缓、有时失真;行政层次多,手续繁杂,影响工作效率;行政行为具有较大的被动性。 经济方法经济方法地租地价杠杆财政杠杆金融杠杆税收杠杆 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比行政方法具有更大的强制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只能在合
11、法与非法之间调整和控制人们的行动,范围有限。 技术方法技术方法管理信息的客观、真实和具有现时性分析方法科学、使用,具有针对性科技成果对问题分析透彻,具有对未来的预见性技术设备先进、工效显著,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第二章第二章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土地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第一节土地地域分异理论土地地域分异理论土地的自然地带规律土地的自然地带规律 由于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构成土地的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文、植被、地貌、地质等成自然地带性分布,它们各有各自特性,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土地,使土地类型及其利用也表现出地域分布特点。 土地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土地分布的水平地带性纬度地带性
12、 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导致太阳的辐射能自赤道向两极呈有规律的递减,并由此产生了土地诸要素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按纬度呈现带状分布规律经度地带性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除了由于受太阳能辐射影响随纬度地带性变化外,在我国还由于大陆和海洋的位置关系影响,受季风气候和大陆干旱气候支配,降水分布有自沿海向内陆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并与经度相平行。 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规律是指土地的温度条件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温度下降,湿度随之上升。每升高百米温度下降0.50.6,降水增加20-30mm。 区域性规律区域性规律 在地带性区域内,土地分布不符合地带性规律,它是由局部地形地貌、坡度、坡向、土壤等的差异所引起
13、的差异,从而引起局部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不同,这称之为土地区域性规律。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土地类型的地域分异规律 由于构成土地的各种因素成地带性分布规律,那么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土地,土地便呈现出地域分异特性,如土地类型的分布规律。 1. 在农业生产、地域分异规律可以指导种植品种选择,合理安排农、林、牧、渔等生产。 2. 可以按地域各自然因素(水、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组合形成规律,划定地域分区,指导农业区划和土地利用分区。第二节第二节土地的经济理论土地的经济理论一、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理论一、土地的供给与需求理论土地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土地供给与需求的概念 供给供给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的自然供给:
14、是指土地资源的自然存量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仅指自然供给中人类利用的部分。当人们对土地用途产生需求,并赋予一定价值时,或者愿意承担开发成本在内的成本时,土地资源就具有经济意义了。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反映了土地资源的自然稀缺性或丰裕度及它们的相对可进入性和总的利用能力。经济供给最终受限于总的自然供给量。 需求:人们需要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土地资源的大多数需求是派生需求。土地资源的大多数需求是派生需求。【分析【分析】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房价偏高且房屋空置率较高。全国空置房面积达到1.25亿平方米,空置率为19%,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空置率10%至15%)。但也有专家提出不同看法
15、,经济学家萧灼基2002年年底在上海表示,中国房产市场就总体而言不存在泡沫。至于高空置率,萧灼基称,中国现有4000万户住房困难户,每家分一间房,8000万平方米的空置房就分完了。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v 通过价格机制,土地市场实现均衡v 大多数土地类型对价格变化缺乏弹性。在各种类型土地的经济供给中,由短期价格引起的变化只占供给的很小的一部分。EQPSDDSPEP2Q1QEP1Q2Q1Q2土地总供给土地总供给 农业用地的长期供给曲线假设:长期的人口增长率一致,长期的技术改进循序渐进假设:长期的人口增长率一致,长期的技术改进循序渐进将农用地新供给投入使用所需成本由世界固定的土
16、地面积所确定的扩展自然极限用于长期农业生产的土地数量SS 影响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因素影响土地资源经济供给的因素土地供给的自然限制因素自然限制因素阳光和温度降水量和到水源的距离地形和排水条件土壤条件、表层土质和矿藏储量到市场的相对位置和运输设施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要增加新开发地的成本个人之间的竞争:资源通常由出价最高和使用前景最有利的经营者和使用者获得。土地用途之间的竞争:较高价值和经济上具有较高生产力的用途首先得到满足,大量的低效率用途集中在低质土地和边远地区。一旦可利用的土地达到极限,高效用途的不断扩展不可避免的导致低效使用的土地资源常规供给的缩减。制度对土地供给的决定性影响
17、制度对土地供给的决定性影响 风俗习惯、政府、法律、公共舆论和财产权的概念技术因素的影响技术因素的影响 在解决稀缺性供应问题上,技术往往可以提供比原来产品更优越的替代产品。固定位置的特性对土地供给的重要性固定位置的特性对土地供给的重要性 影响各类地块的价值和利用能力影响各类地块的价值和利用能力位置好的地块比其他地块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这一点对商业用地尤其重要距离意味着沟通成本:为沟通各分散地区在地理和空间上的联系,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交通运输的原材料。位置优势来源于由于固定位置而产生的较高生产率或位置优势来源于由于固定位置而产生的较高生产率或较低生产成本。较低生产成本。 固定位置便于形成土地私有
18、权,并把土地价值、利用和固定位置便于形成土地私有权,并把土地价值、利用和所有权条件与当地环境联系起来;所有权条件与当地环境联系起来; 房地产的法律描述是用固定位置描述的。房地产的法律描述是用固定位置描述的。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报酬递减规律(用实物表示)报酬递减规律(用实物表示) 与某一有限固定要素相配合连续投入另一生产要素,很快就会达到某一点,在这一点后,单位投入的产品增加或边际产品逐渐下降,并最终变成一个负数。 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大于平均报酬,因此,平均报酬一直处于递增状态 。 第二阶段(合理活动区域),从边际报酬与平均报
19、酬相交的D点,变动资源投入量Q点至边际报酬等于零的K点。 第三阶段,从边际报酬过零点以后即为报酬变化的第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为负值,即增加变动因素的投入,反而使总报酬减少。显然,变动因素的投入不能推进到第三阶段。变动因素的投入既不能停留在第一阶段,又不能推进至第三阶段,则一定在第二阶段存在最佳投入量。 三、地租理论三、地租理论三种租金的概念三种租金的概念 契约租契约租是承租人为占用别人的房地产而实际支付的款项,其数额大小通常是在财产使用前由地主和承租人商定的,最后双方通过契约形式而达成。 地租地租是土地在生产利用中自然产生的或应该产生的经济报酬。 经济租经济租被定义为收入减去投入生产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