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必备知识点-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史必备知识点-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史 必备 知识点 2021 2022 学年 高中历史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课1. 旧石器时代:距今170万20万年前,处于群居状态,主要从事渔猎采集活动2. 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开始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制作陶器、生活逐渐稳定距今70005000年,主要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代表器物是彩绘陶器、种植粟;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已经会种植水稻、掌握缫丝技术距今5000年前,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蛋壳陶”,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已经出现精美的玉器3. 据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墓葬的陪葬品出现差异,说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这些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4. 炎黄部落之争、三皇五帝的传说,祭坛神庙的出现,说明政治权威现象出
2、现;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制寻找德才兼备的继承者5. 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早期国家政治具有王权和族权结合的特点6. 分封制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7. 分封宗法形成的统治秩序是礼乐秩序,即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森严的贵族政治8. 青铜铸造是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代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9. 西周土地经济模式是井田制,井田被贵族占有,但是不能随便买卖第二课10.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尊王攘夷,“礼乐秩序”仍存在一定影响力11. 春秋战国,三家分晋,诸侯混战,许多小诸侯国消失,旧的贵族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12.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感增强,蕴含了统一的因素13.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
3、:井田制逐渐破坏。土地私有化、小农经济形成14.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各国变法主要打击奴隶主旧贵族特权,逐渐建立封建君主专制15. 孔子主张用“德政”治理国家,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16.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17. 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孟子主张仁政第三课18. 秦统一全国最大的可能性是商鞅变法、国富兵强19. 秦朝彻底分出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20. 秦朝幅员辽阔,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交融,推动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21. 秦朝亡与政(暴政),非亡于制(郡县制)22. 秦朝的暴政,使六国旧部缺乏对秦朝统一的认同感第
4、四课23. 文景之治,说明汉初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24. 七国之乱说明汉初的郡国并行政策埋下了隐患25. 汉武帝设立中朝,有利于强化皇权,削弱三公权力26. 察举制可以扩大管理选拔的范围,但是后期走向没落27. 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是独尊儒学的表现28. 汉武帝强化对社会经济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9. 张骞通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30.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中西文化交流31. 东汉中后期的“党锢之祸”反映了外戚与宦官专政乱权的现象32. 史记兼具文学与史学特征,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例33
5、. 西汉文学集中表现在汉赋、乐府诗方面。汉赋辞藻华丽、讲究排比;汉乐府多是民间诗歌采集,反映了社会真实的发展第五课34. 魏晋南北朝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强大,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有土地隐匿人口,成为国家割据的基础35. 士族门阀政治,阻碍社会阶层流动,严重制约皇权36. 魏晋时期北方局势变化: 西晋十六国北魏统一北魏分裂为西魏与东魏北周与北齐北周统一北方杨坚取代周,建立隋朝,完成国家统一37.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多元一体的民族认同感38. 北方社会动荡,人口、技术的南迁,是南方经济逐渐发展的重要原因第六、七课39. 隋朝完成国家统一,隋文帝时期
6、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出现“开皇之治”40. 隋朝开通大运河,沟通南北,加强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41.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注重道德教化、政策开放、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42. 三省六部制实现决策程序的规范化,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提高统治效能43. 科举制可以扩大选拔范围,促进文化发展44. 三省体制在中后期逐渐出现一体化趋势,政事堂成为决策机关45. 唐代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46. 和亲、册封、等多方式之下,唐王朝保持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稳定,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民族大一统意识47. 节度使使地方权力膨胀,导致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48. 租庸调
7、制度的前提是国家推行均田制49. 租庸调制可以保证农民较充分的生产时间,增加政府财政收入50. 两税法分为按人丁和资产缴纳的户税,按照田亩缴纳的地税51. 两税法简化了税制程序,扩大征收对象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第八课52. 佛教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不断吸收儒家、道家思想,逐渐本土化53. 三国至隋唐时期儒家思想仍是正统,但是佛道的传播,对后世影响巨大54. 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思想,用国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的统治地位55. 三国志隋唐时时期,先后出现了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多种文学形式56. 文学艺术折射时代政
8、治经济的发展57. 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58. 唐代吴道子被誉为“画圣”59.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中国长安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第三单元第九课60. 辽宋夏金元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活跃时期,可以分为北宋与辽、西夏对峙时期,南宋与金、西夏的对峙时期,元朝统一62.北宋为吸取五代十国的教训不断强化集权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节度使成为虚职;设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抽调地方精锐组成中央禁军。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央集权,但也不利于地方自主性的发挥中央机构,分化事权设立“二府三司”,强化皇权为防武将跋扈,重文抑武,以文统武、完善科举,建立起文官体制63.北
9、宋防弊之弊:冗官,行政效率低下;冗兵,军事力量弱;冗费,财政负担巨大64.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69.靖康之变后,南宋政府偏安,但是民间对恢复故国领土的愿望,一直很强烈。第十课65.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南北面官制,金朝实行兵农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66.少数民族的统治,因俗而治,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增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实力,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67.元朝统一之后,奉中华正朔,行中华制度,以宣示正统68.蒙古领土幅员辽阔,统治措施多样。为传达中央政令,修筑驿道;为管理西藏,设立宣政院;中书省直接管理河北山东山西;地方设置行省制度,提高行政效率,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9.元朝统治时期,边疆
10、与内地呈现制度一体化的趋向。70. 元朝统治时期,民族众多,民族交融不断发展第11课71. 宋朝农业的发展,使土地利用率、粮食产量提高、户口不断增长,农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化、商品化的趋势72. 宋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繁荣:城市的商业职能增强、市的交易突破时空限制、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主要的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73.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的赋税收入、户口数量、城市交通、人才教育、文化习俗全面超过北方,74. 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如门第观念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贱民数量减少,契约关系发展;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土
11、地买卖、日常生活的限制都比以前更为松弛75.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社会秩序、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第12课76.唐宋时期儒生复兴儒学,目的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7.北宋时期,理学重塑了儒学的价值观。78.理学认为天理是万物本源,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可知不合理的欲望,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方法论,通过深刻的研究世界万物,真正得到其中的“理”79.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作成“四书五经”80.南宋以后,理学被官方推崇,元朝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注释81.理学注重气节和社会责任,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82.元杂剧标志着戏曲的成熟83.受理学影
12、响,宋代山水画,注重已经和笔墨情趣84.宋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活字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85.少数民族模仿汉族文字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民族交融影响社会变迁第13课86.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87.为强化皇权,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挑选大学士入职文渊阁88.明成祖时期内阁制度正式形成,内阁逐渐取得票拟权,但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内阁首辅没有决策权89.司礼监的出现是为了牵制内阁,也导致后来明朝士大夫与宦官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90.内阁、司礼监都都没有决策权!本质都是皇权强化的表现|!9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加重了明朝政府的负担92.长期
13、以来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明朝政府修筑长城,加强边防建设防御蒙古,与蒙古之间保持时战时和的状态93.明朝在西藏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第14课94.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96.密折制度,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97.雍正时中枢机构发生变化,军机处成为强化皇权的机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98.清朝政府在新疆平定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在蒙古实行盟旗制度,在西藏册封达赖和班禅,以法律形式确认管辖权。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99. 康熙时期,“摊丁入亩”,将地丁银融合到田亩中
14、,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发展和100. 康乾盛世后,清朝统治危机主要有:人口膨胀、资源危机、贫富差距扩大、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外部面临西方殖民者的侵略101. 满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固守华夷有别、天朝上国的观念,盲目自大,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注意:闭关锁国不是杜绝对外交往,十三行是政府制定的对外贸易垄断机构) 第十五课102. 明清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103. 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高产农作物的引入、提高了粮食产量,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地矛盾;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冲击了传统农业结构;104. 明朝中期开始,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15、手工业。在纺织、制瓷、榨油等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注意资本主义萌芽:自由雇佣关系、产品与市场结合)105.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镇经济发达、长途贸易发达、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徽商和晋商;白银大量涌入中国106.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僵化。王阳明提出“心学”理论,认为”良知”是每个人内心固有的。107. “心学”以内心为准则,隐含着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108. 李贽、黄宗羲、等人的思想具有反传统、反教条的特点,已经具有早期民主启蒙色彩。反映了在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背景下,市民阶层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特征109. 明清时期戏曲、小说的繁荣和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城市生活丰富,追求个性自由
16、有直接的关系。 第16课110.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仍然是封建专制的农业国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111.鸦片战争前,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112.鸦片战争后,在南京条约中英国获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有利于英国向中国输出廉价工业品113.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中英法美三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列强据此“利益均沾”。114.鸦片战争后,受到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没有获得预期的利益,工业品在中国滞销1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116.两次鸦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