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知识提纲-山东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知识提纲-山东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历史纲要 中外 历史 纲要 下册 知识 提纲 山东省 临沫县 实验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一下 学期 学业 水平 合格 考试 复习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临沭县实验中学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高一历史复习提纲高一历史备课组2022、05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农业的产生: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2文明产生的标志: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产生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概况文明代表地域范围特征古巴比伦西亚的两河流域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奴隶制的国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古埃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古印度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
2、中国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古希腊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流域(1)两河流域文明(典型:古巴比伦文明)地域范围西亚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然环境大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法律: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文化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文学: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军事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2)古埃及文明地域范围东北非尼罗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法老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文化文学: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文字:象形文字历法: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
3、一部太阳历。建筑:金字塔(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造纸:莎草纸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3)古印度文明地域范围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种姓制度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内容:婆罗门宗教祭祀;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理论基础:婆罗门教文化宗教:佛教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自然科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
4、值的方法。(4)古希腊文明地域范围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兴起过程城邦国家建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寡头政治斯巴达(少数人贵族掌握政权)民主政治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局限性:奴隶制民主政治。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奴隶都不享有民主权利。文化文学:优美的神话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农耕文明的扩展(该知识
5、点,不加横线部分是帮助理解的,不需要记忆)(1)扩展的原因:人类最初的文明大多范围有限,主要局限于大河流域,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决定了古代文明基本各自独立自主发展的特征。但农耕世界相对较高的生产力、制度与文化,由此决定了农耕文明在古代不断扩大的基本趋势。(2)主要方式:武力战争2海洋文明的扩展(希腊文明)(1)方式:移民。(2)影响: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3、文明扩展的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二、古代世界的帝国1.波斯帝国(1)扩张概况:波斯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2)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中央:
6、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地方:实行行省制(3)灭亡:被马其顿所灭2.亚历山大帝国:(又名马其顿帝国)(1)扩张概况: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后,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2)制度: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看地图马其顿最早的发源地理解)3.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1)扩张概况: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2)国教: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3)分裂和灭亡:分裂: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灭亡:5世纪
7、后期,在内外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三古代大帝国的兴起与文明的扩展的关系: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性扩展,帝国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扩展。四、文明的交流1.文明的多领域传播领 域传播途径技术农耕技术略冶铁技术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艺术神话故事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刻艺术略字母文字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2.丝绸之路(1)背景: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2)表现两大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 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的班超为经营
8、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中世纪(中古时期):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社会形态是封建社会,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一、西欧封建社会(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1. 特征: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2.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内容主体: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的义务: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封君的权力:享有土地上的
9、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因此西欧社会呈现出分裂割据局面对比西欧封君封臣制度和西周分封制比较项封君封臣制度西周分封制不同点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纽带土地血缘统治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可越级统治天子是最高统治者相同点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等级秩序森严;造成割据分裂3.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庄园概念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自给自足的政治、经济单位,封闭独立内容土地和经营者土地类型经营管理者
10、权力及义务领主自营地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来自领主,自耕自收)自由农份地自由农向领主缴纳租税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法律上自由农奴份地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注: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奴隶制经济转变为封建制经济,生产关系进步。(二)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王权、城市与教会1.王权的加强: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城市的兴起和市民自治(1)城市兴起的条件: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2)概括:手工业者和商人,但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对
11、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因此市民要求自治。(3)城市的兴起和市民的自治的影响:经济:工商业经济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产生文化:大学兴起政治: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基督教会的控制(1)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2)社会组织: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3)精神: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4)政治:教权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在整个中世纪一直与王权博弈。 中古西欧社会中的黑暗与光明领域黑暗光明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未真正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性);教权高于王权,王权与教权相互结合巩固着封建统治,既结合又有矛盾。 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
12、度的加强;早期议会出现;城市赢得一定自治权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相对封闭独立工商业经济繁荣文化基督教神权至上,束缚人性大学兴起,教育与文化出现新气象中古欧洲的社会特点:多元的社会结构(与世俗王权相对独立的教权、封君封臣制下的等级制度、自主的商业城市和市民)二、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1) 都城:君士坦丁堡(2) 罗马法:查士丁尼在位期间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它与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3)灭亡:被奥斯曼土耳其灭。2.俄罗斯(1)发端:发端于基辅罗斯(2)被征服: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 (3)正式建国:莫斯科公
13、国逐渐兴起,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4)扩张: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阿拉伯帝国1伊斯兰教的创立(1)概况:发源地:阿拉伯半岛。时间:7世纪初。创立者:穆罕默德。“伊斯兰教”: 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哈里发是伊斯兰教的教职,同时也作为伊斯兰教国家的首脑的称呼,因此在政教合一的时候是统一的国家元首兼宗教领袖的称呼。例如阿拉伯帝国时的四大哈里发。 苏丹最早是地方行政首脑和军队的指挥官,后来在伊斯兰教世界分裂后,地方政治势力纷纷自立为王,遂成为军政兼有的首脑名称。如土耳其苏丹、埃及苏丹、文莱苏丹。2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4、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权,后来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3阿拉伯帝国的统治(1)政治: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政教合一)(2)经济: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3)阿拉伯文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吸收和融合的方式,具有沟通东西、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奥斯曼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都城伊斯坦布尔,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2.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政教合一)古代世界上地跨三洲的六大帝国统治的时间、兴起地点帝国统治时间兴起地点波斯帝国前6世纪
15、前4世纪伊朗高原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巴尔干半岛北部罗马帝国前27年395年意大利半岛拜占庭帝国395年1453年巴尔干半岛东部阿拉伯帝国713世纪阿拉伯半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1922年小亚细亚半岛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中古时期的印度(南亚):先后建立了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2.中古时期的日本(1)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封建中央集权国家。(2)幕府统治建立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特点天皇名义最高统治者将军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武士将军的家臣;结束德川幕府日本最后一个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3.中古时期的朝鲜(1)政权更替:新罗建立国家高丽王朝(王
16、建)朝鲜(李成桂)(2)抗击日本侵略概况:日本丰臣秀吉派20万大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大将邓子龙赴朝鲜作战,与朝鲜大将李舜臣在战斗中牺牲。结果:经过7年艰苦战斗,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第5课 古代的非洲和美洲【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古代非洲文明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2.古代东非文明(结合书上28页地图)(1)概况:阿克苏姆王国、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2)经济状况:以园艺业为主,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3.古代西非文明(结合地图)(1)概况: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建立。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2)经济状况: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 4.古
17、代南非文明:(1)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石头城)二、古代美洲文明(一)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1、发展农业: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2、创造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前两个属于中美洲)和印加三大文明(南美洲)。(结合地图了解这三大文明所处的位置)(1)玛雅文明经济: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文明的表现: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 (2)阿兹特克文明经济基础:农业,他们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城市建设:特诺奇蒂特兰作为都城,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
18、通和运输。(3)印加文明(遗址马丘比丘城)统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掌握实权;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迁移被征服地区的居民。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动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社会根源寻金热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宗教根源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旧商路条件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技术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和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罗盘和星盘的使用。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
19、方向支持国家时间航海家主要贡献向东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葡)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1498年达伽马(葡)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向西西班牙1492年哥伦布(意)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其他航路的开辟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在北大西洋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2、概况:(结合地图)方向支持国家航海家主要贡献向北英国卡伯特父子纽芬兰岛法国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
20、兰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哈得逊(英)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向南英国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兰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框架结构】【知识梳理】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人口的迁移: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2.物种的交换(1)原因: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2)表现: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家禽、农作物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3.疾病的传播(1)原因:人口和动物
21、的全球流动带来的传染病(2)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4.“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积极影响: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有助于欧洲和亚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消极影响:造成了美洲和大洋洲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解体,是欧洲人能迅速在美洲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海路贸易网络(1)印度洋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在印度洋的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2)大西洋贸易:欧美贸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03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