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全册单元知识清单(全册10份打包).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知识清单--2022届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docx--点击预览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全册单元知识清单全册10份打包.rar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全册单元知识清单全册10份打包.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303800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2-06-25
8
文币
资源描述:
第 01 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习目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文化遗存;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早期国家的特征。【概念清单】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私有制、阶级、国家、三皇五帝、禅让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贵族政治、国人暴动、共和行政、井田制井田制【知识梳理】一、石器时代石器时代 (约(约 170 万年前前万年前前 2070 年)年)(一)旧石器时代: (约旧石器时代: (约 170 万年前万年前1 万年前)万年前)1.代表遗存: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的北京人。距今约 170 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的北京人。 呈现特点:(结合教材 P2 地图)多源并发;南北分布;沿江沿河。2.时代特点:群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群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北京人)3.发展: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公社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公社。(二)新石器时代:(约新石器时代:(约 5000 年前前年前前 2070 年)年)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1.新时期时代早期(距今1万年前5000年前)(1)代表遗存:黄河中游进入仰韶文化时期黄河中游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如姜寨聚落遗址,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栽培作物。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地区有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饲养猪和狗。(2)时代特征:出现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农业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模式出现原始农业、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业;农业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采用刀耕火种的生产模式2.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 5000 年前前 2070 年)新时期时代晚期(距今 5000 年前前 2070 年)(1)代表性遗存: 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龙山文化时期: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3)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三)传说时代1.前期:炎黄部落结成联盟。2.后期:尧、舜实行“禅让制”“禅让制”二、早期国家(一)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1.政治方面: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 文化方面:出现历法夏小正 。文化方面:出现历法夏小正 。3. 遗址:二里头遗址遗址:二里头遗址(二)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2)内外服:通过内外服制度直接或间接控制广阔的疆域。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内外服:通过内外服制度直接或间接控制广阔的疆域。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3)用神权强化王权(3)用神权强化王权2.经济方面:实行工商食官实行工商食官3.文化方面:出现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三)西周(公元前(三)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公元前771)(1)分封制:目的:(1)分封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异姓诸侯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分封内容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异姓诸侯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分封内容:土地、人口土地、人口历史作用:对当时 :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天子诸侯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的等级结构;促进了以周为核心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夏商的部落政治局面,向地域国家迈进。士”的等级结构;促进了以周为核心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夏商的部落政治局面,向地域国家迈进。对后世:是诸侯割据的重要根源是诸侯割据的重要根源(2)宗法制:(2)宗法制:特点(含内容) :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和政治隶属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和政治隶属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作用:积极方面: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族权和政权密切结合在一起(家国同构) 。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族权和政权密切结合在一起(家国同构) 。消极方面:消极方面:形成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及任人唯亲、裙带关系等(3)礼乐制度(3)礼乐制度实质: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实质: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积极方面: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积极方面: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消极方面:形成了尊卑等级观念及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社会陋俗。消极方面:形成了尊卑等级观念及任人唯亲、重男轻女等社会陋俗。2.经济方面:(2)商业:工商食官(2)商业:工商食官(3)农业:井田制(3)农业:井田制(四)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四)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王位世袭;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架构王位世袭;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架构;血缘部族色彩浓厚血缘部族色彩浓厚;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神权与王权结合。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神权与王权结合。第 02 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第 02 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政治局面、民族关系、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法律与法治思想、基层治理政治体制、选官制度、法律与法治思想、基层治理在这一时期的巨大变化,能够借助历史地图进行表述。【时空框架】【时空框架】【概念清单】【概念清单】春秋五霸、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战国七雄、华夏认同、官僚政治、中央集权华夏认同、官僚政治、中央集权、商鞅变法、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为政以德、朴素唯物、无为而治、百家争鸣【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一)列国纷争(一)列国纷争1.春秋争霸战争(公元前 770-公元前 476 年)1.春秋争霸战争(公元前 770-公元前 476 年)(2)概况:齐桓公首霸前 7 世纪中叶(前 651) ,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2.战国兼并战争(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2.战国兼并战争(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前 40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来又发生了田氏代齐。这说明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并掌握政权,被王室认可为诸侯。这说明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兴起并掌握政权,被王室认可为诸侯。(二)(二)华夏认同下的民族交融华夏认同下的民族交融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在民族交往中,相邻的戎狄蛮夷等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华夏认同观念。(四)战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四)战国的变法运动商鞅变法1.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日益壮大,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日益壮大,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2)具体原因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2.措施(1)政治(1)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禁止私斗。建立什伍组织,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建立什伍组织,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建立县制建立县制规定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规定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2)经济(2)经济废井田、开阡陌,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废井田、开阡陌,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统治。(4)习俗: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4)习俗:禁父子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3.影响 (1)积极作用(1)积极作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经济上: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经济上: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军事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军事上: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的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2)历史局限严刑峻法,严刑峻法,鼓吹轻罪重刑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一)农业发展概况(一)农业发展概况1.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变化:铁犁牛耕的出现铁犁牛耕的出现(2) 意义:铁犁牛耕的出现,加速了土地开垦,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2.赋税制度.赋税制度: “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相地而衰征” “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3.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井田制瓦解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1)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1)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各国的税制改革各国的税制改革4.经营方式自耕农经济形成4.经营方式自耕农经济形成(1) 形成原因 : 私有土地的出现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前提。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升,铁犁牛耕的普及。(1) 形成原因 : 私有土地的出现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前提。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升,铁犁牛耕的普及。(2)基本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重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注重精耕细作4. 灌溉工具与水利工程4. 灌溉工具与水利工程春秋楚国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秦国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春秋楚国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秦国修建的都江堰、郑国渠。(二)手工业(二)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打破“工商食官” 的局面,逐渐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工商食官” 的局面,逐渐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并存。(三)商业(三)商业1.私商兴起。1.私商兴起。(四)重农抑商政策(四)重农抑商政策2.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2.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目的:政治上为稳定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为稳定自耕农经济,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3.目的:政治上为稳定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为稳定自耕农经济,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思想上为安定人心;根本上是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思想上为安定人心;根本上是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三、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三、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与老子1孔子(1)主要思想 “仁”是其核心观念 “仁”是其核心观念“为政以德”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逐步改良政治“为政以德”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逐步改良政治打破“学在官府” ,推动私学发展;整理诗 书 礼 易 春秋等文献打破“学在官府” ,推动私学发展;整理诗 书 礼 易 春秋等文献2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追求天人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追求天人合一(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派学派代表代表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反对兼并战争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先义后利,反对兼并战争儒家儒家荀子荀子隆礼重法;君舟民水;性恶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唯隆礼重法;君舟民水;性恶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朴素唯物论)物论)阴阳家阴阳家邹衍邹衍五行“相生相胜”五行“相生相胜”墨家墨家墨子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 ;提倡“尚贤” “尚力” ;主张“节用” 、“节葬”主张“兼爱” “非攻” ;提倡“尚贤” “尚力” ;主张“节用” 、“节葬”道家道家庄子庄子崇尚逍遥自由崇尚逍遥自由法家法家韩非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 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 兵家兵家孙膑孙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1.政治政治: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2.经济经济: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铁犁牛耕, 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土地私有制,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3.文化:文化: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第 03 讲讲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时空框架】【时空框架】【概念清单】【概念清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度; “焚书坑儒” ;官僚政治官僚政治;农民起义;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上计制;典客;典属国;圆形方孔钱;田赋;人头税(口赋) ;徭役;乡里;什伍组织。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一)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一)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1. 中央: (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1. 中央: (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地方: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建立基础血缘血缘按地域划分(地缘)按地域划分(地缘)传承制度传承制度世袭世袭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官吏权利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只有俸禄,无封地与中央之间的关系与中央之间的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分权)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地方分权)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政治体制贵族政治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官僚政治不同点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二)选官:主要是“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二)选官:主要是“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三)考核:上计制,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十二)(十二)民族关系: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三、秦的暴政与速亡(2) 结果:公元前 207 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第 04 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 04 讲: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中外历史纲要:中外历史纲要:通过了解汉朝削藩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意义。【概念清单】【概念清单】文景之治,文景之治,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均输平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均输平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党锢之祸,党锢之祸,史记史记【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西汉的建立一、西汉的建立(公元前公元前 202 年公元年公元 9 年)年)(三)汉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三)汉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1)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的推行:的推行:(一)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一)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政治:、政治: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强干弱枝” ,分割了封国的领地,削弱了诸侯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设立中外朝制度设立中外朝制度设立中朝(决策)三公九卿(外朝)执行机构,以此加强皇权。察举制度察举制度新(注重品德才学)的官吏选拔制度。 推动儒家思想成为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扩大了官吏来源,为汉代统治提供管理人才。刺史制度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分设刺史,职责: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2、经济:、经济:改革币制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盐铁官营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思想、思想:“尊崇儒术”“尊崇儒术”(1)措施: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措施: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建议,尊崇儒术以此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理论建议,尊崇儒术以此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2)影响:巩固了政治大一统;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但另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影响:巩固了政治大一统;确立了儒学独尊地位。但另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钳制思想的发展。实质是文化专制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钳制思想的发展。实质是文化专制(二)巩固边疆,开疆拓土(二)巩固边疆,开疆拓土1、措施1、措施(1)北击匈奴北击匈奴过程: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管理管理: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4 郡。郡。 公元前公元前 60 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2)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过程: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成果: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 (其路线是:长安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 (其路线是:长安河西河西走廊走廊西域西域中亚中亚西亚西亚欧洲) 。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欧洲) 。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管理管理:设西域都护府设西域都护府三、东汉的兴衰(公元三、东汉的兴衰(公元 25 年公元年公元 220 年)年)(一)背景西汉的衰亡和王莽新政(一)背景西汉的衰亡和王莽新政(三) “光武中兴(三) “光武中兴”1、统治措施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四、两汉的文化四、两汉的文化(一)史学成就:(一)史学成就:1、 史记西汉的司马迁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皇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 3000 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2、汉书 :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文学成就(二)文学成就1、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代表作: 上林赋(三)科技成就(三)科技成就时间时间代表性成就代表性成就意义意义战国至西汉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东汉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东汉九章算术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东汉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秦汉时期阶段特征:1.政治: “大一统” 的实现,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秦朝建立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得以巩固;2.经济经济: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3.文化文化: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第 21 讲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概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及经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爆发的背景及经过,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其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时空框架】【时空框架】【概念清单】【概念清单】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国共合作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国共合作、中共成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长征【知识梳理】【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 (5)意义a.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c.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c.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中心:北京与上海。(2)系统介绍:在 1919 年出版的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在 1919 年出版的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3)团体:1920 年 3 月,李大钊发起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 年 5 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时间:1921 年 7 月。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a.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 b.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b.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2)形成:1924 年 1 月(2)形成: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国民革命的兴起(1)条件: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除军阀” 。(4)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宁汉合流” :1927 年秋的 “宁汉合流”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1.“宁汉合流” :1927 年秋的 “宁汉合流”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2.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1928 年,张学良改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1)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1.南昌起义:1927 年 8 月 1 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2.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1)时间、地点: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2)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2)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建立:1927 年 10 月: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会师:1928 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c.影响: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创建人民政权: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2)创建人民政权: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毛泽东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3)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三)红军长征2.过程(1)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2)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2)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a.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a.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b.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结果: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3)结果: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束。3.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 22 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基础落实案)第 22 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基础落实案)【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概念清单】【概念清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工农武装割据、长征、遵义会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工农武装割据、长征、遵义会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 年 12 月1935 年 12 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 。其内容有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城市中心革命论城市中心革命论城市中心革命论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 通过攻打大城市以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原是俄国十月革命所走的一条革命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就是这一革命道路的实践,结果证明,城市中心革命论与中国国情不符。城市中心革命论是指以大城市为中心, 通过攻打大城市以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城市中心革命道路原是俄国十月革命所走的一条革命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就是这一革命道路的实践,结果证明,城市中心革命论与中国国情不符。第二十一讲第二十一讲 背诵题目背诵题目1. 五四运动的意义1. 五四运动的意义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3.国民大革命的时间 过程 意义3.国民大革命的时间 过程 意义4.八七会议的内容 意义4.八七会议的内容 意义5.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意义5.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意义6.长征的相关内容6.长征的相关内容1.五四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的意义a.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c.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c.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2.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新的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国民大革命的时间 过程 意义3.国民大革命的时间 过程 意义1.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a.中国共产党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 b.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b.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2)形成:1924 年 1 月(2)形成:1924 年 1 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三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国民革命的兴起(1)条件: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除军阀” 。(3)进程: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 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1926 年,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4)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国民党右派叛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宁汉合流” :1927 年秋的 “宁汉合流”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1.“宁汉合流” :1927 年秋的 “宁汉合流” 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2.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1928 年,张学良改旗易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1)原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2)表现:除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发展。(3)不利因素: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利用四大银行巧取豪夺。 4.八七会议的内容 意义4.八七会议的内容 意义2.八七会议2.八七会议(1)时间、地点: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1)时间、地点:1927 年 8 月 7 日,汉口。(2)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2)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5.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5.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6.长征的相关内容6.长征的相关内容2.过程(1)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2)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2)遵义会议:1935 年 1 月。 a.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a.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b.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b.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结果: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3)结果: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3.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3.意义: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第二十讲第二十讲 背诵题目背诵题目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3.遵义会议的意义3.遵义会议的意义4.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4.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宁汉合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全册单元知识清单(全册10份打包).rar》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统编 历史 必修 中外 纲要 纲领 三轮 冲刺 复习 温习 单元 知识 清单 10 打包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统编版(2019)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三轮冲刺复习全册单元知识清单(全册10份打包).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038005.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