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代谢和核酸生物合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核苷酸代谢和核酸生物合成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苷酸 代谢 核酸 生物 合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核苷酸代谢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第一节 核酸及核苷酸的分解代谢核酸及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一、核酸酶促降解一、核酸酶促降解 (一)核酸酶促降解的含义:(一)核酸酶促降解的含义: 核酸核酸在在核酸酶核酸酶的催化下,使连接核苷酸的催化下,使连接核苷酸之间的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磷酸二酯键水解,生成水解,生成核苷酸核苷酸的过的过程为程为核酸的酶促降解核酸的酶促降解。 (二)、核酸酶的种类(二)、核酸酶的种类 1、根据所作用的底物分、根据所作用的底物分 (1)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RNase): 专一性水解专一性水解RNA (2)脱氧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专一性水解):专一性水解DNA
2、2、根据所作用的部位分、根据所作用的部位分 (1)核酸内切酶:水解核酸分子内部的磷酸二酯键。)核酸内切酶:水解核酸分子内部的磷酸二酯键。 (2)核酸外切酶:从核酸分子的一端逐个地水解单核苷)核酸外切酶:从核酸分子的一端逐个地水解单核苷酸。酸。 (3)限制性内切酶:具高度特异性。只能识别)限制性内切酶:具高度特异性。只能识别DNA的特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部位切断定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部位切断DNA链,使链,使DNA产生产生双链裂口。双链裂口。( (三)核酸及核苷酸的降解三)核酸及核苷酸的降解核酸核酸核酸酶核酸酶磷酸单脂酶磷酸单脂酶核苷核苷嘧啶(嘌呤)嘧啶(嘌呤) 核糖(脱氧核糖)核糖(脱氧
3、核糖)核苷酶核苷酶核苷磷酸化酶核苷磷酸化酶嘧啶(嘌呤)嘧啶(嘌呤)核糖核糖-1-磷酸磷酸脱氧核糖脱氧核糖-1-磷酸磷酸核糖核糖-5-磷酸磷酸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醛缩酶醛缩酶乙醛乙醛甘油醛甘油醛-3-磷酸磷酸单核苷酸单核苷酸二、嘌呤的分解代谢二、嘌呤的分解代谢 (一)、嘌呤的分解(一)、嘌呤的分解 1、嘌呤的分解可在核苷酸水平、核苷水平、碱、嘌呤的分解可在核苷酸水平、核苷水平、碱基水平完成脱氨而达到降解。基水平完成脱氨而达到降解。 脱氨脱氨 脱氨脱氨1、核苷酸水平的降解:腺苷酸、核苷酸水平的降解:腺苷酸 次黄苷酸次黄苷酸 黄苷酸黄苷酸 鸟氨酸鸟氨酸 脱氨脱氨 脱氨脱氨2、核苷水平的降解:、核
4、苷水平的降解: 腺苷腺苷 次黄苷次黄苷 黄苷黄苷 鸟苷鸟苷 脱氨脱氨 脱氨脱氨3、碱基水平的降解、碱基水平的降解 腺嘌呤腺嘌呤 次黄嘌呤次黄嘌呤 黄嘌呤黄嘌呤 鸟嘌呤鸟嘌呤 尿酸尿酸2、嘌呤分解的终产物不同、嘌呤分解的终产物不同 (1)人类、灵长类、鸟类、爬虫类及大多数昆人类、灵长类、鸟类、爬虫类及大多数昆虫虫体内缺乏尿酸氧化酶,不能将尿酸进一步,故体内缺乏尿酸氧化酶,不能将尿酸进一步,故其嘌呤的最终产物为其嘌呤的最终产物为尿酸尿酸; (2)除人和猿以外的哺乳动物、双翅目昆虫以除人和猿以外的哺乳动物、双翅目昆虫以及腹足类动物及腹足类动物体内存在尿酸酶可将尿酸氧化为尿体内存在尿酸酶可将尿酸氧化为
5、尿囊素,故其嘌呤的最终产物为囊素,故其嘌呤的最终产物为尿囊素尿囊素; (3)某些硬骨鱼类某些硬骨鱼类的体内含尿囊素酶能水解尿的体内含尿囊素酶能水解尿囊素生成尿囊酸,故其嘌呤的最终产物为囊素生成尿囊酸,故其嘌呤的最终产物为尿囊酸尿囊酸; (4)大多数鱼类、两栖类体内含有尿囊酸酶能)大多数鱼类、两栖类体内含有尿囊酸酶能将尿囊酸水解为将尿囊酸水解为尿素尿素. 腺嘌呤腺嘌呤 鸟嘌呤鸟嘌呤 H H2 2O O H H2 2O O NHNH3 3 NHNH3 3 次黄嘌呤次黄嘌呤 黄嘌呤黄嘌呤 H H2 2O+OO+O2 2 H H2 2O O2 2 H H2 2O+OO+O2 2 H H2 2O O2
6、2 尿囊素尿囊素 尿酸尿酸 H H2 2O COO CO2 2+H+H2 2O O2 2 2H 2H2 2O+OO+O2 2 尿囊酸 尿素尿素 + 乙醛酸乙醛酸 H H2 2O 2HO 2H2 2O O 4NH4NH3 3 + 2CO + 2CO2 2 植物植物腺嘌呤脱氨酶腺嘌呤脱氨酶鸟嘌呤脱氨酶鸟嘌呤脱氨酶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氧化酶尿酸氧化酶尿酸氧化酶尿囊尿囊素酶素酶尿囊酸酶尿囊酸酶脲酶脲酶 三、嘧啶的分解三、嘧啶的分解 胞嘧啶 尿嘧啶 二氢尿嘧啶 H2O NH3 NAD(P)H+H+ NAD(P)+ H2O -丙氨酸 -脲基丙酸 H2O 胸腺嘧啶 二氢胸腺嘧啶 NAD
7、(P)H+H+ NAD(P)+ H2O -氨基异丁酸 -脲基异丁酸 H2O 胞嘧啶脱氨酶二氢尿嘧啶脱氢酶二氢嘧啶酶脲基丙酸酶二氢尿嘧啶脱氢酶二氢嘧啶酶脲基丙酸酶NH3+CO2+NH3+CO2+第二节、第二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一、核苷酸合成的一、核苷酸合成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 (一)(一)“从头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或从或从“无到有途径无到有途径”。 生物体利用某些氨基酸、磷酸核糖、二氧化碳生物体利用某些氨基酸、磷酸核糖、二氧化碳和氮等较简单的化合物合成各种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和氮等较简单的化合物合成各种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为的合成过程为“从头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这样的合
8、成途径。这样的合成途径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它不经过碱基、核苷它不经过碱基、核苷的中间阶段。主要在肝组织中进行。的中间阶段。主要在肝组织中进行。 (二)(二)补救途径补救途径:一般将生物体内由碱基或核苷合:一般将生物体内由碱基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的途径为补救途径。脑、骨髓只能进行补成核苷酸的途径为补救途径。脑、骨髓只能进行补救合成。救合成。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二、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1、从头合成途径、从头合成途径 (1)嘌呤环中各个原子的嘌呤环中各个原子的来源来源 (2)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或碳酸氢盐或碳酸氢盐5-5-磷酸核糖焦磷酸磷酸核糖焦磷酸5-5-磷酸
9、磷酸核糖胺核糖胺甘氨酸甘氨酸甘氨酰胺核苷酸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咪唑核苷酸甲酰甘氨咪唑核苷酸5-5-氨基咪唑核苷酸氨基咪唑核苷酸5-5-氨基咪唑氨基咪唑-4-4-羧核苷酸羧核苷酸IMP的的 生物合成生物合成5-5-氨基咪唑氨基咪唑-4-4-琥珀琥珀基基- -甲酰胺核苷酸甲酰胺核苷酸5-5-氨基咪唑氨基咪唑-4-4-氨甲氨甲酰核苷酸酰核苷酸5-5-甲酰氨基咪唑甲酰氨基咪唑-4-4-氨甲酰氨甲酰核苷酸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IMPIMP)甲酰甲酰THFATHFA延胡索酸延胡索酸第二阶段:生成腺嘌呤核苷酸第二阶段:生成腺嘌呤核苷酸(AMP)和鸟嘌呤核苷
10、酸和鸟嘌呤核苷酸(GMP) IMP转变为转变为GMP和和AMP嘌呤核苷酸合成特点嘌呤核苷酸合成特点 先形成先形成IMP(次黄嘌呤核苷酸次黄嘌呤核苷酸),然后在单磷酸的水平上,然后在单磷酸的水平上转变成转变成AMP、GMP。 IMP合成从合成从5 -P-核糖开始的,在核糖开始的,在ATP参与下先形成参与下先形成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催化该反应的酶是磷酸核糖焦磷酸),催化该反应的酶是PRPP合成酶。合成酶。 PRPP为合成的起始物质。为合成的起始物质。 嘌呤的各个原子是在嘌呤的各个原子是在PRPP的的C1上逐渐加上去的。由上逐渐加上去的。由Asp、Gln、 Gly、甲酸、甲酸、CO2 提
11、供提供N和和C ,合成时先形,合成时先形成右环(五员环),再形成左环(六员环)。成右环(五员环),再形成左环(六员环)。 四氢叶酸(四氢叶酸(FHFH4 4)是一碳单位的载体)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嘌呤核苷酸合成补救途径(自学)嘌呤核苷酸合成补救途径(自学) 磷酸核糖转移酶磷酸核糖转移酶嘌呤嘌呤+PRPPA(G)MP+PPi嘌呤嘌呤+1-P-核糖核糖嘌呤核苷嘌呤核苷 A(G)MPATP ADP嘌呤核苷酸合成补救途径嘌呤核苷酸合成补救途径三、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三、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嘧啶核苷酸的嘧啶核苷酸的嘧啶环嘧啶环是由氨甲酰磷酸(由是由氨甲酰磷酸(由谷氨酰胺和谷氨酰胺和CO2合成)和天冬氨酸合成。合
12、成)和天冬氨酸合成。氨氨甲甲酰酰磷磷酸酸天天冬冬氨氨酸酸 尿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1、以、以CO2和谷氨酰胺为原料和谷氨酰胺为原料合成氨基甲酰合成氨基甲酰磷酸磷酸 2、氨基甲酰磷酸和天门冬氨酸缩合、氨基甲酰磷酸和天门冬氨酸缩合生成氨生成氨基甲酰天冬氨酸。基甲酰天冬氨酸。 3、乳清酸接受、乳清酸接受PRPP的的5磷酸核糖生成乳磷酸核糖生成乳清酸核苷酸,并进一步脱羧生成清酸核苷酸,并进一步脱羧生成尿嘧啶核尿嘧啶核苷酸。苷酸。激酶激酶天冬氨酸天冬氨酸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氨甲酰天冬氨酸氨甲酰天冬氨酸二氢乳清酸二氢乳清酸转氨甲酰酶转氨甲酰酶二氢乳清酸酶二氢乳清酸酶
13、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乳清酸乳清酸乳清苷酸乳清苷酸尿嘧啶核苷酸尿嘧啶核苷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焦磷酸化酶焦磷酸化酶脱羧酶脱羧酶激酶激酶CTP合成酶合成酶嘧啶核苷酸合成特点嘧啶核苷酸合成特点其合成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不同,先由其合成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不同,先由氨氨甲酰磷酸甲酰磷酸与与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形成形成嘧啶环嘧啶环,再与,再与核核糖磷酸焦磷酸(糖磷酸焦磷酸(PRPP)结合形成结合形成 UMP,其关键的中间产物是其关键的中间产物是乳清酸乳清酸。胞苷酸则由。胞苷酸则由尿苷酸尿苷酸在三磷酸的水平上转变而来。在三磷酸的水平上转变而来。 四、核苷酸转化成核苷三磷酸四、核苷酸转化成核苷三
14、磷酸 (脱氧)核苷酸激酶 (d)NMP+ATP (d)NDP+ADP 激酶 (d)NDP+ATP (d)NTP+ADP核糖核苷酸的还原反应核糖核苷酸的还原反应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NADP+NADPH+H+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酶还原酶FADATP 、Mg2+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还原型)(还原型)SHSH硫氧还蛋白硫氧还蛋白(氧化型)(氧化型)SSOP-P-CH2NOHOH核糖核苷二磷酸核糖核苷二磷酸OP-P-CH2NOHH+ H2O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五、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五、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六、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六、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胸腺嘧
15、啶核苷酸合成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NADPH+H+Ser(丝氨酸)(丝氨酸)NADP+Gly N5、N10CH2 FH4 FH2二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还原酶Ser羟甲基羟甲基转移酶转移酶ONHNOdR-PCH3ONHNOdR-P- -ATP + CO2+ +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UMP氨基甲酸天冬氨酸氨基甲酸天冬氨酸UTPCTP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嘌呤核苷酸嘌呤核苷酸ATP + 5-磷酸核糖磷酸核糖嘧啶核苷酸嘧啶核苷酸PRPP-七、从头合成的调节八、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八、核苷酸从头合成的抗代谢物抗代谢物 嘌呤类似物嘌呤类似物(6-巯基嘌呤):巯基嘌呤): 可抑制可抑制AMP、GM
16、P的生成的生成 谷胺酰胺类似物谷胺酰胺类似物(氮杂丝氨酸):(氮杂丝氨酸): 可抑制可抑制IMP的合成中有谷胺酰胺参与的反应的合成中有谷胺酰胺参与的反应 叶酸类似物叶酸类似物(氨基蝶呤、氨甲喋呤):(氨基蝶呤、氨甲喋呤):可可抑制抑制IMP合成中有四氢叶酸参与的反应合成中有四氢叶酸参与的反应嘧啶类似物嘧啶类似物胸腺嘧啶胸腺嘧啶(T)5-氟尿嘧啶氟尿嘧啶(5-FU)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的生物合成 学习三个问题:学习三个问题: DNA的复制方式的复制方式 DNA的复制的机制的复制的机制 DNA的损伤与修复的损伤与修复一、一、DNA的复制方式的
17、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 (一)概念(一)概念:每个子:每个子代代DNA分子的一条链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的来自亲代的DNA,另,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为这种复制方式为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的假说是半保留复制的假说是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在DNA双螺旋结构的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的。基础上提出的。(二)(二)DNA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半保留复制的证据第一代第二代细菌(含15N-DNA)普通DNA普通DNA重DNA 重DNA普通培养基普通培养基细菌DNA双链密度梯度离心15N-DNA14N-DNA1958年年Meselson
18、(麦尔逊)和(麦尔逊)和Stahl(斯坦赫)首次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斯坦赫)首次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半保留复制亲代DNA(15N15N)子一代DNA(15N14N)子二代DNA (15N14N,14N14N 1:1)子三代DNA (15N14N,14N14N 1:3)子四代DNA (15N14N,14N14N 1:7 )亲代DNA与子二代DNA的混合物亲代DNA与子四代DNA的混合物居中居中重重轻轻01234(三)(三)DNADNA复制的复制的必备条件必备条件 底物底物 dNTP(dATP,dGTP,dCTP,dTTPdNTP(dATP,dGTP,dCTP,dTTP) ) 聚
19、合酶聚合酶 DNADNA聚合酶(聚合酶(DNADNA依赖的依赖的DNADNA聚合酶聚合酶) ) 模板模板单链的单链的DNADNA母链母链 引物引物寡核苷酸引物(寡核苷酸引物(RNA)RNA) 其他酶和蛋白质因子其他酶和蛋白质因子 解链酶,解旋酶,单解链酶,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连接酶链结合蛋白,连接酶 1、DNA聚合酶聚合酶 DNA聚合酶是机体内以脱氧核苷三磷聚合酶是机体内以脱氧核苷三磷酸为底物催化合成酸为底物催化合成DNA的一类酶。的一类酶。 DNA模板模板引物引物 Mg2+ 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 催化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催化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原核生物原核生物DNA聚合酶聚合酶 D
20、NA聚合酶聚合酶: 聚合作用:使聚合作用:使DNA链按链按53方向延长。方向延长。 校对作用:具有沿校对作用:具有沿3 5或或5 3的外切酶的作用。的外切酶的作用。 DNA聚合酶聚合酶: 聚合作用活力较低。仅有聚合作用活力较低。仅有35的外切酶的作用。的外切酶的作用。 DNA聚合酶聚合酶: 聚合和校对作用是三种聚合酶中活力最高的一种。聚合和校对作用是三种聚合酶中活力最高的一种。 结论:三种聚合酶均具有结论:三种聚合酶均具有聚合和校对聚合和校对的作用。而且具有方的作用。而且具有方向性。向性。真核细胞真核细胞DNA聚合酶聚合酶 在高等真核细胞已分离到的在高等真核细胞已分离到的DNA聚合酶有聚合酶有
21、三种三种、。 真核细胞真核细胞DNA聚合酶与细菌聚合酶与细菌DNA聚合酶的聚合酶的性质相似,聚合反应所需的条件也完全一性质相似,聚合反应所需的条件也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在真核细胞中的样,所不同的是在真核细胞中的DNA聚合聚合酶酶一般一般都不具有核酸外切酶作用。都不具有核酸外切酶作用。 (只有聚合作用)(只有聚合作用) 2 2、DNADNA连接酶(连接酶(19671967年发现):年发现): 若若双链双链DNADNA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中一条链有切口,一端是3-OH3-OH,另,另一端是一端是5-5-磷酸磷酸基基,连接酶可,连接酶可催化催化这两端形成磷这两端形成磷酸二酯键,而使切口连接酸二酯键
22、,而使切口连接。 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但是它不能将两条游离的DNADNA单链连接起来。单链连接起来。 3535OHOHP P3、引发酶、引发酶 促进引物合成促进引物合成的酶为引发酶。的酶为引发酶。 如以如以RNA片段为引物,则促进片段为引物,则促进RNA片段合片段合成的引发酶为成的引发酶为RNA聚合酶。聚合酶。4 4、复制中解链必需、复制中解链必需因子因子 (1)单链结合蛋白()单链结合蛋白(SSB) 作用:与单链结合,保护复制中的作用:与单链结合,保护复制中的DNA单链部分单链部分不被核酸酶降解;刺激同源聚合酶的活力。不被核酸酶降解;刺激同源聚合酶的活力。 (2)解链酶(解双螺旋酶)解链酶
23、(解双螺旋酶) 解链,为解链,为SSB提供可结合的单链区。提供可结合的单链区。 (3 3)DNADNA拓扑异构酶拓扑异构酶( (解旋酶)解旋酶) 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拓扑酶拓扑酶 切断切断DNADNA双链中的一股双链中的一股 拓扑酶拓扑酶 切断切断DNADNA双链双链 (四)(四)DNA复制的起始点和复制方向复制的起始点和复制方向 1、起始点和复制叉、起始点和复制叉 起始点起始点是含有是含有100200个碱基对的一段个碱基对的一段DNA。为为DNA复制的起始部位复制的起始部位 。 复制叉复制叉:在:在DNA复制前,复制前,DNA的两条链在的两条链在起始点分
24、开形成起始点分开形成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的叉状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的叉状结构,称为结构,称为复制叉。复制叉。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完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完成成DNA的复制的复制 2、复制方向: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复制方向: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3、环状、环状DNA(大肠杆菌)的复制方向及复制特点(大肠杆菌)的复制方向及复制特点 多以多以Q式式方式复制。方式复制。 单向复制单向复制:复制叉复制叉从起始点向一个方向从起始点向一个方向移动移动,随着复制叉,随着复制叉的移动完成复制。的移动完成复制。 双向复制双向复制:复制时首先在起始点裂开,复制叉从起始点开:复制时首先在起始点裂开,复制叉从起始点开始向两个相反方向移动直到两
25、个复制叉相遇。始向两个相反方向移动直到两个复制叉相遇。 复制特点复制特点:在迅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第一个染色体:在迅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第一个染色体DNA分子复制尚未完成,第二个分子复制尚未完成,第二个DNA分子就在同一个起始点上分子就在同一个起始点上开始复制,其复制叉移动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每分钟约为开始复制,其复制叉移动的速度是相当快的,每分钟约为105个碱基对。个碱基对。单向复制单向复制i双向复制双向复制观察到的放射观察到的放射自显影图象自显影图象4、真核生物线状、真核生物线状DNA的复制方向及复制特的复制方向及复制特点点 特点:特点: 染色体不同位置上有染色体不同位置上有多个起始点多个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