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政治与法治4-9课选择题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docx

  •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 文档编号:3027270
  • 上传时间:2022-06-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7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政治与法治4-9课选择题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docx》由用户(大布丁)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政治 法治 选择题 易混易错 知识点 汇总 2021 2022 学年 高中政治 统编 必修 下载 _必修3 政治与法治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资源描述:

    1、4.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 民主具有阶级性,任何国家的民主都不是全民的民主,也不是超阶级的,更不是抽象的民主。3. 民主是指再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4.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首要标志)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工人阶级(不是决定力量的意思) 阶级基础:工农联盟(是重要保证) 工人阶级可靠、天然的同盟军:农民阶级广大农民 坚强柱石: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5. 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

    2、政。6. 人民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7. 最广泛的民主:权力的广泛:“选举权、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主体的广泛:“工人”、“干部”、“农民”、“知识分子”“各行各业”“各个基层”等。8. 最真实的民主:“制度保障”、“物质保障”、“物质服务”、“制定法律”、“脱贫攻坚”等9. 最管用的民主: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有效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畅通、合理高效、迅速响应;避免相互掣肘时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10.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

    3、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1. 国家为了人民做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不是公民当家作主,也不是人人当家作主,不存在人人享有的民主12.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人民并不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直接间接选出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家或本行政区内的一切重大事项,再产生其他国家机关具体行使国家权力。13. 公民的权利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也不是均等的14. 我国不维护广大人民的一切利益权益,也不是人民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而是维护其合法利益15. 扩大/缩小公民或其他主

    4、体的权利是错的提高提升降低公民人民的政治地位是错的扩大缩小公民的政治权利是错的赋予公民更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民主权利的范围在不同扩大错的扩大/缩小.的主体是错的扩大了人大的立法职权是错的16.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关系: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与核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17. 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如果没有体现就没有政治权利18. 公民基本民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5、)(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标志)19. 我国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和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也有说是人民民主专政)20.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民主主体都是全体人民,资本主义国家就不是21.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等于公民民主权利是相同的,也不等于民主是均等的22. 公民没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只有参与权23. 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和社会组织协商24.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是统治阶级的民主,是统治阶级中多数人的民主25. 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4.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 注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民主还是专政,如果只有民主没有专政

    6、就不能选专政职能;如果只有专政,就不能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2.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的民主,只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呼声,不是公民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4.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与基础5. 司法公正:司法机关(法院(审判权)和检察院(检查权)6. 我国任然坚持专政职能是因为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7. 对内职能:维护国家稳定:扫黑除恶 促进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对外职能:降低海关关税、打击国际犯罪、主席访问国外、接待其他国家领导人8. 纪检监察机关:党内监督机关监察委员会:监督公权利和公职人员9. 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不是对专政的否定10. 我

    7、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不是民主与专政的对立11. 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12. 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的、统一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13. 民主管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委会和居委会)14.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的性质,国家职能的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15. 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要注意,可能材料里没有体现16. 中国共产党不履行国家职能17. 我国的中心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

    8、有根本性意义)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 人大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的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3. 监督权:监督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检察院工作报告决定权:通过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批准年度预算、批准年度决算、服刑犯特赦的决定立法权:.法,(表决通过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4. 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

    9、大和地方人大,故全国人大不是唯一国家权力机关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5. 立法权: 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 地方立法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6. 行政机关:政府(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依法行政行政权 监督机关:监察委员会:监督公权利和公职人员司法机关:审判机关(法院审判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检察权)7. 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非执行机关、职能部门),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常委会代行部分职能,故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前面不能加“最高”两字8. 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产生与被产生、既监督又

    10、支持、协调统一推进。故国家机关不受人大代表监督,是受人大(国家机关)监督9. 人大|常委会并不解决|裁决民事纠纷10. 全国人大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项,地方各级人大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事项,所以常委会不能决定一切重大事项11. 人大常委会不是环境监督机构,也不处置环境问题,应该是政府12. 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主体是政协,与人大|代表无关13. 立法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反映的是立法过程法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民意、反复修改14.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15.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人大代表的义务,不是权利16. 做题的时候要注意区分是权利还是义务17. 全国

    11、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18. 人大代表不能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由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19. 人大|人大代表不拟写制定报告、计划、草案、财政预算20. 人大代表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21. 质询权:是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并不是纠正其工作失误22. 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是没有决策权、质询权、表决权、审议权、质询权23.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不是个人,而是国家机关,因此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国家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故,国家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国家权力是对的24. 确保全面实现杜绝. .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过于绝

    12、对5.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宗旨:人民当家作主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3. 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不是执行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不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5. 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不参与行政部门的工作6. 我国国家机构权力间不是相互制衡的7. “一府一委两院”不是人大|常委会的职能部门,人大常委会也不是人大的职能部门8.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分为人大和全国人大,因此人大不是最高机关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机关中居于最高位置10. 说到领导只能是党,党领导立法、领导.11. 党、村委会、居委会不属于国家机关12. 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权力属于人民13. 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4. 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不属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只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15.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是具体行使国家权力,故不参与具体的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也是一样)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国家机构,不履

    14、行国家职能,不能参与行使国家权力,没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和能力;2.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能起决定作用,不能参与执政,不能与共产党共同执政,不能执政为民3.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的职权是法律赋予的。4. 参政的基本点: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言不决策、参政不行政)5. 各民主党派是政治联盟6.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7.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不是中

    15、国共产党与政协,也不是各民主党派与政协)政治上: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这种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组织上:相互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法律上: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不是兄弟党)监督上:互相监督,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8. 多党合作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1) 通力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2)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

    16、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不包括思想领导、组织领导)(3)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亲密政党关系)(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9.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0. 国家机关并不受政协的监督,政协也不需要对国家机关负责,国家机关之间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而是协调一致开展工作11. 政协委员是民主推荐产生的,不是选举产生的12. 人民政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3. 职能:(1)政治协商:党政机关政协及民主党派(决策前征求意见)

    17、:座谈会、协商会(2)民主监督:决策之后的建议和批评(3)政协及民主党派党政机关(主动建议):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14. 政协的主题:团结与民主15. 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为中心16.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17. 不同党派之间的利益差别是不可能消除的。18.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9. 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提出意见各民主党派协商政府拟定草案人大初次审议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人大审议通过。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民族特点:多元一体。2.三项基本原则的侧重点、关键信息、注意点基本

    18、原则侧重点关键信息注意点民族平等在各方面地位平等“无高低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大代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权利”等 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并不意味者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程度是一样的。民族平等不仅仅是政治方面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方面的平等。民族平等不仅指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但并不是权利和义务相同(注意: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 民族差别不可能消除 权利和义务不是相同的 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民族团结民族关系融洽“和睦”“合作

    19、”“共同奋斗”“相互离不开”“反对民族分裂”等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过程扶弱“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者各民族同步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3. (1)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前提和基础);(2)民族平等、团结是民族繁荣的前提条件。(3)共同繁荣是物质保证。(4)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5)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6)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4.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

    20、府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不包括自治乡(县)5. 只有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才有自治权,不是居住的地方,也是不是少数民族,也不是自治地方的人民。6. 自治权: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变通执行权、文化管理自治权7.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8. 少数民族给予更多的自治权为错,少数民族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力为错9. 民族自治地方:一般自治权10. 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为资本主义制度)11.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早已已经形成建立构建)12. 我国建立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我国各民族的根

    21、本利益是一致的。13. 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靠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14. 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15. 保证和确保过于绝对1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本质没有变,宗教的本质仍然是唯心的,不会发生改变。17. 宗教不能以中国共产党为指导、不能宣扬唯物主义,也不能做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宗教不能科学化,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18. 民族地区对民族团结肩负更大的责任为错。19. 宗教信仰自由: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但是中国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可以信仰宗教)20.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遵守法律;政教分离(宗教和教育、

    22、以及政治是互相分开的)。21. 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信仰群众自办的事业):指的是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不是减少正常的宗教活动22. 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放弃信仰,也不是宗教就没有消极作用,而是对宗教进行引导,坚持中国化方向,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消极作用。(eg:捐款)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不是和社会主义相适应23. 我国保护一切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不是保护宗教活动,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不是保护各种宗教活动。2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

    23、政治制度,只能是基本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是根本制度保障。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居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2.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是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有效途径3.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4. 一般说创新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组织结构为错,因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大多是对村委会居委会的具体形式的创新丰富了其实践形式创新基层民主自治方式;5. 村两委: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6. 村委会和居委会,或者基层党组织都不是国家机关,不履行国家职能。7. 村民会议和

    24、居民会议:是决策机构;村委会(村民委员会)和居委会(居民委员会):是执行,管理日常事务。8. 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行政机关(乡、镇一级的政府,行政,执法)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党组织(党支部,执政)9. 民政部门|基层政权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支持与帮助的关系。村民会议居民会议之间的决策不需要基层政权的审批。10. 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11. 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12. 扩大公民的参与权利扩大政治权利扩大基层群

    25、众的民主权利扩大基层民主自治范围是错的13. 村民居民是基层自治的主体,其地位不需要确立或者提升14. 基层群众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基础性工程、是最广泛深刻的实践15. 村规民约村级法规16. 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有利于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可以管理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以及公益事业)国家权力(国家事务、行政管理职权)17. 民主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民主选举:(直接等额选举)既可以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的成员,也可以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可以选举人大代表18.

    26、 民主协商:协商、商量19. 民主决策决策权公民没有决策权,只能参与决策;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执行前进行公示: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听证制度。民主决策:决策、征求意见20. 民主管理管理权公民没有管理权民主管理村委会、居委会、自治章程民主管理的作用: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21. 民主监督监督权民主监督监督权民主监督:既可以监督村委会和居委会成员,也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监督权:只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民主监督:考核、评议、反映问题(事情做后)、公开、汇报工作民主监督的作用:使基层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七、八课选择题

    27、必备知识1. 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2. 发展历程:春秋战国:成文法;西汉:儒家思想主导,礼法结合;唐: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3. 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方式4. 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5. 法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6.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基本形式。7. 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8. 法律是治国

    28、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0.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12. 依法治国是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3.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4.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5. 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以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6.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17. 法律面前人人

    29、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而是指法律适用、实施法律上的平等18. 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严格执法;19. 党:依法执政20. 司法机关(法院(审判权);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公正司法21. 立法机关:科学、民主、依法立法22. 权利和义务不能说是谁更重要23. 道德:教化作用感召力、劝导力(说服力),自觉遵守 法律:规范作用权威性、强制性,强制力保证实施24. 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不分先后,也不分哪个更重要。25. 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道德对法治文化起支撑作用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27. 依法治国

    30、的首先核心关键是依宪治国28. 依法执政的首先核心关键是依宪执政29. 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30. 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公民的具体活动准则:具体法律31. 宪法(母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32. 普通法律(子法)只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问题。33. 良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良法的最根本检验标准:是否顺应广大人民的意愿,维护广大民的根本利益34.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35. 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36. 法治的主要功能: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37. 转变政府职能,不能说是弱化减轻缩小政府职能范围。我们国家的政府也不是全能政府,是有限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指从管理型转变成为服务型,不是指从管理职能转变成为服务职能。38. 公民对法律的认同是法治的力量源泉39. 法治社会打造全社会尊法学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是法治社会广泛的社会基础40. 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41. 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42. 法治国家是目标;法治政府是主体;法治社会是基础(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政治与法治4-9课选择题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027270.html
    大布丁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