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研究-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研究-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 校本 开发 研究 江苏 中小学 教学 研究室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研究校本化开发与研究泰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泰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心组王王小小斌斌2012.7.19一、理念和背景一、理念和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中都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实施原则和价值取向几乎不谋而合。首先,二者都强调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个体潜能的充分发掘
2、,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其次,二者的立足点都是学校的特色或学校所在的社区特色。第三,二者都强调对区域资源的教育开发,而开发的落脚点就是区域教育资源的校本化;另外,二者都注重实践性、开放性,都打破了学校、教室的束缚,突破了常规教育的课堂授课的局限。基于以上几点,为了适应学校周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调动地方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校办学更具特色,教师教学更具特点,学生发展更具特长,就有必要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进行形式多样的课程整合,尽可能多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结合,和谐发展,使校内外教学资源得到最优化利
3、用,就构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整合课程。如果将综合实践活动中属于校本的那部分进行“校本化”就会形成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二、途径与策略二、途径与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十多年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已经在课程结
4、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活动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尽管是一种国家规定的课程,可以划在国家课程之列,但它的活动性质决定了它必须是本土的、地方的,进而是校本的。从国际课程改革实践来看,唯有本土的,才会是普遍的。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须考虑乡土民情,区域特点选取材料,设置主题,才能适应地方和学校的需要。故此,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校本化。那么,怎么来实施呢、谈谈几点浅显的做法:1、建立组织,营造课程实施氛围。、建立组织,营造课程实施氛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能够校本化实施,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必须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
5、动的全过程管理。(1)统一协调,政策支持,形成共识。)统一协调,政策支持,形成共识。学校要根据实际,明确某一部门协调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各部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作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计算教师工作量制度等),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建立一系列的检查、调研和评价制度,通过有效的管理、检查和督促,使全校教师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对学生发展负责、全面规范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共识,营造了课程实施的氛围。(2)成立了课程管理小组,推动课程的实施。)成立了课程管理小组,推动课程的实施。加强课程管理,是顺利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学校应建立起由
6、校长(或分管校长)牵头,教务处(或德育处)负责人、年级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课程的管理和指导。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能主要包括制定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和规划,协调和安排课程实施所涉及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时间,健全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落实课程实施的评价,核定指导教师工作量,对教师在实施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指导,对课程实施的主要方面把关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3)通过多种手段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程的实施中来。)通过多种手段激励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课程的实施中来。一个课程的实施,光靠领导和规章制度是推行不下去的,唯有调动教师
7、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才能使活动顺利开展。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的实施中来,主要体现在,加强了宣传工作。学校利用教师例会、宣传板报,邀请专家作报告等方式,向教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程中的重要性,使教师能了解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对于学生发展、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培训工作。学校还要根据实际,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介绍,成果分享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和开展指导。制定相应的教师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对教师的调配、使用、业绩的考核与评定等方面形成规范,避免因人因事的变化而朝令夕改.。只有这样,
8、才能打消教师的各种顾虑,使教师愿意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来。否则,仅凭教师的个人热情或学校的临时安排,不仅工作不能长久,也难以保证课程质量,更无法实现课程的常态化。2、加强管理,注重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加强管理,注重课程实施的常态化。(1)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注重课程实施的常态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学校中真正实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当前,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末纳入考试的范畴,受应试教育的观念的影响,不少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上,往往存在着虽列入课程表,但却没有真正予以有效实施的状况。能够开足课程、配足教师、学生全员参与、课程等到充分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果的学校尚
9、在少数。这与课程的实施管理不到位是分不开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在安排上,可以采用固定课时(每周3课时)和弹性课时相结合的原则,可将每周活动时间各校分别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里使用,还可根据需要将综合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或传统活动打通使用,亦可组织指导学生在双休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适当增加“大主题,长作业”的活动主题,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深度参与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我校努力构建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在3-6年级每周开设3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配备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分年级建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教材;推广“开题活动、实践活动、交流评价活动、成果展示活动”四段综合实
10、践活动模式;落实区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范式:“课程管理、课程开发、实施效果、社会影响”;研究“活动教育课程化、课程建设特色化、特色发展特色化”,推动全校学生素质教育内涵深化和外延发展。(2)人员管理。)人员管理。教师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实践证明,少数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的。因而,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学校采用“课程领导小组、年级组、班级“的三级管理体系,自上而下,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范围”,各班在主题范围内,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由学生进行选题,制定好
11、活动详细方案上报,学校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再进行实施。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行为,学校确定两条线索并行,一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所有科任教师参与,组成班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对本班的综合实践活动直接指导;一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由教研组长牵头,对本组成员所指导的课题在活动中出现的阻碍,一起探讨,保证本组成员的活动课题能有序的进行。每位教师在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协调组织形式,指导合作分工;审视方案的可行性,并给予相应指导;监控学生的活动,给予督促、激励和引导;组织交流、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提供学生反思的途径,写作案例,反思自己的指导策略。(3)注重动态,推动发展)注重动态,
12、推动发展。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动态管理。在过程性管理上,我们加强平时考查、评比:查:查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学生活动的过程性资料,活动的进展情况,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力培养状况;议:听取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积极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评议活动;思:带领教师认真总结实践研究中的经验得失,及时反思,以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3、研训结合,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研训结合,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多样,涉及面广,形式较为开放。因此许多教师在实施初期由于研究课题与教师本人所学专业内容相差甚远,而感到十分困惑,这也就为教师参与指导增加了难度。课程
13、实施的关键还于教师。因此,要提升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学校必须做好教师的业务提升工作。因此,校级领导高度要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多次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这门课的认识。培训工作。学校还要根据实际,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介绍,成果分享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使教师能够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和开展指导。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并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教研和培训制度,通过业务培训、教学交流与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能力与水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做法:(1)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国内处
1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知名专家的相关书籍、录像等,帮助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使用权教师能对课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教师只有在理论上进行了提升,才能在实践中不至于迷失了方向。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集中地辅导学习和教师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看录像或请有关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2)案例的学习。)案例的学习。由于案例比较真实具体,因此,教师往往也乐于学习。事实上,好的案例往往能给人以很大的启示。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地为教师提供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案例,供教师们学习研究,这些案例可以是本校的,也可以是其他学校或其他校区
15、的,只要有借鉴意义,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材料。(3)实践探索与自我反思。)实践探索与自我反思。在开展理论知识及案例学习的基础一,教师应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同时,还要鼓励教师以教学日记、指导日记或成长博客等形式,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指导过程及时加以记录并开展反思,通过不数据的探索,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水平。(4)交流与研讨。)交流与研讨。学校可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主题开展相应的教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本校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也可以带动本校更多的教师的参与。此外,学校的研讨活动应积极地对外开放,鼓励校际间、教师间的观摩、学习与交流。4、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利用
16、。、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涉及的范围极广,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好身边的课程资源。(1)有效的开发与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发与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校内课程资源有:各种设备和实践场所,学校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计算机房,校园局域网,各种课件及相关的音像资料;教师、学生及学生的活动,兴趣小组,校报墙报板报,宣传橱窗,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以及定期或不定期开设的报告、讲座等。校外课程资源有:各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工厂,农村,城市街道;各种社会实践基地,科
17、普实践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有关政府部门,青少年活动中心,商店,公园;报刊、广播电视;劳模先进、专家学者,学生的父母家长,亲朋好友等。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有效地开发与筛选,只有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活动,才能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益。过去,学校的分工及人们多年形成的意识里都认为:德育和教学是泾渭分明的,是不相交的两根铁轨。要搞好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我校根据学校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少先队主题系列活动、学校原有的活动课内容已及学校科技艺术特色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校的少先队主题系列活动和体验活动开展的成效好,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各具特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