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UT检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超声波UT检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声波 UT 检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超声检测第第1 1章章 概概论论 目目 录录 1.1 1.1无损检测无损检测 1.2 1.2常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无损检测方法 1.3 1.3 超声检测概况超声检测概况 1.4 1.4超声检测术语超声检测术语1.1无损检测 (1)定义:一般是指使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就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技术。在特种设备行业,超声检测通常指宏观缺陷检测和材料厚度测量。(2)作用:质量控制、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超声检测的基础知识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1、次声波、声波和超声波的区别:a、
2、声波: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机械波。 能引起听觉。 b、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机械波。 人是听不到的。c、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机械波。 人是听不到的。2、对钢等金属材料的检测,常用的频率为0.510MHz。(使用最多的频率范围是15MHz )n1兆是十的六次(1M=106) 1.2常规无损检测方法1、射线检测 Radiographic Testing RT1)是利用射线透过物体时产生的吸收和散射现象,检测材料中因缺陷存在而引起射线强度改变的程度来探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2)检测方法有:照相法、荧光屏法、工业电视法。3)可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2、超声检测 Ultraso
3、nic Testing UT 1)是通过超声探头发射超声波,经过耦合剂入射到工件中传播,遇到缺陷时发射回来,发射回波被探头接收。根据反射回波在荧屏上的位置和波幅高低判断缺陷的大小和位置。2)超声波特点:a、方向性好:频率很高、波长很短,可以定向发射b、能量高:因能量(声强)与频率平方成正比,因此超声波的能量远大于声波的能量。c、能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和波型转换:超声检测利用了反射、折射等特点。d、穿透能力强:传播能量损失小,传播距离大,穿透能力强,可达数米。 3)超声波的其他用途:a、机械加工:红宝石、金刚石、陶瓷、石英、玻璃等硬度特别高的材料。b、焊接:钛、钍(tu)等难焊金属。c、
4、化学工业:催化、清洗等。d、农业:促进种子发芽。e、医学:诊断、消毒等。 超声检测主要是基于超声波在试件中的传播特性(能量会损失,反射、折射等)。4)超声检测工作原理a)声源产生超声波,采用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进入试件(耦合剂);b)超声波在试件中传播并与试件材料以及其中的缺陷相互作用,使其传播方向或特征被改变;c)改变后的超声波通过检测设备被接收,并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d)根据接收的超声波的特征,评估试件本身及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的特性。 3、磁粉检测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1)是通过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被磁化后,缺陷处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而形成的磁痕来显
5、示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2)只能检测到表面和近表面缺陷。3)只能检测铁磁性材料。 4、渗透检测 Penetrant Testing PT 1)是通过彩色(红色)或荧光渗透剂在毛细管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然后被白色显像剂吸附而显示红色(或在紫外灯照射下显示黄绿色)缺陷痕迹。2)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 5、涡流检测 Eddy current Testing ET1)是通过电磁感应在金属材料表面附近产生涡电流,如果金属材料中存在裂纹将改变涡流的大小和方向,分析这些变化可检出铁磁性和非铁磁性导电材料中的缺陷。2)检测技术有:穿过式、内通过式和点探头式。3)适用于导电材料。4)只能检测近表面
6、缺陷。5)还还可用于分选材质、测膜层厚度、测工件尺寸以及材料的某些物理性能等。 1.3超声检测概况1、利用声响来检测物体的好坏 (拍西瓜、敲瓷碗等检查开裂)2、利用超声波来探查水中物体(发现冰山、潜水艇等)一战后发展起来的。3、利用超声波来对固体内部进行无损检测(1)1929年,前苏联Sokolov提出穿透法 (灵敏度低)(2)1940年,美国的Firestone提出脉冲反射法 (3)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大发展(脉冲反射法被广泛应用)(4)20世纪70年代,英国提出衍射时差法(TOFD 1.4超声检测术语1)K值:斜探头折射角的正切值。K=tan。2)当量法:在一定的探测条件下,用某种规则
7、的人工缺陷反射体尺寸来表征被检件中实际缺陷相对尺寸的一种定量方法。3)动态范围:在增益调节不变时,超声探伤仪荧光屏上能分辨的最大与最小反射面积波高之比,通常以分贝表示。4)分辨力:就声束轴线而言,超声设备能同时分辨出几乎有相同声程和横向位置的数个不连续性的能力。5)工作频率:探头发生的超声脉冲频谱的中心频率6)脉冲重复频率:为了产生超声波,每秒内由脉冲发生器激励探头晶片的脉冲次数。7)回波:从反射体上反射回来的超声信号,又称反射波。8)人工缺陷:在探伤过程中,为了调整或校准探伤系统的灵敏度等,用各种方法在试块或被检件上加工制成的人工伤,如平底孔、横孔、槽等。9)始波宽度:始脉冲起始点(前沿)和
8、结束点(后沿)之间的距离。第第2 2章章 超声检测物理基础超声检测物理基础 目目 录录 2.1 2.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2.2 2.2机械波机械波的的干涉、干涉、衍射衍射以及驻波的形成以及驻波的形成 2.3 2.3超声波的超声波的特性特性及分类及分类 2.4 2.4超声波的声速超声波的声速 2.5 2.5超声场的特征值超声场的特征值 及其及其分贝表示分贝表示 2.6 2.6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超声波垂直入射到平面面异质界面上的效应异质界面上的效应 2.7 2.7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超声波倾斜入射到平面面异质界面时的效应异质界面时的效应 2.8 2.8超声波在曲面上的效应超声波在曲面
9、上的效应 2.9 2.9超声超声场场 2.10 2.10超声波的衰减超声波的衰减2.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超声检测中,主要涉及到几何声学(反射、折射定律及波型转换)和物理学(波的叠加、干涉和衍射等)。2.1.1机械振动(1)物体(或质点)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往复的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例如:a、钟摆的摆动,水上浮标的浮动。b、担物行走时扁担的颤动。c、在微风中树梢的摇摆。d、振动的音叉、锣、鼓、琴弦、蒸汽机活塞的往复运动等都是机械振动。(2)振动产生的必要条件:a)物体一离开平衡位置就会受到回复力的作用;b)阻力要足够小。(3)振动的过程:物体
10、(或质点)在受到一定力的作用下,将离开平衡位置,产生一个位移;该力消失后,在回复力作用下,它将向平衡位置运动,并且还要越过平衡位置移动到相反方向的最大位移位置,然后再向平衡位置运动。这样一个完整运动过程称为一个“循环”或叫一次“全振动”。(4)振动的分类a、周期性振动:每经过一定时间后,振动体总是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的振动。b、非周期性振动:不具有上述周期性规律的振动。(5)振动是往复运动,可用周期和频率表示振动的快慢,用振幅表示振动的强弱。 a、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振动的振幅,用A表示。b、周期T当物体作往复运动时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振动周期,用T表示
11、。常用单位为秒(s)。对于非周期性振动,往复运动已不再是周期性的,但周期这个物理量仍然可以反映这种运动的往复情况。c、频率f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频率,用f表示。常用单位为赫兹(Hz),1赫兹表示1秒钟内完成1次全振动,即1Hz=1次/秒。此外还有千赫(kHz),兆赫(MHz)d、周期和频率,二者互为倒数:T=1/f1、谐振动:(1)图2-1所示为弹簧振子的谐振动。振子以O点为中心在水平杆方向做往复运动。振子由A点开始运动,经过O点运动到A点,由A点再经过O 点回到A 点,且OA 等于OA,此后振子不停地重复这种往复运动。(2)回复力: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所受重力与支持力
12、平衡,振子在离开平衡位置 O 点后,只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这个力的方向跟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所以称为回复力。(3)胡克定律: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振子的回复力F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大小成正比,且方向总是相反,即: F= Kx(从动力学角度描述谐振动)n这个关系在物理学中叫做胡克定律n式中k是弹簧的倔强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跟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4)谐振动:物体在受到跟位移大小成正比,而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谐振动。(从动力学角度描述谐振动)(5)谐振动的振动图像(从运动学角度描述谐振动)a、弹簧振子的运动可以用
13、振动图像直观地表示出来,如图2-2所示。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质点位移,则振动图像表示了振动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nb、谐振动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Y轴上投影的运动特点完全一致,如图2-3所示。以振幅A为半径作圆,质点M沿圆周作匀速运动,质点M的水平位移y和时间t的关系可用下式描述(谐振动的运动方程):(6)谐振动定义: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余弦(或正弦)规律的振动。(从运动学角度描述谐振动) 两种谐振动的定义是一致的,只是定义的角度不同(7)谐振动的特点:a、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总是指向平衡位置。b、谐振动的振幅、频率和周期保持不变,其频率为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是最简单、最
14、基本的一种振动,任何复杂的振动都可视为多个谐振动的合成。c、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振动过程中无阻力,所以振动系统机械能守恒。在平衡位置时动能最大,势能为零;在位移最大位置时,势能最大,动能为零,其总能量保持不变。2、阻尼振动:a、谐振动是理想条件下的振动,即不考虑摩擦和其它阻力的影响。任何实际物体的振动,总要受到阻力的作用。由于克服阻力做功,振动物体的能量不断减少。同时,由于在振动传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也使振动物体的能量不断地减少。这种振幅或能量随时间不断减少的振动称为阻尼振动。如图2-4所示。 b、超声检测换能器设计:晶片后粘贴阻尼块(增大振动阻力),是为了使振动尽快停止,减小超声脉冲
15、的宽度。(提高检测分辨率)3、受迫振动a、受迫振动:是物体受到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时产生的振动。如缝纫机上缝针的振动,汽缸中活塞的振动和扬声器中纸膜的振动等。b、受迫振动刚开始时情况很复杂,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变为周期性的谐振动。其振动频率与策动力频率相同,振幅保持不变。其振动方程为:y=Acos(Pt+)式中:A受迫振动的振幅; P策动力的圆频率; 受迫振动的粗相位。c、受迫振动的振幅与策动力的频率有关:当策动力频率P与受迫振动物体固有频率相同时,其振幅最大。这种现象称为共振。d、超声检测换能器设计:使高频电脉冲的频率等于压电晶片的固有频率,从而产生共振,这时压电晶片的电声能量转换效
16、率最高。 e、超声探头中的压电晶片在发射超声波时:在高频电脉冲激励下产生受迫振动;在起振后受到晶片背面吸收块的阻尼作用,因此又是阻尼振动f、压电晶片在接收超声波时,同样产生受迫振动和阻尼振动。2.1.2机械波1、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1)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波动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大类。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过程(所以波动频率等于振动频率。但波长不等于振幅)。如水波、声波等。电磁波是交变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过程。如可见光、射线等。(2)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过程:a、如图2-5所示的固体弹性模型。质点间以小弹簧连接在一起,这种质点间以弹性力连接在一起的介质称为弹性介质。一般固体、液体
17、、气体都可视为弹性介质。图2-5 弹性介质模型n具有弹性的介质叫弹性介质。n弹性:若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当外力取掉之后,物体能迅速恢复到受力前的形态和大小,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弹性。 n波能在弹性介质或非弹性介质中产生和传播。b、当外力F作用于质点A时,A就会离开平衡位置,这时A周围的质点将对A产生弹性力使A回到平衡位置。当A回到平衡位置时,具有一定的速度,由于惯性A不会停在平衡位置,而会继续向前运动,并沿相反方向离开平衡位置,这时A又会受到反向弹性力,使A又回到平衡位置,这样质点A在平衡位置来回往复运动,产生振动。与此同时,A周围的质点也会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弹性力的作用,使它们离开
18、平衡位置,并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这样弹性介质中一个质点的振动就会引起邻近质点的振动,邻近质点的振动又会引起较远质点的振动,于是振动就以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地传播开来,从而就形成了机械波。c、液体和气体不能用上述弹性力的模型来描述,其弹性波是在受到压力时体积的收缩和膨胀产生的。d、产生机械波的两个基本条件: a)要有作机械振动的波源。 b)要有能传播机械振动的弹性介质。e、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互相关联,振动是产生机械波的根源,机械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波动中介质各质点并不随波前进,而是按照与波源相同的振动频率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上振动,并将能量传递给周围的质点(不是相邻两质点的相互碰撞来完成能
19、量传播)。因此,机械波的传播不是物质的传播,而是振动状态和能量的传播。n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有:质点振动振动传播能量传播2、机械波的主要物理量(1)周期T和频率f:为波动经过的介质质点产生机械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机械波的周期和频率只与振源有关,与传播介质无关。波动频率也可定义为波动过程中,任一给定点在1秒钟内所通过的完整波的个数,与该点振动频率数值相同,单位为赫兹(Hz)。(2)波长:波经历一个完整周期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用表示。同一波线上相邻两振动相位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即为波长。波源或介质中任意一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波正好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波长的常用单位为米(m)或毫米(mm)。(3
20、)波速C:波动中,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速,用C表示。常用单位为米/秒(m/s)或千米/秒(km/s)。n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 c=fn波长与波速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当频率一定时,波速愈大,波长就愈长;当波速一定时,频率愈低,波长就愈长。 (Ls,故横波灵敏度比纵波高)n机械波的波速取决于弹性介质的特性。n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速度是声能的传播速度。3、波动方程n(1)当振源作谐振动时,所产生的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波(简谐波)。假设某一机械波在理想无吸收的均匀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如图2-6所示。波速为C,在波线上取O点为原点,设波经过原点时,原点处振动的横向位移和时间t的函数关
21、系为:y=Acostn当振动从O点传播到B点时,B点开始振动,由于振动从O点传播到B点需要时间x/c秒,因此B点的振动滞后于O点x/c秒。即B点在t时刻的位移等于O点在(t-x/c)时刻的位移:y=Acos(t-x/c)=Acos(t-Kx)n式中:K波数,K=/c=2/; xB至O点的距离。n上式就是波动方程,描述了波动过程中波线上任意一点(x)在任意时刻的位移(y)情况。2.2机械波的干涉、衍射以及驻波的形成2.2.1波的干涉(1)波的叠加原理 当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空间某处相遇,则相遇处质点的振动是各列波引起振动的合成,在任意时刻该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几列波相
22、遇后仍保持自己原有的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特性并按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好象在各自的途中没有遇到其他波一样,这就是波的叠加原理,又称波的独立性原理。 如:人们可以分辨出各种乐器和每个人的声音。2、波的干涉(1)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某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加强,而另一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现象。产生干涉现象的波叫相干波,其波源称为相干波源。(2)波的叠加原理是波的干涉现象的基础,波的干涉是波动的重要特征。在超声检测中,由于波的干涉,使超声波源附近出现声压极大极小值。(3)如图2.7所示,设有两个相干波源S1、S2的振动分别为:y
23、1=As1cos(t+1)y2=As2cos(t+2)n它们发出的两列相干波在空间某P点(称为干涉点)相遇,两列波在该点引起的振动为:y1=As1cos(t-r1/2+1)y2=As2cos(tr2/2+2)图2.7相干波的叠加n质点P的合振动为:y=y1+y2=Acos(t+)n其合振动的振幅:n其中:= 1-2=2(r2-r1)/ A1、A2S1、S2分别在P点引起的振幅; AP点的合振幅;波长; 波程差,=r2-r1。结论:a、当=n(n为整数)时,A=A1+A2。这说明当两相干波的波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二者互相加强,合振幅达最大值。b、当=(2n+1)/2(n为整数)时,A=|A1
24、A2|。这说明当两相干波的波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二者互相抵消,合振幅达最小值。若A1=A2,则A=0,即二者完全抵消。2.2.2波的衍射(1)惠更斯原理行进中的波阵面上任一点都可看作是新的次波源,而从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许多次波所形成的包络面,就是原波面在一定时间内所传播到的新波阵面。如图2.8所示。根据惠更斯原理,可以说明波的折射和反射定律等传播情况,但不能说明衍射现象。(2)波的衍射(绕射)(1)如图2.9所示,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若遇到缺陷AB,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缺陷边缘A、B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使波的传播方向改变,从而使缺陷背后的声影缩小,反射波降低。波的绕射和障碍物尺寸
25、Df及波长的相对大小有关。当Df时,波的绕射强,反射弱,缺陷回波很低,容易漏检。超声检测灵敏度约为/2,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当Df时,反射强,绕射弱,声波几乎全反射。(灵敏度受检测系统、耦合、工件性质、不连续性性质、检测频率的影响。)当Df与相当时,将发生既反射,又绕射。(3) 驻波1)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互相迭加而成的波,称为驻波。如图2.10所示。2)如连续波的反射波和入射波互相迭加(全反射)就会形成驻波。另外脉冲波在薄层中的反射也会形成驻波。驻波是波动干涉的特例。3)设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动方程分别为:y入=Acos2(vt-x/)y反=Acos2(vt+x/)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