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013628
  • 上传时间:2022-06-22
  • 格式:PPT
  • 页数:44
  • 大小:177.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现场 流行病学 调查 方法 步骤 课件
    资源描述: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内容内容 个案调查方法和步骤个案调查方法和步骤 暴发调查方法和步骤暴发调查方法和步骤个案调查个案调查p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技术是最基本的方法和技术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技术是最基本的方法和技术p 在疾病的暴发调查和其他现场调查中都要用到在疾病的暴发调查和其他现场调查中都要用到p 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是在收集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力求简便、个案调查表的设计原则是在收集基本信息的前提下,力求简便、明确、可操作,不求全。明确、可操作,不求全。 一、调查目的一、调查目的p 通过个案调查(即对单个病例的调查)通过个案调查(即对单个病例的调查)p 核

    2、实发病情况核实发病情况p 查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基本信息、发病的原因和条件,查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基本信息、发病的原因和条件,p 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p 追踪其密切接触者,搜索疑似病例,判断疫点范围及可能蔓延的追踪其密切接触者,搜索疑似病例,判断疫点范围及可能蔓延的范围,范围,p 评估已经采取的措施质量,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续发,控评估已经采取的措施质量,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续发,控制疫情扩散。制疫情扩散。p 个案调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弄清一个病例的发病原因和条件,个案调查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弄清一个病例的发病原因和条件,控制疫情扩散控制疫情扩散p 同时也是为了积

    3、累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资料同时也是为了积累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资料p 所以必须把发病的现场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该病的传播途径,详所以必须把发病的现场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该病的传播途径,详细观察和记录与发病有关的各种因素细观察和记录与发病有关的各种因素p 。如果有两例以上的病人,则必须查明他们之间有无相互传染的。如果有两例以上的病人,则必须查明他们之间有无相互传染的关系。关系。 二、调查内容和步骤二、调查内容和步骤 (一)调查内容(一)调查内容p 1、一般项目:即病人的基础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一般项目:即病人的基础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工作单位等。住址,工作单位等。p 2、

    4、临床部分:发病日期,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临床部分:发病日期,症状,体征,化验结果等。p 3、流行病学部分:预防接种史,病前接触史,可能感染的日期和、流行病学部分:预防接种史,病前接触史,可能感染的日期和地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接触者等。地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接触者等。p 4、防疫措施部分: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的预防和控制措、防疫措施部分: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等。施等。 (二)调查步骤:(二)调查步骤: 1、核实诊断、核实诊断p 不同疾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传染期等,采取的预防措施也不相不同疾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传染期等,采取的预防措施也不相同。同。p

    5、可通过查阅病历、化验记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检测标本,可通过查阅病历、化验记录,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检测标本,结合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资料确定诊断。结合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资料确定诊断。p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者所提的问题,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时,尽可能由病人自己回答者所提的问题,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以及知情人员要积极配合,并如收治病人的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以及知情人员要积极配合,并如实提供病人相关诊疗资料。实提供病人相关诊疗资料。p 如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已死亡,无法实施对病人的直接调查时,应如病人因病情较重或已死亡,无法实施对病人的直接调查时,应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

    6、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通过其亲友、同事或其他知情人了解情况,完成调查。 2、查明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查明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1)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 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飞沫、飞沫核与尘埃三种。包括飞沫、飞沫核与尘埃三种。p 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此种传播在一些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此种传播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学校、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常经环境抵抗力较弱的流感病毒、脑

    7、膜炎双球菌、百日咳杆菌等常经此方式传播。此方式传播。p 经飞沫核传播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经飞沫核传播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远处,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可以此方间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等可以此方式传播。式传播。p 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可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可经尘埃传播。经尘埃传播。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p 一是传播广泛,发病率高;一是传播广泛,发病率高;p 二是冬春季节高发;二是冬春季节高发;p 三是少年儿童多见;三是少年儿童多见;p 四是在

    8、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四是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p 五是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五是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 (2)经水传播)经水传播 p 包括经饮用水传播和接触疫水传播两种方式包括经饮用水传播和接触疫水传播两种方式p 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p 水源被污染的情况可由自来水管网破损、污水渗入所致,也可因水源被污染的情况可由自来水管网破损、污水渗入所致,也可因粪便、污物污染水源所致粪便、污物污染水源所致p 生物恐怖主义对饮用水源的故意污染同样值得警惕。生物恐怖主义对饮用水源的故意污染同样值得警惕。 经饮用水传播流行

    9、特征经饮用水传播流行特征p 一是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一是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p 二是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二是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p 三是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三是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p 是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是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经疫水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p 一是病人有接触疫水史;一是病人有接触疫水史;p 二是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二是发病有地区、季节、职业分布特点;p

    10、 三是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三是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可引起暴发或流行;p 四是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四是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的发生。 (3)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 p 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方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方式。式。p 食物是病原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在其生产、加工、运输、储食物是病原微生物生存的良好环境,在其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其中以鱼、肉类和存及销售的各个环节均可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其中以鱼、肉类和乳制品污染最为重要

    11、。乳制品污染最为重要。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p 一是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一是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p 二是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二是患者的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p 三是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三是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 (4)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 p 通常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通常分为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两种。p 性病、狂犬病等可经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乙型肝炎等可经性病、狂犬病等可经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乙型肝炎等可经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12、p 一是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家庭及同住者一是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家庭及同住者间的传播;间的传播;p 二是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二是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p 三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三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p 四是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的发生。四是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的发生。 (5)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 p 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方式。包括机械携带和生物性(吸血)传播两种方式。p 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可通过苍

    13、蝇、蟑螂等节肢动物机械携带传播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可通过苍蝇、蟑螂等节肢动物机械携带传播p 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p 一是地区性:病例的分布与传播该病的节肢动物的分布一致;一是地区性:病例的分布与传播该病的节肢动物的分布一致;p 二是季节性:发病率升高与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相一致;二是季节性:发病率升高与节肢动物的活动季节相一致;p 三是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发病多,如森林三是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发病多,如森林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在老疫区发病多集中在儿童,在新疫区发脑炎多见于伐木工人;

    14、在老疫区发病多集中在儿童,在新疫区发病则无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病则无明显的年龄分布特征;p 四是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四是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6)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 p 经土壤传播的疾病主要是传播一些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及经土壤传播的疾病主要是传播一些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及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破伤风、炭疽)所致的感染。能形成芽孢的细菌(破伤风、炭疽)所致的感染。p 经土壤传播传染病的意义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经土壤传播传染病的意义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以及个人的卫生习惯和劳动条件等,如赤脚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以及个人的卫生

    15、习惯和劳动条件等,如赤脚下地劳动易患钩虫病,有破损的皮肤接触土壤易患破伤风等。下地劳动易患钩虫病,有破损的皮肤接触土壤易患破伤风等。 (7)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可分为两类:可分为两类:p 一是易感者在接受检查或治疗时由污染的器械导致的疾病的传播;一是易感者在接受检查或治疗时由污染的器械导致的疾病的传播;p 二是由于输血或所使用的生物制品和药品遭受污染而造成的传播,二是由于输血或所使用的生物制品和药品遭受污染而造成的传播,如病人在输血时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艾滋病等。如病人在输血时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艾滋病等。 以上七种传播途径均是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于传播因素以上七种传播途径均是病原

    16、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于传播因素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故可将其统称为水平传播。故可将其统称为水平传播。 (8)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p 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p 一般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和分娩引起的传播一般包括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和分娩引起的传播p 淋球菌、疱疹病毒等均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淋球菌、疱疹病毒等均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3、确定疫源地的范围、确定疫源地的范围p 根据发病日期一般可以确定病人可以排出病原体的日期根据发病日期一般可以确定病人可以排出病原体的日期(传染期传染期)p 查明

    17、病人在此时期内的活动范围,带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了外界查明病人在此时期内的活动范围,带病原体的排泄物污染了外界什么物品、污染的范围什么物品、污染的范围p 在病人可能传播范围内开展病例搜索,主动发现可疑病人在病人可能传播范围内开展病例搜索,主动发现可疑病人p 尽快确定疫点、疫区范围,提出相应处理措施(消毒、停业整顿尽快确定疫点、疫区范围,提出相应处理措施(消毒、停业整顿等)。等)。 4、调查并登记密切接触者:、调查并登记密切接触者:p 对于某些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传染期内的密切接对于某些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传染期内的密切接触者,有可能已经被感染,而存在发病的可能触者,有可能

    18、已经被感染,而存在发病的可能p 因此,要对接触者及时进行调查,根据此种疾病的传染特点,区因此,要对接触者及时进行调查,根据此种疾病的传染特点,区分密切接触和一般接触者,查明哪些人应该接受医学观察或留验,分密切接触和一般接触者,查明哪些人应该接受医学观察或留验,哪些人应该接受预防接种、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应该进行什么哪些人应该接受预防接种、被动免疫或药物预防,应该进行什么检验等。检验等。p 询问每个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活动范围和主要接触人员等,询问每个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活动范围和主要接触人员等,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调查、登记和管理工作。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调查、登记和管理工作。p 对需要进行交通检

    19、疫的传染病,如果发现病例在传染期内有外出对需要进行交通检疫的传染病,如果发现病例在传染期内有外出史,应按有关规定通知有关交通部门和当地疾病控制部门,以便史,应按有关规定通知有关交通部门和当地疾病控制部门,以便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 5、提出控制措施、提出控制措施 p 初步明了上述情况后就应提出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初步明了上述情况后就应提出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p 组织当地医务人员和卫生防病人员,开展防治工作组织当地医务人员和卫生防病人员,开展防治工作p 并督促检查其实施情况。并督促检查其实施情况。 6、在当地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在当地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 7、对疫

    20、情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对疫情控制措施进行评估p 防疫措施实施后,应对其效果作出评价,反过来也能验证初步的防疫措施实施后,应对其效果作出评价,反过来也能验证初步的调查分析是否正确。调查分析是否正确。p 有无续发病例及新疫区的出观,是防治措施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有无续发病例及新疫区的出观,是防治措施评价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之一。p 如果发生续发病列,说明其效果不佳成贯彻不力,也可能是因为如果发生续发病列,说明其效果不佳成贯彻不力,也可能是因为初步的调查分析不正确。初步的调查分析不正确。p 因此,需要对疫情趋势进行估计,拟定继续调查分析的内容和进因此,需要对疫情趋势进行估计,拟定继续调查分析的内容和进一

    21、步的防治措施,以彻底控制疫情一步的防治措施,以彻底控制疫情 三、调查方法三、调查方法 (一)询问(一)询问 p 由于流行病学调查要查清的问题,许多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详细由于流行病学调查要查清的问题,许多是过去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询问就是很重要的查清这些情况的方法。的询问就是很重要的查清这些情况的方法。p 被询问的人包括病人、病人的家庭成员、邻居、单位负责人、临被询问的人包括病人、病人的家庭成员、邻居、单位负责人、临床医生以及其他可以提供情况的人。床医生以及其他可以提供情况的人。p 询问的方式可以个别谈话或开调查会的方式。询问的方式可以个别谈话或开调查会的方式。p 询问时要首先说明来意和调查的实际

    22、意义,取得对方的合作。询问时要首先说明来意和调查的实际意义,取得对方的合作。p 在调查中要关心病人及其周围人,通过询问,应尽量查清上述应在调查中要关心病人及其周围人,通过询问,应尽量查清上述应该查请的各项内容。该查请的各项内容。 (二)现场观察(二)现场观察 p 现场观察也是重要的现场调查方法之一,应该仔细察看现场情况,现场观察也是重要的现场调查方法之一,应该仔细察看现场情况,以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便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p 一般应根据不同病种确定不同的调查重点。一般应根据不同病种确定不同的调查重点。 对肠道传染病应该着重调查饮食饮水卫生、粪便管理、苍蝇孳生情况等;

    23、对呼吸道传染病则应了解居住密度、病人与健康人的接触、群众集会等情况。 对虫媒传染病则要调查有关的媒介昆虫以及其叮咬人的可能性等。p 由于现场的情况是不断交化的,往往需要多次进行现场观察和调由于现场的情况是不断交化的,往往需要多次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查。查。 (三)进行必要的检验(三)进行必要的检验p 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可疑的传染源,确定周围环境物品被污染检验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可疑的传染源,确定周围环境物品被污染的情况的情况(水、食物、日常生活用品、昆虫媒介等水、食物、日常生活用品、昆虫媒介等),该地区人群免,该地区人群免疫水平及易感者数量等。疫水平及易感者数量等。p 所需要的检捡方法根据情况而定,

    24、一般包括血清学、化学、微生所需要的检捡方法根据情况而定,一般包括血清学、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卫生学等检验方法。物学、寄生虫学、卫生学等检验方法。暴发调查暴发调查 一、调查目的一、调查目的p 暴发调查是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许多暴发调查是指对集体单位或某一地区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发生许多同类病人时所进行的调查。如食物中毒、经水传播的伤寒流行等。同类病人时所进行的调查。如食物中毒、经水传播的伤寒流行等。p 疾病暴发的特点:时间较短;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疾病暴发的特点:时间较短;单位集中或地区分布集中;病人相对较多;症状相似;病人的菌型一致(病原学检查发病人相对较多;症状相

    25、似;病人的菌型一致(病原学检查发现)。现)。p 全面、深入的暴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全面、深入的暴发调查是整个工作的关键。p 暴发调查就是对疾病暴发时间、地点、人群和发病因素进行全面暴发调查就是对疾病暴发时间、地点、人群和发病因素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以控制暴发、消除疫情。调查了解,并制定有效防治措施,以控制暴发、消除疫情。 暴发调查的目的暴发调查的目的p 一是确定疫情性质,就是确定本次暴发的性质;一是确定疫情性质,就是确定本次暴发的性质;p 二是查清暴发危害程度,就是疾病三间分布;二是查清暴发危害程度,就是疾病三间分布;p 三是查明病因和暴发影响因素,如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

    26、三是查明病因和暴发影响因素,如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p 四是确定高危人群,并且予以有效的保护;四是确定高危人群,并且予以有效的保护;p 五是制定切实措施,控制疾病暴发和流行,并总结经验教训,避五是制定切实措施,控制疾病暴发和流行,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二、调查内容和步骤二、调查内容和步骤p 赴现场调查前需对此次暴发的基本病情和分布特征作一般性了解赴现场调查前需对此次暴发的基本病情和分布特征作一般性了解p 并根据所获得的初步信息,对疾病性质和暴发原因作出初步估计并根据所获得的初步信息,对疾病性质和暴发原因作出初步估计p 决定调查组成员,配备相应的检验仪器设备赶

    27、赴现场开展调查。决定调查组成员,配备相应的检验仪器设备赶赴现场开展调查。p 在多数情况下,首先根据经验采取常规初步措施,然后在暴发调在多数情况下,首先根据经验采取常规初步措施,然后在暴发调查过程中不断修正。查过程中不断修正。p 暴发调查遵循的原则:边调查边采取控制措施。暴发调查遵循的原则:边调查边采取控制措施。 暴发调查的基本思路:暴发调查的基本思路:p 核实诊断或问题并确立流行存在,核实诊断或问题并确立流行存在,p 描述流行的分布特征,描述流行的分布特征,p 形成并检验有关流行因素的假设,形成并检验有关流行因素的假设,p 获得结论并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获得结论并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 暴发

    28、调查调查步骤:暴发调查调查步骤:p 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深入调查深入调查资料整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采取措施采取措施总结报总结报告。告。暴发调查的工作步骤暴发调查的工作步骤 (一)全面听取疫情汇报(一)全面听取疫情汇报p 主要是为了迅速了解基本情况,初步确认暴发。主要是为了迅速了解基本情况,初步确认暴发。 (二)核实诊断,验证暴发(二)核实诊断,验证暴发p 对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对病例结合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作出诊断,尤其是首例和首批病例。出诊断,尤其是首例和首批病例。 (三)初步调查(三)初步调查p 1、首例病人调查、首例病人调查p

    29、2、发病情况调查:暴发的时间、地点、疫情趋势(继续发展还是、发病情况调查:暴发的时间、地点、疫情趋势(继续发展还是下降),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点。下降),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点。p 3、人口和环境情况调查、人口和环境情况调查p 4、初步判断,提出假设:可能的病因和传播途径。、初步判断,提出假设:可能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p 5、采取措施:抢救病人,传染源隔离;消除可疑因素;采集标本;、采取措施:抢救病人,传染源隔离;消除可疑因素;采集标本;环境消毒。环境消毒。 p 6、尽可能使用已近发布的调查表,特殊情况制定调查表。、尽可能使用已近发布的调查表,特殊情况制定调查表。 (四)深入调查(四)深入

    30、调查 即对疫情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即对疫情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 p 1、病例调查:实际发病数(尤其是首发病例或首批病例),不要、病例调查:实际发病数(尤其是首发病例或首批病例),不要漏病例,不可误诊。漏病例,不可误诊。 p 2、非病例调查:未发病的同一单位的人员进行调查,以找出疾病、非病例调查:未发病的同一单位的人员进行调查,以找出疾病暴发的原因。暴发的原因。 p 3、人口调查:疾病暴发时发病单位的总人数,用于罹患率的计算。、人口调查:疾病暴发时发病单位的总人数,用于罹患率的计算。 p 4、流行因素调查:生活和卫生状况、可疑的水源或食物及厨房卫、流行因素调查:生活和卫生状况、可

    31、疑的水源或食物及厨房卫生进行重点调查。生进行重点调查。 p 5、实验室检查:对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厨房环境和可疑食物、实验室检查:对病人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厨房环境和可疑食物或水源进行病原学检查。或水源进行病原学检查。 (五)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五)资料整理与初步分析p 1、资料整理、资料整理 调查卡片内容是否完整;诊断是否正确;其他资料是否齐全。p 2、描述分布、描述分布 (1)时间分布:按发病日期绘制出不同组别的流行曲线(按小时、日、周、月、年来计算),根据潜伏期的长短确定组距,一般以1/81/4潜伏期为时间单元、绘制发病直方图或发病曲线。 (2)人群分布:按年龄、性别、职业、劳动情况等进

    32、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组别的发病率。注意早期病例曲线。 (3)地区分布:绘制标点地图或地区分布图;注意河流、公路、铁路、食品供应区等特征。 3、确定流行类型、确定流行类型 (1)同源暴发:包括共同传播媒介和共同暴露,可有一)同源暴发:包括共同传播媒介和共同暴露,可有一次暴露,也可多次暴露。次暴露,也可多次暴露。p 共同传播一次暴露特点:共同传播一次暴露特点: 时间分布:流行曲线突起突落,呈单峰型,全部病例均发生在一个潜伏期全距内。 单位分布:病例集中发生在与共同传播因素有关的单位内 人群分布:基本无差异,发病人群均有共同暴露于某因素的历史。p 二次暴露特点:二次暴露特点: 有两个发病高峰,时间与二

    33、次暴露时间一致。发病超过一个潜伏期全距。 p 多次暴露特点:多次暴露特点: 高峰宽,可有多个高峰。 p 连续暴露特点:连续暴露特点: 流行曲线较快上升,但持续时间较长,病例出现时间超过最长潜伏期。 病例常集中在一个最短、最长潜伏期。 流行曲线呈正偏态分布。p (2)非同源暴发:)非同源暴发: 暴发时流行曲线可单峰(峰宽),也可多峰,病例在单位内分布不均匀,有聚集家庭或班组性,呈辐射状分布等。 p (3)混合传播:即同源和非同源均存在。)混合传播:即同源和非同源均存在。 往往在同源暴发后有发生非同源暴发。 混合传播时流行曲线上往往出现“拖尾现象”。 4、暴露日期推算、暴露日期推算p 共同暴露时间

    34、共同暴露时间首例病例发病时间首例病例发病时间最短潜伏期最短潜伏期 p 共同暴露时间共同暴露时间末例病例发病时间末例病例发病时间最长潜伏期最长潜伏期 p 发病高峰发病高峰常见潜伏期(或平均潜伏期)常见潜伏期(或平均潜伏期) 5、传播途径的分析和判断、传播途径的分析和判断 p (1)判断依据:流行特征)判断依据:流行特征;传播实现的条件(致病因子污染的可传播实现的条件(致病因子污染的可能性、人群暴露机会)能性、人群暴露机会);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p (2)分析步骤:分析流行特征)分析步骤:分析流行特征;确定共同暴露时间确定共同暴露时间;确定传播因素确定传播因素;确定污染原因确定污染原因;实验室检

    35、查实验室检查 p (3)常见传播途径的分析和判断:食源传播、水源传播、呼吸道)常见传播途径的分析和判断:食源传播、水源传播、呼吸道传播传播 (六)采取措施和效果评价(六)采取措施和效果评价p 根据调查结论提出相应控制措施根据调查结论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并可对早期的应急措施做调整或并可对早期的应急措施做调整或补充。补充。p 采取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可用日发病率下降作为暴发得到逐采取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可用日发病率下降作为暴发得到逐步控制的指标。步控制的指标。p 采取措施的时间采取措施的时间 措施采取应在疫情高峰之前,如采取的措施在疫措施采取应在疫情高峰之前,如采取的措施在疫情下降之后,则无法

    36、判断措施效果,可能为自发终止,且要注意情下降之后,则无法判断措施效果,可能为自发终止,且要注意发病率的自然下降,包括流行高峰后下降,感染来源自然消除,发病率的自然下降,包括流行高峰后下降,感染来源自然消除,大部分易感者已经发病或感染,或者大量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力大部分易感者已经发病或感染,或者大量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力等。等。p 在采取措施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不再发生新病例,或经过一在采取措施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不再发生新病例,或经过一个常见潜伏期后疫情下降,则可认为防疫措施正确。个常见潜伏期后疫情下降,则可认为防疫措施正确。 (七)撰写调查报告(七)撰写调查报告 根据全部调查材料及防制措施的效果观察,写出书面调查根据全部调查材料及防制措施的效果观察,写出书面调查报告,并送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并送有关部门和单位。p 暴发的经过、暴发原因、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流行趋势等调查暴发的经过、暴发原因、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流行趋势等调查结果;结果;p 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p 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p 对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建议对今后预防类似事件的建议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0136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