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doc》由用户(宇zoey)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金华的双龙洞 部编人教版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17 金华 双龙洞 教案 教材 分析 教学 反思 下载 _四年级下册_部编版(统编版)_语文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文本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作者参观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所感,令人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全文记叙有详有略,结构严谨,描写生动,景物特点鲜明,融情入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授本课的过程中,可采用读悟结合、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叙述有条理和用词造句准确、朴实的特点。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聚集、拥挤、观赏”等
2、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4.领悟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点感受双龙洞的奇观和大自然的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和运用恰当词句描绘事物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1.会认“浙、簇、臀”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杜”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杜鹃、气势、变化多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写作顺序。1.正确读写字词,积累重点词语和句子。2.在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运用多媒体
3、课件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景图片。导语:高山巍峨,大河滔滔,鸟飞兽走,花红草绿,这是大自然在地面上为我们呈现的一幅幅美丽的杰作。殊不知,在地下,她也为我们展示出了奇妙的景观。今天,我们就随同叶圣陶爷爷去欣赏那让人叹为观止的迷人世界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释题记金华的双龙洞。明确:“记”即记录之义,记的是游览的经过情形,说明本文是一篇游记;“金华”交代了游览的地方;“双龙洞”点明了具体的游览景点。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课文有关资料。叶圣陶(1895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散
4、文集脚步集西川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双龙洞 位于浙江金华山双龙风景区中心,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洞温常年为15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2.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字词,指名认读,注意变色的字,教师纠正读错的字音。会写的字:江 店 森 背 部动 角 登 石钟 石 变化多 上 会认的字:一 突 黑 读准字音:“浙”是翘舌音,读“zh
5、”,不要读成“z”;“簇”读“c”,不要读成“ch”或“z”;“臀”是前鼻音,读“tn”,不要读成“din” 。多音字: 盘曲 系鞋带曲 系 歌曲 关系形近字示例:浙(浙江) 杜(杜鹃) 端(开端)瑞(瑞雪)淅(淅沥) 社(社会) 湍(湍急)揣(怀揣)书写指导:“簇”下边是“族”,不是“旅”;“臂”下边第一笔是“丨”,不是“丿”;“移” 左边“禾”的最后一笔捺变成点;“乳”左下边“子”的第三笔变成提;“蜒”中间是“廴”,不是“辶”。(2)重点词语释义。明艳 鲜明艳丽;明丽。突兀 高耸的样子。突然,出乎意外。森郁 树木茂盛繁密。孔隙 窟窿眼儿;缝儿。课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儿。蜿蜒 蛇类爬行的样子
6、。(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石钟乳 溶洞中悬在洞顶上的像冰锥的物体,与石笋上下相对,由碳酸钙逐渐从水溶液中析出积聚而成。也叫钟乳石。变化多端 变化多种多样。上源 水流起头的地方。4.学生练习书写、识记,教师巡视、纠正。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预设:(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画出游览双龙洞的路线。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边板书边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明
7、确:游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方法拓展:按游览顺序写景是按作者实际游览的行踪,或者是以作者刻意设计的行踪为线索,有目的地选择观赏重点,以所见所闻的先后顺序,依次写来。写景游记散文,一般按照游踪来组织材料,便于写清楚方位和沿途的具体景观,给人一目了然之感,文章也显得井然有序。(2)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2.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路上见闻。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
8、四部分(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部分(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部分(第8自然段):写乘船出洞。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叶圣陶爷爷初步了解了双龙洞。通过朗读课文,我们又积累了丰富的词语,如“_、_”,知道了作者是按_的顺序为我们介绍双龙洞的景观的。课堂上,同学们表现得积极主动,如第_小组的4个同学更是以此扮演了导游和游客的身份演绎了游双龙洞的过程。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自由交
9、流并积累学习方法。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2.了解金华双龙洞的外洞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3.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1.理解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双龙洞的外洞、内洞特点。2.感受双龙洞的雄、奇、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浙江 罗店 杜鹃 宽窄 森郁 气势 聚集 拥挤 心情 肩背 臀部 脚跟 移动 昏暗 挤压 额角 登陆 宽广 石钟乳 石笋 变化多端 观赏 上源2.教师激情导入新课。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跟随作者简单游览
10、了双龙洞。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透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作者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感受沿途迷人的景色。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学生在书中画出作者所看到的景物。预设:(1)作者沿途看到了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明确:作者沿途看到了映山红、油桐、山。映山红繁多而茂盛,油桐花也很多,粉红色的山独具特色。(2)请一名学生读一读这一段的第三句话,再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学生理解这句话有些难度,教师可设计提问: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
11、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3)请一名学生读一读第2自然段中写景的句子,看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提示:粉红色的山上,开满了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映山红,大朵大朵的油桐花一丛丛,一簇簇,在一片新绿的映衬下格外生机勃勃。(4)联系春天的草木,理解“新绿”的意思。明确:“新绿”是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颜色。刚长出时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2.山中有花也有水,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溪流的特点。讨论:溪
12、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明确: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二)学习课文第48自然段,感受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了解外洞的特点,体会双龙洞的“宽”“大”。过渡: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可以分别用哪个字来概括?明确:山路“美”洞口“宽”,外洞“大”。预设:(1)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