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科学技术革命的历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技术 革命 历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v哥白尼哥白尼v伽利略伽利略v牛顿牛顿v爱因斯坦爱因斯坦v引言引言:近代和现代的划界近代和现代的划界v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v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近代第二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v近代第三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近代第三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v现代第四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现代第四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v近代科学技术近代科学技术(Neote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与现代科学与现代科学技术技术(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划分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分明的界线。没有绝对分明的界线。“Mo
2、dern”一词亦可译为一词亦可译为“近代近代”。v科学技术史的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史的近代和现代,跟社会史的近代和现代划分并不跟社会史的近代和现代划分并不完全一样完全一样,而且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分期同世界近代史、而且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分期同世界近代史、现代史也不相同。现代史也不相同。v恩格斯把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作为恩格斯把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现代自然科学”的起点的起点,主要是将实验的、理论的、并得到系统全面发展的主要是将实验的、理论的、并得到系统全面发展的“科学的科学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同经验的、零散的古代科学加以区别。同经验的、零散的古代科学加以区别。v现在人们通常将现在人
3、们通常将2020世纪科学技术看成现代科学技世纪科学技术看成现代科学技术术, ,其缘由在于以其缘由在于以20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代表的物理学, ,与牛顿经典物理学在科学观念与与牛顿经典物理学在科学观念与规范规范(paradigm)上的本质区别上的本质区别, ,由此作为近代科学由此作为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分期。因此与现代科学的分期。因此, ,广义上的现代科学技广义上的现代科学技术术起始于起始于1919世纪末世纪末2020世纪初世纪初, ,即近代以来第三次即近代以来第三次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v2020世纪中叶世纪中叶, ,分子生物学、系
4、统论、控制论和信分子生物学、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产生与发展息论的产生与发展, ,导致自然科学由物理科学单导致自然科学由物理科学单一学科主导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与一学科主导向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与物质科学等全面变革物质科学等全面变革, ,而而7070年代初基因技术、信年代初基因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也区别于以往的传统技术。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也区别于以往的传统技术。因此因此, ,严格说来严格说来, ,狭义的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狭义的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主要主要指指20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学技术。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学技术。v第一次科学革命(15431755)v第一次科学革
5、命的特点v第一次技术革命(17331823)v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科学革命(15431755)v1543,1543,哥白尼哥白尼(Copernicus,Nicholaaus 1473-1543)(Copernicus,Nicholaaus 1473-1543)天体天体运行论运行论, ,维萨留斯维萨留斯(Vesalius,Audreas 1514-54)(Vesalius,Audreas 1514-54)人体构人体构造造v1576,1576,第谷第谷布拉埃布拉埃(Tycho,Brahe 1546-1601)(Tycho,Brahe 1546-1601)建立天文观测建立天文观测站站, ,系
6、统进行天体观测系统进行天体观测v15831583、1590,1590,伽利略伽利略(Galilei,Galileo 1564-1642)(Galilei,Galileo 1564-1642)先后发先后发现摆的等时性和落体定律现摆的等时性和落体定律( (论运动论运动),),晚年在幽禁中完成晚年在幽禁中完成两大两大“对话对话”: :天文对话天文对话( (即即16321632年的年的关于托勒密和关于托勒密和吾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吾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力学对话力学对话( (即即16381638年的年的关于力学以及地上运动的两个新科学中的对话和数关于力学以及地上运动的两个新科学中的对话和
7、数学证明学证明v1599,1599,开普勒开普勒(Kepler,Johannes 1571-1630)(Kepler,Johannes 1571-1630)作为第谷助手作为第谷助手开始研究火星运行开始研究火星运行, ,于于16191619年发表行星运动三定律年发表行星运动三定律v1628,1628,哈维哈维(1578-1657)(1578-1657)心血运动论心血运动论阐述了血液循环原阐述了血液循环原理理v16691669、1680,1680,牛顿牛顿(Newton,Sir Isaac 1642-1727)(Newton,Sir Isaac 1642-1727)、莱布尼、莱布尼兹兹(Leibn
8、iz,G.W,Freiberr von 1646-1716)(Leibniz,G.W,Freiberr von 1646-1716)先后各自独立先后各自独立创立微积分创立微积分(1686(1686发明积分发明积分) )v1687,1687,牛顿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载有万有引力定律和运载有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动三定律, ,完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完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上的第一次大综合v1738,1738,贝努利贝努利流体力学流体力学v1743,1743,达朗贝尔达朗贝尔力学原理力学原理v1744,1744,莫泊图莫泊图自然规律的一致性自然规律的一致性、欧勒、欧勒求极
9、大极小的求极大极小的方法方法均提出最小作用原理均提出最小作用原理v1748,1748,欧勒欧勒无限解析概论无限解析概论, ,从数学上完善了经典力学从数学上完善了经典力学, ,发发展为分析力学展为分析力学, ,为力学的广泛应用创造了理论前提为力学的广泛应用创造了理论前提v第谷第谷布拉赫是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是丹麦天文学家,他用肉他用肉眼观测行星运动,比以前的观眼观测行星运动,比以前的观测几乎测几乎准确了准确了20倍。而后,他的助手倍。而后,他的助手约翰尼约翰尼斯斯开普勒采用他对火星的观测资料,开普勒采用他对火星的观测资料,推导出了几个关于行星运动的定理。推导出了几个关于行星运动的定理。他反对哥白
10、尼的日心说,并努力发展他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并努力发展他自己的观点,即所有其它行星都围他自己的观点,即所有其它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而这一体系的全部天体绕太阳运行,而这一体系的全部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转。都围绕地球运转。 v16421642年年, ,伟大的伽利略逝世而伟大的伽利略逝世而诞生了伟大的牛顿诞生了伟大的牛顿v16691669年年, ,牛顿牛顿(Newton,Sir (Newton,Sir Isaac 1642-1727) Isaac 1642-1727) 创立微积创立微积分分(1686(1686发明积分发明积分) )v16871687年年, ,牛顿牛顿自然哲学的数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学原理载
11、有万有引力定律载有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三定律和运动三定律, ,完成了自然科完成了自然科学理论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学理论上的第一次大综合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特点第一次科学革命的特点 : 第一次科学革命从哥白尼革命到牛顿力学体第一次科学革命从哥白尼革命到牛顿力学体系的系的完善完善 , ,长长达两个多世纪。其特点是达两个多世纪。其特点是:v近代科学作为一种革命力量近代科学作为一种革命力量, ,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上历史舞台走上历史舞台, ,争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争得了崇高的社会地位。日心说日心说一问世就被禁止、布鲁诺被火焚、伽利略被监禁一问世就被禁止、布鲁诺被火焚、伽利略被监禁, ,表明近代自然
12、科学是在同反动封建教会和宗教神表明近代自然科学是在同反动封建教会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诞生的学的斗争中诞生的,16,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所确立的新教精神为科学和资本主义发展提改革所确立的新教精神为科学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社会土壤供了社会土壤, ,而科学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而科学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力量建的革命力量, ,科学精神成为支撑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精神成为支撑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的强大精神力量v中世纪异端裁判的酷烈程度是中世纪异端裁判的酷烈程度是惊人的惊人的,以最严重的西班牙为例,以最严重的西班牙为例,据统计据统计,从从1483年以后年以后300
13、多年多年的时间里的时间里,被判处的异端分子达被判处的异端分子达38万多人万多人,被火刑处死者达被火刑处死者达10万万余人!余人!v1600年年2月月17日日,比哥白尼更坚比哥白尼更坚定的乔尔达诺定的乔尔达诺布鲁诺布鲁诺(1548-1600)在罗马花卉广场被宗教裁在罗马花卉广场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判所处以火刑v1616年年,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裁判所。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持沉默。持沉默。1632年年,伽利略发表,伽利略发表两种世界观的对话两种世界观的对话一书,一书,被教会认为违反了被教会认为违反了161
14、6年的禁年的禁令。伽利略被召到罗马囚禁了令。伽利略被召到罗马囚禁了几个月,受到缺席审判,遭到几个月,受到缺席审判,遭到苦刑和恐吓,并被迫当众跪着苦刑和恐吓,并被迫当众跪着表示表示“公开放弃、诅咒和痛恨公开放弃、诅咒和痛恨地动学说的错误和异端地动学说的错误和异端”,最,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他的书也后被判处终身监禁,他的书也被列为禁书。被列为禁书。1983年年,罗马教,罗马教廷正式承认,廷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v近代科学作为一种实验科学近代科学作为一种实验科学,在实验与理性认识的在实验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变
15、革。基础上实现科学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变革。望远镜、望远镜、温度计、气压计和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的发明与改温度计、气压计和显微镜等仪器设备的发明与改失失,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技术手段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技术手段;弗朗西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1562-1626)的的新工具新工具(1620)和和笛卡儿笛卡儿(1596-1650)的的方法论方法论(1637)为科学探为科学探求真理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原则。求真理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原则。v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近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率先在欧洲国家确立率先在欧洲国家确立起来起来,开创了科学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开创了科学社会化的发展道路。意大利佛罗
16、意大利佛罗伦萨科学社伦萨科学社(1657)、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1662)、法国皇、法国皇家科学院家科学院(1666)和德国柏林科学院和德国柏林科学院(1700)等科学组等科学组织纷纷相继建立织纷纷相继建立,使科学活动成为有组织的、独立使科学活动成为有组织的、独立的社会职业和崇高事业。的社会职业和崇高事业。纺织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 ,成为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成为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的导火线与先导技术业革命的导火线与先导技术, ,主要发明有主要发明有: :v1733,1733,约翰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凯伊发明飞梭, ,改进了纺织机改进了纺织机v1738,1
17、738,约翰约翰惠特和路易斯惠特和路易斯鲍尔制造了滚轮式纺织机鲍尔制造了滚轮式纺织机v1764,1764,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滚轮纺织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滚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珍妮纺织机) )v1768,1768,阿克莱特制造了桨叶式纺织机阿克莱特制造了桨叶式纺织机( (水力推动水力推动) )v1779,1779,克朗普顿制造了走锭精纺机克朗普顿制造了走锭精纺机( (骡机骡机, ,综合了珍妮机和综合了珍妮机和水力织机水力织机) )v1787,1787,卡特赖特制造了蒸汽织机卡特赖特制造了蒸汽织机( (蒸汽作动力的织布机蒸汽作动力的织布机) )马克思说马克思说: :“1738“1738年年,
18、,约翰约翰惠特提供了他的纺织机惠特提供了他的纺织机,18,18世纪的世纪的产业革命就由此开始了。产业革命就由此开始了。”蒸汽机的发明与创新蒸汽机的发明与创新, ,把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把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向高潮。但这有一个历史过程向高潮。但这有一个历史过程: :v1695,1695,丹尼斯丹尼斯巴本巴本( (法法) )发明活塞蒸汽机发明活塞蒸汽机( (用作抽水装置用作抽水装置) )v1698,1698,托马斯托马斯萨弗里萨弗里( (英英) )发明蒸汽抽水机发明蒸汽抽水机v1705,1705,托马斯托马斯纽可门纽可门( (英英) )发明常压蒸汽机发明常压蒸汽机v1765-1
19、7821765-1782年年, ,瓦特瓦特(Watt,James 1736-1819)(Watt,James 1736-1819)在前人发明在前人发明的基础上的基础上, ,对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对用于矿井抽水的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创新, ,在蒸汽机上加了一个冷凝器在蒸汽机上加了一个冷凝器, ,完成了普遍用作工业完成了普遍用作工业动力机的高效率的往复式蒸汽机动力机的高效率的往复式蒸汽机, , 成为一项划时代的发成为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其最大功绩之一是减少燃料消耗明。其最大功绩之一是减少燃料消耗, ,显著提高了热效率。显著提高了热效率。每小时每一马力的耗煤量每小时每一马力的
20、耗煤量: :萨弗里蒸汽机萨弗里蒸汽机:80:80公斤公斤 纽可门蒸汽机纽可门蒸汽机:25:25公斤公斤 瓦特的蒸汽机瓦特的蒸汽机:4.3:4.3公斤公斤恩格斯说恩格斯说: :“蒸汽机是一项真正的国际发明。蒸汽机是一项真正的国际发明。”v詹姆斯詹姆斯瓦特之墓瓦特之墓v瓦特塑像瓦特塑像v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技术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应用, ,引起机器制引起机器制造和相关技术领域的重大发明与变革造和相关技术领域的重大发明与变革, ,从而迅速从而迅速从从纺织领域扩散到其他纺织领域扩散到其他领域领域, ,其中其中1919世纪初世纪初蒸汽动力蒸汽动力运输工具的
21、发明与实用化最为突出运输工具的发明与实用化最为突出:v1802,1802,特里维西克特里维西克( (英英) )发明蒸汽机车发明蒸汽机车v1807,1807,富尔顿富尔顿( (美美) )发明蒸汽轮船发明蒸汽轮船,1814,1814年蒸汽军舰年蒸汽军舰v1814,1814,史蒂文森史蒂文森( (英英) )发明蒸汽火车头发明蒸汽火车头v1819,1819,萨凡纳号萨凡纳号( (美美) )蒸汽帆船横渡大西洋蒸汽帆船横渡大西洋v1825,“1825,“旅行旅行”号号( (英英) )火车在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火车在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间第一条公用铁路间第一条公用铁路(25(25公里公里) )行驶行驶蒸汽动力运
22、输技术为英国的这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蒸汽动力运输技术为英国的这次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命, ,扩展到大西洋两岸的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创造扩展到大西洋两岸的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创造了条件了条件, ,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v这次技术革命形成了以纺织技术为先导、以蒸汽动力技术这次技术革命形成了以纺织技术为先导、以蒸汽动力技术为主导的技术为主导的技术体系体系, ,在微观上出现了工厂普遍采用的由工作在微观上出现了工厂普遍采用的由工作机机-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 -动力机三环节构成的机器体系动力机三环节构成的机器体系, ,这导致一种新这导致一种新的普适性技术规范建的普适性技术规
23、范建, ,使这场革命从纺织领域扩散到机械、使这场革命从纺织领域扩散到机械、冶金、运输等领域冶金、运输等领域, ,从英国传播、转移到欧洲大陆和北美洲。从英国传播、转移到欧洲大陆和北美洲。v这次技术革命是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的牛顿力学为基础的这次技术革命是以第一次科学革命中的牛顿力学为基础的, ,在长达在长达200200多年的力学革命似乎没有引起技术上重大变革多年的力学革命似乎没有引起技术上重大变革, ,但毕竟在牛顿力学完善并向应用力学发展的时代但毕竟在牛顿力学完善并向应用力学发展的时代, ,把技术革把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召唤起来了命和产业革命召唤起来了, ,而且造就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新而且造就了科学
24、与技术之间的新型关系。型关系。v这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产业革命这次技术革命直接导致产业革命, ,前者超前后者不多前者超前后者不多, ,二者二者几乎同步发生几乎同步发生, ,但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但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前者是技术体系前者是技术体系的根本变革的根本变革, ,后者则是生产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变革后者则是生产体系与产业结构的变革, ,不仅包不仅包含生产力的革命含生产力的革命, ,而且包含生产关系的革命。而且包含生产关系的革命。v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17551895)v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特点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特点n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18231902)n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特
25、点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特点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17551895)1818世纪下半叶至世纪下半叶至1919世纪世纪3030年代初年代初, ,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革命: :v1755,1755,康德康德宇宙发展史概论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了星云说提出了星云说v1796,1796,拉普拉斯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宇宙体系论进一步完善了天体演化说进一步完善了天体演化说v1783,1783,拉瓦锡创立氧化燃烧说拉瓦锡创立氧化燃烧说, ,引起化学革命引起化学革命v1803,1803,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道尔顿提出原子论v1811,1811,阿伏加德罗创立分子论阿伏加德罗创立分子论v1830-33,1830-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