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2121讲讲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基础落实基础落实一、戊戌变法一、戊戌变法1.1.社会基础社会基础 19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的维的维 新思想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新思想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2.2.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18951895年春的年春的“ ”,标志着维新思潮发,标志着维新思潮发 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以康有为为首的维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以康有为为首的维 新派与顽固派势力展开论战,在新派与顽固派势力展开论战,在18981898年年
2、中提出施政纲领,还组织了具有中提出施政纲领,还组织了具有 救亡性质的保国会。救亡性质的保国会。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康、梁康、梁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统筹全局折统筹全局折应诏应诏3.3.百日维新百日维新 18981898年年6 6月,光绪帝颁布月,光绪帝颁布 ,开始变,开始变 法。变法持续了法。变法持续了103103天,史称天,史称“ ”。 【概念辨析概念辨析】 戊戌变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百日维戊戌变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指百日维 新,广义则包含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新,广义则包含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团体的出现、百日维新等。团体的出现、百日维新等。定国是诏定国是诏百日维新百
3、日维新(1 1)法令)法令政治上: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废除政治上: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汰冗员,废除 。经济上: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经济上: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 的发展;奖励发明;改革财政;的发展;奖励发明;改革财政; 设立设立 。军事上: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实行军事上:裁撤绿营,精练陆军;实行 ; 添设海军。添设海军。文教上:开办文教上:开办 和中小学堂;废八股和中小学堂;废八股 开设经济特科;设译书局、报馆、学会;派人开设经济特科;设译书局、报馆、学会;派人 出国留学、游历。出国留学、游历。旗人寄生特权旗人寄生特权农工商业农工商业邮政局邮政局征兵制征兵制京师大
4、学堂京师大学堂 【细节点拨细节点拨】 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法令中废除了八股取士,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法令中废除了八股取士, 但科举制则是在但科举制则是在19051905年废除的。年废除的。4.4.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18981898年年9 9月,慈禧太后发动月,慈禧太后发动 ,大肆捕杀维新,大肆捕杀维新 人士,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人士,维新变法运动宣告失败。(2 2)评价)评价积极:有利于中国积极:有利于中国 发展和西学的传发展和西学的传 播,有利于维新派参与政权。播,有利于维新派参与政权。消极: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消极:未涉及设议院、开国会、 等君等君 主立宪制的主张主立宪
5、制的主张, ,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定宪法定宪法妥协性妥协性政变政变5.5.维新变法的性质和意义维新变法的性质和意义 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 的改良运动;是的改良运动;是 一次一次 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 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和民族意识;是近代中国第一次 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 的作用。的作用。 【概念辨析概念辨析】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 动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动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场思想解放的潮流, 以著
6、书立说,宣传、阐发、传播资产阶级维新以著书立说,宣传、阐发、传播资产阶级维新 思想为核心内容;后者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思想为核心内容;后者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爱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爱 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前者为后者打下了理论基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前者为后者打下了理论基 础,二者的结合点是础,二者的结合点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爱国救亡爱国救亡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启蒙思想启蒙二、义和团运动二、义和团运动1.1.背景背景 19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山东,教会活动世纪末,帝国主义势力深入山东,教会活动 猖狂,猖狂, 矛盾空前
7、尖锐。矛盾空前尖锐。2.2.爆发爆发 18981898年秋,年秋, 在冠县发动起义,揭开了义在冠县发动起义,揭开了义 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3.3.纲领:纲领:“ ” (1 1)“扶清扶清”:具有:具有 性质,有利于争取官性质,有利于争取官 军,但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军,但却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2 2)“灭洋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反帝战: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反帝战 争,但却带有笼统争,但却带有笼统 的色彩。的色彩。民族民族赵三多赵三多扶清灭洋扶清灭洋爱国爱国排外排外 【理解升华理解升华】 义和团运动虽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矛盾激化义和团运动虽是民族危
8、机加深、民族矛盾激化 的产物,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是帝的产物,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是帝 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人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人 民大众的矛盾。民大众的矛盾。“扶清灭洋扶清灭洋”只反映了帝国主只反映了帝国主 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4.4.活动活动 (1 1)18991899年秋,蔓延到山东、年秋,蔓延到山东、 许多州县。许多州县。 (2 2)19001900年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清政府改用年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清政府改用 “ “ ”的办法,默认义和团合法。的办法,默认义和团合法。 (3 3)6 6月中旬,义和团进攻北京月
9、中旬,义和团进攻北京 教堂和东教堂和东 交民巷使馆区,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交民巷使馆区,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4 4)义和团配合清军,在)义和团配合清军,在 、杨村一带狙击、杨村一带狙击 八国联军,并共同守卫天津。八国联军,并共同守卫天津。直隶直隶招抚招抚西什库西什库廊坊廊坊5.5.意义意义 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并粉碎了列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并粉碎了列 强强 的计划,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计划,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 的命运。的命运。6.6.失败原因失败原因 主观上,由于农民阶级缺乏科学、先进的革命主观上,由于农民阶级缺乏科学、先进的革命 纲领,而且组织上也缺乏统一的领
10、导和指挥。纲领,而且组织上也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 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瓜分中国瓜分中国随手一练随手一练1.1.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进步意义主要 表现在表现在 ( ) A.A.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B.B.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 C.C.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 D.D.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2.2.整整整整100100年
11、前,年前,“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生之一的谭嗣同生 前表示,前表示,“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 者,无以酬圣主者,无以酬圣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 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 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主要。这主要 体现了他体现了他 ( ) A.A.迷信皇权的愚忠精神迷信皇权的愚忠精神 B.B.学习西方的开放精神学习西方的开放精神 C.C.勇争第一的敬业精神勇争第一的敬业精神 D.D.爱国改革的牺牲精神爱国改革的牺牲精神D重点精讲重点
12、精讲1.1.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有什么区康梁维新思想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有什么区 别与联系?别与联系? (1 1)区别)区别 背景不同:早期维新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背景不同:早期维新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 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下,在一些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下,在一些 知识分子中间产生的;康梁维新思想则是在中知识分子中间产生的;康梁维新思想则是在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严重的情 况下提出的。况下提出的。理论体系不同:早期维新思想理论体系不同:早期维新思想 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后者构成相对完整的体系
13、。后者构成相对完整的体系。实践效果不同: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实践,实践效果不同: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实践,康梁维新思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展成为救康梁维新思想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展成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亡图存的政治运动。(2 2)联系:)联系: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早期维新思想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基础,二者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础,二者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二者二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二者都是爱国的二者都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和进步的。2.2.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运动?运动? (1)
14、(1)从变法的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从变法的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 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 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 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要挽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要挽 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 产阶级性质的运动。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2 2)从变法的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从变法的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应 诏统筹全局折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中,要求光绪帝仿效
15、日本、俄 国的改革进行变法,国的改革进行变法,应诏统筹全局折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成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 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尤其是政治、经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尤其是政治、经 济方面的措施,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济方面的措施,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 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 (3 3)从变法的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从变法的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 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 动。动。 (4
16、4)从领导力量上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从领导力量上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 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 动。动。3.3.如何认识义和团如何认识义和团“扶清灭洋扶清灭洋”的口号?的口号? 19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世纪末,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特别是教会活动的猖狂使广大人民直接身受其特别是教会活动的猖狂使广大人民直接身受其 害。因此,义和团打击的主要对象是
17、外国侵略害。因此,义和团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外国侵略 者,者,“扶清灭洋扶清灭洋”正是这种时代的产物。正是这种时代的产物。“扶扶 清清”有利于争取官军,但它又把有利于争取官军,但它又把“大清大清”和和 “ “中华中华”混同起来,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混同起来,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 对清政府和对封建制度的认识局限,也使义和对清政府和对封建制度的认识局限,也使义和 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灭洋”的口号,的口号, 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尖锐、人民对帝国主义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的尖锐、人民对帝国主义 的仇视,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参加义和团的强的仇视,成为千千万万中国人参加义和团的
18、强 大动力。但这个口号也表现出笼统的排外主大动力。但这个口号也表现出笼统的排外主 义,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方先进的文明等同义,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西方先进的文明等同 起来,体现了分散落后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和起来,体现了分散落后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和 落后性。落后性。 总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总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间的矛盾成为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间的矛盾成为 最主要的矛盾,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最主要的矛盾,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但 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 要矛盾之
19、后提出来的,表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要矛盾之后提出来的,表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 势力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是农民阶级小生势力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是农民阶级小生 产者局限性的体现。产者局限性的体现。4.4.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 (1 1)义和团运动是)义和团运动是1919世纪末一次自发的有组织世纪末一次自发的有组织 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反帝表现在直接把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反帝表现在直接把 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镇压,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镇压,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
20、 因此,同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更是带有鲜明因此,同中外反动势力的斗争,更是带有鲜明 的反帝反封建的色彩,义和团运动不是农民战的反帝反封建的色彩,义和团运动不是农民战 争而是革命运动。但由于其局限性,不能通过争而是革命运动。但由于其局限性,不能通过 义和团运动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义和团运动取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2 2)近代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紧密地)近代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联系在一起,和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与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起,还与中华民族的社会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义和团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
21、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义和团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不能因为义和团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不能因为义和团身上浓厚的封建忠君意识和迷信色彩,就否认他身上浓厚的封建忠君意识和迷信色彩,就否认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感。们朴素的爱国情感。5.5.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类别类别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不不同同点点手段手段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自上而度,发展资本主义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来实现目标下
22、的改革来实现目标通过通过“灭洋灭洋”的武装斗争来实的武装斗争来实现目标现目标影响影响掀起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掀起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潮流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阶级阶级属性属性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组织组织形式形式创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创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制定了明确的纲领,成立了制定了明确的纲领,成立了推动变法的团体和政党性组推动变法的团体和政党性组织织与宗教迷信结合在一起,没有与宗教迷信结合在一起,没有纲领,只提出口号,也无统一纲领,只提出口号,也无统一的组织的组织相同点相同点背景相同
23、: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背景相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目的相同:救亡图存。目的相同:救亡图存。对清朝态度相同:采取合作,抱有幻想。对清朝态度相同:采取合作,抱有幻想。结果相同:被结果相同:被反动势力镇压而宣告失败。反动势力镇压而宣告失败。命题视角命题视角视角一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追踪社会热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改革开放的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时指出,事实雄辨地证明,改革开放是伟大历程时指出,事实雄辨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
24、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展中国。 19 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世纪末,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只有变法图强才是中国的出资产阶级维新派认为只有变法图强才是中国的出路。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改路。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改革,与现实社会中的改革这一主题相一致。戊戌革,与现实社会中的改革这一主题相一致。戊戌变法运动中的机构改革同现实中的改革面临着类变法运动中的机构改革同现实中的改革
25、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要注意戊戌变法的经验教训。似的问题。要注意戊戌变法的经验教训。尝试命题尝试命题1 1 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对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历史学家认为: “ “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 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 )A.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B.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C.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D.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解析解析 此题的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