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毛概(复习考试资料)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3004041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格式:PPT
  • 页数:161
  • 大小:29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毛概(复习考试资料)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毛概 复习 考试 资料 课件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复习以及习题)第1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单选)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单选)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表在哪里?(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指导思想。(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值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简答)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常和全国人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地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4、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简答)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1)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2)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倡导调查研究,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

    5、面。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4)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了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6、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科学指导思想,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活的灵魂构成的科学体系。它的主要贡献:正确的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积极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取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基础。主要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简答)毛泽东思想

    7、的活的灵魂是什么?毛泽东思想是一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3)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把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

    8、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总之,这三个方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简答)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9、和发展(单选)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单选)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多选)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关于“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行”的思想、关于“三个有利于”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关于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多选)1998底中共中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单选)1998年2月25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

    10、,第一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单选)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简答)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论述)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主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它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地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

    11、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的理论成果。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单选)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手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12、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第2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单选)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单选)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多选)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单选)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多选)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

    13、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简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强大的思想武器。(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节 坚定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多选)“四个坚定不移”(1)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14、;(3)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4)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节 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多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单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多选)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单选)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

    15、过程中,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论述)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

    16、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轮廓。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单选)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单选)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名书信,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简答)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2)是对资本

    17、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3)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4)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多选)“四马分肥”是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第4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单选)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为党的八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单选)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单选)建国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

    18、了许多曲折和失误,原因很多,归要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搞清楚。(单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多选)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多选)社会主义本质是:(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3)最终达到共同致富。(简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的显著特点有哪些?(1)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3)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4)

    19、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单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单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简答)之所以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因为:(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二、发展才是硬道理(论述)试述发展才是硬道理。(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2)最

    20、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来发展。(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发展。(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单选)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单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简答)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3)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单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党

    21、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简答)简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必须大力支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水平。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单选)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答)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3)现代科学使用管理日趋现代化

    22、、科学化。(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第5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单选)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单选)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单选)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多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

    23、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1)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2)主要矛盾不同(3)根本任务不同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简答)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多选)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四、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论述)试述社会主义初级理论的重要意义。(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单选)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

    25、主义初级阶段。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单选)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分析。(单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单选)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单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单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多

    26、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单选)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单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多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改革开放。(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论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4)必须巩

    27、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简答)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第三节 社会主

    28、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单选)1997年党的十五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简答)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构建社

    29、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阶段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以和谐相处的局面。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多选)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1)理想与现实的统一。(2)方向和道路的统一。(3)目的和过程的统一。(4)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5)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第6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单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30、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单选)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单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简答)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2)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3)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特点。(4)分析了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简答)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

    31、(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单选)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单选)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单选)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全面的改革。(简答)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

    32、行的根本性变革。(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单选)“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简答)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的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4)社会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简答)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

    33、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单选)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单选)邓小平在1980年,正式提出“对外开放”的表述。(多选)邓小平在阐明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时,提出的两个观点是:(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多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单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题。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单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

    34、义革命过程中提出来的。(论述)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1)我国是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决不允许别国干涉。(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立足于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3)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4)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多选)实行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对外开放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多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5、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1)两者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2)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衽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三、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多选)我国的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办法。(多选)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1)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2)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3)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4)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多选)邓小平有关我国的经济特区描述是:(1)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2)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3)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6、。(4)是对开放政策的窗口。(单选)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单选)经济特区之“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单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简答)简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1)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等。(4)经济特区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论述)试述当

    37、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1.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2.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3.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4.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5.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单选)我国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以质取胜的战略。第7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单选)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并在1956年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单选)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分“三步走”。(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

    38、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边到小康水平。(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单选)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单选)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出到2020年比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论述)党的十七大

    39、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内容是: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的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第二节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多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1.国家发展战略的方针。2.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3.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40、的迫切需要。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简答)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是: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选)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

    41、、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单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途径。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单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单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多选)“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论述)试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要做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1)“两个坚持”,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

    42、求的方针。(2)“三个转变”是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支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单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多选)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简答)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以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三、建设社会主义新

    43、农村(单选)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单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选)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多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为:它为人民生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农业的发展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简答)简述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内需和促进经

    44、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多选)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论述)试述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工作的客观需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多选)党中央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曾提出过重大决策,这主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单选)在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的思想。(

    45、简答)简述发展地区经济,统筹区域发展的意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单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多选)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的关系、资源的关系、环境的关系。(多选)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46、: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尽快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简答)如何做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第8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单选)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单选)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全民所有制

    47、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单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单选)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简答)为什么说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单选)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

    48、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简答)简述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性。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多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多选)国有经济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

    49、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多选)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单选)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单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一项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单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单选)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私有还是公有,服从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

    50、掌握在谁手里。(多选)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单选)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简答)简述非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需求,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非公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毛概(复习考试资料)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300404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