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烟尘的形成与控制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烟尘的形成与控制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烟尘 形成 控制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第二章 烟尘的形成与控制烟尘的形成与控制本章主要讨论以下问题:本章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尘的分类及尘的分类及 危害危害 尘的生成尘的生成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 CO的生成的生成 除尘设备除尘设备2.1尘的危害及分类尘的危害及分类一一 尘的分类尘的分类2.1 2.1 尘的危害及分类尘的危害及分类1 烟尘和粉尘 烟是燃烧、氧化、升华、蒸发和冷凝等热过程所形成的细粒子烟是燃烧、氧化、升华、蒸发和冷凝等热过程所形成的细粒子,粒径在,粒径在1 m以下。以下。 粉尘是指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干燥、锻烧、筛分、破碎、研粉尘是指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干燥、锻烧、筛分、破碎
2、、研磨、输送等工序所形成的粒子,粒径一般为磨、输送等工序所形成的粒子,粒径一般为1200m。 烟尘系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与废气同时排出的烟和粉尘的总称。烟尘系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与废气同时排出的烟和粉尘的总称。 烟尘是在热过程中,在排尘过程中往往与有害气体一起排出;烟尘是在热过程中,在排尘过程中往往与有害气体一起排出;而粉尘是指筛分等过程产生的粒子,不与有害气体同时排出。而粉尘是指筛分等过程产生的粒子,不与有害气体同时排出。2.1 2.1 尘的危害及分类尘的危害及分类 2 降尘与飘尘降尘与飘尘 烟尘按粒径大小分为降尘和飘尘。直径在烟尘按粒径大小分为降尘和飘尘。直径在10 m以上以上,由于其粒由于其粒径
3、大,在飘浮过程中能依靠其自身重量以较快的速度降落在地面上径大,在飘浮过程中能依靠其自身重量以较快的速度降落在地面上,这种烟尘称为降尘。,这种烟尘称为降尘。 直径小于直径小于10 m的微粒,在空气中可长时间飘浮,称为飘尘或浮的微粒,在空气中可长时间飘浮,称为飘尘或浮游粒子。飘尘因其颗粒小,可以长期在空中飘浮而不易沉降,小于游粒子。飘尘因其颗粒小,可以长期在空中飘浮而不易沉降,小于0.1 m 的超细粒子甚至需要数年,可绕地球转而长年不落地面。飘的超细粒子甚至需要数年,可绕地球转而长年不落地面。飘尘对人体的影响较大。尘对人体的影响较大。2.1 2.1 尘的危害及分类尘的危害及分类 降尘对人体的影响不
4、大,落在附近地面,则可造成土质污染。降尘对人体的影响不大,落在附近地面,则可造成土质污染。 飘尘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危害程度取决于飘尘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危害程度取决于粒径的大小及其化学成分。粒径越小,危害越大。燃烧过程中产生粒径的大小及其化学成分。粒径越小,危害越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包括碳黑、灰份及挥发份。从成分上看都含有碳黑、多环劳的烟尘包括碳黑、灰份及挥发份。从成分上看都含有碳黑、多环劳烃、苯芬蓖等致癌物质,此外还含有汞、铝、锅、铰、钒、铬、砷烃、苯芬蓖等致癌物质,此外还含有汞、铝、锅、铰、钒、铬、砷、镍等痕量物质,后三种也有致癌性。、镍等痕量物质,后
5、三种也有致癌性。二二 烟尘的危害烟尘的危害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 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在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烟尘,按其生成机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在燃烧过程所产生的烟尘,按其生成机理,主要有气相析出型烟尘、剩余型烟尘、雪片、积炭、粉尘。理,主要有气相析出型烟尘、剩余型烟尘、雪片、积炭、粉尘。 1气相析出型烟尘气相析出型烟尘 气相析出型烟尘是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在燃烧过程气相析出型烟尘是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在燃烧过程小放出的气体可燃物,当空气不足时热分解而生成的固体烟尘。这小放出的气体可燃物,当空气不足时热分解而生成的固体烟尘。这种烟尘很细,用电子显微镜才能测定。这些粒子
6、的直径在种烟尘很细,用电子显微镜才能测定。这些粒子的直径在100200A。一一 燃烧过程中碳黑形成的类型和性质燃烧过程中碳黑形成的类型和性质2.2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2. 剩余型烟尘剩余型烟尘 剩余型是液体燃料燃烧时剩余下来的烟尘(也称油灰)。颗粒剩余型是液体燃料燃烧时剩余下来的烟尘(也称油灰)。颗粒尺寸较大,为尺寸较大,为10300 m 。其中,大颗粒较少,大多数是外形接。其中,大颗粒较少,大多数是外形接近球形的微小空心粒子。部分粒子表面上残留有气体喷出的痕迹,近球形的微小空心粒子。部分粒子表面上残留有气体喷出的痕迹,部分粒子表面光滑,而且致密,因而,又称
7、空心微珠。部分粒子表面光滑,而且致密,因而,又称空心微珠。3雪片雪片 上述两种烟尘在烟气温度接近露点温度时,吸收烟气中的上述两种烟尘在烟气温度接近露点温度时,吸收烟气中的H2SO4,长大成为象雪片状的烟尘,由于含,长大成为象雪片状的烟尘,由于含H2SO4 ,又称为酸性烟尘,由,又称为酸性烟尘,由于颗粒较大而沉落在烟囱附近。于颗粒较大而沉落在烟囱附近。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 4积炭积炭 积炭也是剩余型烟尘的一种。是油滴附着在燃烧器、燃烧室炉积炭也是剩余型烟尘的一种。是油滴附着在燃烧器、燃烧室炉墙上,经炉内高温气化后的剩余物墙上,经炉内高温气化后的剩余物c由于油滴附着处的形状不同,由
8、于油滴附着处的形状不同,附近烟气流动情况不同。积炭的形状不定,但颗粒较大。附近烟气流动情况不同。积炭的形状不定,但颗粒较大。 5粉尘粉尘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颗粒大小随燃烧装置不同固体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其颗粒大小随燃烧装置不同以及煤种不同而变化。以及煤种不同而变化。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1结构结构 碳黑通常黑色,主要为碳元素,表面通常有凝结或吸附未燃烃碳黑通常黑色,主要为碳元素,表面通常有凝结或吸附未燃烃。电镜下,大致相同的炭黑粒子构成。直径。电镜下,大致相同的炭黑粒子构成。直径2040nm的基本碳黑的基本碳黑粒子构成(粒子构成(105106个碳原子及数量约为
9、碳原子个碳原子及数量约为碳原子1/10的氢原子构成的氢原子构成)。基本炭黑粒子由)。基本炭黑粒子由103104个晶粒构成,晶粒在中心排列不规则个晶粒构成,晶粒在中心排列不规则,但在中心区周围,成大致规则的涡旋状排列。,但在中心区周围,成大致规则的涡旋状排列。2 碳黑的直径碳黑的直径 变化较大,气相析出型相对较小。变化较大,气相析出型相对较小。 二二 碳黑的特性碳黑的特性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1 1气体燃料燃烧的烟尘气体燃料燃烧的烟尘 从气态烃到有从气态烃到有100A0以上的碳微粒出现的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以上的碳微粒出现的过程,一般认为经历两个阶段。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10、从低分子量不饱和烃中产生碳烟核,通过化学反应实从低分子量不饱和烃中产生碳烟核,通过化学反应实现高分子化和高次构造化,这一过程称为。现高分子化和高次构造化,这一过程称为。 第一种多环芳香烃第一种多环芳香烃(PCAH)中间体说;第二种为乙炔中间体说;中间体说;第二种为乙炔中间体说;第三种烃离子中间体说第三种烃离子中间体说。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所生成的碳烟核,主要经过液化和凝聚这样的物理过所生成的碳烟核,主要经过液化和凝聚这样的物理过程,长成碳烟微粒。程,长成碳烟微粒。二二 烟尘的生成机理烟尘的生成机理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1) 多环芳香烃中间体说多环芳香烃中间体说 1941年鲁梅提
11、出年鲁梅提出:芳香烃系的燃料易生成碳烟,:芳香烃系的燃料易生成碳烟,而稀烃类在热分解时生成苯,这证实了多环芳香烃中而稀烃类在热分解时生成苯,这证实了多环芳香烃中间体说。间体说。 反反: (1) 通过对苯火焰的化学成分情况的详细研究,通过对苯火焰的化学成分情况的详细研究,发现在火焰面上,从苯消失到出现碳烟,其间存在着发现在火焰面上,从苯消失到出现碳烟,其间存在着很长的时间间隔。(很长的时间间隔。(2)达莱塞进行了低压)达莱塞进行了低压CH4O2预混合火焰的实验,研究预混合火焰的实验,研究PCAH、碳烟等在火焰中、碳烟等在火焰中心轴上的分布情况。心轴上的分布情况。 普拉多对紊流扩散火焰的碳烟与普拉
12、多对紊流扩散火焰的碳烟与PCAH的浓度分的浓度分布测定结果,发现布测定结果,发现PCAH 比碳烟先行产生。比碳烟先行产生。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2 2液体燃料燃烧的烟尘液体燃料燃烧的烟尘 多数情况,液体燃料燃烧系统排放物不仅仅含有气相过程生成多数情况,液体燃料燃烧系统排放物不仅仅含有气相过程生成的积炭,而且也含有由液态烃燃料本身生成的碳粒,这是液滴不完的积炭,而且也含有由液态烃燃料本身生成的碳粒,这是液滴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全燃烧产生的。 (1)液态燃料雾化不好,油滴大。挥发份大都已蒸发、气化,)液态燃料雾化不好,油滴大。挥发份大都已蒸发、气化,不完全燃烧的残存油滴中含炭的比例大,
13、生成烟尘是残炭型烟尘。不完全燃烧的残存油滴中含炭的比例大,生成烟尘是残炭型烟尘。 (2)未燃油滴若附于温度较低的炉壁或管道上,温度升高就会)未燃油滴若附于温度较低的炉壁或管道上,温度升高就会继续燃烧,温度低,则会结焦粘着,到一定大小会剥离,从而在排继续燃烧,温度低,则会结焦粘着,到一定大小会剥离,从而在排烟中以烟尘形式排出。烟中以烟尘形式排出。 (3)末燃油若剧烈受热而达到较高温度,往往使这些油滴来不)末燃油若剧烈受热而达到较高温度,往往使这些油滴来不及蒸发就产生裂化。轻的分子由油滴个分离出来,以气态参加燃烧及蒸发就产生裂化。轻的分子由油滴个分离出来,以气态参加燃烧,余下的较重的分子可能呈固态
14、的焦炭或沥青。,余下的较重的分子可能呈固态的焦炭或沥青。2.2 2.2 烟尘的生成烟尘的生成3 3固体燃料燃烧的烟尘固体燃料燃烧的烟尘 燃烧条件差,煤在高温下发生热解作用。煤热解极易形成多环燃烧条件差,煤在高温下发生热解作用。煤热解极易形成多环化合物,即形成黑烟。其黑烟中主要含有苯、芘、蒽、苯并蒽等。化合物,即形成黑烟。其黑烟中主要含有苯、芘、蒽、苯并蒽等。燃烧装置不同,燃烧条件不同。产生这些多环芳烃的数量有很大差燃烧装置不同,燃烧条件不同。产生这些多环芳烃的数量有很大差异,以手烧炉最差,以链条炉加抛煤机燃烧效果为最佳。异,以手烧炉最差,以链条炉加抛煤机燃烧效果为最佳。 易于燃烧又不易出现黑烟
15、的燃料顺序为:无烟煤、焦炭、褐煤易于燃烧又不易出现黑烟的燃料顺序为:无烟煤、焦炭、褐煤、低挥发分烟煤、高挥发分烟煤。即烟煤最易形成黑烟。、低挥发分烟煤、高挥发分烟煤。即烟煤最易形成黑烟。 2.32.3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燃料种类对烟尘产生的影响一般有如下规律:燃料种类对烟尘产生的影响一般有如下规律:1 链状碳氢化合物链状碳氢化合物CnH2n比比CnH2n+2易产生烟尘;易产生烟尘;2 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比链状碳氢化合物易产生烟尘;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比链状碳氢化合物易产生烟尘;3 CH比越大,越易产生烟尘;比越大,越易产生烟尘;4 燃料的灰分越多,烟尘的产生量也越大。燃料的灰分越多
16、,烟尘的产生量也越大。一、燃料种类的影晌一、燃料种类的影晌2.3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 灰分的影响单从灰分的影响单从“裹裹”的作用并不大,因灰熔点低,可能未成的作用并不大,因灰熔点低,可能未成灰壳就滴落下,相互碰撞又可能使灰层落掉,因此,灰壳就滴落下,相互碰撞又可能使灰层落掉,因此, “裹裹”并不算并不算严重影响。严重的是我国煤中灰分高,灰分吸收热量,使燃烧温度严重影响。严重的是我国煤中灰分高,灰分吸收热量,使燃烧温度降低、从而造成燃烧不完全,而增加残炭型的烟尘,灰本身也是尘降低、从而造成燃烧不完全,而增加残炭型的烟尘,灰本身也是尘,因此煤的灰分高,煤粒大,则烟尘的发生量也大。
17、,因此煤的灰分高,煤粒大,则烟尘的发生量也大。2.32.3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2.32.3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 二、氧气浓度和空气过剩系数的影响二、氧气浓度和空气过剩系数的影响 预混燃烧几乎不产生烟尘。但实际上,工业燃烧设备一般都是预混燃烧几乎不产生烟尘。但实际上,工业燃烧设备一般都是扩散燃烧,即混合过程与燃烧过程同时进行,混合过程对燃烧过程扩散燃烧,即混合过程与燃烧过程同时进行,混合过程对燃烧过程的影响比较大,如混合不好,尤其是当过剩空气少时,将产生大量的影响比较大,如混合不好,尤其是当过剩空气少时,将产生大量烟尘。烟尘。2.32.3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
18、响烟尘生成的因素 碳黑生成的基本条件是高温、高压、缺氧。碳黑生成的基本条件是高温、高压、缺氧。 烃类缺氧只能不完全燃烧,烃中的氢很活泼,容易先烧掉。烃类缺氧只能不完全燃烧,烃中的氢很活泼,容易先烧掉。 煤油和重油的实验结果证明,过量空气系数煤油和重油的实验结果证明,过量空气系数氧化量,超过一定温度后氧化量,超过一定温度后结果相反。结果相反。2.32.3 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影响烟尘生成的因素七、燃烧室内气体运动结构的影晌七、燃烧室内气体运动结构的影晌 湍流强度的增加会降低碳黑的生成量,液体燃料,燃烧室的湍湍流强度的增加会降低碳黑的生成量,液体燃料,燃烧室的湍流和涡流运动能减少碳黑的生成,加速已有
19、碳黑的氧化。流和涡流运动能减少碳黑的生成,加速已有碳黑的氧化。 一般原则:有利于燃料与氧的混合,减轻火焰局部温度过高均一般原则:有利于燃料与氧的混合,减轻火焰局部温度过高均会使碳黑生成量下降。会使碳黑生成量下降。2.2.4 4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2.4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 在燃烧设备中,防止烟尘产生的最重要措施是改善燃料和空气在燃烧设备中,防止烟尘产生的最重要措施是改善燃料和空气的混合;其次是保证足够高的温度水平和足够的燃烧时间;另外还的混合;其次是保证足够高的温度水平和足够的燃烧时间;另外还可渗入活性添加剂来抑制积炭的生成。可渗入活性添加剂来抑制积炭的生成。一一 燃烧条件的控制燃烧条件的
20、控制 要使烟尘在离开燃烧设备前燃尽,以控制烟尘排放浓度、就必要使烟尘在离开燃烧设备前燃尽,以控制烟尘排放浓度、就必须保证温度和时间。须保证温度和时间。 温度:温度: 即在足够高的温度条件下,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还需指即在足够高的温度条件下,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还需指出,烟气中氧气浓度对燃尽所需要的停留时间影响也很大,但是温出,烟气中氧气浓度对燃尽所需要的停留时间影响也很大,但是温度的影响还要大,如烟气温度从度的影响还要大,如烟气温度从1000提高到提高到1300时,燃尽所需时,燃尽所需要的时间将降低要的时间将降低90%。2.2.4 4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过量空气系数:过量空气系数:提高过量空气系
21、数有助于减少碳黑生成量,有利于提高过量空气系数有助于减少碳黑生成量,有利于降低温度,降低温度,达到一定值后,碳黑生成量基本不变。达到一定值后,碳黑生成量基本不变。合理组织燃烧。合理组织燃烧。2.2.4 4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二烟尘再燃烧法二烟尘再燃烧法 烟气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适当地接触再燃烧的方法称烟尘再燃烟气在高温状态下与空气适当地接触再燃烧的方法称烟尘再燃烧法。烧法。 采用改善燃烧,控制烟尘的生成,还可采用特殊燃烧方法来降采用改善燃烧,控制烟尘的生成,还可采用特殊燃烧方法来降低烟尘的产生,具体方法有:低烟尘的产生,具体方法有:2.2.4 4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三部分烟气混合燃烧三部分烟
22、气混合燃烧 在燃烧用的氧化剂在燃烧用的氧化剂(空气空气)中混入部分燃烧后的烟气可降低烟尘中混入部分燃烧后的烟气可降低烟尘的生成量。燃烧室出口吸一部分烟气和燃烧用的空气进行混合,然的生成量。燃烧室出口吸一部分烟气和燃烧用的空气进行混合,然后供燃烧室。后供燃烧室。2.2.4 4 烟尘的控制烟尘的控制四加添加剂四加添加剂 控制烟尘的添加剂有金属的、液态化合物等。金属添加剂有控制烟尘的添加剂有金属的、液态化合物等。金属添加剂有Ba,Mn,Ni,Ca,Mg等。首推碱土金属。等。首推碱土金属。 金属加入的作用是控制脱氢和起催化作用,并可促使小碳微粒金属加入的作用是控制脱氢和起催化作用,并可促使小碳微粒带正
23、电,相互排斥,不致于凝集成大颗粒,促进氧化,起到控制烟带正电,相互排斥,不致于凝集成大颗粒,促进氧化,起到控制烟尘产生的作用。尘产生的作用。 液态化合物添加剂有水、乙醇、硫氢化合物等。其化学作用是液态化合物添加剂有水、乙醇、硫氢化合物等。其化学作用是增加了增加了HO,HO2等活化中心,可以改善反应性能,增大燃烧速度等活化中心,可以改善反应性能,增大燃烧速度:其物理作用是由于液态添加剂造成小爆炸,使雾化直径变小,改:其物理作用是由于液态添加剂造成小爆炸,使雾化直径变小,改善了传热和传质效果,增大了燃烧速度,烟尘的发生得到控制。善了传热和传质效果,增大了燃烧速度,烟尘的发生得到控制。德林卡和哈奇粒
24、状污染物分类德林卡和哈奇粒状污染物分类分类分类名称名称粒径粒径/m/m生成方式生成方式固体颗粒固体颗粒粉尘粉尘1 1100100破碎、筛分、机械加工、扬尘破碎、筛分、机械加工、扬尘凝结固体烟雾凝结固体烟雾0.10.111金属冶炼、蒸发、升华、凝聚、燃金属冶炼、蒸发、升华、凝聚、燃烧焊接烧焊接烟烟0.0010.0010.30.3木材、纸、布、油等燃烧而成木材、纸、布、油等燃烧而成液体颗粒液体颗粒霭霭1 1100100蒸汽的凝结、化学反应、液体喷雾蒸汽的凝结、化学反应、液体喷雾雾雾5050水蒸气的凝结水蒸气的凝结2.5 2.5 除尘技术基础除尘技术基础2.5 除尘技术基础除尘技术基础 一、粉尘的分
25、类一、粉尘的分类2.5 2.5 除尘技术基础除尘技术基础按粉尘的颗粒大小可分为:按粉尘的颗粒大小可分为: 1可见粉尘:粒径大于可见粉尘:粒径大于10m,用眼睛可以分辨,对人体和,用眼睛可以分辨,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环境有害; 2显微粉尘:粒径为显微粉尘:粒径为0.2510 m ,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分,在普通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大;辨,对人体和环境危害大; 3超显微粉尘;粒径小于超显微粉尘;粒径小于0.25 m ,在超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在超倍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可以分辨,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更大,其中小于微镜下可以分辨,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更大,其中小于0.1 m的危的危害不大大。害不大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