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006c数据库设计之逻辑结构设计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数据库系统概论-006c数据库设计之逻辑结构设计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库 系统 概论 006 设计 逻辑 结构设计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数据库系统概论数据库系统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第六章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 (续续-2)-2)第六章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6.1 数据库设计概述6.2 需求分析6.3 概念结构设计6.4 逻辑结构设计6.5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6.6 数据库实施6.7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6.8 小结6.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n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n概念结构是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n为了能够用某一DBMS实现用户需求,还必须将概念结构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数据模型,这正是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6.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n逻辑结构设计的步
2、骤n将概念结构转化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n将转化来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向特定DBMS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n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转化为转化为一般数一般数据模型据模型转化为特转化为特定定DBMS支持下的支持下的据模型据模型 优化模优化模型型概念结概念结构设计构设计数据库数据库物理设计物理设计基本基本E-R图图转换规转换规则则特定特定DBMS的的特点与限特点与限制制优化方优化方法如规法如规范化理范化理论论逻辑逻辑模型模型6.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6.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6.4.2 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6.4.3 数据模型的优化6.4.4
3、设计用户子模式6.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n转换内容n转换原则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n转换内容nE-R图由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三个要素组成n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n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n转换原则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型的属性:实体型的码例,学生实体可以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 年级,平均成绩) 性别、宿舍、班级、档案材料、教师、课程、教室、教科书都分别转
4、换为一个关系模式。 学生学生 学号学号出生出生日期日期年级年级所在系所在系 平均平均成绩成绩姓名姓名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一个m:n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各实体码的组合例,“选修”联系是一个m:n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其中学号与课程号为关系的组合码: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n1)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n端实体的码E-R图
5、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一个1:n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n2) 与n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在n端关系中加入1端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不变n可以减少系统中的关系个数,一般情况下更倾向于采用这种方法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例,“组成”联系为1:n联系。将其转换为关系模式的两种方法: 1)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组成(学号,班级号) 2)将其学生关系模式合并: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 年级,班级号,平均成绩)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一个1:1联系可以转
6、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n1) 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一个1:1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也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n2) 与某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加入对应关系的码和联系本身的属性:不变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例,“管理”联系为1:1联系,可以有三种转换方法:(1)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 管理(职工号,班级号) 或管理(职工号,班级号)(2)“管理”联系与班级关系模式合并
7、,则只需在班级关系中加入教师关系的码,即职工号: 班级:(班级号,学生人数,职工号)(3)“管理”联系与教师关系模式合并,则只需在教师关系中加入班级关系的码,即班级号:教师:(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班级号, 是否为优秀班主任)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注意:u从理论上讲,1:1联系可以与任意一端对应的关系模式合并。u但在一些情况下,与不同的关系模式合并效率会大不一样。因此究竟应该与哪端的关系模式合并需要依应用的具体情况而定。u由于连接操作是最费时的操作,所以一般应以尽量减少连接操作为目标。 例如,如果经常要查询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姓名,则将管理联系与教师关系合并更好
8、些。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间的一个多元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与该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各实体码的组合例,“讲授”联系是一个三元联系,可以将它转换为如下关系模式,其中课程号、职工号和书号为关系的组合码:讲授(课程号,职工号,书号)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同一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即自联系,也可按上述1:1、1:n和m:n三种情况分别处理。例,如果教师实体集内部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1:n自联系,我们可以将该联系与教师实体合并,这时主码职工号将多次出现,但作用不同,可用不同的属性名加以区分:教
9、师: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系主任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具有相同码的关系模式可合并。n目的:减少系统中的关系个数。n合并方法:将其中一个关系模式的全部属性加入到另一个关系模式中,然后去掉其中的同义属性(可能同名也可能不同名),并适当调整属性的次序。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例,“拥有”关系模式:拥有(学号,性别)与学生关系模式: 学生(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所在系,年级, 班级号,平均成绩)都以学号为码,可以将它们合并为一个关系模式: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系, 年级,班级号,平均成绩)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10、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实例n按照上述七条原则,学生管理子系统中的18个实体和联系可以转换为下列关系模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系, 年级,班级号,平均成绩,档案号)性别(性别,宿舍楼) 宿舍(宿舍编号,地址,性别,人数)班级(班级号,学生人数) 教师(职工号,姓名,性别,职称,班级号, 是否为优秀班主任)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 教学(职工号,学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教室号)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教科书(书号,书名,价钱)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讲授(课程号,教师号,书号)档案材料(档案号,)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续)图向
11、关系模型的转换(续)n该关系模型由12个关系模式组成。其中:n学生关系模式包含了“拥有”联系、“组成”联系、“归档”联系所对应的关系模式n教师关系模式包含了“管理”联系所对应的关系模式;n宿舍关系模式包含了“住宿”联系所对应的关系模式;n课程关系模式包含了“开设”联系所对应的关系模式。6.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6.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6.4.2 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6.4.3 数据模型的优化6.4.4 设计用户子模式6.4.2 向特定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n一般的数据模型还需要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n转换的主要依据是所选用的
12、DBMS的功能及限制。没有通用规则。n对于关系模型来说,这种转换通常都比较简单。6.4 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6.4.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6.4.2 向特定DBMS规定的模型进行转换6.4.3 数据模型的优化6.4.4 设计用户子模式6.4.3 数据模型的优化数据模型的优化n数据库逻辑设计的结果不是唯一的。n得到初步数据模型后,还应该适当地修改、调整数据模型的结构,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性能,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优化。n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通常以规范化理论为指导。数据模型的优化(续)数据模型的优化(续)n优化数据模型的方法 确定数据依赖n按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语义,分别写出每个关系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