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聚合物-聚合物体系相容性的热力学要点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章-聚合物-聚合物体系相容性的热力学要点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聚合物 体系 相容性 热力学 要点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1 聚合物聚合物体系相图2.2 相分离的热力学和临界条件2.3 溶度参数2.4 相分离动力学2.5 Flory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溶液理论 O.Olabisi , L.M.Robeson, M.T.Shaw 著Polymer- Polymer Miscibility项尚田,沈剑涵,焦扬声等译:聚合物聚合物混溶性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 第一版内容:1.绪论 2.聚合物间溶混性的热力学 3.测定聚合物聚合物溶混性的方法 4.提高溶混性的方法 5.可溶混聚合物体系 6.可溶混聚合物体系的性能 7.可溶混聚合物的应用2.1 聚合物聚合物-聚合物体系的相图聚合物体系的相
2、图Fig.1是由无定形聚合物A和B组成的共混体系,其相容性与温度温度、组成组成及分分子量子量有关。图中的曲线为均相和多相的分界线,也叫作双节线。-相图可直观地用来描述多组份聚合物的相容性-如体系P达到平衡,应分相为相Q及相K,它们的组成分别是a及b。这两个相在平衡时的相对量可由杠杆原理得到:a相的量/b相的量PK/QP此时,由于体系的总组成是较接近于A的,所以A是大量的连续相,B为分散相。对Fig1形式相图的三点说明: 曲线存在最高点Tc,当TTc时,无论共混物的组成 如何均不会分相,体系完全相容,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因此称Tc为临界温度,由于Tc处于双节线的最高点,所以称其为最高临界互溶温
3、度(UCST) TTc时,发生分相,部分相容;但并非任何组成的A/B共混物都分相,如果体系的总组成很接近纯A或纯B,即处于曲线包围的区域之外,则仍属均相。 图中的实曲线是某给定分子量的A、B共混物的双节线,如果分子量增大(无论A或B)曲线将向上移动至虚线。 经以上讨论可明确双节线的意义,它表示出各温度下相互平衡状态的两相组成。更多的实际双组分聚合物体系具有如Fig2所示的存在最低临界互溶温度(LCST)的相图。Fig3表示兼具UCST和LCST的体系,即在温度较高或较低时,体系都是分相的,当温度处于UCSTTLCST这个范围时,任何组成的共混物都是均相体系。同时存在UCST和LCST,但两者相
4、互交叠,形成封闭的两相区多重UCST和LCST行为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及相图类型不但取决于聚合物类型,还与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密切相关,分子量增大,相容性越小 相图在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研究上能提供很多基础数据,但能查到的具有完整热力学相关系的文献并不多。原因一:许多不相容体系的LCST或UCST都不在容易进行实验的温度范围,或聚合物可能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内。原因二:实验上的困难。通常是利用光散射法观察共混物散射光强随温度的变化来确定相界面(浊点法),但这种方法要求组成聚合物具有较大的折光指数差,同时分散时产生的粒子应足够大才能产生较强的散射光。原因三:高分子扩散速度太慢(与低分子物质相比较
5、)不易建立平衡。 这三个原因,使得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聚合物聚合物相图并非十分容易。同时存在LCST及UCST的例子:PMMA/CPE,PS/PPO Fig4中三个顶角S、A、B分别表示纯溶剂S、聚合物A和B。 相图中任一点O的组成:由O作S对边的平行线,与SA的交点就得出了S的量(55),由O作A及B对边的平行线,可得到A的量(15),B的量(30)。 对具有一定组成N的溶液,在溶剂挥发过程中,由于A/B的相对比值不变,所以体系的总组成沿SNP直线变化。 Fig5 中的曲线也称双节线,它与AB底边所包围的范围就是两相共存区域。由于S是A和B的溶剂,所以SA或SB边附近的区域都是均相的。Fig5
6、所表示的是最常见、最规范的一类相图,其中S是A和B的共同溶剂。当S对A、B的溶解能力有较大的差别,或者溶剂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参数随组成而变化时,得到的相图将更为复杂。2.2 相分离的热力学和临界条件相分离的热力学和临界条件从高分子溶液热力学角度,探讨多组分聚合物体系的相分离。 由前面的讨论可知,绝大多数的聚合物共混体系是不相容的,这是由它们的热力学的本质决定的。A、B两种均聚物共混时,混合自由能为:G=HTS只有G0(即溶解时吸热)。热焓项始终不利于两者的混合。这样,能否均匀混合就要看熵项S的贡献能否克服热焓项。 实际上,对于两种高分子的混合,熵的增加非常有限(与小分子相比)。 为了对这个问题有
7、一个直观的粗略了解,可借助简化的格子模型来讨论混合熵。 目的:说明多组分聚合物常常是不相容的。小分子A和B都只占一个格子,大分子则可视为若干个链节(segment)构成,每个链节占据一个格子。 通过计算nA个摩尔溶剂分子和nB个摩尔分子混合时的排列方式数。 Flory得出了混合熵为: S = -R(nAlnA+nBlnB) nA、nB 分别是溶剂A、聚合物B的摩尔数, A 、 B 分别溶剂A、聚合物B的体积分数。 S0表明熵项对G的贡献始终是负值,有利于互溶。 溶解过程描述:1/2A-A+1/2B-B W A-BA-A溶剂分子对,A-B溶剂B链节对,B-B高分子B链节对,W是这一过程的能量变化
8、。溶解过程的热焓变化(Van Laar焓表达式) : H=ZWNH=ZWNA AB BZ:格子的近似数,W:过程的能量变化,NA:溶剂分子数。 Flory-Huggins “相互作用参数”:,ZW/KT 代入Van Laar式, 得到:H=RTnAB 混合自由能 G=RT(nAlnA+nBlnB +nAB) 以上讨论的是聚合物B溶解于溶剂A的情况,即FloryHuggins高分子溶解统计热力学理论R.Scott(J.Chem.Phys.1949,17:279)首先将FloryHuggins的结果扩展到聚合物/聚合物体系。这时熵相在形式上没有变化,焓相(H)就应考虑到A也是高分子,可分为xA链节
9、,即聚合物的链节数。H=ZWNAXAB = RTnAxAB 这时混合自由能:G=RTnAlnA+nBlnB+nAxAB-(1)设每摩尔链节的体积为VR(称为参比体积),体系总体积为V,有: A nAxA VR / V, B nBxB VR / VG/RT=V/ VR(VR/V)nAlnA +(VR/V)nBlnB+ (VR/V)nAxAB =V / VR (A/xA)lnA+(B/xB)lnB+AB-(2) 能否互溶取决于: , xA , xB 的数值。G/RT=V / VR(A/xA)lnA+(B/xB)lnB+AB-(2) S (A/xA)lnA+(B/xB)lnB H AB 022AG0
10、22BG临界条件,即两相开始出现的条件,也就是拐点出现的条件,为二阶和三阶导数,均为0。对下式求三阶导数:G=RTnAlnA+nBlnB+nAB得到临界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参数: c=0.51/xA0.5 1/xB0.52-(1)当c时,体系便不能在整个浓度范围内保持均相,即A和B是不相容的,只有c时(H足够小),才为均相(热力学相容体系)。简化:特殊情况: xAxB x,(1)式可简化为: c=0.51/xA0.5 1/xB0.52 2/x-(2) 当XA=XB=100,此时c =0.02。实际上临界值XC更小。 对于一般的聚合物对, 均高于此临界值c ,所以大多数的高分子聚合物对均不能形成均相
11、体系。 对于给定的聚合物聚合物体系,在一定温度下,相互作用参数为常数。可利用上述(2)式来讨论由均相过渡到多相的分子量。式中的xc就相当于临界链节数,也可视为临界聚合物度。影响热力学相容性的因素l(1)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参数 ):这是影响热力学相容性的最重要因素,需满足c,使得H足够小。若共混物不同组分的大分子之间存在较强相互作用(氢键、强的偶极作用、粒子作用),共混时H为负值,就能形成热力学相容的共混体系。l(2)相对分子量:共混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S就越小,就越难满足G0的热力学相容条件。一般有实用价值的共混物,相对分子质量都越大,这也是多数共混物不能实现热力学相容的主要原因之一
12、。l(3)共混组分的配比:相图左右两侧(两种聚合物的含量相差较大时)有利于实现热力学相容l(4)温度:表现为UCST、LCST行为l(5)聚集态结构:大多数含结晶聚合物共混体系,即使在熔融状态是热力学相容的,也会因结晶聚合物的结晶而发生相分离。“有条件地相容”的体系特别适合于研究分子量对相容性的影响。Seak,Cowie:Polymer,1983,24:60制备了不同组成、不同分子量组合的PS/PMS的溶剂浇铸膜,采用DSC法测定其为均相(一个Tg)或多相(两个Tg),如Fig5. 2.3 溶度参数 物质间的相互溶解能力取决于他们内聚能的差别 广义的物质溶解概念: 溶度参数()内聚能密度的平方
13、根: (E/V)(E/V)0.50.5=(=(H-RT)/V H-RT)/V 0.50.5 E,V,H分别为内聚能,体积,蒸发热。这些内容是广义的物质溶解的根据。我们所感兴趣的是溶解度参数在“聚合物/聚合物体系”相容性方面的应用低分子化合物可根据蒸发热测定溶解度参数,聚合物不能低分子化合物可根据蒸发热测定溶解度参数,聚合物不能蒸发,不能通过测定蒸发热直接测定其溶解度参数蒸发,不能通过测定蒸发热直接测定其溶解度参数 1/2A-A+1/2B-B W A-B溶解过程能量变化: WAB-0.5AA-0.5BB-(1)AA、BB 、AB 分别为A-A,B-B,A-B对的作用能,因为都为负值,(1)式可写
14、为: 对于无特殊相互作用(氢键、分子间缔合作用等)的体系,可采用集合平均假设,即 将(3)代入(2),得: 聚合物/聚合物溶解过程的混合热:聚合物A、B的体积分数: 有(以1mol计): 根号内的数即为相应的溶解度参数,因此 (5)式给出了混合过程中的焓变与组成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之间的关系。将(5)式与 G/RT= V / VR (A /xA lnA + B /xB lnB +AB ) 式的焓相相比较,可得: -(6)BARBBRAABABBAARBARVZVZVZVWZVH222/12/1)2|2|()|(|2 该式可讨论,对于给定( A- B)值的聚合物,产生相分离的临界分子量;或是给定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