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人力资源 管理 基础知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1、经济学的三个假设、经济学的三个假设 资源相对于欲望的稀缺性资源相对于欲望的稀缺性 基于成本收益比较的目的性行为基于成本收益比较的目的性行为 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性对变化着的环境的适应性 2、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生产要素市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P15) 商品市场商品市场
2、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对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对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P3)3、劳动力的特殊性、劳动力的特殊性4、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r劳动力劳动力r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P5r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r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劳动力的供给弹性2、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3、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r附加性劳动假说附加性劳动假说r悲观性劳动假说悲观性劳动假
3、说二、劳动力供给二、劳动力供给W1W2L1L21、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P82、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P83、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三、劳动力需求三、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广义: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广义: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 狭义: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狭义: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
4、和形式。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r劳动力市场主体:个人、单位劳动力市场主体:个人、单位r劳动力市场客体:劳动要素(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客体:劳动要素(劳动力)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1、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r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r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劳动力资源最优配置降低工资差别降低工资差别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1、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2、资本存量对劳动力
5、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四、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四、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1、工资形式、工资形式工资率工资率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2、福利、福利实物支付实物支付延期支付延期支付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五、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1、就业总量的决定、就业总量的决定 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济活动。(1)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与均
6、衡国民收入(2)就业总量决定)就业总量决定六、就业与失业六、就业与失业 2、失业及其类型、失业及其类型r 摩擦性失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摩擦性失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的暂时失业。的暂时失业。r 技术性失业:是因为生产中采用先进机器、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性失业:是因为生产中采用先进机器、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先进技术所造成的失业。解决办法:强化职业培训,工艺、先进技术所造成的失业。解决办法:强化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技能开发。实施职业技能开发。r 结构性失业:供给与需求不对应,不统一所造成。结构性失业:供给与需求不对应,不统一所造成。 表现为:有的人没事干,有
7、的事没人干。表现为:有的人没事干,有的事没人干。 解决的办法: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超前的职业指导解决的办法: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超前的职业指导 和职业预测;职业技术培训;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和职业预测;职业技术培训;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计划r 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六、就业与失业六、就业与失业3、需求不足性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总量失业(劳动力供过于总量失业(劳动力供过于求)非正常性失业求)非正常性失业r 表现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表现形式:增长差距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r 解决的办法:解决宏观经济总体问题,刺激总解决的办法:解决宏观经济总体问题,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需
8、求及扩大有效供给;r 依靠政府的宏观调节依靠政府的宏观调节4、失业的度量、失业的度量r 失业率失业率r 失业持续期失业持续期r 年失业率年失业率六、就业与失业六、就业与失业5、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不良后果)、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不良后果) r劳动力闲置浪费:不仅不能产出,还要支出劳动力闲置浪费:不仅不能产出,还要支出保障费用,造成劳动力磨损(技能下降)。保障费用,造成劳动力磨损(技能下降)。r导致劳动者生活困难: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导致劳动者生活困难: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r使人受到多方面损失:如经济、身心、舆论使人受到多方面损失:如经济、身心、舆论压力。压力。r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
9、社会稳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定六、就业与失业六、就业与失业1、政府支出、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转移支付2、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劳动标准(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3)工会权利义务)工会权利义务七、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七、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3、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基尼系数:即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量指标。基
10、尼系数在基尼系数在01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越不平等。通常在之间,系数越大,表示越不平等。通常在0.20.4之间。之间。收入政策措施收入政策措施七、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七、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收入平等化措施收入平等化措施r实行个人所得税,并采取累进税率;实行个人所得税,并采取累进税率;r对遗产、赠与、不动产、高消费征税;对遗产、赠与、不动产、高消费征税;r发展保障事业,转移支付;发展保障事业,转移支付;r对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和培训;对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和培训;r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发展教育,从根本上消除贫困;r改善居民住房,向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或补改善居民住房,向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或补贴。贴
11、。七、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七、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第二章第二章 劳动法劳动法1 1、劳动法的定义、劳动法的定义P28P28 指调整劳动关系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其他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广义)社会关系的法律。(广义)劳动法可以指劳动法可以指(选择)(选择) 国家的劳动法典(狭义)国家的劳动法典(狭义) 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劳动法的核心内容:调整劳动关系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宗旨: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宗旨: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重点:确定劳动标准重点:确定劳动标准一、劳动法的概念一、劳动法的概
12、念r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P29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特点r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法规r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r高度稳定性r高度权威性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作用r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r指导劳动法的实施r有助于对劳动法的理解、解释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3 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1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首要原则)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首要原则) 劳动者的劳动权包括劳动者的劳动权包括6 6个方面:平等就业权、个方面:平等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
13、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护权、职业培训权。(P30P30) 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劳动法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有:基本保护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全面保护优先保护优先保护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3、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劳动者有权参加和组织工会平等协商的权利集体协商权和共同决定权(集体合同)政府制定或调整劳动关系标准时应贯彻“三方原则”国际上普遍认为,劳动行为中有三方关系,即政府、工会、雇主三方。用人单位要听取工会意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应贯彻“三方原则”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3 3、劳动法基本原
14、则的内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3 3)物质帮助权)物质帮助权 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物质帮助权是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就业机会时有从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获得帮助的权利。形式:社会保险形式: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保险的特征:社会性、互济性和补偿性社会性、互济性和补偿性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 1、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劳动法的表现形式劳动法的表现形式P33P33r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r 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劳动法律(劳动关系法和劳动标准法) 劳动标准
15、一般指最低劳动标准劳动标准一般指最低劳动标准 劳动标准具有劳动标准具有单方面单方面的强制力,劳动关的强制力,劳动关 系当事人可以约定高于劳动标准的条件,系当事人可以约定高于劳动标准的条件, 低于劳动标准的部分无效低于劳动标准的部分无效(选择)(选择)r 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r 劳动规章劳动规章r 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r 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r 正式解释正式解释r (雇佣规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雇佣规则、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习惯法、法官法或判例法)例法)三、劳动法律渊源三、劳动法律渊源 组成劳动法的组成劳动法的
16、 8 8 个内容:个内容:1 1、就业促进法律制度、就业促进法律制度2 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3 3、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 劳动标准的劳动标准的 3 3 个内容:个内容:(选择)(选择)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最长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劳动条件。四、劳动体系四、劳动体系组成劳动法的组成劳动法的 8 8 个内容:个内容:4 4、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5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6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7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
17、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 8、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 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与其他各项劳动法律制劳动法监督检查制度与其他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区别度的区别P38P38 P39P39四、劳动体系四、劳动体系1 1、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劳动法律关系的定义: 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劳动过程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
18、国家意志。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五、劳动法律关系五、劳动法律关系2 2、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r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r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l 劳动行政主体劳动行政主体l 劳动行政相对人劳动行政相对人r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五、劳动法律关系五、劳动法律关系3 3、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r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r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r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r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五、劳动法律关系五、
19、劳动法律关系1 1、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r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劳动者(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F完全劳动行为能力完全劳动行为能力F限制劳动行为能力限制劳动行为能力P43P43F无劳动行为能力无劳动行为能力r用人单位(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用人单位(用工权利能力和用工行为能力)r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六、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六、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2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义务权利义务3 3、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
20、果六、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六、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 1、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行为r 类别:类别:F合法行为合法行为F违约行为违约行为F行政行为行政行为F仲裁行为仲裁行为F司法行为司法行为r 劳动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劳动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区别r 劳动法律行为的产生与变更、终止、消灭的区别劳动法律行为的产生与变更、终止、消灭的区别r 劳动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劳动法律行为成立的一般要件:行为人做出意思表示r 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件七、劳动法律事实七、劳动法律事实第三章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1 1、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 是指
21、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划与方略。r 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2 2、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P46P46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3 3、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1 1)外部环境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P47P47(2 2)外部环境的预测)外部环境的预测4 4、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1 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现有竞争对手
22、的分析(2 2)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3 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4 4)顾客力量的分析)顾客力量的分析(5 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5 5、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1 1、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资源状况分析P50P502 2、企业能力分析、企业能力分析P51P51r 企业能力内容企业能力内容F基本活动基本活动F支持活动支持活动r 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企业能力分
23、析的方法F纵向分析纵向分析F横向分析横向分析F财务分析财务分析r 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 效率和效果效率和效果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3 3、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SWOTSWOT法法P52P52r内容内容r程序程序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4 4、企业战略选择、企业战略选择(1 1)总体战略)总体战略r 进入战略进入战略r 发展战略(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企业纵向一体化)r 稳定性战略稳定性战略r 撤退战略撤退战略(2 2)一般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r 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r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r 重点战略重点战略(3 3)不同行
24、业阶段的战略)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1 1、企业战经营略的实施、企业战经营略的实施r 建立相应的组织建立相应的组织r 配置战略资源配置战略资源r 调动群体力量实现战略计划调动群体力量实现战略计划r 设置行政支持系统和实行战略控制设置行政支持系统和实行战略控制2 2、企业战经营略的控制、企业战经营略的控制r 制定战略评价标准制定战略评价标准 (成效标准和废弃标准)(成效标准和废弃标准) 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定量标准与定性标准r 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r 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r 战略控制的方法战略控制的方法P61P61三、企业
25、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1 1、科学决策的要求、科学决策的要求r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r有效的信息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r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r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r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四、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四、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2 2、确定型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r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r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r微分法微分法四、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四、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2 2、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收益矩阵收益矩阵决策树决策树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四、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四、科学决策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