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结合水与自由水重点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82865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24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结合水与自由水重点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结合 自由 重点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二章第二章 水水引言结合水与自由水水分活度降低水分含量的方法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第二章 水2.1 2.1 引言引言 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元素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虽然这些都是活生物体的生存所必须的,但水是食品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食品品种不同,含水量差别很大。 v(1)含水量影响到食品的贮藏性能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v(2)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是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v(3)作为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和产生的废物的输送介质; v(4)血液系统内运输; v(5)为生化反应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 2.2 2.2 结合水和自由水结合水和自由水一、结合水:一、

    2、结合水:v概念:指食品中的非水成分与水通过氢键结合的水。通常是指存在于溶质或其他非水组分附近的那部分水,它与同一体系中的体系水比较,分子的运动减小,并且使水的其他性质明显改变。 v单分子层结合水:以离子形式存在的一些强极性基团,可以通过氢键与水结合,好象在非水组织的外层覆盖一层水膜,按照这种方式结合形成的第一层水,叫单分子层结合水。 v特点:氢键键能大,结合牢固,蒸发时比纯水吸收较多的热量,蒸发能力弱。一般情况下,单分子层结合水不易失去,可看成食品的一部分。 v多分子层结合水:水与非水成分中的弱极性基团,如蛋白质分子中的酰氨基,巯基;淀粉、纤维素、果胶分子中的羟基以及单分子层以外的几层水,它们

    3、靠水分子的弱极性键,水分子之间的氢键结合,称为多分子层结合水。 v结合水的特点:40以上不能结冰。结合水不能作溶剂,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二、自由水:二、自由水:v概念概念: :自由水是指存在于组织、细胞和细胞间隙中容易结冰的水。v毛细管水:毛细管水:动植物体内天然形成的毛细管是由亲水物质构成的,毛细管内径很细,毛细管有较强的束缚水的能力,把保留在毛细管的水称为毛细管水,属于自由水。 v自由水的特点:自由水的特点:具有全部水的性质。 在40以上可以结冰;在食品内可以作为溶剂;可以以液体形式移动,在气候干燥时也可以以蒸汽形式逸出,使食品中含水量降低;在潮湿的环境中食品容易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冒失含水

    4、量增加;微生物可以利用自由水繁殖,各种化学反应也可以在其中进行。 2.3 2.3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 v水分活度的定义:水分活度的定义:1957年Scott研究提出水分活度的概念食品的含水量:指在一定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时食品的水分含量。(单位gH2O/g干物质) 水分活度的概念:水分活度的概念: Awp/p0 Aw:水分活度; p:一定温度下食中水蒸气分压 p0: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分压 物理学意义:物理学意义:一个食物样品中水蒸气分压p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分压p0之比。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物质所含有的自由状态的水分子数与如果是纯水在此同 等条件下同等温度与有限空间内的自由状

    5、态的水分子数的比值。 v水分活度的大小:水分活度的大小:纯水Aw1,溶液Aw1,结合水 Aw a.水分活度反映了食品中的水分存在形式和被微生物利用的程度。 b.水分活度是食品的内在性质,它决定于食品的内部结构和组成。 2.4 2.4 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水分活度与食品的稳定性 v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水分活度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食品中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其水分活度而不是由其含水量决定的。食品的水分活度决定了微生物在食品中萌发的时间、生长速率及死亡率。细菌对水分活度最敏感。Aw0.90时,细菌不能生长;酵母菌次之,Aw0.87时大多数酵母菌受到抑制;霉菌的敏感性最差, Aw0

    6、.80时大多数霉菌不生长。Aw0.91时,微生物变质以细菌为主;Aw0.91时可抑制一般细菌的生长。在食品原料中加入食盐、糖后,水分活度下降,一般细菌不能生长,但一种嗜盐菌却能生长,就会造成食品的腐败。有效抑制方法是在10以下的低温中贮藏,以抑制这种嗜盐菌的生长。 毒菌生长的最低水分活度在0.860.97。在真空包装的水产和畜产加工制品,流通标准规定其水分活度要保持在0.94以下。 v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水分活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水分活度Aw0.85时,导致食品原料腐败的大部分酶会失去活性,一些生物化学反应就不能进行。酶的反应速率还与酶能否与食品相互接触有关。当酶与食品相互接触时,反应速

    7、率较快;当酶与食品相互隔离时,反应速率较慢。 v水分活度对食品化学变化的影响:水分活度对食品化学变化的影响: 食品中存在着氧化,褐变等化学变化,食品采用热处理的方法可以避免微生物腐败的危险,但化学腐败仍然不可避免。食品中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水分活度的关系是随着食品的组成、物理状态及其结构而改变的,也受大气组成(特别是氧的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水分活度对脂肪氧化酸败的影响:水分活度,脂肪氧化酸败。 Aw为0.30.4时速率较慢;Aw0.4时,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并使含脂食品膨胀,暴露了更多的易氧化部位。若再增加水分活度,又稀释了反应体系,反应速率开始降低。 水分活度对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Aw

    8、在0.60.7时最容易发生,水分在一定范围内时,非酶褐变随水分活度增加而增加。Aw降到0.2以下,褐变难以进行。Aw大于褐变的高峰值,则因溶质受到稀释而速度减慢。 色素的稳定与水分活度:Aw,花青素分解。v水分活度对食品质构的影响:水分活度对食品质构的影响:Aw从0.20.3增加到0.65时,大多数半干或干燥食品的硬度及黏性增加,各种脆性食品,必须在较低的Aw下,才能保持其酥脆。Aw控制在0.350.5可保持干燥食品理想性质。 对于含水较多的食品,如冻布丁、蛋糕、面包等,它们的Aw大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保存时需要防止水分蒸发。通过食品的包装创造适宜的小环境,尽可能达到不同食品对水分活度的要求

    9、。 2.5 2.5 降低水分含量的方法降低水分含量的方法n概念:食品干燥是指将食品中的水不断蒸发、不断扩散出去,而使食品水分含量降低。v自然干燥:自然干燥:概念:食品的自然干燥是指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除去食品中的水分。如利用日光晒干,利用风进行风干 。优点:简单,经济。不需要特殊设备,被广泛使用。 缺点:所需时间长,易发生变色、褪色、显色、氧化以及由于酶的作用引发的各种生化反应,食品的质量往往受到影响。v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概念:人为的控制下除去食品中的水分。将食品放在金属网或钢制带式运输机上,送入热风干燥室。优点:可以使水分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品质基本保持一致。 v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在

    10、101.3kPa时,水在100沸腾;当压力降到2.33kPa时,水在20即可沸腾。因此适当调节温度和真空度,使食品中的水极易转化为气态逸出,能达到在较低温度下迅速干燥食品的目的,并能获得品质优良的食品。 v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应用:对黏度大,易结块的易吸湿的食品,如速溶咖啡,豆奶粉等食品,可以采取喷雾干燥法。 工序:液态食品浓缩加压喷头将其喷成微细的雾状与热风同时进入干燥室干燥优点:有较大的表面积,溶解速度快,蛋白质变星和褐变少 v冷冻升华干燥:冷冻升华干燥:概念:将湿物料先冻结到冰点以下,使水分变成固体冰,然后在较高的真空度将冰直接转化为蒸汽而除去,物料即被干燥。 优点:适用于热敏性且易氧化的食品,可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及Vc等营养物质及原来的外形。缺点:易吸湿 。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结合水与自由水重点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8286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