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工程地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下水(工程地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水 工程地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SYJ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地下水的基本概念2. 地下水的类型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4. 地下水与工程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5.1 5.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 岩石的空隙,作为储存地下水的场所和地下水的运移岩石的空隙,作为储存地下水的场所和地下水的运移通道时,空隙的多少、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通道时,空隙的多少、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分布与渗透的特点。分布与渗透的特点。 根据岩石空隙的成因不同,可把空隙分为:根据岩石空隙的成因不同,
2、可把空隙分为:n 孔隙孔隙n 裂隙裂隙n 溶隙溶隙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 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密实程度及分密实程度及分选情况选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响孔隙度。对于粘性土,结构及次生孔隙常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孔隙度的重要因素。VVnn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1 1、孔隙(松散介质)、孔隙(松散介质) 存在于松散岩石中,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连通性好。存在于松散岩石中,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连通性好。其发育程度用孔隙度(其发育程度用孔隙度(n n)表示:
3、)表示: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1-1-分选良好,排列疏松的砂分选良好,排列疏松的砂2-2-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3-3-分选不良,含泥砂的砾石分选不良,含泥砂的砾石4-4-经过部分胶结的砂岩经过部分胶结的砂岩5-5-具有结构性孔隙的粘土具有结构性孔隙的粘土6-6-经过压缩的粘土经过压缩的粘土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下面试样哪个孔隙度大?哪个小?下面试样哪个孔隙度大?哪个小? 试样:砾石试样:砾石 砂石砂石 混合样混合样a砾石砾石(模型模型) b砂土样品砂土样品 c砂砾混合
4、样品砂砾混合样品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岩石名称砾石砂粉砂粘土孔隙度孔隙度25-40% 25-50% 35-50% 40-70%表表5-1松散岩石孔隙度参考数值松散岩石孔隙度参考数值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2 2、裂隙(坚硬岩石)、裂隙(坚硬岩石)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2 2、裂隙(坚硬岩石)、裂隙(坚硬岩石) 大小和分布都不均匀,连通性差,其发育程度用裂隙率大小和分布都不均匀,连通性差,其发育程度用裂隙率表示(表示(KtKt) :VVKtt裂
5、隙岩体裂隙岩体:从水的赋存与运移角度来看,裂隙的描述包括:从水的赋存与运移角度来看,裂隙的描述包括 裂隙的连通性(组数、产状、长度和密度)裂隙的连通性(组数、产状、长度和密度)张开性(裂隙宽度)张开性(裂隙宽度)裂隙率等裂隙率等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3 3、溶隙、溶隙( (可溶岩石)可溶岩石)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3 3、溶隙、溶隙( (可溶岩石)可溶岩石)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3 3、溶隙、溶隙( (可溶岩石)可溶岩石)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6、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3 3、溶隙、溶隙( (可溶岩石)可溶岩石) 在裂隙基础,水流对可溶岩进一步在裂隙基础,水流对可溶岩进一步作用的结果作用的结果 是是扩大了的裂隙扩大了的裂隙VVKkk 大小和分布极不均匀,连通性更差,其发育程度用溶大小和分布极不均匀,连通性更差,其发育程度用溶隙率表示(隙率表示(Kk):):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岩石的空隙一、岩石的空隙 研究岩石的空隙时,不仅要研究研究岩石的空隙时,不仅要研究空隙的多少空隙的多少,还要研究,还要研究空隙的大小空隙的大小、空隙间的、空隙间的连通性和分布规律连通性和分布规律。 松
7、散土孔隙的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且连通性好,松散土孔隙的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且连通性好,所以,孔隙度可表征一定范围内孔隙的发育情况;所以,孔隙度可表征一定范围内孔隙的发育情况; 岩石裂隙无论其宽度、长度和连通性差异均很大,分布岩石裂隙无论其宽度、长度和连通性差异均很大,分布也不均匀,因此,裂隙率只能代表被测定范围内裂隙的发育也不均匀,因此,裂隙率只能代表被测定范围内裂隙的发育程度。程度。 可溶岩中的溶隙大小相差悬殊,分布很不均匀,连通性可溶岩中的溶隙大小相差悬殊,分布很不均匀,连通性更差,所以,溶隙率的代表性更差。更差,所以,溶隙率的代表性更差。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
8、二、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二、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气态水固态水固态水液态水液态水结合水结合水重力水重力水毛细水毛细水地下水位毛细上升高度毛 细 水 分布带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三、含水层与隔水层三、含水层与隔水层含水层含水层 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主要是砂类。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主要是砂类。 构成条件:一是岩石中要有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数量的构成条件:一是岩石中要有空隙存在,并充满足够数量的 重力水;二是所含重力水能够在岩石空隙中自由运动。重力水;二是所含重力水能够在岩石空隙中自由运动。隔水层隔水层 不能给出并透过水的岩层。不能给出并透过水
9、的岩层。页岩、板岩、粘土(致密)页岩、板岩、粘土(致密)弱透水层弱透水层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渗透性很差,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但在较大水力梯度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作用下,具有一定的透水能力的岩层各种粘土,泥各种粘土,泥质粉砂岩质粉砂岩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三、含水层与隔水层三、含水层与隔水层岩石按透水程度分类岩石按透水程度分类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四、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四、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导电性及放射性温度、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导电性及放射性化学性质
10、化学性质 气体成分:气体成分:N N2 2、O O2 2、COCO2 2、H H2 2 离子成分:离子成分:N Na a+ +、K K+ +、C Ca a2+2+、M Mg g2+2+、ClCl- -、SOSO4 42-2-、HCOHCO3 3- -等等 胶体成分与有机质:胶体成分与有机质:F Fe e(OH)(OH)3 3、AL(OH)AL(OH)3 3和和H H2 2SiOSiO3 3等等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5.2 5.2 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分类表地下水分类表上层滞水上层滞水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按埋藏条件的分类一、按埋藏条
11、件的分类abc上层滞水上层滞水潜水潜水承压水承压水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上层滞水上层滞水u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之上的重力水。u分布范围有限,埋藏分布范围有限,埋藏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区与分水的补给,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水量动态变布区一致,水量动态变化很不稳定。化很不稳定。u上层滞水对建筑物的上层滞水对建筑物的施工有影响,应考虑排施工有影响,应考虑排水的措施。水的措施。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潜水潜水一、基本一、基本概念概念u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埋藏在地面以
12、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力水。u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出露地表的裂隙岩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纪松散沉积层中,出露地表的裂隙岩层或岩溶岩层中也有潜水分布。层或岩溶岩层中也有潜水分布。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潜水潜水二、二、要素要素2345678D1M1-1-潜水含水潜水含水2-2-隔水层隔水层 3 3、4 4 潜水面潜水面 潜水位潜水位 M-M-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D-D-潜水埋深潜水埋深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潜水潜水三、三、特征特征与大气相通,具自由水面;与大气相通,具自由水面;潜水面形状受地形影响;潜水面形状受地形影响
13、;动态受气候影响较大;动态受气候影响较大;水循环交替迅速:水循环周期短,更新恢复快;水循环交替迅速:水循环周期短,更新恢复快;受人为因素影响也显著,易污染;受人为因素影响也显著,易污染;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潜水潜水四、四、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等水位线图 潜水面:潜水含水层的自由水面。潜水面通常是个潜水面:潜水含水层的自由水面。潜水面通常是个波状起伏的面,其形状与潜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和波状起伏的面,其形状与潜含水层的补给、排泄和渗透性能等有关。渗透性能等有关。 潜水位:潜水面上各点的高程称为潜水位。潜水位:潜水面上各点的高程称为潜水
14、位。 潜水等水位线潜水等水位线:潜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潜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等水位线图:按一定间距连成的等水位线组成按一定间距连成的等水位线组成的图。潜水等水位线图即潜水面的等高线图。的图。潜水等水位线图即潜水面的等高线图。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潜水潜水确定潜水流向,相邻两等水位线间的垂直线即为潜确定潜水流向,相邻两等水位线间的垂直线即为潜水的流向。水的流向。计算水力坡度计算水力坡度 用垂直线的长度去除两端的高差,用垂直线的长度去除两端的高差,即得潜水的水力坡度。即得潜水的水力坡度。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确定潜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关系 确定潜水的埋
15、藏深度确定潜水的埋藏深度确定泉或沼泽的位置确定泉或沼泽的位置推断给水层的岩性或厚度的变化推断给水层的岩性或厚度的变化确定给水和排水工程的位置确定给水和排水工程的位置AB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承压水一、概念一、概念充满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充满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承压水要素要素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隔水顶板隔水顶板隔水底板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承压含水层厚度(厚度(M M)埋深(埋深(D D)测压水位线测压水位线(面):(面):承压高度承压高度-H-H补给区补给区承压区承压区排泄区排泄区自溢区自溢区工程
16、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承压水三、特点三、特点 无自由水面,承受一定静水压力;无自由水面,承受一定静水压力; 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动态稳定;动态稳定; 水质不易受污染;水质不易受污染;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引起基坑突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引起基坑突涌。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承压水四、形成承压含水层的地质构造四、形成承压含水层的地质构造(1 1)向斜盆地(自流盆地)向斜盆地(自流盆地)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承压水四、形成承压含水层的地质构造四、形成承压含水层的地质构造(2 2)单斜构造
17、(自流水斜地)单斜构造(自流水斜地) 岩性变化形成的自流斜地岩性变化形成的自流斜地断块构造形成断块构造形成的自流斜地的自流斜地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承压水承压水四、形成承压含水层的地质构造四、形成承压含水层的地质构造(2 2)单斜构造(自流水斜地)单斜构造(自流水斜地)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1 1、孔隙水、孔隙水 赋存于松散岩层中,水力联系均匀;其存在条件和特征赋存于松散岩层中,水力联系均匀;其存在条件和特征取决于岩石的孔隙情况。广泛存在于平原地区。取决于岩石的孔隙情况。广泛存在于平原地区。长江一
18、级阶地长江一级阶地土层厚土层厚3050m典型二元结构典型二元结构K随深度呈对数随深度呈对数增大增大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2 2、裂隙水、裂隙水埋藏在坚硬岩石的裂隙中。埋藏在坚硬岩石的裂隙中。在基岩裂隙系统中,打井取水、开挖或观测地下水会有在基岩裂隙系统中,打井取水、开挖或观测地下水会有许多与孔隙水完全不同的现象:许多与孔隙水完全不同的现象: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2 2、裂隙水、裂隙水裂隙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局部发育,呈脉状分布,导致同一岩层中相距很近的
19、钻孔,水量悬殊; 渗透的各向异性:一般第三方向不发育,空间展布具有方向性(不同方向发育差异); 水力联系不统一:裂隙连通性较差,很难形成统一的含水层,当不同方向相连通时形成裂隙含水系统。 坚硬基岩的裂隙率,要比松散岩石的孔隙度小一到两个数量级。裂隙水的埋藏和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性、地貌等条件的控制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2 2、裂隙水、裂隙水 按成因可分为:按成因可分为: 风化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多为潜水,水平方向透水性比较好,垂直:多为潜水,水平方向透水性比较好,垂直方向随深度而减弱,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方向随深度而减弱,补
20、给源为大气降水。 成岩裂隙水成岩裂隙水:成岩裂隙为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空:成岩裂隙为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空隙,常见于岩浆岩中,尤以玄武岩最为发育。透水性好隙,常见于岩浆岩中,尤以玄武岩最为发育。透水性好 构造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受构造运动应力作用而形成,分为层状和:受构造运动应力作用而形成,分为层状和脉状,水力分布极不均匀。脉状,水力分布极不均匀。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2 2、裂隙水、裂隙水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二、按含水层孔隙性质分类3 3、岩溶水、岩溶水 岩溶的发育
21、特点也决定了岩溶水的特征。岩溶水具有岩溶的发育特点也决定了岩溶水的特征。岩溶水具有水量大、运动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特性。水量大、运动快、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分布极不均匀的特性。其动态变化受气候影响显著,大量岩溶水以地下径流的形式其动态变化受气候影响显著,大量岩溶水以地下径流的形式流向低处,集中排泄。流向低处,集中排泄。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5.3 5.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降水降水蒸发蒸发径流径流水汽输送水汽输送入渗入渗蒸发蒸发降水降水水汽输送水汽输送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一、地下水的补给一、地下水的补
22、给1 1、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补给:主要补给来源,补给数量取决于降水性主要补给来源,补给数量取决于降水性质、地表植被、地形、地质构造、包气带厚度及岩石透水性。质、地表植被、地形、地质构造、包气带厚度及岩石透水性。2 2、地表水补给:、地表水补给:主要取决于河水位和地下水位相对高低关主要取决于河水位和地下水位相对高低关系。在上游没有补给作用,在中下游则存在较大的补给作用。系。在上游没有补给作用,在中下游则存在较大的补给作用。3 3、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含水层之间的补给:隔水层中有透水隔水层中有透水“天窗天窗”或受断层或受断层影响,上下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隔水层有弱透水能力时,影响,上下含水层
23、产生水力联系;隔水层有弱透水能力时,上下含水层水位相差较大时,上下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上下含水层水位相差较大时,上下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 4 4、人工补给、人工补给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地下水的排泄二、地下水的排泄1 1、蒸发(面状排泄)、蒸发(面状排泄):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影响因素主:土壤蒸发与植物蒸腾。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风速、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等。是要有温度、湿度、风速、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等。是干旱地区地下水排泄主要形式。干旱地区地下水排泄主要形式。2 2、泉(点状排泄)、泉(点状排泄):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地下水排: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
24、头,是地下水排泄的主要方式之一。地形强烈切割山区。有上升泉和下降泉泄的主要方式之一。地形强烈切割山区。有上升泉和下降泉之分。之分。3 3、向地表水泄流(线状排泄)、向地表水泄流(线状排泄)4 4、含水之间的排泄、含水之间的排泄5 5、人工排泄、人工排泄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二、地下水的排泄二、地下水的排泄泉泉spring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多为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多为“点点”状,属径流排泄状,属径流排泄 泉的出露是地形、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有机结合的结果,泉的出露是地形、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有机结合的结果,据补给泉的含水层类型可将泉划分为上升泉、下降泉。据补给泉的含水
25、层类型可将泉划分为上升泉、下降泉。1.1.下降泉下降泉( (出露潜水含水层中的泉)出露潜水含水层中的泉) 根据出露条件又将下降泉分为:根据出露条件又将下降泉分为: 侵蚀泉:地形切割到潜水面侵蚀泉:地形切割到潜水面 接触泉:地形切割至隔水底板接触泉:地形切割至隔水底板 溢流泉:水流在前方受阻,水位抬升,而溢流成泉溢流泉:水流在前方受阻,水位抬升,而溢流成泉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第第5 5章章 地下水地下水泉泉spring下降泉下降泉 侵蚀泉侵蚀泉:地形切割到潜水面地形切割到潜水面 接触泉接触泉:地形切割至隔水底地形切割至隔水底板板 溢流泉溢流泉:水流在前方受阻,水流在前方受阻,水位抬升,而溢流水位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