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计算题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土力学计算题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力学 算题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练习练习1 绘出土的三相草图并写出九个物理性质指标绘出土的三相草图并写出九个物理性质指标定义式。定义式。WaterAirSolidVaVwVsVvVma=0mwmsm质量质量体积体积awswsVVVmmVm =mg/V=gC4wssG ssswmmmmm(%)w svVVe VV(%)nv vwrVVS Vmsd VVmvwssat sswsatwm gVV 练习练习2 某住宅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原状土做试验。用某住宅工程地质勘察中取原状土做试验。用天平称天平称50cm3湿土质量为湿土质量为95.15g,烘干后质量为,烘干后质量为75.05g,土粒比重为,土粒比重为2.67。计算此土样的天然密。计
2、算此土样的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度、干密度、饱和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孔隙度以及饱和度。孔隙度以及饱和度。【解【解】0.78243.9%110.782ene375.051.50( /)50sdmg cmV 0.268 2.6791.5%0.782srwGSe 395.151.90( /)50mg cmV 32.670.78211.94( /)110.782ssatwGeg cme 350,95.15 ,75.05 ,2.67ssVcmmg mg G已已知知:95.1575.0526.8%75.05wsmwm (1)(1)1 2.67 (10.268)110.782
3、11.90wswsGwGwee 练习练习6 直径直径10.0cm,高度,高度15.0cm的砂质土,以的砂质土,以10.0cm的水头差进行了常水头渗透试验。测得的水头差进行了常水头渗透试验。测得1分分钟的流量为钟的流量为120cm3。 试计算试计算平均流速平均流速v(cm/s),),水力坡降水力坡降i,土的渗透系数(土的渗透系数(cm/s)。)。 设土的孔隙比为设土的孔隙比为0.5,则,则实际流速实际流速vv是多是多少?少?【解【解】21200.0255(/)110.0604QVvcmsAAt 10.00.66715.0hL i i20.02550.03823.8210(/)0.667vcmsi
4、 k k0.02550.02550.077(/ )0.50.333110.5vvvvcm sene( )zOcz 0 LI判断下列自重应力分布是否正确判断下列自重应力分布是否正确?改正改正改正改正zOcz 0 LI( )zOcz zOcz 练习练习8练习练习9 某教学大楼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地表为素填某教学大楼工程地质勘察结果:地表为素填土,土, ,厚度,厚度 ;第二层;第二层为粉土,为粉土, ,厚度,厚度 ;第;第三层为中砂,三层为中砂, ,厚度,厚度 ;第四层为第四层为强风化岩石强风化岩石。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埋深1.50m。 试计算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其试计算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
5、重应力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沿深度的分布图。 若第四层为坚硬整体岩石若第四层为坚硬整体岩石,计算至基岩顶面,计算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处土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31.80hm3319.8/kN m11.50hm23.6hm3219.4/kN m3118.0/kN m niiiczh1 自重应力计算步骤:自重应力计算步骤:地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以上, ,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位以下, ,不透水层层面及其以下不透水层层面及其以下, , 取取天天然然重重度度 取取有有效效重重度度sat 取取水水土土总总重重 不透水层层面应力有突变,大小等于不透水层层面应力有突变,大
6、小等于 。wwh 2. 计算特征点自重应力计算特征点自重应力(每层土两点:顶面和底面)(每层土两点:顶面和底面)1. 分析题意,建立坐标系,确定特征点分析题意,建立坐标系,确定特征点特征点为:分层界面,地下水位面。特征点为:分层界面,地下水位面。起算点自天然地面始;起算点自天然地面始;3. 绘自重应力分布图绘自重应力分布图 自重应力随深度而增加,其图形为折线形。自重应力随深度而增加,其图形为折线形。【解【解】1. 绘出剖面图、建立坐标系、确定特征点如图所示。绘出剖面图、建立坐标系、确定特征点如图所示。31118.0/1.50kN mhm32219.4/3.60kN mhm33319.8/1.8
7、0kN mhm()czkPa( )z m021 118.0 1.5027.0(/)czhkN m2. 计算特征点自重应力。计算特征点自重应力。1 122227.0(19.49.8) 3.6027.034.5661.56(/)czhhkN m+1 1223 3261.56(19.89.8) 1.8061.56 18.079.56(/)czhhhkN m+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如图所示。至基岩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如图所示。31118.0/1.50kN mhm32219.4/3.60kN mhm33319.8/1.80kN mhm()czkPa( )z m027.
8、061.5679.56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1 1223 3261.56(19.89.8) 1.8061.56 18.079.56(/)czhhhkN m+1 1223 3279.569.8 (3.60 1.80)79.5652.92132.48(/)czwwhhhhkN m+若第四层为坚硬整体岩石,若第四层为坚硬整体岩石,则第三层土则第三层土底面处底面处的自重应力为:的自重应力为:基岩基岩顶面处顶面处的自重应力需加上水的自重:的自重应力需加上水的自重:至基岩至基岩顶面处顶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如图所示。土的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如图所示。1 12
9、23 3218.0 1.50 19.4 3.60 19.8 1.80132.48(/)czhhhkN m+或地下水位下使用饱和容重:或地下水位下使用饱和容重:31118.0/1.50kN mhm32219.4/3.60kN mhm33319.8/1.80kN mhm()czkPa( )z m027.061.5679.56132.4852.92wwh31118.0/1.50kN mhm32219.4/3.60kN mhm33319.8/1.80kN mhm()czkPa( )z m027.061.5679.56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透水层透水层31118.0/1.5
10、0kN mhm32219.4/3.60kN mhm33319.8/1.80kN mhm()czkPa( )z m027.061.5679.56132.48.wwh 52 92 不透水层不透水层练习练习10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1)试计算从地面至)试计算从地面至11.5m深度处深度处的自重应力的自重应力cz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2)试)试计算甲基础的基底接触压力计算甲基础的基底接触压力p;3)试计算甲基础)试计算甲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的基底附加压力p0;4)试计算由甲基础基底附)试计算由甲基础基底附加压力加压力p0引起的甲基础的基底中心点下,引起的甲基础的基底中心点下,0
11、m,2,4,6,8,10m各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各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z,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 5)试计算由乙基础)试计算由乙基础基底附加压力基底附加压力p0引起的甲基础的基底中心点下,引起的甲基础的基底中心点下,0m,2,4,6,8,10m各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各深度处的竖向附加应力z,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并绘出其沿深度的分布图。 设基础与回填土的平均容重设基础与回填土的平均容重G=20kN/m3。0mppd 1土层土层 容重容重 深度深度 厚度厚度 特征点特征点czkN/m3 m m kN/m218.018.218.7粉土粉土 粉质粘土粉质粘土3.66.0
12、11.51.5甲甲乙乙乙乙F=1940kN F F02468105.04.06.02.0 2.0 2.0图中单位:图中单位:mo乙乙乙乙基础底面基础底面甲甲土层土层 容重容重 深度深度 厚度厚度 特征点特征点czkN/m3 m m kN/m218.018.218.7粉土粉土 粉质粘土粉质粘土3.66.011.55.02.54.02.58.04.02.0 2.0图中未标单位为图中未标单位为m或或kPaoabcdefg3.62.45.564.885.0134.0甲基础甲基础引起的引起的附加应力附加应力1.5甲甲乙乙乙乙F=1940kN F F024681010074.838.8甲、乙基础甲、乙基础
13、引起引起的附加应力之和的附加应力之和乙基础乙基础引起的引起的附加应力附加应力2)计算甲基础的基底接触压力计算甲基础的基底接触压力p。.(/)2194020 1 597301274 5GGFAdFGFpdAAAkN m 3)计算甲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计算甲基础的基底附加压力p0。()().().(/)0297201 181 51001271 18 1 5100mGmGmFFppddddAAorkN m 练习练习11 如图所示,天然土层有两层,第一层为细砂层,第二如图所示,天然土层有两层,第一层为细砂层,第二层为粘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层为粘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m处。试根据粘土层的处。试根据
14、粘土层的压缩试验资料分别计算下列两种情况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压缩试验资料分别计算下列两种情况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沉降量。1)如果地下水位突然下降)如果地下水位突然下降2.0m,至粘土层顶,至粘土层顶面。面。2)如果地下水位不变,在地表上填筑容重为)如果地下水位不变,在地表上填筑容重为=18.0kN/m3,厚度为,厚度为3.5m的填土。的填土。岩层岩层H4.0m 3.0m1.0m3sat18.0kN/m 细砂层细砂层粘土层粘土层3sat20.0kN/m p(kPa)050100200400e0.852 0.758 0.711 0.651 0.635粘土侧限压缩试验资料粘土侧限压缩试验资料【解
15、【解】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水位水位下降前下降前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水位水位下降后下降后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水位水位下降前下降前,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水位水位下降后下降后,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计算水位下降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水位下降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水位水位下降前下降前的自重应力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及其分布细砂层水位以上砂层:细砂层水位以上砂层:地表处:地表处:cz0 czsatz18.0 1
16、.018.0(kPa) 底面处:底面处:注:毛细作用使水位以上细砂层饱和,注:毛细作用使水位以上细砂层饱和,但忽略毛细作用产生的负压力。但忽略毛细作用产生的负压力。细砂层水位以下砂层:细砂层水位以下砂层:顶面处:顶面处:cz18.0(18.010)2.034.0(kPa) 底面处:底面处:cz18.0(kPa) 岩层岩层H4.0m 3.0m1.0m3sat18.0kN/m 细砂层细砂层粘土层粘土层3sat20.0kN/m 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引起的最终沉降量。水位水位下降前下降前的自重应力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及其分布粘土层:粘土层:顶面处:顶面处:cz34.0
17、(20.010) 4.074.0(kPa) 底面处:底面处:cz34.0(kPa) 岩层岩层H4.0m 3.0m1.0m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岩层岩层H4.0m 3.0m1.0m3sat18.0kN/m 细砂层细砂层粘土层粘土层3sat20.0kN/m 下降前下降前1p34.074.0z18.0水位水位下降后下降后的自重应力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及其分布细砂层:细砂层:地表处:地表处:cz0 czsatz18.03.054.0(kPa) 底面处:底面处:粘土层:粘土层:顶面处:顶面处:cz54.0(20.010) 4.094.0(kPa) 底面处
18、:底面处:cz54.0(kPa) 岩层岩层H4.0m 3.0m3sat18.0kN/m 细砂层细砂层粘土层粘土层3sat20.0kN/m 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引起的最终沉降量。水位水位下降后下降后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134.074.0p54.0(kPa)2 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水位水位下降前下降前,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相当于粘土层顶面增加了一个附加应力:相当于粘土层顶面增加了一个附加应力:satwphhh10220.0(kPa) 10.
19、7110.758e0.75810050(5450)0.754 岩层岩层H4.0m 3.0m1.0m下降前下降前1p34.074.0z18.0下降后下降后2p54.094.0p(kPa)050100200400e0.852 0.758 0.711 0.651 0.635p 254.094.0p74.0(kPa)2 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水位水位下降后下降后,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或者或者21ppp542074.0(kPa) 20.7110.758e0.75810050(7450)0.735 岩
20、层岩层H4.0m 3.0m1.0m下降前下降前1p34.074.0z18.0下降后下降后2p54.094.0p p(kPa)050100200400e0.852 0.758 0.711 0.651 0.6351)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最终沉降量。121ee0.7540.735SH4.00.043(m)43(mm)1e10.754 计算水位下降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计算水位下降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spSHE 如果已知如果已知Es,则可直接估算出沉降量则可直接估算出沉降量wph 3w221t/mphh1mp1t/mh2mp2t/m 2)计算堆载引起的最终沉
21、降量。)计算堆载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堆载前堆载前粘土层内的粘土层内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平均自重应力及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相应的孔隙比堆载后堆载后,粘土层内的,粘土层内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堆载后堆载后,粘土层内的,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相应的孔隙比计算堆载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堆载引起的粘土层的最终沉降量岩层岩层H4.0m 3.0m1.0m3.5m318.0kN/m 填土填土2)计算堆载引起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堆载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堆载前堆载前粘土层内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粘土层内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平均自重应
22、力及相应的孔隙比岩层岩层H4.0m 3.0m1.0m堆载前堆载前1p34.074.0z18.0134.074.0p54.0(kPa)2 1e0.754 2)计算堆载引起的最终沉降量。)计算堆载引起的最终沉降量。堆载后堆载后,粘土层内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粘土层内的自重应力及其分布岩层岩层H4.0m 3.0m1.0m3.5m318.0kN/m 填土填土相当于在原地基表面相当于在原地基表面增加了一个附加应力增加了一个附加应力ph18.03.563.0(kPa) zp 18.0堆载后堆载后1p34.074.0堆载后堆载后,粘土层内的,粘土层内的平均自重应力及平均自重应力及相应的孔隙比相应的孔隙比21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