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安全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药品生产安全技术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品 生产 安全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三章第三章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药品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火灾与爆炸火灾与爆炸合工大制药工程系合工大制药工程系20182018甲类甲类丁类丁类丙类丙类戊类戊类乙类乙类火灾危险性分类火灾危险性分类合工大制药工程系合工大制药工程系20182018类别类别 火火 灾灾 危危 险险 性性 特特 征征甲甲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闪点28的液体的液体2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的气体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
2、爆炸的物质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乙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闪点28至至60的液体的液体2爆炸下限爆炸下限10的气体
3、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助燃气体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的液体雾滴丙丙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的生产:1闪点闪点60的液体的液体2可燃固体可燃固体丁丁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具有下列情况的生产: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
4、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Part 1 燃烧燃烧燃烧燃烧与燃烧条件与燃烧条件p 定义定义: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p 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p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三个条件: (1)可燃物可燃物 (2)助燃物助燃物 (3)点火源点火源合工大制药工程系合工大制药工程系20182018可燃物可燃物:能被
5、能被火源点燃,火火源点燃,火源移开能持续源移开能持续燃烧直至燃尽。燃烧直至燃尽。助燃物助燃物:较强:较强氧化性,与可氧化性,与可燃物发生化学燃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反应,引起燃烧的物质。烧的物质。点火源点火源:能引:能引起可燃烧物质起可燃烧物质燃烧的能源。燃烧的能源。燃烧的三条件燃烧的三条件燃烧的三要素: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缺少任何一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缺少任何一项燃烧都不会发生。项燃烧都不会发生。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燃烧也不一定发生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燃烧也不一定发生。如:温度、。如:温度、压力、浓度等等。压力、浓度等等。对正在进行的燃烧,缺少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燃
6、对正在进行的燃烧,缺少燃烧三要素中的任何一项,燃烧便会熄灭。烧便会熄灭。灭火的基本原理灭火的基本原理。根据点火能的不同来源,制药企业存在的点火源有:根据点火能的不同来源,制药企业存在的点火源有:(1 1)明火、火星)明火、火星生产性明火(火星)生产性明火(火星):锅炉、加热炉及维修车间等明火(火星)场所,与其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非生产性明火(火星)非生产性明火(火星):厂区非生产性明火(火星)应严禁或严格控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人性化管理设置的吸烟室在满足防火间距的前提下远离危险场所。检维修明火(火星)检维修明火(火星):电焊、气焊、切割、打磨等检维修动火作业;必须开
7、具动火证,动火前明确动火设备位置、设备内使用物料的理化性质,物料放净清洗干净,分析设备内残留气体(可燃、易爆)含量,人员进入设备内需要监测含氧量,动火设备联接的可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输送管道拆除,盲板堵死,清理动火设备周边可燃物,做好防止火花飞溅的应对措施,配备相关应急救援器材、现场监护人员到位,氧气、乙炔钢瓶分开设置,动火作业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操作。必要时应将动火设备移至安全地带进行动火作业。动火作业结束后熄灭余火、关闭氧气、乙炔阀门、清理高温残渣、灰烬或切断动火电源,动火现场不遗留任何火种,相关人员、设备撤离。(2 2)化学点火源)化学点火源主要有化学自热着火和蓄热自热着火化学自热着火和
8、蓄热自热着火两种。 p化学自热着火化学自热着火常温常压下,可燃物在特定情况下自身反应放出热量引起的着火。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物质相特定条件包括与水作用、与空气作用、性质相抵触物质相互作用等。互作用等。与水作用与水作用 遇水反应发生自热着火的物质主要有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金属磷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粉末等,反应特点是遇水反应产生反应热,放出氢气、磷化氢、甲烷、乙炔等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局部高温环境里与空气混合引起燃烧。与水作用自热物质储存容器应密闭,条件允许时充入惰性气体保护;储存场所保持干燥,设置湿度计。与空气作
9、用与空气作用 黄磷、烷基铝、有机过氧化物等物质与空气的氧发生化学反应着火。与空气作用自热物质应考虑其理化特性,例如黄磷不溶于水,熔点44.1,在空气中34即可自燃,容器内可覆水隔绝空气储存在阴凉场所,使用时使用时在水中加热至熔化液体状态与水自然分层使用;烷基铝烷基铝应储存于充有惰性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储存区域应在消防水覆盖区域外;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应单库储存,对温度有要求的设置降温系统,降温系统至少要满足二级供电负荷需求,设置温度检测报警设施,储存量较大的库房内应设置应急排放地沟,室外设应急排放池,做好相应稀释准备工作。 性质相抵触物质相互接触性质相抵触物质相互接触:主要是强氧化剂和强还原
10、剂混合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自热着火等。例如乙炔与氯气混合、甘油遇高锰酸钾、甲醇遇氧化钠、松节油遇浓硫酸等。性质相抵触物质分离储存,受场地限制时至少应隔开储存。p 蓄热自热着火蓄热自热着火 煤、植物、涂油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发生缓慢氧化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散热条件不好,通风不良,氧化放出的热量散不出去;堆积内积热不散,促使温度上升,反应加快,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自燃点时,可燃物就会着火。 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蓄热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蓄热自热物质与热源应可靠隔离,储存场所保持通风顺畅应可靠隔离,储存
11、场所保持通风顺畅。(3 3)电火花)电火花防爆场所设置防爆电气;电气设备可靠接地并定期检测合格,严禁超负荷运转;选用适宜的耐火耐热电线并定期检查绝缘性能,电气线路规范安装,不乱接乱拉电线;电工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操作。(4 4)静电(含雷电)火花)静电(含雷电)火花静电的起电方式有两种,一是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即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接触、分离起电;二是感应起电感应起电,即静电带电体使附近的非带电体感应起电。静电累计到足够高的静电电位后,将周围的介质击穿放电,产生静电火花。静电火花的能量大于或者等于大于或者等于周围空间存在的可燃物、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最小点火能时,就可能发生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生
12、产原料药的过程中生产原料药的过程中,液体流体在高速流动、过滤、搅拌、喷雾、喷射、冲刷、飞溅、灌注,乃至沉淀等时,均可能产生危险的静电积聚静电积聚。尤其是液体中夹带有杂质夹带有杂质,或可燃液体蒸气和可燃气体中混混有固体微粒时有固体微粒时,当它们从缝隙或阀门高速喷出时或在管道内高速流动时也会产生静电积聚静电积聚。药物制剂过程中药物制剂过程中,涉及粉体物料过滤、筛分、气力输送、搅拌、喷射、转运以及粉碎和研磨等操作,在压力作用下固体物料表在压力作用下固体物料表面摩擦、相互接触而后分离,同时粉体颗粒因挤压流动而与管面摩擦、相互接触而后分离,同时粉体颗粒因挤压流动而与管道壁、过滤器壁之间发生摩擦道壁、过滤
13、器壁之间发生摩擦,均可能导致静电积聚静电积聚。另外,在生产车间穿着合成化学纤维服装的人员合成化学纤维服装的人员进行生产等活动,也会产生静电积聚。p 静电能够使生产中的粉体流动性下降粉体流动性下降,阻碍管道、筛孔通顺,致使输送不畅发生系统憋压,超压可以使得设备损坏。p 静电放电有造成造成计算机、生产调节仪表、安全调节系统中的硅元件报废的可能硅元件报废的可能,导致误操作而酿成事故。静电火花的防控措施主要有以下三种:u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静电的起电取决于带电材料和摩擦、感应等因素,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应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比如通过改善工艺条件、容器充装改进灌注方式、添加抗静电添加剂、操
14、作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手套、鞋、帽等,控制或减少静电电荷的产生。u控制静电电荷的积聚控制静电电荷的积聚:静电电荷的不断积聚是带电体形成放电以致达到最小点火能的过程。通过采取控制流体的输送速度、搅拌速度、静置时间、静电接地、人体静电导出以及防雷中的拦截、接地、均压、分流和屏蔽等措施,控制静电电荷的积聚。u减少或者排除现场可燃物、易燃物、爆炸性混合物减少或者排除现场可燃物、易燃物、爆炸性混合物。(5 5)机械点火源)机械点火源p由机械撞击或摩擦等作用形成的点火源。p一般来说,在撞击和摩擦过程中机械能转变成热能。p生产中控制机械点火源的措施生产中控制机械点火源的措施主要包括减少不必要的冲击及摩擦、
15、采用惰性气体保护或真空操作、机械的转动部位及时添加润滑剂、避免异物进入设备、使用防爆工具、设置不发火地面以及鞋跟不带铁钉等。(6 6)高热物体)高热物体p在一定的环境中,能够向可燃物传递热量导致可燃物燃烧的叫高热物体点火源高热物体点火源。p高热物体点火源的控制措施高热物体点火源的控制措施主要有绝热保护、隔离、保持足够安全防火间距、冷却等。固体固体液体液体气体气体融化蒸发或分解融化蒸发或分解蒸发蒸发氧氧化化分分解解着着火火燃燃烧烧放热放热加热加热燃烧的基本过程燃烧的基本过程气体燃烧气体燃烧 u由于气体的燃烧不需要象固体、液体那样经过熔化、蒸发等过程,所以燃烧速度很快燃烧速度很快。u气体的燃烧速度
16、随物质的组成不同而异随物质的组成不同而异。简单气体燃烧如氢气只需受热、氧化等过程;而复杂的气体如天然气、乙炔等则要经过受热、分解、氧化过程才能开始燃烧。因此,简单的气体比复杂的气体燃烧速度快。u在气体燃烧中,扩散燃烧速度取决于气体扩散速度扩散燃烧速度取决于气体扩散速度,而混混合燃烧速度则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度合燃烧速度则取决于本身的化学反应速度;在通常情况下混合燃烧速度高于扩散燃烧速度。u气体的燃烧性能也常用火焰传播速度火焰传播速度来衡量。液体燃烧液体燃烧取决于液体的蒸发。其燃烧速率有下面两种表示方法:(1)(1)质量速率质量速率 质量速率指每平方米可燃液体表面,每小时烧掉的液体的质量。(2
17、)直线速率直线速率指每小时烧掉可燃液层的高度。u液体的燃烧过程是先蒸发而后燃烧。液体的燃烧过程是先蒸发而后燃烧。易燃液体在常温下蒸气压就很高,因此有火星、灼热物体等靠近时便能着火。之后,火焰会很快沿液体表面蔓延。另一类液体只有在火焰或灼热物体长久作用下,使其表层受强热大量蒸发才会燃烧。故在常温下生产、使用这类液体没有火灾或爆炸危险。这类液体着火后,火焰在液体表面上蔓延得也很慢。u为了维持液体燃烧,必须向液体传入大量热,使表层液体被加热并蒸发。火焰向液体传热的方式是辐射。故火焰沿液面蔓延的速率火焰沿液面蔓延的速率决定于液体的初温、热容、蒸发潜热以及火焰的辐射能力。固体燃烧固体燃烧速度一般要小于可
18、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不同固体物质的燃烧速率有很大差异。p萘及其衍生物、三硫化磷、松香等可燃固体可燃固体,其燃烧过程是受热熔化、蒸发气化、分解氧化、起火燃烧,一般速率较慢。p另外一些可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含硝化纤维素的制品等,燃烧是分解式的燃烧是分解式的,燃烧剧烈,速度很快。p可燃固体的燃烧速率还取决于燃烧比表面积取决于燃烧比表面积,即燃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燃烧速率越大,反之,则燃烧速率越小。结论:气体最易燃烧。 液体需要蒸发后才能燃烧。 固体最难,其燃烧与组成有关。共同点:都需要氧化分解后才能燃烧。火灾发展过程火灾发展过程熄灭熄灭T T烟烟气气层层温温度度t t时时 间间初初起起发发展展
19、最最盛盛减减弱弱燃烧类型燃烧类型 按燃烧的起因分三种:闪燃、自燃、着火闪燃、自燃、着火 闪燃与闪点闪燃与闪点 闪燃闪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闪点:闪点: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表表1 某些可燃液体的闪点某些可燃液体的闪点物质名称物质名称闪点闪点 /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闪点闪点 /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闪点闪点 / 戊烷己烷庚烷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酸丁酯-40-21.7-41111.1152922丙酮乙醚苯甲
20、苯二甲苯乙酸乙酸酐甲酸甲酯-19-45-11.14.4304049-20乙酸甲酯乙酸乙酯氯苯二氯苯二硫化碳氰化氢汽油-10-4.42866-30-17.8-42.8 自燃和自燃点自燃和自燃点自燃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常温中自行发热,或由于物质内部的物理(如辐射、吸附等)、化学(如分解、化合等)、生物(如细菌的腐蚀作用)反应过程所提供的热量聚积起来,使其达到自燃温度,从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自燃时可燃物由于受到外界热源间接加热,受热比较均匀,发自燃时可燃物由于受到外界热源间接加热,受热比较均匀,发生燃烧时可燃物整体温度较高,燃烧几乎是在整个可燃物或相生燃烧时可燃物整体温度较高
21、,燃烧几乎是在整个可燃物或相当大的范围内同时发生。当大的范围内同时发生。p 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压力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催化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p 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受热熔融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
22、就越大,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受热时间: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自燃点(引燃温度):自燃点(引燃温度):可燃物发生自然的最低温度。表表2 某些可燃物质的自燃点某些可燃物质的自燃点物质名称物质名称自燃点自燃点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自燃点自燃点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自燃点自燃点 /二硫化碳乙醚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酸乙酸酐乙酸甲酯丙酮甲胺102170455422405340485315475537430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氯苯萘汽油煤油重油原油乌洛托品555535430465590540280380425380420380530685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水煤气天然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焦炉气氨半水煤气 5
23、37515466365550650550650605260640630700 着火和着火点着火和着火点着火:着火:足够的的可燃物质在有足够的助燃物质存在的条件下,遇明火而引起持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着火点:使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物质名称物质名称燃点燃点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燃点燃点 /物质名称物质名称燃点燃点 /赤磷石蜡硝酸纤维硫黄160158195180255聚丙烯醋酸纤维聚乙烯聚氯乙烯400482400400吡啶有机玻璃松香樟脑48226021670 表表3 某些可燃性液体的燃点某些可燃性液体的燃点燃烧产物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不少是毒害气体,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皮肤黏膜
24、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 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室内可燃物等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之一是烟气。 不论是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在燃烧时,都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炽热的烟气。 烟气的危害性烟气的危害性 :烟气中的含氧量低于人们生理正常所需要的数值 ;含氧量降低到15%时,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 含氧量在10%-14%时,人会四肢无力,辨不清方向; 含氧量降到6%-10%时,人会晕倒; 含氧量低于6%时,人短时间会死亡。 烟气中的悬浮微粒也是有害的 ,悬浮颗粒中粒径较小的飘尘由于气体扩散作用,能进入人体肺部黏附并聚集在肺泡壁上,可随血液送
25、至全身,引起呼吸道疾病。火灾防止一般途径火灾防止一般途径评价、阻燃、评价、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灾探测、灭火等火等防火主要措施防火主要措施控制可燃物控制可燃物火灾探测火灾探测阻燃阻燃安全间距安全间距控制点火源控制点火源灭火灭火阻燃与安全间距阻燃与安全间距阻燃:阻燃:采用阻燃剂,采用阻燃剂,目的是目的是减少火灾的发生及控减少火灾的发生及控制火灾的蔓延制火灾的蔓延 。安全间距:安全间距:是指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空出的之间空出的最小最小水平距离水平距离,目的是目的是限制火灾蔓延。限制火灾蔓延。控制点火源控制点火源1.1.明火明火2.2.摩擦与撞击摩擦与撞击3.3.高温表面高温表面4.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