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因突变及突变的分子基础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基因突变及突变的分子基础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基因突变 突变 分子 基础 课件
- 资源描述:
-
1、遗传学遗传学 1/201第四章基因突变及突变的分子基础遗传学遗传学 2/201K基因突变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结构结构)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关系。K例如:例如:植物高秆基因植物高秆基因D突变为矮秆基因突变为矮秆基因d。K经典遗传学经典遗传学(基因论基因论)认为:基因就是一个认为:基因就是一个“点点”,在染,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排列关系,而基因突变色体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排列关系,而基因突变就是一个点的改变,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因此从就是一个点的改
2、变,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因此从经典遗传学水平看,基因突变又称为经典遗传学水平看,基因突变又称为“点突变点突变”(point mutation)。K摩尔根等摩尔根等1910年发现年发现果蝇眼色的突变果蝇眼色的突变(Ww),并进行,并进行鉴定与分析,从而明确证实基因突变的存在。鉴定与分析,从而明确证实基因突变的存在。遗传学遗传学 3/201基因突变的发生:基因突变的发生:在自然条件下广泛、大量存在;在自然条件下广泛、大量存在;自然发生自然发生:自然界的因素;:自然界的因素;人工诱发人工诱发:理化因素,:理化因素,更高更高突变频率。突变频率。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形成的不同等位基因及相对性状差异不
3、同等位基因及相对性状差异是是人们发现该基因人们发现该基因(位点位点)存在的前提;存在的前提;是是生物进化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最根本基础;过程中自然选择的最根本基础;也是生物也是生物遗传育种遗传育种的重要基础。的重要基础。矮秆基因的利用;矮秆基因的利用;植物雄性不育基因植物雄性不育基因(细胞质基因突变细胞质基因突变)的利用。的利用。遗传学遗传学 4/201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的类型根据诱发的原因,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根据诱发的原因,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1.自发突变(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所谓的自发突),所谓的自发突变,是指在没有人工特设的诱
4、发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变,是指在没有人工特设的诱发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作用或生物体内生理或生化变化而诱发的突变。的自然作用或生物体内生理或生化变化而诱发的突变。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所谓的自发突变并不是没原因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所谓的自发突变并不是没原因的突变,而是指人工特设诱变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的突变,而是指人工特设诱变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的突变。的突变。 2.诱发诱变:这是指由人工特设诱发因素而引起的突变。诱发诱变:这是指由人工特设诱发因素而引起的突变。 遗传学遗传学 5/201根据突变引起的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可将突变分为:.形态突变(形态突变(
5、morphological mutation),是泛),是泛指能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指能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例:普通绵羊的四肢有一定的长度,但安康羊例:普通绵羊的四肢有一定的长度,但安康羊(Ancon sheep)的四肢很短,这类突变可在)的四肢很短,这类突变可在外观上看到,称为可见突变(外观上看到,称为可见突变(visible mutations) 遗传学遗传学 6/201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突变属于控制质量性状的基因突变属于大突变大突变。遗传学遗传学 7/201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突变大都属于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突变大都属于微突变微突变。例如:玉米的长果穗和例如:玉米的长果穗和短果穗短果穗 为了
6、鉴别微突变的遗传为了鉴别微突变的遗传效应,常需要借助统计效应,常需要借助统计方法加以研究分析。方法加以研究分析。 遗传学遗传学 8/201根据突变引起的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可将突变分为:.致死突变(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是指能造成个体死亡的突变,致):是指能造成个体死亡的突变,致死突变型又可分为死突变型又可分为全全致死突变型(致死突变型(90以上死亡),以上死亡),亚亚致死突变致死突变(50%90%死亡);死亡);半半致死突变(致死突变(10%50%死亡)和死亡)和弱弱致死致死突变(突变(10%以下死亡)。以下死亡)。 显性致死:显性致死:杂合
7、态即有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隐性致死:隐性致死:纯合态才有致死纯合态才有致死 镰刀形贫血症、植物白化基因等。镰刀形贫血症、植物白化基因等。遗传学遗传学 9/201根据突变引起的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可将突变分为:3条件致死突变(条件致死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指在一定: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而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存活的突变。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而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存活的突变。 例如例如: 噬菌体噬菌体T4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25时能在时能在E.coli宿主中正常宿主中正常生长,形成噬菌斑,但在生长,形成噬菌斑,但
8、在42时就不能这样。时就不能这样。 4生化突变(生化突变(biochemical mutation):指没有形态效应,但:指没有形态效应,但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 例:链孢霉的氨基酸突变型例:链孢霉的氨基酸突变型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遗传学遗传学 10/201由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由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称为为突变体或突变型突变体或突变型(mutant)。显性突变显性突变: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原来的基因表现为显性。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原来的基因表现为显性。隐性突变隐性突变: 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原来的基因表现为
9、隐性。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对原来的基因表现为隐性。第一节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时期和特征基因突变的时期和特征遗传学遗传学 11/201一一 、基因突变的时期、基因突变的时期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均可发生:性细胞性细胞(突变突变)突变配子突变配子后代个体;后代个体;体细胞体细胞(突变突变)突变体细胞突变体细胞组织器官。组织器官。 体细胞突变的保留与体细胞突变的保留与芽变芽变选择。选择。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性细胞的突变频率比体细胞高:性母细胞与性细胞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性母细胞与性细胞对环境因素更为敏感。(等位等位)基因突变常常是独立发生的基因突变常常是独立发生的:
10、在体细胞中如果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当代就会表在体细胞中如果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当代就会表现出来,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嵌现象或称嵌合体现出来,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嵌现象或称嵌合体(chimaera) 突变时期不同,其表现也不相同突变时期不同,其表现也不相同 嵌合体嵌合体 遗传学遗传学 12/201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在体细胞或性细胞中都可发生,但性细何时期,在体细胞或性细胞中都可发生,但性细胞发生的频率要比体细胞高些。胞发生的频率要比体细胞高些。性细胞发生的突变可以通过受精直接传递给后代。性细胞发生的突变可以通过受精
11、直接传递给后代。 遗传学遗传学 13/201l体细胞如果发生突变,突变体细胞如果发生突变,突变的体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往的体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往往竞争不过周围的正常细胞,往竞争不过周围的正常细胞,受到抑制或最终消失。受到抑制或最终消失。l保留体细胞的突变,需将它保留体细胞的突变,需将它从母体上及时分割下来加以从母体上及时分割下来加以无性繁殖,许多植物的突变无性繁殖,许多植物的突变就是体细胞的突变结果。如就是体细胞的突变结果。如果果树上一旦发生优良突变,果果树上一旦发生优良突变,即可直接采用无性繁殖方法即可直接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成新品种。育成新品种。遗传学遗传学 14/201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
12、的,基因突变通常是独立发生的,即某一基因位点的这一等位即某一基因位点的这一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不影响其基因发生突变时,不影响其它等位基因。例如它等位基因。例如 AA突变突变为为Aa或或aa突变为突变为Aa。在体细胞中如果隐性基因发在体细胞中如果隐性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当代就能表现生显性突变,当代就能表现出来,同原来性状并存,形出来,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嵌现象,形成嵌合体。成镶嵌现象,形成嵌合体。突变发生的越早,镶嵌范围突变发生的越早,镶嵌范围越大。越大。遗传学遗传学 15/201二二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基因突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特征:基因突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
13、特征:(一一)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二二)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三三)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四四)突变的平行性突变的平行性(五五)突变的独立性和随机性突变的独立性和随机性遗传学遗传学 16/201(一一)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突变的重演性:突变的重演性: 同一突变可以在生物的不同个体上多次发生。同一突变可以在生物的不同个体上多次发生。同一基因突变在不同的个体上均可能发生;同一基因突变在不同的个体上均可能发生;不同群体中发生同一基因突变的频率相近。不同群体中发生同一基因突变的频率相近。例如果蝇的白眼突变,
14、在多次试验中都出现过例如果蝇的白眼突变,在多次试验中都出现过类似的突变,且它们的突变的频率也极相近似。类似的突变,且它们的突变的频率也极相近似。遗传学遗传学 17/201遗传学遗传学 18/201突变的可逆性突变的可逆性: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正突变正突变(forward mutation)(forward mutation):显性基因显性基因A A隐性基因隐性基因a a;反突变反突变(reverse mutation)(reverse mutation):隐性基因隐性基因a a显性基因显性基因A A。通常认为:野生型基因是正常、有功能基因;而最初基通常认为
15、:野生型基因是正常、有功能基因;而最初基因突变往往是野生型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发生功能改因突变往往是野生型基因突变而丧失功能、发生功能改变,表现为隐性基因。所以反突变又称为变,表现为隐性基因。所以反突变又称为回复突变回复突变(back (back mutaiton)mutaiton)。通常用通常用u u表示正突变频率、表示正突变频率、v v表示反突变频率,则:表示反突变频率,则: 正突变正突变u u 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突变型 反突变反突变v v遗传学遗传学 19/201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失而引起的突变不能发生回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失而引起的突变不能发生回复突变。复突变。 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
16、隐性基因,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而隐性基因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前者称为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前者称为正向突变正向突变(forward mutation)。后者称为)。后者称为反向突变反向突变或或回复回复突变突变(back mutation)。)。遗传学遗传学 20/201正突变与反突变的频率正突变与反突变的频率正突变与反突变发生的频率一般都不相同。多数正突变与反突变发生的频率一般都不相同。多数情况下:情况下:正突变率总是高于反突变率。正突变率总是高于反突变率。原因原因在于:在于:正常野生型基因内部存在许多可突变部位,其中之正常野生型基因内部存在许多可突变部位,其中之一结构改变
17、均会导致其功能改变;一结构改变均会导致其功能改变;但是一旦突变发生,要但是一旦突变发生,要回复正常野生型功能则只能回复正常野生型功能则只能由原来发生突变的部位恢复原状。由原来发生突变的部位恢复原状。遗传学遗传学 21/201突变频率突变频率突变频率突变频率是指生物体在每一世代中(单细胞生物以每是指生物体在每一世代中(单细胞生物以每一细胞)发生突变的频率,也就是一定时间内突变可一细胞)发生突变的频率,也就是一定时间内突变可能发生的次数。能发生的次数。突变频率突变频率一般是很低的一般是很低的,不同的生物,不同的基因其,不同的生物,不同的基因其突变率相差较大。如果在人工诱变条件下,突变频率突变率相差
18、较大。如果在人工诱变条件下,突变频率可以大大提高,有时可达几千倍。可以大大提高,有时可达几千倍。 遗传学遗传学 22/201在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率为在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率为110-5至至110-8,即在一万至,即在一万至一亿个配子中只有一个发生突变。突变率通常是用每一一亿个配子中只有一个发生突变。突变率通常是用每一个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配子中的突变个配子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配子中的突变配子数表示,例如玉米粒配子数表示,例如玉米粒7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彼此各个基因的自然突变率彼此各不相同。不相同。在低等生物中,如细菌,基因突变率为在低等生物中,如细菌,基因突变率为110-4
19、至至110-10,变异幅度更大,即在一万至一百亿个细菌中可以看,变异幅度更大,即在一万至一百亿个细菌中可以看到一个突变体。在细菌中突变率是同每一细胞世代中每到一个突变体。在细菌中突变率是同每一细胞世代中每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一细菌发生突变的概率,即用一定数目的细菌在分裂一次过程中发生突变次数表示。次过程中发生突变次数表示。遗传学遗传学 23/201突变频率突变频率遗传学遗传学 24/201表表4-1 各种生物的某些座位的自发突变率各种生物的某些座位的自发突变率遗传学遗传学 25/201(二二)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突变的多
20、方向性:指基因突变:指基因突变可以多方向发生,即基因内部可以多方向发生,即基因内部多个突变部位分别改变后会产多个突变部位分别改变后会产生多种等位基因形式。生多种等位基因形式。例如:例如:A基因不同部位发生改变基因不同部位发生改变产生突变基因产生突变基因a1、a2、a3等对等对A均表现为隐性的基因。新基均表现为隐性的基因。新基因可能均是无功能的,也可能因可能均是无功能的,也可能各具不同功能。各具不同功能。遗传学遗传学 26/201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位于同一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位点上的多个等位基因。在二倍体与异源多倍体中,同一位点只能有一对
21、在二倍体与异源多倍体中,同一位点只能有一对基因,最多存在两种等位基因形式;因此复等位基因,最多存在两种等位基因形式;因此复等位基因的各种形式会存在于生物群体的不同个体中。基因的各种形式会存在于生物群体的不同个体中。遗传学遗传学 27/201人类人类ABO血型的复等位基血型的复等位基因因人类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由人类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异性由3个复等位基因个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决定。其中其中IA,IB对对i均为显性;均为显性; IA,IB间为共显性。间为共显性。 3种基因两两组合可能形成种基因两两组合可能形成6种基因型、种基因型、4种红细胞表面抗种红细胞表面抗原反应类型,如下表所示原反
22、应类型,如下表所示(其中用其中用I0表示表示i):遗传学遗传学 28/201基因的突变可以向多个方向进行,一个基因可以突基因的突变可以向多个方向进行,一个基因可以突变为变为a1、a2、a3an等而构成所谓的复等位基因等而构成所谓的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这些复等位基因可以从野生型基因突变产生,也可以这些复等位基因可以从野生型基因突变产生,也可以从其它任何一个突变基因突变产生。它们对从其它任何一个突变基因突变产生。它们对A来说都来说都是隐性基因。是隐性基因。遗传学遗传学 29/201具有对性关系的基因是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位于具有对性关系的基因是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位
23、于同一基因位点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上称为复等位同一基因位点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上称为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不存在于同一个体,而是存在于同基因。复等位基因不存在于同一个体,而是存在于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里。复等位基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复等位基因广泛存在于生物界。遗传学遗传学 30/201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遗传学遗传学 31/201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遗传学遗传学 32/201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遗传学遗传学 33/201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基因烟草的自交不亲和性基因自交不
24、亲和性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植物自花授:植物自花授粉不结实,而株间授粉可能结实的现象。粉不结实,而株间授粉可能结实的现象。烟草属有两个野生种烟草属有两个野生种(Nicotiana forgationa与与N. alata)表现自交不亲和性。表现自交不亲和性。这一特性由这一特性由15个复等位基因个复等位基因(S1, S2, , S15)控制,控制,称为称为自交不亲和基因自交不亲和基因。研究表明:其研究表明:其原因原因是是具有某一基因的花粉粒不能具有某一基因的花粉粒不能在具有相同基因的柱头上萌发、伸长在具有相同基因的柱头上萌发、伸长,因而不能,因而不能完成受精过
25、程。也即:柱头对具有相同基因的花完成受精过程。也即:柱头对具有相同基因的花粉粒具有拮抗作用。粉粒具有拮抗作用。其机理如下图其机理如下图遗传学遗传学 34/201野生烟草交配亲和性遗传机理野生烟草交配亲和性遗传机理遗传学遗传学 35/201(三三)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1.突变的有害性:突变的有害性: 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与发育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与发育往往是有害往往是有害的。的。生物的野生型基因都是正常有功能的;生物的野生型基因都是正常有功能的;生物细胞内现有的基因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生物细胞内现有的基因是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并且基因间达到某种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