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教学设计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教学设计课件.pptx》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学科 知识 教学 设计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六章 学科知识课程三个层次的文件课程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教 材材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计划中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每门学科以编以编写纲要形式写纲要形式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一)概念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科目的设置(中心问题)、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特征 强制性、普及性、基础性 一、课程标准的结构(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
2、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开。依依据:据:课程计课程计划划(一)组成内容(一)组成内容由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附录等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附录等教学大纲对于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1 1、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各门学科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加强了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2 2、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 3、教学大纲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二、课程标准的性质1.1.某一学段的行为描
3、述 三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2.2.面向全体,是共同的、统一的基础性要求;3.3.主要服务于评价;4.4.课程居于生成性和适应性的可能;5.5.具有严肃性与正统性。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一)课程性质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二、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一)总体目标(1 1)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
4、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3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4 4)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5 5)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与创造潜能(6 6)学会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35003500个常用汉字)个常用汉字)(7 7)独立的阅读习惯,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独立的阅读习惯,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文文240240篇篇,九年课外阅读,九年课外阅读400400万万字以上)字以上)(8 8)具体明确的表达自己见闻、体验和想法。)具体明确的表达自己见闻、体验和想法。(9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10
5、10)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13学段目标:学段目标:(1-2(1-2、3-43-4、5-65-6、7-97-9年级年级 四个学段)四个学段)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实施建议三、实施建议(一)对教学的建议(一)对教学的建议 1.1.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实践性和综合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3.3.重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的引导; 4.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4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6、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三、实施建议三、实施建议(二)对评价的建议(二)对评价的建议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整体性和综合性;整体性和综合性;(三)开发的建议:校本课程、配置设备、争取社会各界支(三)开发的建议:校本课程、配置设备、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持一、数学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一)课程性质:基础课程,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发展。(二)课程基本理念:第三节第三节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二、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一)课程目标:(1-31-3、4-64-6、7-97-
7、9年级 三个学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课程内容及其关联四方面: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第三节第三节 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17(二)对评价的建议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方式的多样化;利用评价结果;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的测验。(三)对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一、英语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一)课程性质:人文性与工具性双重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整体设计目标,强调学习过程,优化评价方式,丰富课程资源。(三)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分级标准总目标: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分级目标
8、: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分级标准:1-5 1-5 目标要求,目标要求,2-62-6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第四节第四节 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三、实施建议(二)对评价的建议(三)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理念与设计思路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 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的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合课程。基础
9、特征:基础特征:1.1.生活性生活性 2.2.活动性活动性 3.3.综合性综合性 4.4.开放性开放性第五节第五节 品德生活品德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社会课程标准(二)课程基本理念(二)课程基本理念1.1.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2.2.珍视童年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珍视童年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3.3.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4.4.让教学根植于儿童的生活。让教学根植于儿童的生活。(三)课程设计思路三条主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方面: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10、;动手动脑、有创意的生活。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社会生活、品德、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二)基本理念1.1. 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核心。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核心。2.2.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3. 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三)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课程整合实施原则基本要求:(1 1)教学主题从不同的设计策略出发;(2 2)综合实践活动课,现场教学;(3 3)围绕主题整合;(4 4)
11、合作学习;(5 5)教师协同教学;(6 6)重视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7 7)突破时间和场地的限制,走进社区。第六节第六节 课程整合课程整合24二、学科内教学的课程整合三、学科教学间的课程整合四、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整合五、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进行课程整合第七章第七章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26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与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共同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第一节 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一、教学设计(一)概念 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
12、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1.系统性原则 2.2.目标性原则 3.3.程序性原则 4.4.反馈型原则 5.5.具体性原则(三)教学设计的依据(1 1)现代教学理论;(2 2)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3 3)教学实际需要;(4 4)学生需要和特点;(5 5)教师教学经验。(四)教学设计步骤(1 1)分析教学内容;(2 2)确定教学目标;(3 3)了解学生特征;(4 4)了解教师自身特征;(5 5)认识教学资源;(6 6)确定教学组织形式;(7 7)选择适宜的教学媒体;(8 8)确定教学的操作步
13、骤。二、教案设计二、教案设计1.1.含义:含义: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呈现形式。教案是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主要呈现形式。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的呈现形式,而教学设计是形成教案的一个“系统化系统化”过程。过程。2.2.地位地位 教材、课标教材、课标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实施课堂教学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3.3.作用:对课堂教学导向、规划和组织作用:对课堂教学导向、规划和组织附带性作用:备忘录、资料库、课题源附带性作用:备忘录、资料库、课题源4.4.教案设计的类型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
14、检查课(二)教案的主要内容与要求(1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2 2)教学重点定位准确(3 3)教具学具实用必需(4 4)学情分析切中要害(5 5)教学过程突出活动(6 6)练习设计务实灵活(7 7)板书设计美观助学(8 8)教学反思有利成长备 课 纸课题:课题:_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2.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1.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2.2.新课教学新课教学3.3.巩固提高巩固提高4.4.小结作业小结作业四、板书设计四、
15、板书设计备 课 纸Title_Title_I. Teaching aimsI. Teaching aimsKnowledge aimsKnowledge aimsAbility aimsAbility aimsEmotional aimsEmotional aimsII.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II. Teaching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Key point(s)Key point(s)Difficult point(s)Difficult point(s)III. Teaching proce
16、duresIII. Teaching proceduresStep 1 Lead inStep 1 Lead inStep 2 Presentation Step 2 Presentation Step 3 ConsolidationStep 3 Consolidation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IV. Blackboard designIV. Blackboard design备 课 纸课题:课题:_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
17、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2.2.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备注备注1.1.开始部分开始部分2.2.准备部分准备部分3.3.基本部分基本部分4.4.结束部分结束部分1.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1 1)一般程序)一般程序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育目标三个来源: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学科发展1.1.书写规则书写规则2.2.行为动词选择行为动词选择3.3.书写技巧书写技巧4.4.范例范例教学目标表述:教学目标表述:1.1.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主体是学生。2.2.恰当的行为动词。恰当的行为动词。3.3.明确
18、的行为条件;明确的行为条件;4.4.指明表现程度;指明表现程度;学生能在三分钟内对全班同学背诵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词全文,语气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应与该演说风格一致。让学生背诵全文。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1.1.书写规则书写规则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学生通过什么活动过程培养了:主要是学生通过什么活动过程培养了什么能力,掌握了什么方法等,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什么能力,掌握了什么方法等,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
19、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和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会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2.2.行为动词选择行为动词选择(二)行为动词选取分类分类学习学习水平水平知识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复述,描述、识别、再认、列举等理解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概述、区别、提供,预测,推断,检索,整理等应用设计、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技能模仿模拟、尊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编写等操作完成、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
20、验等迁移联系、转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等过程+情感经历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反映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爱惜、蔑视、怀疑、摈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领悟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三)书写技巧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本主要知识与本节课需要运用的技能课本主要知识与本节课需要运用的技能学习过程:小组讨论式、发现式、分组竞赛式
21、等学习过程:小组讨论式、发现式、分组竞赛式等探究能力:获取、分析信息能力;提出问题、探究能力:获取、分析信息能力;提出问题、假设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假设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问题解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求知欲、情绪、热情、兴趣、动机、求知欲、道德体验、美的体验、态度、价值观道德体验、美的体验、态度、价值观课型:课型:新授课:新授课:激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机/为新知识找到生长点为新知识找到生长点/新授新授/揭示教学重点、难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点/巩固巩固/反馈反馈练习课练习课:1.明确练习要求;明确练习要求;2.有指导的
22、练习;有指导的练习; 3.讲评。讲评。复习课复习课:不同形式呈现;有针对性;系统梳理。不同形式呈现;有针对性;系统梳理。 1.1.知识与能力:认识“窃、腋”等7 7个生字, 正确书写“窃、炒支撑、倾盆大雨”等1414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小学小学语文语文窃读记窃读记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3、,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转化能力得到培养,感内在联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转化能力得到培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小数
24、乘整数小数乘整数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理解直角梯形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理解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等腰梯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梯形四种图形之间的关系。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通过操作活动,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提升了创造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提升了创造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体会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广泛存在于实际生在活动中,体会平行四边
25、形和梯形广泛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品质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活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品质和团结互助的精神。小学数学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小学英语小学英语 My New Teacher1、Knowledge objectivesSs has to totally grasp the five adjectives: old, short, thin, tall and strong, know the new words young, kind, funny; master the sentence patterns: Whos your.? Whats he/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