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天津大学研究生e-Learning平台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结构 抗震 理论 应用 天津大学 研究生 Learning 平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本章提纲313324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脉动信号的量测数据分析理论基础数据处理u第9章 结构动力性能及试验技术35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本章提纲313324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脉动信号的量测数据分析理论基础数据处理u第9章 结构动力性能及试验技术35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结构动力性能包括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滞回特性等,是结构本身的特性。 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和研究结构的地震反应时必须同时
2、了解和掌握地震动的特性和结构动力性能。关于地震动的特性在前面已讲,下面介绍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为获得这些特性所需的相关试验技术。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是复杂的时间过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低频振动 结构的自振频率(基频)范围较窄,一般在0.05s15s(20Hz0.07Hz)之间,例如,0.05s基岩上的设备、单层房屋竖向振(震)动时;15s大跨度悬索桥。 在结构的地震反应中,高阶振型有影响,但第一振型,或较低阶振型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结构的整体反应以低频振动为主。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
3、力和变形特点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是复杂的时间过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低频振动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可能超过弹性,产生大变形,并导致结构的局部破坏。地震作用是一种短期的往复动力作用,其持续时间可达几十秒到一、二分钟,结构的反应可以往复几次或者几十次,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破坏不断累加、破坏程度逐渐发展,可经历由弹性阶段开裂(RC,砖结构)屈服极限状态倒塌的过程,称为低周疲劳。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是复杂的时间过
4、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低频振动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位移)速度较低,约为几分之一秒量级。 而爆炸冲击波:正压,负压为一次,无往复,材料快速变形(为毫秒量级) ; 车辆荷载:多次重复,但应力水平低(无屈服),高周次(100 万次) 。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是复杂的时间过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累积破坏 地震造成的结构积累破坏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中情况中: 一次地震中,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屈服,以后每一个振动循环往复都将造成结构破坏积累。 主震时,结构发生破坏,但未倒
5、塌;余震时,结构变形增加,破坏加重,甚至发生倒塌。 以前地震中结构发生轻微破坏,未予修复;下次地震时产生破坏严重。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是复杂的时间过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低频振动 2、多次往复(大变形)3、累积破坏 从结构地震反应的特点可以看出,要正确进行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必须了解结构的阻尼,振型,自振频率等基本动力特性,同时必须研究材料、构件和结构的强非线性或接近破坏阶段的动力特性,以及强度与变形的发展变化规律等。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
6、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本章提纲313324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脉动信号的量测数据分析理论基础数据处理u第9章 结构动力性能及试验技术35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结构动力特性量测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结构基本自振频率计算的经验公式; 为结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提供参数,如阻尼比等; 检验设计计算及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安全监测,健康诊断模态识别破损,例如香港青马大桥的安全监测系统; 地震后建筑性能评定(检测)。国外已经在研究震后抢险救灾时对结构安全性能的快速评测方法。 在结构的动力特性中,结构
7、的自振频率(周期) 、振型和阻尼比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三个特性,它们是结构的固有特性,是结构弹性性能的表征,但其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构的破坏状况。下面先简要介绍量测结构这三个动力特性的三种方法。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自由振动法 在自由振动测量方法中,可以采用对结构先张拉,然后突然释放;或采用重力锤撞击或小型火箭冲击的方法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刚度大的结构,如核反应堆等。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自由振动法 在自由振动测量方法中,可以采用对结构先张拉
8、,然后突然释放;或采用重力锤撞击或小型火箭冲击的方法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刚度大的结构,如核反应堆等。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自由振动法 在自由振动测量方法中,可以采用对结构先张拉,然后突然释放;或采用重力锤撞击或小型火箭冲击的方法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刚度大的结构,如核反应堆等。 采用自由振动试验可以得到图所示的结构有阻尼自由振动曲线。通过对振动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自振周期、自振频率和阻尼比。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自由振动法 在
9、自由振动测量方法中,可以采用对结构先张拉,然后突然释放;或采用重力锤撞击或小型火箭冲击的方法使结构产生自由振动。后一种方法适用于刚度大的结构,如核反应堆等。 采用自由振动试验可以得到图所示的结构有阻尼自由振动曲线。通过对振动曲线的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自振周期、自振频率和阻尼比。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自由振动法 自振周期T:完成一次振动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两相邻峰值点之间的间隔时间.自振频率 f:等于自振周期的倒数:阻尼比:用对数衰减率法获得:a1和a2为振动的相邻峰值比。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1/fT=121l n2aazp=
10、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自由振动法 自振周期T:完成一次振动循环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两相邻峰值点之间的间隔时间.自振频率 f:等于自振周期的倒数:阻尼比:用对数衰减率法获得:a1和a2为振动的相邻峰值比。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1/fT=121l n2aazp=自由振动测量方法的优点:简单、明了;缺点:一般自由振动测量方法的优点:简单、明了;缺点:一般情况下仅能得到结构的一阶振型和频率。但如果能激情况下仅能得到结构的一阶振型和频率。但如果能激发出高阶振型,也可以测量结构高阶振型的阻尼比,发出高阶振型,也可以测量结构高阶振型的阻尼比,例如芜湖大桥钢索的自由振
11、动测量。例如芜湖大桥钢索的自由振动测量。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2、强迫振动法 有两种实现结构强迫振动的方法:起振机激振和振动台振动。 起振机激振实验。可以量测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振型阻尼比,不但可以测量结构的平动,也可以测量结构的转动振型。 振动台振动试验。理论上可行,但一般情况下相似关系很难满足,特别是与结构阻尼有关的测量方面。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2、强迫振动法 通过改变激振频率(扫频,频率扫描),采用强迫振动方法可以给出结构的振幅频率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此曲线可以得到,阻尼比用半功
12、率点法得到结构振型阻尼比;自振频率由振幅频率曲线峰点直接量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2、强迫振动法 针对结构的每一自振频率,通过对结构各测点记录的振幅和相位关系的分析,又可以得到结构的各阶振型(如图所示) 。为得到良好的结果,要求布设的测点足够多。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3、脉动方法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 由人为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引起的建筑物经常存在的微幅振动(振幅以微米计)被称为建筑物的脉动(反应) 。脉动方法即通过量测建筑物的脉动来确定结构的自振特性。 脉动方法的优
13、点主要包括:实验方法简便,不需要人工震源。震源为人为活动、车辆活动、微小地震(裂) 、风和海浪等。 如果拾振器精度高,分析设备好,再加上良好的测量和分析工作经验,脉动方法可以给出效果很好的实验结果。 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3、脉动方法 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 对于体积较大的结构,脉动法往往可以得到比其它方法更好的测量结果,例如在进行香港青马大桥基本结构单元动力特性的现场实验时,分别采用了脉动法和锤击法,量测结果表明脉动方法的结果优于锤击法。 由于用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测量结构阻尼比的方法在结构动力学中已经介绍, 而脉动方法又具有经济、简便、精度高的优点,并
14、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脉动测量方法。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本章提纲313324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量测脉动信号的量测数据分析理论基础数据处理u第9章 结构动力性能及试验技术35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基本假设脉动信号的量测 应用脉动方法时存在两条基本假设: 1)输入(激励)和输出(反应)都是随机振动,并且是各态历经的平稳过程,因此振动的统计特性可以用单个样本描述,与时间点无关。由于脉动是由无数随机的震源产生的,因而脉动是随机振动过程,但实际的脉动是非平稳的随机过程,但
15、可以选取适当时间段来近似满足平稳性要求。 平稳函数(随机过程)的统计特征(可以是概率密度函数)与子样函数的选择时刻无关; 各态历经任一子样函数均可以代表其它所有的子样函数。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基本假设脉动信号的量测 2)结构各阶阻尼很小,而且各阶自振频率相隔较远。这样可以用建筑物脉动信号(反应)的功率谱峰值确定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用半功率带宽(点)法确定结构阻尼比。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1、基本假设脉动信号的量测 2)结构各阶阻尼很小,而且各阶自振频率相隔较远。这样可以用建筑物脉动信号(反应)的功率谱峰值确
16、定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用半功率带宽(点)法确定结构阻尼比。用脉动方法所研究的是输入未知而输出用脉动方法所研究的是输入未知而输出可测问题,可测问题,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以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以确定结构的动力特性。 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2、量测系统脉动信号的量测 脉动测量系统如图所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加速度传感器(或速度传感器,亦称拾振器) 为获得可靠的测量结果,要求传感器具有较宽的工作频率,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分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例如,在对香港青马大桥进行现场脉动试验测量时,对传感器提出的要求为:频率范围宽(DC4
17、00Hz);灵敏度高:5V/g;分辨率高:510-6g;抗干扰能力强,即信噪比高。2)放大器 放大器用于放大由拾振器测得的加速度信号。3)记录器 记录器可以是磁带记录或数值记录仪(计算机) 。磁带记录器可以记录模拟信号,而计算机可以直接记录数值信号。4)直流电源、示波器等 通常的脉动试验量测系统如图所示,其中磁带记录仪也常常被计算机替代。分析仪器可以是专用的谱分析仪,或安装了相关分析软件的计算机。脉动试验量测系统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3、测点布置脉动信号的量测 测点的布置与结构类型和要量测的内容有关。 布设原则是保留和最大限度地测量与所需内容有关的量,去
18、掉不需要量测的量。 下图为建筑结构和悬索桥的平、立面图。对于这两类结构,需要量测的内容有所不同,建筑结构:一般需测量两个水平主轴方向和扭转的振动特性,较少量测竖向振动; 大跨桥梁:需要测量结构的侧移,竖向,绕纵轴的扭转,以及桥塔的振动。主讲:李宁 建工学院 研究生选修课程:工程结构抗震理论及应用 3、测点布置脉动信号的量测传感器(测点)布设的原则是: 测量平移振动时:传感器尽可能靠近结构中心(刚度中心) ,减少扭转分量。 测量扭转振动时:尽可能远离中心,置于两端,扭转分量相位差 180。 沿结构高度方向:测点均匀分布,每隔一定楼层,例如每 35 层布设测点,从上到下尽可能满足均匀分布。主讲: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