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66564
  • 上传时间:2022-06-17
  • 格式:PPT
  • 页数:200
  • 大小:6.8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课件
    资源描述:

    1、工程质量通病防治1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定义 建筑工程治理通病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疏于建筑工程治理通病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由于疏于管理而难于彻底根治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关键在于管理而难于彻底根治的工程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关键在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为消除公司在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促进工程为消除公司在建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促进工程质量的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满足顾客需求及期望。综合考虑影质量的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满足顾客需求及期望。综合考虑影响工程质

    2、量的主要因素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人、机、料、法、环、测人、机、料、法、环、测”,在工程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子过程中,我们应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子分项)工程进行重点监管,从设计深化、原材料控制、施工全过程分项)工程进行重点监管,从设计深化、原材料控制、施工全过程、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全员参与管理,、设备使用维护等方面着手,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全员参与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2一、土方、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二、主体部分质量通病防治三、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四、地下工程及屋面防水质量

    3、通病防治五、安装工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常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表现形式及防治措施34一、土方、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一、土方、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防治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有:基坑塌方、基土扰动土方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有:基坑塌方、基土扰动、边坡超挖、场地积水、基坑(槽)泡水、填方边坡、边坡超挖、场地积水、基坑(槽)泡水、填方边坡塌方等。塌方等。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一)土方开挖1 1、基坑塌方:、基坑塌方:1.11.1、现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现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4、,基坑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塌现象。塌现象。1.21.2、原因:、原因:1 1)开挖顺序不合理;)开挖顺序不合理;2 2)地表水、地下水作用;)地表水、地下水作用;3 3)边坡顶存)边坡顶存在堆重或振动荷载等;在堆重或振动荷载等;4 4)未按要求放坡。)未按要求放坡。1.31.3、预防:、预防:1 1)在斜坡等地段开挖时,制定有效的开挖措施;)在斜坡等地段开挖时,制定有效的开挖措施;2 2)在有地表)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水,降水措施;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水,降水措施;3 3)应避免在开挖)应避免在开挖好的坡顶上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当场地条件限制必须离开

    5、基坑边好的坡顶上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当场地条件限制必须离开基坑边1m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1.5m,且基坑边禁止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且基坑边禁止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4 4)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及场地条件放坡)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及场地条件放坡. .开挖深度超过开挖深度超过3m3m(虽未超过(虽未超过3m3m,但工程地质情况较复杂的)应编制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专项方案,开,但工程地质情况较复杂的)应编制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专项方案,开挖超过挖超过5m5m的还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还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5基坑四周汽车泵堆载导致基坑水泥路面开裂6 662 2、基土扰

    6、动:、基土扰动:2.12.1、现象: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表层局部或大部分、现象:基坑开挖后,地基土表层局部或大部分出现松动、浸泡等现象,原土结构遭到破坏,造出现松动、浸泡等现象,原土结构遭到破坏,造成承载力降低,基土下沉。成承载力降低,基土下沉。2.22.2、原因:、原因:1 1)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下道工序,)基坑开挖后未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机械或车辆行走造成的扰动;施工机械或车辆行走造成的扰动;2 2)地基长时间)地基长时间爆晒、失水;爆晒、失水;3 3)冬季地基表层受冻胀;)冬季地基表层受冻胀;4 4)被水)被水浸泡。浸泡。2.32.3、预防:、预防:1 1)开挖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

    7、工)开挖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禁止边坡堆重;,禁止边坡堆重;2 2)机械开挖时注意开挖顺序;)机械开挖时注意开挖顺序;3 3)做好降水措施。)做好降水措施。73、边坡超挖:、边坡超挖:3.13.1、现象: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造成、现象:边坡面界面不平,出现较大凹陷,造成积水,使边坡坡度加大,影响边坡稳定。积水,使边坡坡度加大,影响边坡稳定。3.23.2、原因:、原因:1 1)采用了机械开挖,控制不严,局部)采用了机械开挖,控制不严,局部多挖;多挖;2 2)边坡存在松软土层;)边坡存在松软土层;3 3)测量放线错误)测量放线错误。3.33.3、预防:、预防:1 1)机械开挖应预留

    8、)机械开挖应预留0.3m0.3m厚采用人工修厚采用人工修坡;坡;2 2)对松软土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外界车辆)对松软土层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外界车辆的振动;的振动;3 3)加强测量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加强测量复测,严格定位,在坡顶边脚设置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脚设置明显标志和边线,并设专人检查。84 4、场地积水:、场地积水:4.14.1、现象:在建筑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成后,场地范围内高洼不、现象:在建筑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完成后,场地范围内高洼不平,局部或大面积出现积水。平,局部或大面积出现积水。4.24.2、原因:、原因:1 1)回填土未分层夯实,土的密实度不够,致使不均匀

    9、下沉)回填土未分层夯实,土的密实度不够,致使不均匀下沉;2 2)场地周围无排水沟或场地没有排水坡度;)场地周围无排水沟或场地没有排水坡度;3 3)测量错误)测量错误4.34.3、预防:、预防:1 1)土方回填时,应根据要求进行施工(如分层夯实等)土方回填时,应根据要求进行施工(如分层夯实等)2 2)场地面积较大时,应考虑排水的问题;)场地面积较大时,应考虑排水的问题;3 3)测量工作必须到位,复)测量工作必须到位,复核数据。核数据。5 5、基坑(槽)泡水:、基坑(槽)泡水:5.15.1、现象: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造成地基松软,承、现象:基坑(槽)开挖后,地基土被水浸泡,造成地基松

    10、软,承载力降低,地基下沉。载力降低,地基下沉。5.25.2、原因:、原因:1 1)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表水流入基坑;)开挖基坑未设排水沟或挡水堤,地表水流入基坑;2 2)未采取降排水措施未采取降排水措施, ,未连续降水未连续降水5.35.3、预防:、预防:1 1)合理设置排水沟或挡水堤;)合理设置排水沟或挡水堤;2 2)地下水位以下开挖时,)地下水位以下开挖时,根据水位高度,确定降水方式及设置排水沟;根据水位高度,确定降水方式及设置排水沟;3 3)施工中保持连续性)施工中保持连续性降水,直至基坑(槽)回填完毕。降水,直至基坑(槽)回填完毕。9基坑(槽)泡水基坑(槽)泡水场地积水场地积

    11、水101 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方:1.11.1、现象:填方边坡塌陷,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现象:填方边坡塌陷,造成坡脚处土方堆积,坡顶上部土体裂缝体裂缝1.21.2、原因:、原因:1 1)边坡坡度过陡;)边坡坡度过陡; 2 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等未清理干净;)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等未清理干净; 3 3)边坡未按要求回填夯实;)边坡未按要求回填夯实; 4 4)未做好排水工作。)未做好排水工作。1.31.3、预防:、预防:1 1)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有关资料按设计)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有关资料按设计规定放坡,分层夯填,压实系数不得小于规定放坡,分层夯

    12、填,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40.94(或设计要求(或设计要求);); 2 2)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避免采用腐殖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和未经破碎的大块土; 3 3)在边坡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在边坡上、下部作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稳定的范围内积水。(二)回填(二)回填1112122、填方出现橡皮土、填方出现橡皮土2.1、现象:填方受夯打(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现象:填方受夯打(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

    13、2.2、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在含水率过大的粘土、粉质粘土等原状土地基上进行回填。)在含水率过大的粘土、粉质粘土等原状土地基上进行回填。 (2)用于回填的地基土含水率过大。)用于回填的地基土含水率过大。 (3)施工气温较高,表面易形成硬壳,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挥发。)施工气温较高,表面易形成硬壳,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挥发。2.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1)夯(压)实填土时,应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夯(压)实填土时,应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采用工地简单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采用工地简单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

    14、开花为宜。宜。(2)避免在含水率过大的粘土、粉质粘土等原状土地基上进行回填。)避免在含水率过大的粘土、粉质粘土等原状土地基上进行回填。(3)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0.5m以下。以下。(4)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渗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渗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降低含水率。降低含水率。(5)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数量范围,再夯(压)实。)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数量范围,再夯(压)实。(6)将橡皮土挖除,采取换土回填,或填以)将橡皮土挖除,采取换

    15、土回填,或填以3:7灰土、级配砂石夯(灰土、级配砂石夯(压)实。压)实。123 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3.13.1、现象、现象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使回填土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使回填土在荷载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导致不均匀沉降。在荷载下变形增大,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导致不均匀沉降。3.23.2、原因分析、原因分析(1 1)回填土料不符合要求)回填土料不符合要求(2 2)施工方法不当。)施工方法不当。(3 3)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不符合要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不符合要求。3.33.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1 1)

    16、严格控制回填土料质量:填方土料不得使用含有大量有机)严格控制回填土料质量:填方土料不得使用含有大量有机物、石膏和水溶性硫酸盐物、石膏和水溶性硫酸盐( ( 含量大于含量大于5%) 5%) 的土以及淤泥、冻的土以及淤泥、冻土、膨胀土;以粘土为土料时,应检查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土、膨胀土;以粘土为土料时,应检查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含水量大的粘土不宜作填土用;一般碎石类土、砂范围内,含水量大的粘土不宜作填土用;一般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可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土和爆破石渣可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铺垫厚度的2/32/3;使用灰土或者砂、砂石进行回填。;使用

    17、灰土或者砂、砂石进行回填。13(2 2)回填土的压实方法:一般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等几)回填土的压实方法:一般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等几种,碾压法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碾压机械有平碾种,碾压法适用于大面积填土工程。碾压机械有平碾( ( 压路压路机机) ) 、羊足碾、振动碾和汽胎碾。碾压机械进行大面积填方、羊足碾、振动碾和汽胎碾。碾压机械进行大面积填方碾压,宜采用碾压,宜采用“薄填、低速、多遍薄填、低速、多遍”的方法;夯实法是利用的方法;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填土,适用于小面积填土的压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填土,适用于小面积填土的压实。夯实机械有夯锤、内燃夯土机和蛙式打夯机

    18、等。实。夯实机械有夯锤、内燃夯土机和蛙式打夯机等。(3 3)回填施工基本要求:填土应按整个宽度水平分层进行,)回填施工基本要求:填土应按整个宽度水平分层进行,当填方位于倾斜部位时,应将斜坡修筑成当填方位于倾斜部位时,应将斜坡修筑成1 1:2 2阶梯形边坡后阶梯形边坡后施工,以免填土横向移动,并尽量用同类土填筑;回填施工施工,以免填土横向移动,并尽量用同类土填筑;回填施工前,应排除积水并清除杂物;清除基底松软部分;分层碾压前,应排除积水并清除杂物;清除基底松软部分;分层碾压或夯实,分层厚度应根据夯实机具的性能确定。或夯实,分层厚度应根据夯实机具的性能确定。(4 4)严格控制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在

    19、压实功作用下,土中)严格控制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在压实功作用下,土中的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压实作用也随土层深度的的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压实作用也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各种压实机械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增加而逐渐减小;各种压实机械的压实影响深度与土的性质和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对于重要填方工程,其达到规定密实和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对于重要填方工程,其达到规定密实度所需的压实遍数、铺土厚度等应根据土质和压实机械在施度所需的压实遍数、铺土厚度等应根据土质和压实机械在施工现场的压实试验决定。工现场的压实试验决定。14(三)桩基础-人工挖孔桩1 流砂地层开挖措施流砂地层开挖措施人工挖孔

    20、在开挖时,如遇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会发生井漏,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要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流砂情况较轻时: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将正常为1m左右一段,缩短为0.5m,以减少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孔壁塌落,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可用纺织袋逐渐堆堵,形成桩孔的外壁,并控制保证内壁满足设计要求; 流砂情况较严重时:常用的办法是下钢套筒,钢套筒与护壁用的钢模板相似,以孔外径为直径,可分成46段圆弧,再加上适当的肋条,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在开挖0.5m左右后,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深入孔底不少于0.2m,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

    21、侧不小于0.5m,装后即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可采取突击挖出后立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待混凝土凝结后,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 152 淤泥流泥地层开挖措施淤泥流泥地层开挖措施开挖土方时由人工从上而下开挖,先挖中部后挖四周,每开挖0.45m对淤泥流动与崩塌后形成的空洞采用红砖填满、砌实。将空洞填满、砌实后采用12100纵筋长0.8米,逐根打入下模土方内,且深入下模不少于0.3米,然后安装环形箍筋。采用0.5米高弧形组合钢模,用U型卡连接,将其校正和清理后,浇筑砼。当砼强度大于1Mpa强度后拆除钢模,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下一模开挖,直到穿过淤泥层。3 地下水的处理

    22、地下水的处理(1)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影响最大。当地下水位不大时可进行单桩桩内抽水;当地下水位较大时可采用多桩同时抽水法来降低地下水;如果桩设计深度不大时可考虑在场地四周设置井点排水。(2)开挖过程中应合理安排开挖顺序,先开挖部位桩孔做为降水井,开挖降水井时先抽水再开挖,地下水位上涨影响开挖施工时再抽水,逐步循环直至开挖至桩底。降水井开挖完成后,放置潜水泵进行不间断抽水,降低场地内地下水位,以便于其余桩孔的开挖作业。(3)混凝土浇筑成桩前,应将桩孔内地下水完全抽干,以防混凝土离析。土方开挖至桩底时,应在桩底一侧开挖集水坑,混凝土浇筑前,将潜水泵放置在集水坑内将桩孔内地下水抽干。在混凝土浇筑

    23、前5分钟,将潜水泵提起,提泵过程中不得关闭电源以防管内水回流。164、桩身倾斜,达不到设计深度:桩身倾斜,达不到设计深度:现象:成桩未能达到设计标高,桩体偏斜过大。现象:成桩未能达到设计标高,桩体偏斜过大。原因:原因:1)遇到了地下物(如孤石、老房基等);)遇到了地下物(如孤石、老房基等);2)遇到干)遇到干硬粘土或硬夹层;硬粘土或硬夹层;3)遇到了倾斜的软硬土结合处,使桩尖)遇到了倾斜的软硬土结合处,使桩尖滑移向软弱土方向;滑移向软弱土方向;4)地面不平坦、不实,致使桩机倾斜)地面不平坦、不实,致使桩机倾斜;5)桩管本身弯曲过大。)桩管本身弯曲过大。预防:预防:1)施工前平整场地,并压实;)

    24、施工前平整场地,并压实;2)选择合格的桩管,)选择合格的桩管,并校正;并校正;3)对于特殊的地质情况,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对于特殊的地质情况,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4)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及打桩方式;)选择合理的打桩顺序及打桩方式;5)严格控制桩位偏)严格控制桩位偏差,打桩过程中定期校核。差,打桩过程中定期校核。171717(三)桩基础-钻孔灌注桩1 缩颈1.1 产生原因分析(1)清孔不彻底,泥浆中含泥块较多,再加上终灌拔管过快,引起桩顶周边夹泥,导致保护层厚度不足。(2)孔中水头下降,对孔壁的静水压力减小,导致局部孔壁土层失稳坍落,造成混凝土桩身夹泥或缩颈。孔壁坍落部分留下的窟窿,成桩后形成护

    25、颈。(3)塑性土膨胀导致桩径缩小形成缩颈。1.2防治措施预防缩径的关键是控制泥浆比重,确保泥浆能保持孔壁平衡。(1)使用直径合适的钻头成孔,根据地层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2)成孔施工时应重视清孔,在清孔时要做到清渣而不清泥,预防清孔后的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局部坍塌,导致缩径的产生。 (3)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快速通过,在成孔一段时间,孔壁形成泥皮,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如出现缩径,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182 孔底沉淤 2.1产生原因分析:在钻孔成孔,拆除钻杆泥浆,停止循环至吊放钢筋笼,浇灌水下混凝土的全过程中,施工环节多,时间长,会在孔底淤积较厚的淤泥而影

    26、响成桩质量.静置的时间越长,淤积的淤泥越多。2.2 防治措施 一次清孔后,不符合要求,要采取措施:如改善泥浆性能,延长清孔时间等进行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再检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可利用导管进行,准备一个清孔接头,一头可接导管,一头接胶管,在导管下完后,提离孔底0.4m, 在胶管上接上泥浆泵直接进行泥浆循环。沉渣厚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应尽快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193 、坍孔 3.1现象: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筒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3.2 产生原因分析 (

    27、1)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2)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械振动,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 (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易发生坍孔。3.3 防治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泥浆护壁。护壁用的泥浆应满足护壁要求,液面需高于地下水位0.5m 以上,有条件时,以高于地下水位2m以上更好。若护壁的泥浆胶体率低、砂率大,则不仅护壁性能差,而且因其容重较大,势必产生沉淀速度过快的问题。 (2)禁止重物堆放在成孔附近或有大型机械工作造成的振动,安排多台桩机同时施工时,应该

    28、跳开施工。 (3)如用上法处治,坍孔应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204 、钢筋笼上浮4.1 产生原因分析(1)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1m左右的距离时,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 (2)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4.2 防治措施(1)吊放好钢筋笼后应及时把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

    29、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间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但注重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不大于6m。 (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马上起拔拆除部分导管,导管拆除一部分后,可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每上提一次导管,钢筋笼在导管的抽吸作用下,会自然回落一点,坚持多上下活动几次导管,直到上浮的钢筋笼全部回落为止。215 、断桩与夹泥层 5.

    30、1 产生原因分析(1)泥浆过稠,增加了浇注混凝土的阻力,如泥浆比重大且泥浆中含较大的泥块,因此,在施工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流动不畅等现象,有时甚至灌满导管还是不行,最后只好提取导管上下振击,由于导管内储存大量混凝土,一旦流出其势甚猛,在混凝土流出导管后,即冲破泥浆最薄弱处急速返上,并将泥浆夹裹于桩内,造成夹泥层。 (2)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导管漏水或导管提漏而二次下球也是造成夹泥层和断桩的原因。 (3)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 (4)导

    31、管埋得太深,拔出时底部已接近初凝,导管拔上后混凝土不能及时冲填,造成泥浆填入。 (5)混凝土拌和物发生离析使桩身中断。225.2 防治措施(1)认真做好清孔,防止孔壁坍塌。导管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内径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毫米,内壁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作通过试验。 (2)尽可能提高混凝土浇注速度,开始浇混凝土时尽量积累大量混凝土,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可以克服泥浆阻力;快速连续浇注,使混凝土和泥浆一直保持流动状态,可防导管堵塞。 (3)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与拔管速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6m或小于1m,及时测量混凝土浇灌深度

    32、,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随时测量导管埋深,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 (4)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是否漏水、弯曲等缺陷,发现问题要及时更换。(5)经常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确保其符合要求。236 、桩身上段混凝土强度低钻孔灌注桩在承受垂直荷载压力的时候,以桩顶位置所受的压力最大下部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但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工艺与实际

    33、受力状况相反,往往是上部混凝土的强度低,中下段混凝土的强度高,若不严格控制,容易现桩上段强度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情况.6.1 产生原因分析(1) 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钻孔后要彻底清除孔底的淤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将淤泥彻底清除,于是在浇灌第一斗混凝土进行封底施工时,孔底沉积的淤泥必然混入混凝土中。由于用导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是从下往上顶升的,先灌入的混凝土顶升于孔的上面,这样就容易出现桩上段强度较低的现象。(2) 浇灌混凝土时,若导管插入混凝土之内过深,浇注速度又较快,则容易在孔体深部沉积较多的骨料,加上振捣过程所造成的混凝土的离析,也容易导致桩体上部强度较低的质量问题。6.2 防治措施(1)

    34、依据桩径和桩底的浓度,正确确定出第一斗混凝土的体积,一般可取1. 52. 0 m3 ,也可以按桩身的设计体积的10%加以控制或控制超灌量,待桩顶的浮浆全部溢出后才停止灌注。(2)成桩质量与桩身的浇注高度有关,一般控制成桩高度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 51. 0 m。待凿去高出部分的混凝土后,剩余部分不应有浮浆和夹泥,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要返工重浇。24(四)基础降排水1、集水井(坑)排水不畅或失效、集水井(坑)排水不畅或失效现象:集水井(坑)内水排不出,现象:集水井(坑)内水排不出,影响排水沟的水流入集水井(影响排水沟的水流入集水井(坑),造成基坑降水效果差坑),造成基坑降水效果差原因:

    35、原因:1)抽水泵功率不够;)抽水泵功率不够;2)集水井布置距离大;集水井布置距离大;3)集水井)集水井深度和大小不能满足要求。深度和大小不能满足要求。预防:预防:1)根据涌水量选择水泵的)根据涌水量选择水泵的型号及数量;型号及数量;2)合理布置井的)合理布置井的数量,科学确定井的深度及大数量,科学确定井的深度及大小;小;3)井壁四周要采取防止井)井壁四周要采取防止井壁坍塌的措施,并且要有过虑壁坍塌的措施,并且要有过虑层;层;4)经常清理井内的淤泥及)经常清理井内的淤泥及垃圾。垃圾。2、地面沉陷过多:、地面沉陷过多:现象:在降低地下水的范围内,地基现象:在降低地下水的范围内,地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

    36、,导致临近的建土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临近的建筑物发生沉降,引起不同程度的倾筑物发生沉降,引起不同程度的倾斜、裂缝,甚至断裂、倒塌。斜、裂缝,甚至断裂、倒塌。原因:原因:1)降水的深度过大,时间过长)降水的深度过大,时间过长,扩大了降水的影响范围,加剧了,扩大了降水的影响范围,加剧了土的压缩与泥沙流失,使地面沉陷土的压缩与泥沙流失,使地面沉陷增大。增大。2)采用了不同的降水方法)采用了不同的降水方法,不同的物理作用使地面沉陷。,不同的物理作用使地面沉陷。预防:预防:1)降水前,考虑水位降低区域)降水前,考虑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并在降水期间,定期内的建筑物,并在降水期间,定期对其进行沉降观测;

    37、对其进行沉降观测;2)根据不同)根据不同的要求,合理选择降水方式、设备的要求,合理选择降水方式、设备、深度等;、深度等;3)尽可能缩短基坑开)尽可能缩短基坑开挖、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挖、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时间252525二、主体部分质量通病防治26(一)模板工程(一)模板工程(二)钢筋工程(二)钢筋工程(三)混凝土工程(三)混凝土工程(四)成品保护(四)成品保护(一)模板工程1、轴线位移、轴线位移1.1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1.2原因:原因:1)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模

    38、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能按规定到位;2)轴线测放产)轴线测放产生误差;生误差;3)模板支撑不牢固,)模板支撑不牢固,加固不到位;加固不到位;4)模板刚度差;模板刚度差;5)砼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砼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1.3预防:预防:1)认真翻样配板;)认真翻样配板;2)轴线确认无误后再支模;轴线确认无误后再支模;3)模)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位措施;4)根据砼结构的特点)根据砼结构的特点,专门设计模板,确保其强度,专门设计模板,确保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刚度及稳定性;5)砼浇筑前砼浇筑前,认真认真检查检查2、标高偏差、标高偏差2.1现象:测量

    39、时,发现砼结构现象:测量时,发现砼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偏差2.2原因:原因: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少,控制网无法闭合;或少,控制网无法闭合;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标记施工;3)标高控制线转)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多,累计误差大;测次数多,累计误差大;4)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度。2.3预防:预防:1)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2)每次引测标高时都应从每次引测标

    40、高时都应从0.000引起;引起;3)预埋件及预)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砼浇筑前要复测。留孔洞在砼浇筑前要复测。27(一)模板工程3、结构变形:、结构变形:3.1现象:拆模后发现砼柱、梁现象:拆模后发现砼柱、梁、墙出现鼓凸、缩径或翘曲现、墙出现鼓凸、缩径或翘曲现象。象。3.2原因:原因: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支撑不好,刚度差;大,支撑不好,刚度差;2)模板整体性差;模板整体性差;3)模板加固)模板加固补牢固;补牢固;4)对拉螺栓使用过)对拉螺栓使用过少。少。3.3预防:预防:1)模板及支撑设计时)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2)模板加固时,要找到稳

    41、定的落模板加固时,要找到稳定的落脚点。脚点。4、接缝不严:、接缝不严:4.1现象:由于模板接缝不严有间现象:由于模板接缝不严有间隙,砼浇筑时产生漏浆,砼表隙,砼浇筑时产生漏浆,砼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露筋。4.2原因:原因:1)模板翻样不认真或有)模板翻样不认真或有误误2)木模板使用次数过多;)木模板使用次数过多;3)模模板制作粗糙;)模模板制作粗糙;4)钢模板)钢模板变形未修整;变形未修整;5)浇筑砼时,木)浇筑砼时,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模板未浇水湿润,6)钢模板接)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缝措施不当;7)梁、柱交接部)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等

    42、。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等。4.3预防:预防:1)合理编制模板的施工)合理编制模板的施工措施;措施;2)施工中严格认真操作)施工中严格认真操作;3)预防以上通病原因。)预防以上通病原因。28模板拼缝不严现象严重292929模板拼缝不严模板拼缝不严,引起漏浆,引起漏浆模板内部铁锈清理模板内部铁锈清理不干净,造成混凝不干净,造成混凝土表面的外观质量土表面的外观质量问题。问题。303030(一)模板工程5、脱模剂使用不当或未使用:、脱模剂使用不当或未使用:5.1现象:模板表面使用废机油涂现象:模板表面使用废机油涂刷造成砼污染,或砼残浆不清刷造成砼污染,或砼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砼表面出除即刷脱模

    43、剂,造成砼表面出现麻面等现象。现麻面等现象。5.2原因:原因:1)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涂或涂层过厚;2)使用废机油)使用废机油作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砼作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砼,有影响了砼表面装饰质量;,有影响了砼表面装饰质量;3)模板拆除后,未得到及时清)模板拆除后,未得到及时清理理5.3预防:预防:1)拆模后,及时清理砼)拆模后,及时清理砼残浆;残浆;2)严禁使用废机油;)严禁使用废机油;3)脱模剂刷完后,应及时浇筑)脱模剂刷完后,应及时浇筑砼砼4)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6、模板内部清理不干净:、模板内部清理不干净:6.1现象:模板

    44、内残留木块、浮浆现象: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垃圾夹杂物。6.2原因:原因: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扫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封模前未进行清扫;3)墙柱根部、梁头接头最低处未墙柱根部、梁头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进行清扫。6.3预防:根据以上原因分析,采预防:根据以上原因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取有效措施。31模板内部杂物模板内部杂物垃圾等清理不垃圾等清理不干净,钢模

    45、板干净,钢模板的铁锈未清理的铁锈未清理3232327、模板支撑选配不当7.1现象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7.2原因分析()支撑选配马虎,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7.3防治措施(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

    46、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达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作扒钉固定好。(3)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4)支撑体夭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加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5)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33343434模板的加固系模板的加固系统不符合要求统不符合

    47、要求模板的支撑系模板的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统不符合要求3535358、顶板模板缺陷8.1现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8.2原因分析()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以及刚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底过大。()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8.3防治措施()楼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由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

    48、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撑在软土地基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钢木模板混用时,缝隙必须嵌实,并保持水平一致。369、墙模板缺陷9.现象:()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墙角模板拆不出。9

    49、.原因分析()钢模板事先未作排版设计,未绘排列图;相邻模板未设置围檩或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选用过小或未拧紧;墙根未设导墙,模板根部不平,缝隙过大。()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或因选用的对拉螺栓直径太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而被拉断。()混凝土浇筑分层过厚,振捣不密实,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379.防治措施()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木方定位外,相互间均应用剪刀撑撑牢。()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

    50、以连杆增强刚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12-16mm螺栓)。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本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4)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5)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6)墙根按墙厚度先浇灌150-200mm高导墙作根部模板支撑,模板上口应用扁钢封口,拼装时,钢模板上端边肋要加工两个缺口,将两块模板的缺口对齐,板条放入缺口内,用U形卡卡紧。(7)龙骨不宜采用钢花梁,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外墙所设的垃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3810、楼梯模板缺陷10.1现象:楼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6656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