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料]1-绪论5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法律资料]1-绪论5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律资料 法律 资料 绪论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主讲程久苗课程特点与学习方式n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n土地新政时代:关注前沿和热点问题土地新政时代:关注前沿和热点问题n正确的学习方式正确的学习方式n 课堂:听讲、思考、质疑、讨论、适当笔记课堂:听讲、思考、质疑、讨论、适当笔记n 课后:预习、复习、练习课后:预习、复习、练习n 平时:了解我国土地政策的最新动态,运用平时:了解我国土地政策的最新动态,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学知识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法法:又称又称法律法律。广义而言,经国家制定和认可。广义而言,经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行为规范的总和的总和。法学法学:法律科学法律科学的简称。以的简称。以法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土地法学土地法学:是以是以土地法土地法(即(即调整土地关系的法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律规范的总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第一篇第一篇 土地法基础理论土地法基础理论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 我国土地立法概况我国土地立法概况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土地制度概述我国土地制度概述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法律关系土地法律关系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产权法律制度土地产权法律制度 第二篇第二篇 土地使用权规则
3、土地使用权规则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入股、合营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入股、合营第八章第八章 土地使用权出租土地使用权出租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第十章第十章 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法律制度 第三篇第三篇 土地管理规则土地管理规则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耕地保护耕地保护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国家建设用地管理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土地税费管理规则土地税费管理规则 第四篇第四篇 土地法实施规则土地法实施规则第十六章第十六
4、章 土地行政执法土地行政执法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土地监察土地监察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土地行政复议土地行政复议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土地行政诉讼土地行政诉讼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土地法律责任土地法律责任土地法概述土地基本国策与土地基本国法土地法的渊源当前土地利用形势与土地新政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法概述土地法概述(一)土地的概念(一)土地的概念土地资源学广义:是指地球表层的垂直剖面,即包括土壤、气候、地貌、水文广义:是指地球表层的垂直剖面,即包括土壤、气候、地貌、水文 和生和生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的劳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的物等自然要素与人类的劳动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自然自然- -经济综合体经济综合体。包括陆地。包括陆地和
5、海洋的整个地球。和海洋的整个地球。狭义:狭义:是指是指地球的陆地表层地球的陆地表层,包括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岛屿等。,包括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岛屿等。 土地经济学土地是自然赐与人类的土地是自然赐与人类的资源、资产资源、资产,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人类劳,既包括自然资源,又包括人类劳动而形成的资产,其范围为陆地动而形成的资产,其范围为陆地( (包括水域包括水域) )以上和以下的三维空间范以上和以下的三维空间范围的全部资源。围的全部资源。 土地管理法的界定我国我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中界定的土地包括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中界定的土地包括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
6、和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其他土地)。土地具有双重属性:土地具有双重属性:资源、资产资源、资产。从目前的法律实践看,对土地的理解,主要会遇到从目前的法律实践看,对土地的理解,主要会遇到以下二个界定不清的问题:以下二个界定不清的问题:(1)土地的空间范围的界定问题 权利的界定 (2)土地组成部分和地上定着物的界定问题 权利的转移土地地上定着物地上定着物(二二)土地的特征土地的特征n1.土地的自然特征n(1)土地是非人力所能创造的自然资源。 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珍惜和保护土地资源n(2)土地面积有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n(3)土地的位置具有固定性。 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因地制宜利用土地n
7、(4)土地的使用价值具有永续性。 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利用 2.土地的法学特征 (1)永久性 (2)安全性 (3)必要性 (4)有限供给 (5)收益价值 (6)资本价值和投资 (7)使用效果的外部性 (8)公益性二、土地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土地法的概念 土地法的含义具有以下几点: 1.1.土地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土地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土地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具有强制性。 2.2.土地法是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土地法是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土地关系土地关系)。 土地权属关系、土地管理关系、规划利用关系 3.3.土地法是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土地法是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土地基本法律;其他与土地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地政部门具体行政行为的规则或技术操作规程等。 土地法土地法是调整是调整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范的总称。 (二二)土地法的特征土地法的特征 1.一般法律特征一般法律特征权威性:权威性:是指它所体现的是是指它所体现的是国家的整体意志国家的整体意志,因此任何组织和个,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自觉服从的义务。人都有自觉服从的义务。规范性: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了国家主要表现在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了国家土地
9、管理人员和其他土地当事人的土地管理人员和其他土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权利、义务,并要求切实遵守。,并要求切实遵守。强制性:强制性:主要表现在以主要表现在以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违反土地法律规保证实施,对违反土地法律规范的行为,依法追究其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责任。范的行为,依法追究其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责任。2.土地法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规范人与土地的土地法通过调整人与人的关系来规范人与土地的关系关系。 土地关系即对土地的分配、占有、使用、收益和再分配的关系。实质是人与土地资源、资产性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地关系的基础。3.土地法涉及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土地法涉及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10、。 土地法的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 土地立法的内容具有广泛性4.土地法的实施方式具有科学技术性。土地法的实施方式具有科学技术性。 三、土地法的调整对象土地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土地法的调整对象就是土地关系土地关系。从土地法调整的从土地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社会关系的主体讲,主要发生于讲,主要发生于国家地政部国家地政部门与个人、组织之间门与个人、组织之间。 从土地法调整的从土地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社会关系的性质讲,包括主体之间土地资源讲,包括主体之间土地资源的的纵向管理关系纵向管理关系和和横向的土地资产的交易、使用及收益分配横向的土地资产的交易、使用及收益分配关系关系。 土地关系的类型: (一)纵向
11、的土地资源管理关系 这种关系是指国家地政部门在依法履行土地管理监督职责时与个人、组织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这类行政法律关系是否发生不取决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的意志,而是取决于法律法律赋予地政部门的职能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二)横向的平等主体间的土地财产法律关 系 这种关系是指国家地政部门、个人、组织相互之间就土地的开发、利用、交易所发生的财产性社会关系。这类关系的特点是:(1)权利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2)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设定遵循自愿互利、等价有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等民法原则。这类关系有两种情况:(1)农民集体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就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开发
12、、利用所发生的法律关系(土地承包)。(2)国家地政部门以国有土地代理人的身份,在国务院授权的范围内通过招标、拍卖等出让(出租)国有土地使用权过程中与个人、组织发生的社会关系。四、土地法的调整方法土地法的调整方法取决于土地法调整对象的性质。(一)行政调整方法 所谓行政调整方法是指,在调整纵向的土地资源行政管理法律关系时适用的管理、监督的法律调整手段。一般表现为:一般表现为: 1.地政部门有权依法履行职责。 2.有关当事人必须服从。 3.地政部门有权要求当事人予以配合。(二)经济调整方法 指在调整土地财产法律关系时,适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市场规则,这是由土地资产的商品属性所决定的。这些调整方
13、法主要表现为: 1. 法律地位平等。 2. 坚持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3. 坚持互惠、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五、土地法学与土地法土地关系:以土地为客体而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土地法:调整土地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土地法学:是以土地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土地法学是有关土地法的学问,而土地法则是土地法学产生的客观物质基础。区别:(1)性质上 土地法属于法律的范畴,为部门法。 土地法学属于法学的范畴,是研究土地法的科学。(2)任务上土地法的任务是调整土地关系,保证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国家、集体以及公民、组织的合法的土地权益,保障国家对土地实施有
14、效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土地法学的任务是研究土地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研究土地法的历史发展规律,研究土地法的本质、内容和形式,研究土地法的制定、执行和遵守,研究人们关于土地法的观念和学说的理论。 六、土地法的地位 宪法是宪法是根本大法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是制定一切法律的依据,属于第一层次。据,属于第一层次。 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则属于宪法以下的第二层次的则属于宪法以下的第二层次的基本法基本法。 土地法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属于我土地法属于经济法的一个分支,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第三层次的国法律体系中第三层次的部门法部门法。 第二节第二节
15、土地基本国策与土地基本国法土地基本国策与土地基本国法 一、土地基本国策一、土地基本国策基本涵义基本涵义土地基本国策土地基本国策是指国家为实现经济、社会是指国家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管理、利用土地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管理、利用土地资源方面确定的具有战略性的方针、策略,源方面确定的具有战略性的方针、策略,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实施其他具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实施其他具体政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体政策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土地基本国策产生过程土地基本国策产生过程n19841984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人口
16、多,耕地少,随着人口增长,这个矛盾越来越尖锐。我国人口多,耕地少,随着人口增长,这个矛盾越来越尖锐。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策。n19861986年年3 3月月2121日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乱占耕地的通知中又进一步指出:中又进一步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后备资源不足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7、”19861986年制定土地管理法时,此项基本国策作为土地管理的年制定土地管理法时,此项基本国策作为土地管理的方针加以规定。方针加以规定。n1997年年5月月18日,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中发199711号号) 特别强调了三项原则特别强调了三项原则:即我国的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必须是十分严格的,必须认真贯彻即我国的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必须是十分严格的,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采的基本国策,必须采取治本之策,扭转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
18、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取治本之策,扭转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n1998年修订土地管理法时,将土地基本国策正式载入土地管理法,其年修订土地管理法时,将土地基本国策正式载入土地管理法,其具体表述为:具体表述为:n“。 二、土地基本国法二、土地基本国法 19861986年年6 6月月2525日颁布日颁布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19871987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 我国现行的土地基本国法就是我国现行的土地基本国法就是19981998年修订的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 (19991999年年1 1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20042004年部分修订)年部分修订)
19、基本内容n现行土地管理法共分现行土地管理法共分8章,章,86条,其基本内容是:条,其基本内容是:n 第一章总则,共第一章总则,共7条。对制定土地管理法的目的、土地管条。对制定土地管理法的目的、土地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土地基本制度,作出了纲领性的规定。理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土地基本制度,作出了纲领性的规定。 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共第二章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共9条。条。 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共第三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共14条条。 第四章耕地保护,共第四章耕地保护,共12条。国家对耕地实行保护制度,实条。国家对耕地实行保护制度,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基
20、本农田保护制度。 第五章建设用地,共第五章建设用地,共23条条。 第六章监督检查,共第六章监督检查,共7条条。 第七章法律责任,共第七章法律责任,共12条条。 第八章附则,共第八章附则,共2条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n第一章总 则n第二章土地权利n第三章 土地调查、登记和统计n第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n第五章耕地保护n第六章 土地整治n第七章 土地征收征用n第八章建设用地n第九章 土地交易n第十章 国家土地督察与监督检查n第十一章法律责任n第十三章 附 则 法的渊源法的渊源是指法律创立的方式,以及法律外在的是指法律创立的
21、方式,以及法律外在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即法律是由何种国家机关,通过何种即法律是由何种国家机关,通过何种方式创立的,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的形式。方式创立的,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的形式。 一、宪法一、宪法 现行宪法第现行宪法第9 9条、第条、第1010条对国有土地和集条对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范围、土地征体土地的范围、土地征收收、土地流转、个、土地流转、个人及组织使用土地时应尽的义务等重大问人及组织使用土地时应尽的义务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根本性规定。题作出了根本性规定。对宪法中的有关土地问题的规定需要说明两点: 第一,宪法对土地问题的规定是宪法对土地问题的规定是原则性原则性的。的。 第二,宪法对土地问题的规
22、定是宪法对土地问题的规定是制定有制定有关土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关土地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根本依据根本依据。 二、法律二、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其他一切行政法规和法律的效力仅次于宪法,其他一切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地方性法规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又分为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法律又分为基本法律基本法律和和基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非基本法律)。本法律以外的法律(非基本法律)。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人大
23、及其常委会的立法中对调整和规范土地关系的法律主要立法中对调整和规范土地关系的法律主要有两部分:有两部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1986年制定、年制定、19981998年修订。年修订。 (二)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的法律规范1民法通则民法通则 1987年1月施行。民法通则以宪法关于土地问题的基本规定为依据,从民事权利的角度规定了若干土地法律制度。2物权法物权法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法调整对象包括动产与不动产(土地、房产、矿产等)。属于土地法的上位法。3.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1995年1月施行。这是一部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及在国有土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交易
24、及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法律制度。4森林法森林法、草原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水法水法、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法法、刑法刑法 这一类法律虽不是以土地为直接的调整对象,但其所直接调整的对象如森林、草原等与土地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这些法律中也存在着间接涉及土地问题的规定。补充和强化土地法补充和强化土地法 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根据我国的立法体制,国务院有行政立法权。由根据我国的立法体制,国务院有行政立法权。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分民法或行政法性质,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分民法或行政法性质,统称统称行政法规行政法规。 其中属于土地行政法规的文件主要有:其中属于土地行政法规的文件主要有:土
25、地管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法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行条例、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法、土地复垦规定土地复垦规定等。等。 四、国务院所属部、委发布的行政规章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名,在本部门的权限内,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名,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名、指示和规章。发布命名、指示和规章。”,因此国务院各部、委,因此国务院各部、委有 权 制 定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