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阻力确定方法和计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船体阻力确定方法和计算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船体 阻力 确定 方法 计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船体阻力确定方法和计算船体阻力确定方法和计算确定船舶阻力是船舶阻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确定船舶阻力是船舶阻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只有准确地确定船体阻力,才能正只有准确地确定船体阻力,才能正确地给出实船有效功率,进而匹配合适确地给出实船有效功率,进而匹配合适的推进器和主机,才可以为设计优良的的推进器和主机,才可以为设计优良的低阻船型提供依据。低阻船型提供依据。确定船舶阻力确定船舶阻力的方法的方法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实验测量实验测量理论研究与理论研究与实验测量相结合实验测量相结合 1 1)分别求出摩)分别求出摩擦阻力、粘压阻力擦阻力、粘压阻力和兴波阻力,和兴波阻力,再再相相加得到船体阻力;加得到船体阻力
2、; 2 2)应用粘流理论)应用粘流理论进行计算;进行计算; 3 3)船舶阻力近似)船舶阻力近似估算方法。估算方法。 目前还不能保证目前还不能保证船模与实船流动的船模与实船流动的完全相似,针对如完全相似,针对如何进行船模试验结何进行船模试验结果与实船阻力的换果与实船阻力的换算,研究者们进行算,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了大量的研究。4.1 4.1 佛汝德观点佛汝德观点 为了实现由船模试验结果预报实船阻力性能,佛汝德为了实现由船模试验结果预报实船阻力性能,佛汝德根据试验经验和判断,提出了佛汝德假设:根据试验经验和判断,提出了佛汝德假设: 1 1)船舶阻力可以分为摩擦阻力)船舶阻力可以分为摩擦阻力R
3、 Rf f和剩余阻力和剩余阻力R Rr r两个相两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剩余阻力互独立的部分,剩余阻力RrRr由兴波阻力由兴波阻力RwRw和粘压阻力和粘压阻力R Rpv v组成,且摩擦阻力组成,且摩擦阻力R Rf f只与雷诺数有关,剩余阻力只与雷诺数有关,剩余阻力R Rr r只与佛只与佛汝德数有关;汝德数有关; 2 2)船体摩擦阻力)船体摩擦阻力R Rf f等于相同长度、相同运动速度、相等于相同长度、相同运动速度、相同湿表面积的光滑平板的摩擦阻力,而剩余阻力同湿表面积的光滑平板的摩擦阻力,而剩余阻力R Rr r则适用则适用比较定律,即:比较定律,即: 。 或:或: rftCCCsrsrmmRR佛汝
4、德观点佛汝德观点 按照佛汝德观点,船模试验应按照佛汝德数按照佛汝德观点,船模试验应按照佛汝德数Frm= =Frs进行。其中:进行。其中:下标下标m和和s分别代表模型和实船。分别代表模型和实船。 由佛汝德数相等可得船模与实船对应速度之间的关系:由佛汝德数相等可得船模与实船对应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模型试验可以得到船模在速度通过模型试验可以得到船模在速度Um下的总阻力下的总阻力Rtm,进而求出,进而求出模型的总阻力系数模型的总阻力系数Ctm: 船模(实船)的摩擦阻力系数按照船模(实船)的摩擦阻力系数按照ITTCITTC19571957公式进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船模(实船)的剩余阻力系数船模(实
5、船)的剩余阻力系数Cr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ssmmLgULgUmmmtmtmSURC2212)2Re(lg075. 0fCfmtmrCCCSmSmLLUU佛汝德观点佛汝德观点 实船总阻力系数实船总阻力系数Cts按照下式计算:按照下式计算: 实船对应速度实船对应速度Us下的总阻力下的总阻力Rts按照下式计算:按照下式计算: 实船的有效功率按照下式进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其中, 为船体表面粗糙度补贴系数,通常取:为船体表面粗糙度补贴系数,通常取:rffsstCCCCssststsSUCR221fC75stsEURP3104 . 0fC佛汝德观点佛汝德观点 假设船模与实
6、船间满足几何相似,即对应线尺度之比为定值假设船模与实船间满足几何相似,即对应线尺度之比为定值,称为缩尺比:称为缩尺比: 由佛汝德数相等由佛汝德数相等, ,可知船模与实船对应速度之间关系如下:可知船模与实船对应速度之间关系如下: 若湿表面积与排水体积分别用若湿表面积与排水体积分别用S S和表示,则有:和表示,则有: 佛汝德换算方法也称为佛汝德换算方法也称为二因次换算法二因次换算法。 二因次换算法使用方便,所得结果与实船阻力相当接近,曾被世二因次换算法使用方便,所得结果与实船阻力相当接近,曾被世界各国水池广泛使用,直到现在还受到一些水池的青睐。界各国水池广泛使用,直到现在还受到一些水池的青睐。ms
7、LL/msUU2msSS3ms佛汝德观点佛汝德观点 合理之处:合理之处: 1 1)使用该方法预报实船阻力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能够较准确地)使用该方法预报实船阻力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能够较准确地满足实际工程上的需要;满足实际工程上的需要; 2 2)后来由)后来由PrandtlPrandtl的边界层理论解释了其合理之处:首先,与的边界层理论解释了其合理之处:首先,与ReRe有关的摩擦阻力只在物体近表面的边界层内才有意义,界层以外可以有关的摩擦阻力只在物体近表面的边界层内才有意义,界层以外可以看作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或者说边界层以外没有较大的速度梯度;看作是无粘性的理想流体,或者说边界层以外没有较大的速
8、度梯度;其次,物面曲率半径较边界层厚度大得多时,就边界层的形成原因而其次,物面曲率半径较边界层厚度大得多时,就边界层的形成原因而言,受物面曲率的影响较小,所以言,受物面曲率的影响较小,所以摩擦阻摩擦阻力可以按照相当平板公式进力可以按照相当平板公式进行计算。行计算。 3 3)粘压阻力在船舶总阻力中的比重较小,且其与)粘压阻力在船舶总阻力中的比重较小,且其与ReRe数的关系也数的关系也不大,将其并入剩余阻力系数并适用比较定律,也不致产生明显的误不大,将其并入剩余阻力系数并适用比较定律,也不致产生明显的误差。差。 二因次换算法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二因次换算法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佛汝德观点佛汝德观点 严格
9、来说,佛汝德假设既不合理也不完善严格来说,佛汝德假设既不合理也不完善: 1 1)佛汝德机械地将船舶阻力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摩擦)佛汝德机械地将船舶阻力划分为相互独立的摩擦阻力和剩余阻力两部分,没有考虑二者的联系与影响,与阻力和剩余阻力两部分,没有考虑二者的联系与影响,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2 2)兴波阻力主要与重力有关,而粘压阻力主要与流)兴波阻力主要与重力有关,而粘压阻力主要与流体粘性有关,佛汝德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阻力成分合并为体粘性有关,佛汝德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阻力成分合并为剩余阻力,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剩余阻力,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 3 3)船体表面是一个三维曲面,应用相当
10、平板理论计)船体表面是一个三维曲面,应用相当平板理论计算船体摩擦阻力必然存在偏差。算船体摩擦阻力必然存在偏差。 二因次换算法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二因次换算法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4.2 4.2 休斯观点休斯观点 休斯认为,应当将与流体粘性有关的粘压阻力与摩擦阻力合并在休斯认为,应当将与流体粘性有关的粘压阻力与摩擦阻力合并在一起,则船体总阻力划分为粘性阻力一起,则船体总阻力划分为粘性阻力R R和兴波阻力和兴波阻力RwRw,粘性阻力与,粘性阻力与ReRe有关,兴波阻力与有关,兴波阻力与FrFr有关:有关: 休斯进一步认为,粘压阻力系数休斯进一步认为,粘压阻力系数CpvCpv与摩擦阻力系数与摩擦阻力系数C
11、 Cf f之比为一常之比为一常数数k k,即:,即: 其中,(其中,(1 1k k)称为形状因子或形状因数,与船体形状有关。)称为形状因子或形状因数,与船体形状有关。K K称称为形状系数,由低速船模试验确定。为形状系数,由低速船模试验确定。 船体总阻力及阻力系数:船体总阻力及阻力系数: 休斯观点休斯观点 摩擦阻力系数可依照相当平板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得到。所以摩擦阻力系数可依照相当平板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得到。所以确定船舶阻力的关键是确定实船兴波阻力系数。根据动力相似定律,确定船舶阻力的关键是确定实船兴波阻力系数。根据动力相似定律,几何相似的实船与船模,在相应速度下的兴波阻力系数相等:几何相似
12、的实船与船模,在相应速度下的兴波阻力系数相等: 船模的兴波阻力系数:船模的兴波阻力系数: 考虑粗糙度修正后的实船总阻力系数:考虑粗糙度修正后的实船总阻力系数: 或:或: 休斯观点引入了形状因子以照顾船舶的三因次流动,所以也称为休斯观点引入了形状因子以照顾船舶的三因次流动,所以也称为三因次换算法,或(三因次换算法,或(1 1k k)法。)法。wmwsCCfmtmwmCkCC)1 ( frfstsCCCkC)1 (形状因子的确定方法形状因子的确定方法 1 1)低速船模试验法;)低速船模试验法; 2 2)普鲁哈斯卡()普鲁哈斯卡(ProhaskaProhaska)方法;)方法; 3 3)1515届届
13、ITTCITTC推荐方法。推荐方法。低速船模试验法低速船模试验法 休斯建议,采用低速船模试验的方法确定船体形状因子休斯建议,采用低速船模试验的方法确定船体形状因子(1 1k)k)。因为在极低速条件下(。因为在极低速条件下(Fr0Fr0),船舶的兴波阻力近似为),船舶的兴波阻力近似为零,此时船模的总阻力近似等于粘性阻力,即:零,此时船模的总阻力近似等于粘性阻力,即: 由此可知,在船模实验测得船模总阻力由此可知,在船模实验测得船模总阻力R Rtmtm后后, ,应用相当平板理论应用相当平板理论求得求得R Rfmfm, ,即可得到船体形状因子(即可得到船体形状因子(1+k1+k)。)。缺缺 点:点:
14、该方法理论正确,但实施困难。该方法理论正确,但实施困难。 1)低速时船模阻力本身就很小,故测得的阻力值相对误差较大;)低速时船模阻力本身就很小,故测得的阻力值相对误差较大; 2)低速时船模的雷诺数较低,存在较严重的层流影响,船模与实船周围)低速时船模的雷诺数较低,存在较严重的层流影响,船模与实船周围流动之间存在较大的流动之间存在较大的尺度效应尺度效应,所得到的船体形状因子,所得到的船体形状因子(1+k)值可能与实船值可能与实船存在较大的偏差。存在较大的偏差。 低速船模试验法低速船模试验法 尺度效应:尺度效应:由于模型与实船之间的绝对尺寸不同,二由于模型与实船之间的绝对尺寸不同,二者流动无法保证
15、完全的力学相似,因而引起某些力甚至者流动无法保证完全的力学相似,因而引起某些力甚至流态等的差别,造成由模型试验结果换算至实船时发生流态等的差别,造成由模型试验结果换算至实船时发生偏差。偏差。 正因为如此,休斯观点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未得到正因为如此,休斯观点提出后很长一段时间未得到重视和使用。重视和使用。普鲁哈斯卡方法普鲁哈斯卡方法 在在19661966年第年第1111届届ITTCITTC会议上,普鲁哈斯卡提出了一种确定(会议上,普鲁哈斯卡提出了一种确定(1+k)1+k)的新方法:在的新方法:在FrFr0.10.10.20.2范围内,可以假定船舶兴波阻力范围内,可以假定船舶兴波阻力系数系数CwC
16、w与佛汝德数与佛汝德数FrFr的四次方成正比,即:的四次方成正比,即:CwCwyFryFr4 4。船体的总阻。船体的总阻力系数可以表示为:力系数可以表示为:进一步整理可得:进一步整理可得: 在船模阻力试验中,测得在船模阻力试验中,测得FrFr0.10.10.20.2范围内一些范围内一些速度点下的船模总阻力,速度点下的船模总阻力,算得算得C Ct t,再应用相当平板理论,再应用相当平板理论算得对应速度下的算得对应速度下的C Cf f,作图如,作图如图示。其中,试验线的斜率为图示。其中,试验线的斜率为y y,截距即为(,截距即为(1 1k)k)。普鲁哈斯卡方法普鲁哈斯卡方法 普鲁哈斯卡方法是根据普
17、鲁哈斯卡方法是根据FrFr0.10.10.20.2范围内的许多范围内的许多实验点来确定(实验点来确定(1+K1+K)的值,而且对于大多数船模,试)的值,而且对于大多数船模,试验指出验指出 和和 可以绘成直线,这样就消除了休斯可以绘成直线,这样就消除了休斯仅用一个低速试验点来求仅用一个低速试验点来求(1+K1+K)的值引起的误差,因)的值引起的误差,因而比较可靠。所以而比较可靠。所以在在19751975年第年第1414届届ITTCITTC会议上,这个方会议上,这个方法几乎被推荐作为确定(法几乎被推荐作为确定(1+K1+K)的标准方法。)的标准方法。ftCCfrCF41515届届ITTCITTC推
18、荐方法推荐方法 在在19781978年第年第1515届届ITTCITTC会议上,根据普鲁哈斯卡思想,并参照许会议上,根据普鲁哈斯卡思想,并参照许多实验结果,给出了更一般的兴波阻力系数表示式,即:多实验结果,给出了更一般的兴波阻力系数表示式,即:CwCwyFryFrm m, , 船体的总阻力系数可以表示为:船体的总阻力系数可以表示为: 在船模阻力试验中,测得在船模阻力试验中,测得FrFr0.10.10.20.2范围内一些速度点下的范围内一些速度点下的船模总阻力,算得船模总阻力,算得C Ct t,再应用,再应用ITTC-1957ITTC-1957公式算得对应速度下的公式算得对应速度下的C Cf f
19、,由最小二乘法确定(,由最小二乘法确定(1 1k k)、)、y y、m m三个未知数,其中,三个未知数,其中,m m为为2 26 6范围内的整数。范围内的整数。 会议还同时建议摩擦阻力系数按照会议还同时建议摩擦阻力系数按照ITTC1957ITTC1957公式计算,粗公式计算,粗糙度补贴系数糙度补贴系数C Cf f可按照前述公式计算。可按照前述公式计算。普鲁哈斯卡方法与普鲁哈斯卡方法与ITTCITTC推荐方法的比较推荐方法的比较 右图给出的是某右图给出的是某24000t24000t油轮的兴波阻力系数和油轮的兴波阻力系数和形状因子(形状因子(1 1k)k)随随FrFr数数变化的曲线。可见,低速时变
20、化的曲线。可见,低速时(1 1k)k)近似为一常数,在近似为一常数,在航速较高时(航速较高时(FrFr0.16)0.16),随随FrFr的增大而减小。其他的增大而减小。其他很多船的实验也证明了这很多船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与休斯假设一点,这与休斯假设(1 1 k)k)为常数存在偏差。为常数存在偏差。 因而,修斯所提出的(因而,修斯所提出的(1 1k k)为常数的假定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为常数的假定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探讨。 同时,由图中可见,兴波阻力系数曲线近似为同时,由图中可见,兴波阻力系数曲线近似为FrFr的的7 7次方函数,这与普次方函数,这与普鲁哈斯卡方法假设的兴波阻力系
21、数近似为鲁哈斯卡方法假设的兴波阻力系数近似为FrFr的的4 4次方也是有差距的。次方也是有差距的。普鲁哈斯卡方法与普鲁哈斯卡方法与ITTCITTC推荐方法的比较推荐方法的比较 由表中数据比较可见,总的来说应用由表中数据比较可见,总的来说应用ITTCITTC推荐方法得到的各推荐方法得到的各船(船(1 1k k)值比较接近,而应用普鲁哈斯卡方法得到的()值比较接近,而应用普鲁哈斯卡方法得到的(1 1k k)值差异较大。所以,值差异较大。所以,1515届届ITTCITTC推荐方法更为合理。推荐方法更为合理。 针对该船(针对该船(24000t24000t油轮),人们制作了五条不同尺寸的几何油轮),人们
22、制作了五条不同尺寸的几何相似船模,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分别应用普鲁哈斯卡方法和相似船模,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分别应用普鲁哈斯卡方法和1515届届ITTCITTC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并将得到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并将得到的(1 1k k)值列于表中进行比)值列于表中进行比较。较。二因次换算方法与三因次换算方法的比较二因次换算方法与三因次换算方法的比较 表中为前述五条船模的二因次和三因次换算方法得到的实船表中为前述五条船模的二因次和三因次换算方法得到的实船总阻力系数对比情况。由表中数据比较可见,二因次换算法得到总阻力系数对比情况。由表中数据比较可见,二因次换算法得到的实船总阻力系数随船模尺度增大明显降低,即
23、尺度效应明显。的实船总阻力系数随船模尺度增大明显降低,即尺度效应明显。而三因次法结果则比较稳定,大大降低了这种尺度效应。可见,而三因次法结果则比较稳定,大大降低了这种尺度效应。可见,三因次换算方法更为合理。三因次换算方法更为合理。4.3 4.3 能量观点能量观点 是将船体总阻力划分为尾流阻力和波形阻力是将船体总阻力划分为尾流阻力和波形阻力RwpRwp。尾流阻力由。尾流阻力由粘性阻力粘性阻力R R和破波阻力和破波阻力R Rwbwb组成,即总阻力为:组成,即总阻力为: 尾流阻力可通过尾流测量法确定,波形阻力则可使用波形分尾流阻力可通过尾流测量法确定,波形阻力则可使用波形分析法确定。析法确定。琼斯(
24、琼斯(Jones)Jones)尾流测量法尾流测量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船模后方尾流场的压力分布来得到尾流阻力的。该方法是通过测量船模后方尾流场的压力分布来得到尾流阻力的。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假设船模不动,流体由远前方以船模运动根据相对运动原理,假设船模不动,流体由远前方以船模运动速度速度u u0 0流向船模,流场内压力为流向船模,流场内压力为P P0 0。由于流体的粘性作用,流体绕。由于流体的粘性作用,流体绕过船模后,其速度和压力均发生变化。过船模后,其速度和压力均发生变化。 琼斯(琼斯(Jones)Jones)尾流测量法尾流测量法引入假设:引入假设:1 1)船模后方尾流平面内的动量损失完全由粘性
25、和破波)船模后方尾流平面内的动量损失完全由粘性和破波 所产生;所产生; 2 2)平面)平面S S1 1和平面和平面S S之间无能量损失,即无总压头损失。之间无能量损失,即无总压头损失。 在船尾后取两个平面在船尾后取两个平面S S1 1和平面和平面S S。其中:。其中:S S1 1为船模后较近处的为船模后较近处的测量平面,测量平面,S S为船后足够远处的平面。设为船后足够远处的平面。设u u1 1、p p1 1和和u u 、p p分别为分别为平面平面S S1 1和平面和平面S S上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上的速度和压力分布。琼斯(琼斯(Jones)Jones)尾流测量法尾流测量法 因平面因平面S S离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