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58460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格式:PPT
  • 页数:116
  • 大小:10.0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向日葵 主要 病害 识别 技术 课件
    资源描述:

    1、 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原产于北美洲,适于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原产于北美洲,适于在温带地区种植,现在全世界种植面积己达到在温带地区种植,现在全世界种植面积己达到0.26亿hm2,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是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 在我国,向日葵主要种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在我国,向日葵主要种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和油菜。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和油菜。近些年,种植面积保持在,种植面积保持在100万公顷,总产万公顷,总产230万吨万吨/年,其经济价值超过玉米和大年,其经济价值超过玉米和大豆。豆。 向日葵种植概况向日葵种植概况向日葵病害危害向日葵病害危害

    2、 向日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向日葵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使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发生了病害,严重影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从而发生了病害,严重影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响了向日葵的产量和品质。 对向日葵影响严重的病害主要是向日葵菌核病、褐对向日葵影响严重的病害主要是向日葵菌核病、褐斑病、黑斑病、黄萎病、霜霉病、锈病、病毒病等病害,斑病、黑斑病、黄萎病、霜霉病、锈病、病毒病等病害,这些病害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发生尤为严重,造成向日葵籽这些病害近年来

    3、在一些地区发生尤为严重,造成向日葵籽实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已成为限制向日葵产业实品质下降,产量锐减甚至绝收,已成为限制向日葵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向日葵主要病害病原生物病原生物真菌真菌细菌细菌病毒病毒线虫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寄生性种子植物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菌核病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黄萎病向日葵黑斑病向日葵黑斑病向日葵褐斑病向日葵褐斑病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锈病向日葵白粉病向日葵白粉病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向日葵花叶病毒病向日葵花叶病毒病向日葵列当向日葵列当向日葵根结线虫病向日葵根结线虫病向日葵菌核病分

    4、布危害:n分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分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甘肃肃 等等 向日葵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向日葵主要种植区均有发生。 但不同地区发但不同地区发病的类型不同,一些地区根腐型菌核病较为严重,病的类型不同,一些地区根腐型菌核病较为严重,有的地区则以盘腐和茎腐为主。有的地区则以盘腐和茎腐为主。 n危害危害:向日葵感染菌核病后不仅造成产量降低甚至向日葵感染菌核病后不仅造成产量降低甚至绝产,而且使籽仁的蛋白质减少,含油量降低,油绝产,而且使籽仁的蛋白质减少,含油量降低,油质有苦味,对产量质量影响都很大。质有苦味,对产量质量影响都很大。|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

    5、成茎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造成茎杆、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茎基、花盘及种仁腐烂。常见的有根腐型、茎腐型、叶腐型、盘腐型型、叶腐型、盘腐型4种类型。种类型。n根腐型根腐型: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在开花后: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在开花后发病为多。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发病为多。苗期发病时幼芽和胚根生水浸状褐色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斑,扩展后腐烂,幼苗不能出土,或虽能出土但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发病,根或根茎部随病斑扩展萎蔫而死。成株期发病,根或根茎部出现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到茎基部和茎上。病斑出现褐色病斑,逐渐蔓延到茎基部和茎上。病斑稍凹陷

    6、,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在病斑部密生白稍凹陷,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在病斑部密生白色菌丝,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后期病斑中央色菌丝,后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后期病斑中央呈黄白色,表皮破裂露出纤维。重病株萎蔫枯死,呈黄白色,表皮破裂露出纤维。重病株萎蔫枯死,剖开茎在内腔有白色菌丝,并有黑色粒状或细短剖开茎在内腔有白色菌丝,并有黑色粒状或细短条状菌核。条状菌核。向日葵菌核病根腐症状根腐症状向日葵菌核病根腐根腐症状向日葵菌核病根腐根腐症状由土壤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的菌丝侵染由土壤或种子中的菌核萌发后的菌丝侵染n茎腐型茎腐型:病斑在茎杆的各部位都可发生,以中上部居多。病斑椭圆形,褐色,:病斑在茎杆的各部位都

    7、可发生,以中上部居多。病斑椭圆形,褐色,逐渐扩大,略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萎蔫死逐渐扩大,略具同心轮纹。病部以上的叶片萎蔫。病斑绕茎一周后,植株萎蔫死亡,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亡,病斑表面很少形成菌核。向日葵菌核病茎腐茎腐症状由子囊孢子侵染由子囊孢子侵染向日葵菌核病茎腐茎腐症状n叶腐型叶腐型:发病叶片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变为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发病叶片初生水渍状病斑,后变为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迅速蔓延至全叶,天气干燥时病斑从中间裂开穿或脱落。或脱落。向日葵菌核病叶腐症状叶腐症状由

    8、子囊孢子侵染由子囊孢子侵染n盘腐型盘腐型:开花后常在花托部位出现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开花后常在花托部位出现褐色水渍状圆形斑,扩展后可达全花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部可盘,组织变软腐烂,湿度大时长出白色菌丝,最后形成黑色菌核。病部可蔓延到花盘正面,菌丝密生于籽实间,形成蔓延到花盘正面,菌丝密生于籽实间,形成“井井”形黑色菌核网覆盖花盘。形黑色菌核网覆盖花盘。籽粒症状不明显,为害严重时果皮白色,易裂碎,籽仁褐色。有的在果皮籽粒症状不明显,为害严重时果皮白色,易裂碎,籽仁褐色。有的在果皮内或外面有黑色菌核。内或外面有黑色菌核。 向日葵菌核病盘腐症状盘

    9、腐症状由子囊孢子侵染由子囊孢子侵染|向日葵菌核病菌向日葵菌核病菌: 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属。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向日葵菌核病病原病原菌核诱导萌发菌核诱导萌发菌核菌核子囊盘子囊盘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向日葵菌核病病原病原向日葵菌核病病原菌的侵染病菌侵染形式病菌侵染形式侵染途径侵染途径菌核菌核菌丝菌丝菌核菌核子囊盘子囊盘孢子孢子芽管芽管孢子孢子菌丝菌丝附着胞附着胞表皮(气孔)表皮(气孔)组织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向日葵菌核病病害侵染循环病害侵染循环病害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的形式病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在土壤或病残体越冬春天播种春天播种

    10、土壤中菌核土壤中菌核盘腐盘腐茎腐茎腐附近田间孢子附近田间孢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侵染侵染随着湿度增加随着湿度增加地表菌核萌发地表菌核萌发子囊盘释放孢子子囊盘释放孢子并随风传播并随风传播子囊盘子囊盘根际与病菌接触并且菌核萌发侵染根际根际与病菌接触并且菌核萌发侵染根际病菌从一植株根际向另一植株传染病菌从一植株根际向另一植株传染寄主植株寄主植株茎杆腐烂茎杆腐烂植株枯萎植株枯萎在收获或搬运时在收获或搬运时菌核丢入土壤菌核丢入土壤气象因素气象因素菌量菌量品种品种播期播期轮作轮作影响向日葵菌核病发病因素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 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2-22,湿度为80%以上;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26

    11、湿度为100%。所以在向日葵开花至成熟期如遇连续低温多雨天气,则盘腐发生严重。 连作或前茬为豆类、瓜类等的地块发病重;低洼潮湿、通风不良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也重;种植抗病品种,适当晚播发病轻。n农业防治农业防治v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年轮作。v将地面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将地面菌核翻入深土中使其不能萌发。v将病株和落地的病花盘、籽粒等病残体清除出田将病株和落地的病花盘、籽粒等病残体清除出田 间深埋或烧掉,收获后深翻士地,以减少菌源。间深埋或烧掉,收获后深翻士地,以减少菌源。v适期晚播,避开发病高峰期。适期晚播,避开发病高峰期。v种植抗耐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

    12、病性种植抗耐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n种子处理种子处理v 5-37温水浸种温水浸种7-8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分钟并不断搅动,菌核吸水下沉,捞出上 层种子晾干。种子内带菌采用层种子晾干。种子内带菌采用58-60 恒温浸种恒温浸种10-20分钟灭菌。分钟灭菌。v用用50%腐霉利或腐霉利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拌种。n药剂防治药剂防治v花盘期喷洒花盘期喷洒40%菌核净菌核净WP或或40%的纹枯利可湿性粉剂的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或倍液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13、倍液、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倍液、70%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1000倍倍液、液、60%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防霉宝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倍液,重点保护花盘背面。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方法向日葵黄萎病n分布危害n分布分布 在世界主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温带地区经常在世界主产区均有发生,尤其在温带地区经常发生。在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甘肃、内蒙古西发生。在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甘肃、内蒙古西部等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部等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 n寄主寄主 十分广泛,除向日葵外,还有棉花、芝麻、番十分广泛,除向日葵外,还有棉花、芝麻、番茄、茄子

    14、等大田作物和蔬菜。茄、茄子等大田作物和蔬菜。 n危害危害 向日葵黄萎病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向日葵黄萎病是近年来发生较重的一种病害。在一些地区发病率达在一些地区发病率达10%左右,严重的最高可达左右,严重的最高可达100%,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减产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的可减产50%甚至绝产。甚至绝产。向日葵黄萎病症状症状n多发生在苗期和开花期,发病初期多发生在苗期和开花期,发病初期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叶片的叶肉组织褪绿,叶缘和侧脉之间发黄,后转褐,发病初期叶片常在间发黄,后转褐,发病初期叶片常在被侵染一侧表现出萎蔫,俗称被侵染一侧表现出萎蔫,俗称“半身半身不遂不遂”。后期

    15、病情逐渐向上位叶扩展。后期病情逐渐向上位叶扩展。n横剖病茎维管束褐变。横剖病茎维管束褐变。n发病重的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发病重的植株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死亡,中位叶呈斑驳状,严重的花前即亡,中位叶呈斑驳状,严重的花前即枯死,湿度大时叶两面或茎部均可出枯死,湿度大时叶两面或茎部均可出现白霉。现白霉。 向日葵黄萎病症状症状发病植株茎部、茎基部维管束变褐发病植株茎部、茎基部维管束变褐向日葵黄萎病症状症状生长前期发病症状生长前期发病症状花期发病症状花期发病症状向日葵黄萎病为害症状开花后期发病为害症状开花后期发病为害症状向日葵黄萎病病原病原|病菌为黄萎轮枝菌(或称黑白轮枝菌)(Verticillium a

    16、lbo-atrum Reinke et Berthold),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报道称大丽菌轮枝孢(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也是该病病原。|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一定传染性。| 病原菌在土壤、病株残体及种子中越冬。病原菌在土壤、病株残体及种子中越冬。| 种子、果皮带菌,胚和胚乳均不带菌。种子、果皮带菌,胚和胚乳均不带菌。 | 播种后,病原菌直接从根毛、根表皮和伤口侵入幼苗,播种后,病原菌直接从根毛、根表皮和伤口侵入幼苗,沿维管束向上扩展蔓延,直到植株的花盘和子实。沿维管束向上扩展蔓延,直到植株的花盘和子实。| 潜育期随温度和生育期而异,一般为潜育期随温度和生育期而异

    17、,一般为7天。天。 | 凡地势低洼发病重,春播比夏播发病重,向日葵在开花凡地势低洼发病重,春播比夏播发病重,向日葵在开花成熟期间,平均气温成熟期间,平均气温23左右,雨水多,发病重。左右,雨水多,发病重。| 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重茬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向日葵黄萎病发病规律发病规律n种植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n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年以上轮作。n病残株应清除出田间烧毁。病残株应清除出田间烧毁。n药剂拌种药剂拌种 :用用50多菌灵或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粉剂 ,按种子量的,按种子量的0.5拌种,也可用拌种,也可用80抗菌剂抗菌剂402乳油乳油

    18、1000倍液浸泡种子倍液浸泡种子30分钟,晾干后播种。分钟,晾干后播种。n还可用农抗还可用农抗120水剂水剂50倍液,于播种前处理土壤,倍液,于播种前处理土壤,每每667m2用兑好的药液用兑好的药液300L。n必要时用必要时用20萎锈灵乳油萎锈灵乳油4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液500ml。向日葵黄萎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向日葵霜霉病n分布分布 向日葵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向日葵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害。 国内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局部国内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局部地区。地区。n寄主寄主 向日葵及其他菊科植物。向日葵及其他菊科植物。n危害危害 向日葵霜霉

    19、病是国内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向日葵霜霉病是国内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严重时能使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严重时能使70%80%的植株枯死,并严重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含油的植株枯死,并严重降低种子发芽率和含油量。量。|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植株矮化,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造成植株矮化,不能结盘或死亡。不能结盘或死亡。n苗期染病苗期染病,2-3片片真叶时开始显症,叶片真叶时开始显症,叶片受害后叶面沿叶脉开始出现褪绿斑块,叶受害后叶面沿叶脉开始出现褪绿斑块,叶背可见白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背可见白色绒状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株生长缓慢或朽住不长。孢子囊。病株生长缓慢或

    20、朽住不长。n成株染病成株染病 初近叶柄处生淡绿色褪色斑,初近叶柄处生淡绿色褪色斑,沿叶脉向两侧扩展,后变黄色并向叶尖蔓沿叶脉向两侧扩展,后变黄色并向叶尖蔓延,出现褪绿黄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沿叶延,出现褪绿黄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沿叶脉间或整个叶背出现白色绒层,厚密。脉间或整个叶背出现白色绒层,厚密。n后期叶片变褐焦枯,茎顶端玫瑰花状,后期叶片变褐焦枯,茎顶端玫瑰花状,病株较健株矮、节间缩短、茎变粗、叶柄病株较健株矮、节间缩短、茎变粗、叶柄缩短,随病情扩展,花盘畸形,失去向阳缩短,随病情扩展,花盘畸形,失去向阳性能,开花时间较健株延长,结实失常或性能,开花时间较健株延长,结实失常或空秆。空秆。 向日葵

    21、霜霉病症状症状向日葵霜霉病症状症状系统性侵染系统性侵染半系统性侵染半系统性侵染局部侵染局部侵染向日葵霜霉病田间为害症状田间为害症状田间发病为害情况田间发病为害情况向日葵霜霉病症状症状向日葵霜霉病症状症状向日葵霜霉病症状霍尔斯轴霜霉或向日葵单轴霉霍尔斯轴霜霉或向日葵单轴霉(Plasmopara halstedii),),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向日葵霜霉病病原病原向日葵霜霉病发病规律发病规律n 向日葵霜霉菌随带菌的种子传播蔓延。向日葵霜霉菌随带菌的种子传播蔓延。n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潜藏在内果皮和种皮中,种子间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卵孢子潜藏在内果皮和种皮中,种子间夹杂的病残体也带

    22、菌,春季气温回升,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夹杂的病残体也带菌,春季气温回升,卵孢子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入向日葵,形成全株侵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侵入向日葵,形成全株侵 染症状。染症状。n 该病有潜伏侵染现象,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常不表现症状,该病有潜伏侵染现象,带菌种子长出的幼苗常不表现症状,生产上播种带菌种子,当年只有少数出现系统症状的病株,生产上播种带菌种子,当年只有少数出现系统症状的病株,相当多的植株为无症带菌。相当多的植株为无症带菌。n 该病发生程度与播种及出苗期间温湿度有关,该病发生程度与播种及出苗期间温湿度有关, 16-26适其适其发病,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冷凉)高湿条件,容

    23、易引起发病,向日葵播种后遇有低温(冷凉)高湿条件,容易引起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幼苗发病,生产上春季降雨多,土壤湿度大或地下水位高或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重茬地易发病,播种过深发病重。向日葵进入成株期以后抗病性明显增强。向日葵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病性明显增强。向日葵品种间存有抗病性差异。 v 建立无病留种田;严禁从病区引种;怀疑有霜霉病的种子要检测向日葵的内建立无病留种田;严禁从病区引种;怀疑有霜霉病的种子要检测向日葵的内果皮和种皮,明确带菌率。果皮和种皮,明确带菌率。v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年轮作。v 选

    24、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 ;播种不宜过迟过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药。;播种不宜过迟过密;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喷药。v 发病重的地区可用发病重的地区可用25%甲霜灵拌种。甲霜灵拌种。v 苗期或成株发病后,喷洒苗期或成株发病后,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倍液或64%杀毒杀毒矾可湿性粉剂矾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倍液、40%增效瑞增效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倍液、72%杜邦克露或杜邦克露或72%克霜氰或克霜氰或72%霜脲霜脲.锰锌锰锌或或72%霜霸可湿性粉剂霜霸可湿性

    25、粉剂700-8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改用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000倍液。倍液。 向日葵霜霉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向日葵褐斑病(斑枯病)n分布分布 世界广泛分布的一种主要病害。我国黑龙江、世界广泛分布的一种主要病害。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江西、广西、云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甘肃、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发生。南等地均有发生。 n寄主寄主 向日葵。向日葵。n危害危害 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对籽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发生严重的情况下对籽实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向日葵褐斑病症状症状n 该病苗期、成株期

    26、均可发病。该病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n 幼苗染病幼苗染病 叶片上生近圆形褐色病叶片上生近圆形褐色病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背斑,外围生有黄色晕圈,病斑背面灰白色。面灰白色。n 成株叶片染病的病斑呈多角形,成株叶片染病的病斑呈多角形,褐色,也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褐色,也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上生出小黑点。多雨潮湿,病斑上生出小黑点。多雨潮湿,病斑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易脱落或穿孔,发病重的病斑融合,整个叶片枯死。合,整个叶片枯死。n 茎和叶柄染病茎和叶柄染病, 病斑褐色狭长条病斑褐色狭长条状。状。向日葵褐斑病症状症状田间发病危害情况田间发病危害情况向日葵褐斑病病原病原向日葵壳针孢(向日葵壳

    27、针孢(Septoria helianthi Ell.et Kell.),属半知菌亚门。属半知菌亚门。n病菌以球形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内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病菌以球形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内越冬,在土壤中能存活4-5年。年。残留在田间或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残叶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残留在田间或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残叶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 病残病残叶上的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后,散出大量的针状分生孢子,借风叶上的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后,散出大量的针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幼苗下部叶片。下部叶片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雨传播,侵染幼苗下部叶片。下部叶片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又可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向上部扩展。生

    28、孢子又可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向上部扩展。n病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最适为病菌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最适为22-28。连续降雨、湿度连。连续降雨、湿度连续多日达续多日达80%-90%,发病重。通风透光差、排水不良、发病重。通风透光差、排水不良、 低洼地发低洼地发病重。连作地、黏土及追施氮肥过早过多发病重。病重。连作地、黏土及追施氮肥过早过多发病重。向日葵褐斑病发病规律发病规律向日葵褐斑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选用种植抗褐斑病品种。选用种植抗褐斑病品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年以上轮作。适期播种,合理密度种植;秋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铲适期播种,合理密度种植;秋季收获后及时清洁田

    29、园,铲除自生苗,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集中销毁。除自生苗,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集中销毁。必要时喷洒必要时喷洒30%碱式硫酸铜胶悬剂碱式硫酸铜胶悬剂400-500倍液或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倍式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倍液,70%甲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倍液,间隔10天,防治天,防治2次。次。 向日葵黑斑病n分布分布 世界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我国黑龙江、吉世界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普遍发生。林、辽宁、内蒙古等地普遍发生。n寄主寄主 向日葵、小花葵、银叶向日葵、菊芋、尖苍茸、向日葵、小花

    30、葵、银叶向日葵、菊芋、尖苍茸、刺苍茸等。刺苍茸等。n危害危害 向日葵主要病害。有的年份减产向日葵主要病害。有的年份减产10%20%,严重者可减产严重者可减产5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以上,个别地块甚至绝收。向日葵黑斑病症状|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为害叶、茎和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为害叶、茎和 花瓣。花瓣。n叶片染病,呈暗褐色圆形病斑,大小叶片染病,呈暗褐色圆形病斑,大小5-20mm,边缘常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有,边缘常有黄绿色晕圈,病斑上有时现同心轮纹,中央生出灰色至灰白色的时现同心轮纹,中央生出灰色至灰白色的霉状物,邻近病斑常相互融合。霉状物,邻近病斑常相互融合。 n叶柄染病,圆形至椭圆形或

    31、梭形黑褐色叶柄染病,圆形至椭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严重的叶柄干枯。病斑,严重的叶柄干枯。n茎部染病,生椭圆形至梭形长斑,黑褐茎部染病,生椭圆形至梭形长斑,黑褐色,由下向上蔓延,互相接连,长的可达色,由下向上蔓延,互相接连,长的可达140mm,使茎杆全部变褐。,使茎杆全部变褐。n花托染病,生凹陷圆斑。花托染病,生凹陷圆斑。n花瓣染病,通常产生小褐色斑。葵盘染花瓣染病,通常产生小褐色斑。葵盘染病,生圆形至梭形具同心轮纹的褐色至灰病,生圆形至梭形具同心轮纹的褐色至灰褐色斑,中心灰白色。褐色斑,中心灰白色。向日葵黑斑病症状花托染病症状花托染病症状茎部染病茎部染病向日葵黑斑病病原向日葵链格孢向日葵链格孢

    32、Alternaria helianthi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向日葵黑斑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内安全越冬,并成为第二年发病病菌以菌丝在种子或病残体内安全越冬,并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土壤中能保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在土壤中能保持34年的生活力。年的生活力。|植株初次感染发病后,在天气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植株初次感染发病后,在天气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进行多次再浸染。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可进行多次再浸染。|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条件为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条件为5-35,最适温度为,最适温度为25-30,潜育期潜

    33、育期2-13天。天。|病害流行与雨水有直接关系。病害流行与雨水有直接关系。8月份温暖且多雨的年份有利于月份温暖且多雨的年份有利于向日葵黑斑病的流行为害。连作地、播种早的向日葵易发病。向日葵黑斑病的流行为害。连作地、播种早的向日葵易发病。 向日葵黑斑病防治方法n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n 秋季深翻地,消灭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秋季深翻地,消灭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n 采用向日葵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采用向日葵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n 种子处理种子处理 用用50福美双或福美双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的0.3拌

    34、种,也可用拌种,也可用60热水浸种热水浸种10分钟。分钟。n 发病初期及时喷洒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倍液、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粉剂1000倍液,隔倍液,隔7-10天天1次,喷次,喷2-3次。次。向日葵锈病 n分布分布 发生普遍,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以甘肃、发生普遍,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以甘肃、 吉林、等省发生较重。吉林、等省发生较重。 n寄主寄主 向日葵、小花葵、菊芋等向日葵属植物。向日葵、小花葵、菊芋等向日葵属植物。n危害危害 向日葵上的一种主要病害

    35、,大流行年份减产向日葵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大流行年份减产 40%8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感染锈,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感染锈 病的向日葵种子大小、重量和含油量都显著降病的向日葵种子大小、重量和含油量都显著降 低,低, 而皮壳率增加。而皮壳率增加。|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部位叶片、叶柄、茎秆、葵盘等部位染病后都可形成铁锈般状孢子堆。染病后都可形成铁锈般状孢子堆。v叶片染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叶片染病,初在叶片背面出现褐色小疱是病菌夏孢子堆,表面破色小疱是病菌夏孢子堆,表面破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裂后散出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后病部生出许多黑褐色夏孢子,后病部生出许多黑褐色的小疱

    36、,即病菌冬孢子堆,散出的小疱,即病菌冬孢子堆,散出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生严重黑色粉末,即冬孢子,发生严重的致叶片早期干枯。的致叶片早期干枯。 向日葵锈病症状 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向日葵锈病症状 葵盘发病葵盘发病冬孢子冬孢子锈孢子器锈孢子器全株叶片发病全株叶片发病向日葵锈病病原 向日葵柄锈菌向日葵柄锈菌Puccinia helianthi Schw,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病原菌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发生。病原菌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可发生。| 冬孢子在病叶和花盘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天冬孢于萌发产生担冬孢子在病叶和花盘残体上越冬。来年春天冬孢于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初次侵染向日葵幼

    37、苗,产生性孢子孢子,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初次侵染向日葵幼苗,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孢子器。锈孢子传播到叶片或其他部分进行侵染,产生器和锈孢子器。锈孢子传播到叶片或其他部分进行侵染,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夏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一般在向日葵开花以后的籽实形成期间气温在一般在向日葵开花以后的籽实形成期间气温在20-22 ,雨水,雨水多、相对湿度多、相对湿度100,易造成锈病流行。一般食用型向日葵感,易造成锈病流行。一般食用型向日葵感病重,油用型较抗病;中熟品种重于早熟品种病重,油用型较抗病;中熟品种重于早熟品种 ;生育前期发;生育前期发病轻,后

    38、期发病重。病轻,后期发病重。向日葵锈病发病规律 向日葵锈病防治方法 n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n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合理施用磷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合理施用磷肥。n药剂拌种药剂拌种 用用2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干拌干拌50kg种子,可减轻种子,可减轻发病。发病。n发病初期喷洒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倍液或50萎萎锈灵乳油锈灵乳油800倍液、倍液、50硫磺悬浮剂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倍液、25敌力脱乳油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倍液、25敌力脱乳油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加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20

    39、00倍液、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性粉剂2000倍液、倍液、30 石硫合剂石硫合剂150倍液、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粉剂3000倍液,隔倍液,隔15天左右天左右1次,防治次,防治l次或次或2次。次。向日葵白粉病 分布危害: 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长江流域(二孢白粉菌引起的白粉病)危害较重,在北方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单丝壳菌引起的白粉病),危害较轻。向日葵白粉病症状症状n 症状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该病主要为害叶,严重时可侵染茎。白粉病严重时可侵染茎。白粉病发病时叶片开始产生白色发病时叶片开始产生白色

    40、圆形粉状斑,之上着有白圆形粉状斑,之上着有白色霉粉状物,扩大后连成色霉粉状物,扩大后连成一片,以后白粉层上又生一片,以后白粉层上又生褐色小点。褐色小点。向日葵白粉病病原病原n 病原病原: 苍耳单丝壳苍耳单丝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 二孢白粉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均属子囊菌亚门。均属子囊菌亚门。 n 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菌以闭囊壳在向日葵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病菌以闭囊壳在向日葵的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形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翌年形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危害。 气温高、湿度适宜,发病

    41、严重。另外,种植气温高、湿度适宜,发病严重。另外,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或施氮肥过多,都有利于此病发过密,通风不良或施氮肥过多,都有利于此病发生。生。向日葵白粉病发病规律向日葵白粉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实行大面积轮作。实行大面积轮作。 发病时可以清除残株。发病时可以清除残株。 收获后注意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收获后注意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喷洒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倍液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倍液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倍液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

    42、00倍液。倍液。向日葵花叶病毒病 n分布分布 我国向日葵普遍发生的病毒病。我国向日葵普遍发生的病毒病。n寄主寄主 向日葵、烟草、番茄、辣椒、黄瓜、南瓜、向日葵、烟草、番茄、辣椒、黄瓜、南瓜、 西葫芦、油菜、玉米、万寿菊、矢车菊、金西葫芦、油菜、玉米、万寿菊、矢车菊、金 盏菊等。盏菊等。n危害危害 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严重地对向日葵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严重地 块发病率高达块发病率高达20%,发病早的可引起绝收。,发病早的可引起绝收。向日葵花叶病毒病 症状 症状症状 向日葵花叶病在不向日葵花叶病在不同品种上症状差别较大,同品种上症状差别较大,但多数为系统花叶或褪绿但多数为系统花叶或

    43、褪绿环斑或叶柄及茎上现褐色环斑或叶柄及茎上现褐色坏死条纹。重病株顶部枯坏死条纹。重病株顶部枯死,花盘变形,顶部小叶死,花盘变形,顶部小叶扭曲,种子瘪缩。病株矮扭曲,种子瘪缩。病株矮化明显,多为健株高度的化明显,多为健株高度的一半一半。 n 病原病原v 黄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MVCMVv 向日葵花叶病毒向日葵花叶病毒SuMVSuMVv 马铃薯马铃薯Y Y病毒病毒 PVYPVYv 甜菜西部黄化病毒甜菜西部黄化病毒 BWYVBWYV 此病病毒粒体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此病病毒粒体微小,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向日葵花叶病毒病病原向日葵花叶病毒病发病规

    44、律v病毒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经汁液和蚜病毒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经汁液和蚜虫传播,田间蚜虫或灰飞虱等传播介体多虫传播,田间蚜虫或灰飞虱等传播介体多发病较重;发病较重;v连作地、高温干旱、管理粗放、缺水缺连作地、高温干旱、管理粗放、缺水缺肥发病较重。肥发病较重。|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 |提倡与小麦、玉米、高粱等和禾本科作物进行间作,可减少蚜虫传毒。提倡与小麦、玉米、高粱等和禾本科作物进行间作,可减少蚜虫传毒。|及时拔除病株,适时灌溉,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性。及时拔除病株,适时灌溉,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性。|种子处理,使用脱毒剂处理种子种子处理,使用脱毒剂处理种子。v药剂药剂

    45、治蚜防病,田间有蚜虫株率治蚜防病,田间有蚜虫株率20%-30%,每株有蚜,每株有蚜20-30头时,应喷头时,应喷 洒洒40%氧化乐果乳油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亦可倍液,亦可 用用3.2%氯氯苦参乳油,每亩(苦参乳油,每亩(667平方米)用平方米)用50-70mL。 v喷洒抗毒丰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名抗毒剂菇类蛋白多糖水剂原名抗毒剂1号号)300倍液或倍液或10%病病 毒王可湿性粉剂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倍液向日葵花叶病毒病防治方法向日葵细菌性叶斑病n分布分布 广西、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内蒙 古、辽宁、吉

    46、林、黑龙江等地均有发生。n病原病原 丁香假单胞菌向日葵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helianthi (Kawamura) Young et al.。n症状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水浸状小斑,渐扩展成暗褐色不规则形角斑,四周现较宽的褪绿晕圈,大小23毫米。发生严重时,病斑汇合成大斑,叶焦枯,病斑中心破裂,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n发病规律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 灌溉水传播蔓延。 n防治方法防治方法:v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实行轮作;注意田间卫生,清除病残体。v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14%络氨铜水剂 35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胶悬

    47、剂 4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300倍液。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症状症状n症状症状主要为害茎和花盘,以茎为主。主要为害茎和花盘,以茎为主。v茎杆:分褐腐和黑腐茎杆:分褐腐和黑腐2种。褐腐型。发病组种。褐腐型。发病组织湿腐状,褐色,呈髓部变褐腐烂,茎部纵裂,织湿腐状,褐色,呈髓部变褐腐烂,茎部纵裂,髓部萎缩中空。发病早的主要是这种类型。髓部萎缩中空。发病早的主要是这种类型。黑腐型。发病部位水浸状,初为橄榄绿色,后黑腐型。发病部位水浸状,初为橄榄绿色,后变黑色,病部下陷,髓部软腐,萎缩变空。病变黑色,病部下陷,髓部软腐,萎缩变空。病茎变黑,易折断,条状开裂。田间后期发病多茎变黑,易折

    48、断,条状开裂。田间后期发病多见此种类型。见此种类型。v花盘:发病花盘上的症状分褐腐和黑腐花盘:发病花盘上的症状分褐腐和黑腐2型,型,病部初呈水渍状,褐色或黑色,不规则形。条病部初呈水渍状,褐色或黑色,不规则形。条件适宜时病情迅速扩展,造成整个葵盘褐腐或件适宜时病情迅速扩展,造成整个葵盘褐腐或黑腐。最后整个葵盘组织腐烂崩溃萎缩,只残黑腐。最后整个葵盘组织腐烂崩溃萎缩,只残留纤维和空盘。留纤维和空盘。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病原病原n病原:病原: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和石竹假单胞菌主要引起褐腐型茎腐病,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和石竹假单胞菌主要引起褐腐型茎腐病, 黑腐致病变种主要产生黑腐型症状。黑腐致病变种主要

    49、产生黑腐型症状。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发病规律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寄主范围广,普遍存在,条件适宜时即可引病原细菌寄主范围广,普遍存在,条件适宜时即可引起发病。病菌多从自然裂口、伤口侵入。起发病。病菌多从自然裂口、伤口侵入。 影响发病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有:的主要因素有: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 伤口及自然裂口多,发病重。伤口及自然裂口多,发病重。 管理粗放,氮肥施用不当、地势地洼等均可加重发病。管理粗放,氮肥施用不当、地势地洼等均可加重发病。 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因地制宜地选用辽葵杂因地制宜地选用辽葵

    50、杂2号、建平大喀、黑杂号、建平大喀、黑杂4号号等抗病品种。等抗病品种。 与禾本科等非寄主作物轮作。与禾本科等非寄主作物轮作。 选择地势高的地块种植。选择地势高的地块种植。 注意防治害虫,避免伤口。注意防治害虫,避免伤口。 列当属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 肉苁蓉、锁阳 ); 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已鉴定的共有200多个种; 我国有23种,3个变种,1个变型; 主要危害向日葵的是: 向日葵列当(向日葵列当(O. cumana Wallr. ),也叫苦氏列当),也叫苦氏列当 其它危害向日葵的有: 紫花列当(O. coerulescens) 小列当(O. minor ) 分支列当(O. ramosa) 光药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向日葵主要病害识别及防控技术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5846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