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氢化反应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催化氢化反应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催化 氢化 反应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章第十章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 有机化合物还原反应的含义早已明确,那就是在有机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去氧,加上氢或者得到电子的反应。还原反应,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几乎所有的复杂化合物的合成都涉及到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一般来说,可分为催化氢化法和化学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在许多还原反应中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本章所讲的还原反应是指氢对不饱和基团如烯键、羰基或芳环等的加成反应,以及伴随有两原子间键断裂的加氢反应。在实际合成中,一个有机化合物分子存在只有一种不饱和基团,该不饱和化合物的还原并不困难,或者存在有其它不饱和基团,那么这个不饱和化合物的完全还原也并不十分困难,然而要求有选择性地还原某一个基团
2、,这就需要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来选择某种方法以达到合成之目的。 催化氢化反应是指还原剂氢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对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它是有机化合物还原的诸多方法中最方便的方法之一。氢化反应的选择性是我们要讨论的重要内容。 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C6H5CO2C2H5C6H11CO2C2H5C6H5CH2OHH2, Raney Ni160 , 2.53107 Pa50 , 1.01107 PaH2, CuCr2O4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多相催化氢化反应一般是指在不溶于反应体系中的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还原在液相中的底物的反应。它主要包括碳碳、碳
3、氧、碳氮等不饱和重键的加氢和某些单键发生的裂解反应。常用的多相催化氢化催化剂有:PtO2(Adams 催化剂), 钯催化剂,铂催化剂,Raney Ni催化剂以及亚铬酸铜催化剂等。 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CHCO2HCHCO2HCH2CO2HCH2CO2HH2+CH3(CH2)4CH=CHCH2CH=CH(CH2)7CO2RCH3(CH2)7CH=CH(CH2)7CO2RCH3(CH2)4CH=CH(CH2)10CO2RCH3(CH2)16CO2R+H2/NiH2/Ni亚油酸酯油酸酯异油酸酯10.1 催化氢化反应
4、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烯烃化合物中,双键上取代基的数目不同,其被还原的速度不同,取代基数目越多,就越难被还原,因而产生了如下由易到难的反应大致活性顺序:RCH=CH2 RCH=CHR RRC=CH2 RRC=CHR R2C=CR2。在相同的条件下,以Pt-SiO2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0,在环状化合物中也有类似情况: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H2H2(1)(2)(3)C-C-C-CC=C-C=CC=C-C-CC-C=C-C各类烃化物在第VIII族金属表面上的
5、吸附能力有如下顺序:炔烃 双烯烃 烯烃 烷烃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OHOHHHOHOH86%RH2HHRCCRCCRCH3CH3CH3CH3CH3CH3CH3CO2HH2, PtO2+82%18%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CO2CH3CH3CO2CH3CO2DDD2, PtO2HH23H HHCCCHH113ACCCHHH23CCCHH123H123HHDB催化剂表面CCCCH1CCC231H2CCCH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
6、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OOH2, PdOO5%Pd/C, 1%Na2CO3348K, 4h, H296%CO2EtCO2EtHHHOHOMg/MeOH98%HCHC6H5(C8H17)3NCH3+RhCl4-H2O/(CH2Cl)2,H2,4h,r.t.96%4-CH3C6H4COCH4-CH3C6H4CO(CH2)2C6H5C6H5HCCHCOC6H5C6H5(CH2)2COC6H5RuCl2PPh33,HCOONaPTC,H2O,10min,382K转化率 99%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
7、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CHOCHORaney Ni/Al2O32-Propanol, H2, 290K90%OCu/Al2O3,PhMeH2,363K81%OCH(CN)CO2EtCH(CN)CO2EtEtO2CCH2EtO2CCH2H2/PtO2 或 Pd/Al2O395%CH3CH=CHCHOCH3CH2CH2CHOPdCl2-Ts303K, C2H5OH, H2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1) 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OOPdCl2 络合物 4PdCl2 Complex 4r.t., 6h, H2100%4: R1=Me, R2=n-Pr,
8、 R3=HFeSNPdCl2MeMeR2R1HR3PdPdPPPPRRRRRHRHROOR5, THFr.t., 6h, H2(R=Bu+)5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2) 芳香环系的加氢反应H2芳香族化合物也能进行催化氢化,转变成饱和的脂肪族环系。但它要比脂肪族化合物中的烯键氢化困难得多。 H2 (4MPa) /Ni170230OHOHRaneyNi+ 3 H2CNCHNHCH2HC10 H2 (10MPa)Pd-C/200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2) 芳香环系的加氢反应C6H5CH
9、2CO2HC6H5CH(OH)-CO2HH2, Pd-CH2, Rh-Al2O3C6H11CH(OH)-CO2H3 H23 H24 H23 H24 H23 H2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3) 醛、酮的加氢反应OHHOOHOHCHOOHOHOHHOCH2OHCH2OHCH2OHH2/CuCrO2 或 Raney NiCHOCH2OHPtO2 (FeCl2)H2 (0.35MPa) r.t.CH3CH=CHCHOCH3CH=CHCH2OHH2, 5% Os-C, 100, 7 MPa90%PhCH=CHCHOPhCH=CHCH2OHH2, 5%
10、 Os-C, 100, 6 MPa95%PhCH=CHCH2OHPhCH=CHCHOPt/Al2O3, EtOH308K, 5h, H2100%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3) 醛、酮的加氢反应PhCHOPhCH2OHH2 / Pt, 0.2 MPaEt OH, 20100%CH3COCH3CH3CH(OH)CH3H2/ R-Ni, 0.10.3MPa2530, 38min100%PhCOCH3PhCH(OH)CH3H2/ Ni-NaH,EtOH, 0.1MPa25, 2.5h92%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
11、反应1 催化加氢反应4) 腈和硝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CNCNNH2NH2KOH, NH3, 乙醇Ni, 100, 2.5MPa95%810CH2CNCH2CH2NH2H2 / R-Co, 60, 9.5MPa90%PhCH=CHNO2PhCH2CH2NH2H2, Pd-CEtOH, 25, H2SO4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2 催化氢解反应在催化氢化的反应条件下底物分子被还原裂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分子的反应称为催化氢解反应。OHOHOHBrBrH2 / PdH2CCH2OMeMeOOH2NCH2CNONHCH2OMeCNMeOPOCl3HNO2NH3,
12、H2OH2, Pd/CH , H2O+HNO3, Ac2ONHCH2OMeCNMeOO2NNCH2OMeCNMeClO2NNCH2OMeCH2NH2MeH2NNCH2OMeCH2OHMeHONCH2OHCH2OHMeHO+卤素在催化氢解反应中表现出如下稳定性次序:F Cl Br I 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2 催化氢解反应RNHCH2ArArCH3RNH2+ArCH3ROH +ROCH2ArAr=Ph 或 其它芳香基R=烷基或酰基RSCH2ArArCH3RSH+和杂原子如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相联接的苄基型化合物在铂或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氢解,其一
13、般式为:PhOHNNHHNOOOMeH2NNHHNOOMeH2, 10% Pd/CMeOH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2 催化氢解反应CHOCHBnOCO2EtH2NCH2NNNOHOBnHSNNOHOBnNNOHOHS+H2 / Ni83%定量H2 / PdNHHNSO(CH2)4CO2HNHHNH3CCH2(CH2)4CO2HOH2 / R-Ni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3 催化转移氢化反应催化转移氢化反应也可用于选择性还原反应。该反应所用的催化剂多是钯黑、钯碳、瑞尼镍、三氯化铁等。还原剂通常称为氢的给予体(done
14、r)。如环己烯、环己醇等有机物,还可以是肼。它能选择性还原碳碳重键,硝基,断裂碳卤键等,而对羰基和腈基不起作用。 PdCH3CH2CH2Ph2120h85%CH2CHCH2Ph+PhHPhHPdPhCH2CH2Ph+217h100%PdPhCH2CH2Ph+ 223hPhCCPh100%PdPhCH2CH2CO2HPhCH=CHCO2H + 264h90%PdCHCH15h100%+2CO2HCO2HH2CH2CCO2HCO2H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1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3 催化转移氢化反应还能氢解苄醇类化合物:ArCOHR/ Pd-C / Al2O3RArCHRR其中R和
15、R可以是芳基、烷基或氢, 收率为74%94%。NO2RRMWI, 3070W 81%97%R= H, OCH3, Cl, I, OH, NH2R= H, CH3, 5-CF3H2NNH2 H2O / FeCl3 6H2ONH2RR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2 均相催化氢化反应 多相催化氢化反应中所用的催化剂尽管很有用,但仍有以下缺点:它多相催化氢化反应中所用的催化剂尽管很有用,但仍有以下缺点:它们可能引起们可能引起双键移位双键移位;而双键移位常常使氘化反应生成含有两个以上位置;而双键移位常常使氘化反应生成含有两个以上位置不确定的氘代原子化合物;一些官能团容易发生氢解,使不确定
16、的氘代原子化合物;一些官能团容易发生氢解,使产物复杂化产物复杂化等。等。而均相催化氢化反应能够克服上述一些缺点。而均相催化氢化反应能够克服上述一些缺点。 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的催化剂都是第八族元素的金属络合物,它们带有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的催化剂都是第八族元素的金属络合物,它们带有多种多样的有机配体。这些配体能促进络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使多种多样的有机配体。这些配体能促进络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使反应体系成为均相,从而反应体系成为均相,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提高了催化效率。使得反应可以在。使得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较低温度、较较低氢气压力低氢气压力下进行,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下进行,并具有很高的选择
17、性。 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2 均相催化氢化反应(Ph3P)3RhCl + Ph3PCl2RhCl3 3H2O + 4 PPh3催化特点是选择氢化碳催化特点是选择氢化碳碳双键和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对于羰基、氰基、硝基、氯、碳叁键,对于羰基、氰基、硝基、氯、叠氮等官能团都不发生还原。单取代和双取代的双键比三取代或四取代的双键叠氮等官能团都不发生还原。单取代和双取代的双键比三取代或四取代的双键还原快得多,因而含有不同类型的双键的化合物可以部分氢化。还原快得多,因而含有不同类型的双键的化合物可以部分氢化。 OHOHC6H6H2, (Ph3P)3RhCl里那醇OOC6H6H2,
18、(Ph3P)3RhCl香芹酮PhCH=CHNO2C6H6PhCH2CH2NO2H2, (Ph3P)3RhClOODDD2, (Ph3P)3RhClC6H6EtOH85%在均相催化反应中氢是以顺式对双键加成的 10.1 催化氢化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2 均相催化氢化反应不发生氢解反应。因此,烯键可以选择性地氢化,而分子中其它敏感基团并不发生氢解不发生氢解反应。因此,烯键可以选择性地氢化,而分子中其它敏感基团并不发生氢解 PhCH=CHCO2CH2PhPhCH2CH2CO2CH2PhCH2=CHCH2SPhC3H7SPhPhCH=CHCHOPhCH=CH2 + COH2, (Ph3P)3RhC
19、lPhCOClPhCl + COH2, (Ph3P)3RhCl三三- -(三苯基磷)氯化铑能使醛脱去羰基,因而含有醛基的烯烃化合物在通常(三苯基磷)氯化铑能使醛脱去羰基,因而含有醛基的烯烃化合物在通常的条件下,不能用这种催化剂进行氢化。这是因为三的条件下,不能用这种催化剂进行氢化。这是因为三- -(三苯基磷)氯化铑对(三苯基磷)氯化铑对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亲和性的缘故一氧化碳具有很强的亲和性的缘故 . . (Ph3P)2Rh(S)Cl(Ph3P)2Rh(S)ClH2(Ph3P)2Rh(Cl)(RCH=CHR)H2RCH2CH2R +(Ph3P)2Rh(S)ClH2RCH=CHR10.1 催化氢化
20、反应催化氢化反应10.1.2 均相催化氢化反应Rh6(CO)16,苯H2/CO,303KPhOH88%PhHOHCo(CN)5CoCl3 + KCN + H2水或酒精3HCo(CN)5HCo(CN)5CH2CHCHCH2+CH2CHCHCo(CN)5CH333CH2CHCH2CH3+332 Co(CN)52 HCo(CN)52 Co(CN)5 + H233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溶解金属进行还原反应是电子对不饱和官能团加成引起的反应。作用物从电子溶解金属进行还原反应是电子对不饱和官能团加成引起的反应。作用物从电子转移试剂得到电子后再从质子源得到质子而被还原。溶解金属进行还原
21、主要涉转移试剂得到电子后再从质子源得到质子而被还原。溶解金属进行还原主要涉及以下类型的化合物及以下类型的化合物: u芳环的还原 u醛、酮羰基的还原 u碳碳重键的还原 u羧酸酯的还原 u还原裂解 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1 芳环的还原碱金属锂、钠或钾与液氨组成的还原体系,能够转变芳环为不饱和脂环碱金属锂、钠或钾与液氨组成的还原体系,能够转变芳环为不饱和脂环(Birch A. J.还原法还原法) ROHLi, NH3EtEtLi, 甲胺异丙醇78%CH(CH3)2CH(CH3)2Li, 甲胺异丙醇85%C(CH3)3C(CH3)3Li, 甲胺异丙醇87%HHHHCH3
22、OHHHHCH3OHHHHHHLi, 液氨Li, 液氨OCH3H3COOCH3HHHH3COHHHHHNa + 液氨乙醇液2 EtOH+ 2 NaOEtNa + 液氨乙醇液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1 芳环的还原OHOHOLiEtOHH2OLi, NH397%99%?CO2HCO2HEtOHNa, NH3OMeOMeEtOHH3O+OLi, NH3吸电子基团质子化后生成1-取代-1,4-二氢化合物,给电子基团生成1-取代-2,5-二氢化合物。 OHMeOOHMeOLi, NH3苯胺异丙醇铝OHOOCHMeO H3O+18-甲基炔诺酮 KC 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23、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1 芳环的还原NH2NH2Na, 戊醇NH2NH2Na, 戊醇Me2NHHHNa + EtOH或Na-HgNa + C5H11OHNa + NH3 + EtOH Li + EtNH22 EtOH二氢化萘四氢化萘异四氢化萘+八氢化萘NNHNa + EtOH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2 醛、酮羰基的还原汞齐类(Na-Hg, Zn-Hg等)试剂是一类重要的还原试剂,可以在惰性或在水(酸)介质中使用,把碳氧双键还原成亚甲基或生成醇。所用的酸仅限于氯化氢所用的酸仅限于氯化氢 OH2OCHOH+ 2 Na-Hg+ 2 NaOH + 2 HgOCH2N
24、a-Hg, HClHOHOCOCH3CH2CH3OHOHZn-Hg, HClCOCH2CH2CO2H(CH2)3CO2HZn-Hg, HClOHOCH3OHCOHOCH3MeZn-Hg, HClOOCO2HOCO2H16HClZn(Hg)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2 醛、酮羰基的还原金属镁、镁汞齐在非质子溶剂中具有类似的还原作用 OOOOHOHMgH2O2+ Mg(Hg)苯OOH OH+ Mg(Hg)苯2PhMeOOPhMeOOHZn, AcOHDMF, H2OSbCl3, ZnR= aryl, alkylRCHORCH2OHCHOCH2Zn, H2OPd/C, 回
25、流OH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2 醛、酮羰基的还原ZnPhHOPhOHCH2Cl2TiCl4,OPhH2OOZn-CuH2OHOOH+CH3(CH2)6CHO2SmI2CH3(CH2)6CH2OHTHF, 2% MeOH25 C, 24h+o100%PhCOCH32SmI2PhCHOHCH3THF, 2% MeOH+o25 C80%2PhCHO2SmI2THF,H3O+o25 CPhHOHOHHPh15min95%NCOCH3NCOHCH3CH3OHCN2SmI2THF, MeOH+291%10.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10.2.3 碳碳重键的还原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