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结构-工程实例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下建筑结构-工程实例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建筑结构 工程 实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L/O/G/O地下建筑结构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地下建筑结构 1.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位于武昌区首义路新建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号楼办公楼。办公楼高9层,总建筑面7922m2(不含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高38.50m,基坑开挖深度约3.857.05m。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二级。 基坑大致呈矩形,东西向宽25.50m;南北向长45.00m,基坑开挖面积约1150.oom2,基坑周长约140m。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本基坑位于三级阶地。
2、开挖后,侧壁中上部为填土和一般粘性土,部分坡段下部为老粘性土,部分坡段侧壁下部仍为一般粘性土,坑底接近老粘性土,总体而言,侧壁中上部土质条件相对较差,坑底土质良好,对整体稳定有利。场地内地基岩土层划分为四个层组共六个亚层。2、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经人工整平后相对平坦。场地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及砂土层中空隙承压水。(1)层杂填土,结构松散,属中等透水层,含少量上层滞水,但不能形成统一自由水位,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2) 二层三层属弱透水层,一般起隔水作用。4、5层为粉砂夹粉土、粉质粘土,粉砂,属含水层,为空隙承压水。地下建筑结构1.31.3环境条件及力学性能指标环境条件及力学性能
3、指标 本基坑环境条件比较严峻,东侧为五层办公楼,与拟建二号办公楼相连接,基坑需要紧贴原有基础开挖,基坑东南边距离份7层住宅5.7m,南边距离八层住宅9.5m,西边距离首义路9.5m,北边距离围墙仅3m。用地范围较为狭窄,基坑开挖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为确保施工安全,在基坑施工前进行了详细的管线探测,地下室开挖范围内无地下管网分布。地下建筑结构 基坑监测由多方面内容组成,检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周围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实际工作条件等因素而定。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是基坑周围环境监测其中的一个内容。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掌握临近建筑物的沉降情况,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需进行沉降观测。2.12.
4、1基坑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 本工程沉降水准观测,对基坑周边边坡土体和建筑物沉降监测共布设10+8个沉降观测点。其中,在基坑周边土体共布设周边土体共布设1010个水平位移个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东面两栋距基坑较近的被测建筑物的首层柱上共为3个沉降观测点。其中对周边建筑物进行13次沉降观测。观测周期与工程进度密切联系,基坑开挖期间,土体扰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沉降速率较大,故保证每隔保证每隔2 2天一次观测天一次观测, ,时刻注意环境动态时刻注意环境动态, ,后期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相对减小监测频率。2.2.位移监测成果位移监测成果地下建筑结构2.22.2沉降观测成果沉降观测成果 该工程监测工
5、作从2007年11月27日开始,至2008年3月24日结束。分析中将第一次,累计观测时间未118天。将沉降监测结果整理见表1。 为了能更直观看出周围建筑物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表中数据进行比较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已有建筑物上M7、M8点和基坑顶面坑边M4、M8点(见图1),将各点的沉降观测数据,绘制成随时间的沉降曲线图如图1。地下建筑结构表表1周边建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成果汇总表周边建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成果汇总表图图1典型沉降观测点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典型沉降观测点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图地下建筑结构图中: -分别表示第一到五次分步开挖工况。从上图表可以看出从上图表可以看出: : 1、东侧
6、已有建筑物位移随基坑开挖处于不断增大的趋势,但随着基坑开挖支护完成后一段时间,位移趋于稳定。 2、监测点M7、M8累计沉降量在2.5mm左右,基坑边M4、M5累计水平位移在2.5mm左右,累计沉降值和水平位移发展趋势均在容许范围内,且几乎没有差异沉降,不会对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产生危害。满足基坑稳定和周边建筑物安全要求。地下建筑结构l l、计算范围、计算范围 通过分析该深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基坑要求,结合收集的资料,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对整个基坑的东面进行三维数值模拟。 基坑东面分BC段和CD段两段:BC段长20m,基坑顶面标高-2.8m,基坑底面标高-9.4m,开挖深度6.6m,采用
7、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放坡坡率1:0.3;CD段长25m,基坑顶面标高-1.4m,基坑底面标高-6.85m,开挖深度5.45m,采用超前钢管桩复合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垂直开挖。 本计算模型在基坑宽度方向(x方向)取25m(开挖面后影响区取15m,开挖基坑内影响区取10m),长度方向(y方向)取65m(两侧各加宽10m影响区),深度方向(z方向)取20m。在建立FLAC3D计算模型时,3.3.模型和参数设置模型和参数设置地下建筑结构将计算模型的基本土层概化为三层,力学模型采用摩尔一库仑模型,采用brick原始模型生成网格,单元网格边长约为lm,模型共有30125个单元(zones),33566个节
8、点(grid一points)。生成的网格图见图2。图图2基本几何模型基本几何模型 图图3无支护开挖模型无支护开挖模型地下建筑结构 通过对各个基坑土体类型在无支护开挖条件下的计算,以及根据边坡土体中的位移变形分布判断边坡的破坏区域、破坏路线,进而确定各种土层边坡的破坏模式。模型的无支护开挖采取按不同深度基坑类型一步开挖到基底的模式,这样虽然与实际的分步开挖有一定不同,但对边坡破坏总体趋势研究是可行的。基坑无支护开挖模型见图3。2 2、边界条件、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分为位移边界条件和受力边界条件利用FLAC3D中fish语言程序命令:fix(位移方向)range(位移约束面),可在网格模型中设定位移
9、边界条件。 模型除x=0面及基坑顶面为自由面不设置位移边界条件外,其余面均采用法向约束。坑底边界静止不动,假设为固定铰支,限制三个方向的位移;模型x轴及y轴方向两侧避均施加边界约束条件,限制该临空方向的位移;基坑顶面为设为自由面,不加约束。地下水己进行处理,可不考虑。 利用FLAC3D中fish语言程序命令:apply szz(荷载大小)range(荷载范围),可在网格模型中定义受力边界条件。本工程CD段基坑周边己有建筑物荷载,荷载大小为90KN。地下建筑结构 对基坑放坡开挖BC段,可以采取对开挖土体和基坑围岩土体分别建模,建模中用到基本单元的八节点定义方式。然后用null定义开挖土体部分的模
10、块来模拟,如图4。 本工程实例中基坑坡率较大,近乎直立开挖,也可直接采取每步开挖支护中,再多次分步开挖得到阶梯状开挖面的方式近似模拟坡面开挖。经模拟计算验证经模拟计算验证, ,该建模方式对基坑开挖支护数值模拟该建模方式对基坑开挖支护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影响很小计算结果影响很小, ,可忽略不计。可忽略不计。4.4.分步开挖支护计算模型分步开挖支护计算模型图图4 坡面开挖建模示意图坡面开挖建模示意图地下建筑结构 整个基坑开挖支护模拟严格按照工程施工顺序,分层分段开挖与支护。如表2所示,CD段分五步开挖,BC段分四步开挖,因CD段地面标高较高,故先开挖CD段第一层土体,然后开挖BC段第一层土体,完成第一
11、步开挖支护后,进行模拟计算,保存计算成果;然后依次进行CD段和BC第二步开挖支护,再次计算;依次类推完成整个基坑开挖支护过程。 CD段单独完成第五步开挖,该步开挖后无预应力锚杆支护,但因开挖深度不大,且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面层喷锚加固,故能够满足稳定和变形要求。分步开挖深度及开挖前和每步开挖后的坑底标高信息收集于表2中。数值模拟计算的不平衡率设为0.00001。表表2 基坑分步开挖深度基坑分步开挖深度地下建筑结构分步开挖与支护计算模型见图分步开挖与支护计算模型见图4名至图名至图9图图4微型钢管桩超前支护微型钢管桩超前支护 图图5第一步开挖与支护模型图第一步开挖与支护模型图图图6第二步开挖与支护模
12、型图第二步开挖与支护模型图 图图7第三步开挖与支护模型第三步开挖与支护模型地下建筑结构图图8第四步开挖与支护模型第四步开挖与支护模型 图图9第五步开挖完成后模型第五步开挖完成后模型地下建筑结构5.15.1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 基坑开挖前,先进行土体的自然固结计算,即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然后消除固结过程产生的位移。初始地应力场的生成选用分阶段弹塑性求解法进行生成。 基本步骤为:生成网格模型-定义模型为摩尔-库伦弹塑性本构模型-设置土体强度参数、在模型上添加所有的物理边界条件(包括位移边界条件和受力边界条件)-并设置土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输入sofve elastic命令-软件按照
13、默认设置自动分阶段求解-保存计算结果至initial.sav文件-自然固结位移清零。 初始地应力场生成的水平位移(x方向)和垂直位移(z方向)结果如图10、图11。5.5.数值模拟计算数值模拟计算地下建筑结构图图10土体自然固结土体自然固结x方向位移方向位移 图图11土体自然固结土体自然固结z方向位移方向位移地下建筑结构由结果可以看出由结果可以看出: :1、x方向初始地应力固结的位移图中,前后两面因添加位移约束条件,故使得模拟值与固结位移值稍有偏差,主要表现在模型局部荷载区域靠近后侧x方向位移约束处,但总体而言,可以代表场地初始地应力场的水平固结位移分布。2、x方向位移图表明:土体因承受局部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