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加工(2-4)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矿物加工(2-4)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物 加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一章第一章 固液分离体系固液分离体系第三章第三章 粗粒物料的脱水设备(施)粗粒物料的脱水设备(施)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第二章第二章 固液分离工艺固液分离工艺第六章第六章 细细粒物料的脱水方法与设备粒物料的脱水方法与设备第五章第五章 絮凝化学絮凝化学第七章第七章 分离效果及评价分离效果及评价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 沉降分离是固体颗粒在两相悬浮体系中形成沉降得以实现沉降分离是固体颗粒在两相悬浮体系中形成沉降得以实现的,因此,颗粒沉降理论是沉
2、降分离的理论基础。在重力的,因此,颗粒沉降理论是沉降分离的理论基础。在重力选矿中,已从动力学和运动学角度详细介绍了自由沉降和选矿中,已从动力学和运动学角度详细介绍了自由沉降和干扰沉降。这里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进行学习。干扰沉降。这里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进行学习。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一、沉降类型及作业划分一、沉降类型及作业划分1.1. 煤泥水状态与沉降类型煤泥水状态与沉降类型 1)1)分散状态煤泥水的分级浓缩沉降分散状态煤泥水的分级浓缩沉降 分散状态煤泥水:无限稀煤泥水;浓度为分散状态煤泥水:无限稀煤泥水;浓度为1-
3、2%1-2%的煤泥水。二者差别:的煤泥水。二者差别:前者颗粒为自由沉降。后者颗粒为干扰沉降。实际煤泥水的沉降过前者颗粒为自由沉降。后者颗粒为干扰沉降。实际煤泥水的沉降过程程:1):1)始终干扰沉降;始终干扰沉降;2)2)初始浓度为初始浓度为“天限稀天限稀”,颗粒自由沉降;随沉,颗粒自由沉降;随沉降过程进行,颗粒周围浓度增加,颗粒完全转变为干扰沉降。降过程进行,颗粒周围浓度增加,颗粒完全转变为干扰沉降。 分散状态煤泥水属于分级浓缩沉降。通常情况下只研究单个颗粒分散状态煤泥水属于分级浓缩沉降。通常情况下只研究单个颗粒的沉降行为。其沉降特点:的沉降行为。其沉降特点:(1) (1) 由于粒度,密度、形
4、状不同,体系内由于粒度,密度、形状不同,体系内各颗粒沉降速度可以相差很大;各颗粒沉降速度可以相差很大;(2)(2)由于双电层斥力和布朗运动影响,由于双电层斥力和布朗运动影响,沉降过程中难以出现澄清层;沉降过程中难以出现澄清层;(3)(3)颗粒沉降速度只取决于本身性质和周颗粒沉降速度只取决于本身性质和周围颗粒浓度。围颗粒浓度。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2)2)絮凝状态煤泥水絮凝状态煤泥水 煤泥水处于完成絮凝状态。沉降过程具有如下特点:煤泥水处于完成絮凝状态。沉降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 (1)体系不稳定,很快出现澄清层和
5、煤泥沉淀层沉淀层。澄清体系不稳定,很快出现澄清层和煤泥沉淀层沉淀层。澄清层中几乎不含固体颗粒。层中几乎不含固体颗粒。 (2) (2)颗粒形成相近尺寸絮团,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同样颗粒形成相近尺寸絮团,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同样沉降速度沉降速度( (即发生线性沉降即发生线性沉降) )。因此,絮凝沉降只研究整个体系的沉。因此,絮凝沉降只研究整个体系的沉降行为;通常用各个分界面的沉降速度,代表分界面下絮团在该层降行为;通常用各个分界面的沉降速度,代表分界面下絮团在该层浓度下的沉降速度。浓度下的沉降速度。 (3) (3)沉降过程既受到煤泥水本身组成与性质的影响,又受到整沉降过程既受到煤泥水本身组
6、成与性质的影响,又受到整个絮凝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制约。其中任何因素改变都会个絮凝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制约。其中任何因素改变都会异致沉降行为的激烈变化。异致沉降行为的激烈变化。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 (4) (4)絮凝沉降服从区域沉降理论。该理论以固定煤泥特絮凝沉降服从区域沉降理论。该理论以固定煤泥特性和体系物理化学因素,忽略次要条件为前提,并假定:性和体系物理化学因素,忽略次要条件为前提,并假定: ( (a)a)絮团沉降速度只是其浓度的函数,即:絮团沉降速度只是其浓度的函数,即:u=f(c)u=f(c)
7、 (b) (b)压缩段煤泥体积只是煤泥在压缩区停留时间的函数,压缩段煤泥体积只是煤泥在压缩区停留时间的函数,即:即:v=v(t)v=v(t) 该沉降称为澄清浓缩沉降,添加絮凝剂的尾煤该沉降称为澄清浓缩沉降,添加絮凝剂的尾煤( (或煤泥或煤泥) )水沉降属于这种类型。水沉降属于这种类型。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3)3)过渡状态煤泥水过渡状态煤泥水 煤泥水状态介于煤泥水状态介于1)1)、2)2)之间,它是由于煤泥水本身处于之间,它是由于煤泥水本身处于凝聚状态或通过药添加使其不完全絮凝所造成。选煤厂煤泥凝聚状态或通过药添加使
8、其不完全絮凝所造成。选煤厂煤泥水大多属于这种状态。其沉降特点为:澄清层中存在小絮团水大多属于这种状态。其沉降特点为:澄清层中存在小絮团和未絮凝微粒;大颗粒絮凝程度低,沉降絮团中央有许多未和未絮凝微粒;大颗粒絮凝程度低,沉降絮团中央有许多未絮凝的颗粒;各种絮团与颗粒沉降速度不完全一致。这种煤絮凝的颗粒;各种絮团与颗粒沉降速度不完全一致。这种煤泥水的沉降过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归泥水的沉降过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划归1)1)、2)2)类型处理。类型处理。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2.2.沉降过程及沉降特性沉降过程及沉降特性 1 1)沉
9、降试验与沉降曲线)沉降试验与沉降曲线 沉降试验是在量筒中进行的,用来在间断条件下研究整个沉降试验是在量筒中进行的,用来在间断条件下研究整个粒群的沉降过程。沉降过程中出现四个区,澄清区的出现及不粒群的沉降过程。沉降过程中出现四个区,澄清区的出现及不断增大;沉降区的不断减小及至消失;过渡区的出现及消失;断增大;沉降区的不断减小及至消失;过渡区的出现及消失;压缩区的先增大而后缩小,它们的共同与交叉作用完成了一次压缩区的先增大而后缩小,它们的共同与交叉作用完成了一次沉降分离过程。由于煤泥水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具体试验条件限沉降分离过程。由于煤泥水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具体试验条件限制,实际沉降过程中是难以观察到
10、一些区制,实际沉降过程中是难以观察到一些区( (如过渡区如过渡区) )的存在和的存在和明确的分区界面明确的分区界面( (如澄清区与沉降区界面如澄清区与沉降区界面) )。但从理论上仍可找。但从理论上仍可找到这些区域存在的依据。到这些区域存在的依据。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 以沉降时间为横座标,澄清区高度为纵坐标而以沉降时间为横座标,澄清区高度为纵坐标而绘制的曲线称为沉降曲线。它反映了固体颗粒群的绘制的曲线称为沉降曲线。它反
11、映了固体颗粒群的沉降过程。沉降过程。 从曲线的趋势把沉淀过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代从曲线的趋势把沉淀过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代表沉降开始阶段的颗粒快速沉降过程;第三段代表表沉降开始阶段的颗粒快速沉降过程;第三段代表基本沉降完毕后压缩区的压缩沉积过程,这一阶段基本沉降完毕后压缩区的压缩沉积过程,这一阶段速度很慢,压缩区厚度不断变小但幅度很小。第二速度很慢,压缩区厚度不断变小但幅度很小。第二阶段为沉降向压缩的过渡,速度由大到小,变化幅阶段为沉降向压缩的过渡,速度由大到小,变化幅度较大。度较大。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矿物加工学(矿
12、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2 2)沉降特性)沉降特性 沉降特性是指煤泥水沉降状况的综合体现,它是煤泥水的一沉降特性是指煤泥水沉降状况的综合体现,它是煤泥水的一种工艺特性。描述煤泥水沉降特性主要从澄清水浊度,沉降速度种工艺特性。描述煤泥水沉降特性主要从澄清水浊度,沉降速度以及沉降物浓度几方面去描述。以及沉降物浓度几方面去描述。 而大多数情况下,常借助于沉降曲线去表征沉降特征:如沉而大多数情况下,常借助于沉降曲线去表征沉降特征:如沉降速度,沉淀物高度,此外须注明澄清水浊度。浊度越小,沉淀降速度,沉淀物高度,此外须注明澄清水浊度。浊度越小,
13、沉淀速度越快,沉淀物高度愈低,沉降特性愈好。速度越快,沉淀物高度愈低,沉降特性愈好。 煤泥水组成和性质均对其沉降特性构成影响。通常下,粘土煤泥水组成和性质均对其沉降特性构成影响。通常下,粘土矿物含量多,水质矿化度低,硬度低;细泥含量大,这样的煤泥矿物含量多,水质矿化度低,硬度低;细泥含量大,这样的煤泥水就难沉降,煤泥水的沉降特性就差,反过来,能够正确认识煤水就难沉降,煤泥水的沉降特性就差,反过来,能够正确认识煤泥水沉降特性,将会对煤泥水处理系统设计,药剂的正确添加起泥水沉降特性,将会对煤泥水处理系统设计,药剂的正确添加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
14、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3.3.沉降分离作业沉降分离作业 它包括分级、浓缩、沉淀它包括分级、浓缩、沉淀( (或澄清或澄清) )。三者共同构成选煤厂煤泥。三者共同构成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的主体。水处理的主体。 分级,确切讲是水力分级,要求按沉降方式把固体物料分成不分级,确切讲是水力分级,要求按沉降方式把固体物料分成不同粒度级别。同粒度级别。 浓缩,即通过颗粒沉降得到高浓度固体沉淀物。浓缩,即通过颗粒沉降得到高浓度固体沉淀物。 沉淀,要求使固体物充分沉降回收并同时得到澄清水。沉淀,要求使固体物充分沉降回收并同时得到澄清水。 三个作业以沉降分离的基础,联系密切。分级
15、过程必然伴随浓三个作业以沉降分离的基础,联系密切。分级过程必然伴随浓缩现象发生;浓缩则是不同粒级物料实现分级的结果,而沉淀和澄缩现象发生;浓缩则是不同粒级物料实现分级的结果,而沉淀和澄清可视为极端的分级和浓缩过程。清可视为极端的分级和浓缩过程。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 从过程到结果,三作业的差别首先取决于沉降类型,其次取决于从过程到结果,三作业的差别首先取决于沉降类型,其次取决于沉降的时,空条件沉降的时,空条件( (由设
16、备与操作条件确定由设备与操作条件确定) )。 分级作业采用分级浓缩沉降原理,常用设备有:斗子捞场、旋流分级作业采用分级浓缩沉降原理,常用设备有:斗子捞场、旋流器、角锥池、倾斜板沉淀槽、浓缩漏斗、沉淀塔、永田沉淀槽。它的器、角锥池、倾斜板沉淀槽、浓缩漏斗、沉淀塔、永田沉淀槽。它的共同点是沉淀空间小,煤泥水其中停留时间缺。共同点是沉淀空间小,煤泥水其中停留时间缺。 浓缩作业既有采用分级浓缩沉降原理的部分浓缩作业既有采用分级浓缩沉降原理的部分( (如用浓缩机作一段如用浓缩机作一段煤泥浓缩回收设备煤泥浓缩回收设备) ),也有采用澄清浓缩沉降原理的部分,也有采用澄清浓缩沉降原理的部分( (如用浓缩机如用
17、浓缩机作二段细泥浓缩回收设备作二段细泥浓缩回收设备) )。常用浓缩设备有:把式浓缩机、深锥浓。常用浓缩设备有:把式浓缩机、深锥浓缩机、旋流器、浓缩漏斗。显然,采用澄清浓缩原理的设备都较大沉缩机、旋流器、浓缩漏斗。显然,采用澄清浓缩原理的设备都较大沉淀空间,且沉降时间长。淀空间,且沉降时间长。 沉淀澄清设备要为沉淀池,它多采用分级沉降原理,但它依靠较沉淀澄清设备要为沉淀池,它多采用分级沉降原理,但它依靠较大空间,特别是充分的沉降时间来保证沉降过程的进行。大空间,特别是充分的沉降时间来保证沉降过程的进行。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
18、降分离二、分级原理及设备二、分级原理及设备1. 1. 分级原理分级原理 1) 1)重力分级重力分级 一般煤泥水中细粒沉降接近层流状态,发生自由沉降。一般煤泥水中细粒沉降接近层流状态,发生自由沉降。 U = U = (1/181/18 )d d2 2( - - )g g 干扰沉降比较复杂,沉降速度随沉降区域固体浓度增加而干扰沉降比较复杂,沉降速度随沉降区域固体浓度增加而不断降低。这样往往通过修正自由沉降速度公式得到沉降期平不断降低。这样往往通过修正自由沉降速度公式得到沉降期平均干扰沉降速度。均干扰沉降速度。 V Vcrcr = d = d3 3( - - ) g / g / 2 2矿物加工学(矿
19、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2)2)离心力分级离心力分级 颗粒受离心力支配,沉降速度计算时将重力加速度用颗粒受离心力支配,沉降速度计算时将重力加速度用离心加速度替代即可。分离因数越大,颗粒沉降速度越高离心加速度替代即可。分离因数越大,颗粒沉降速度越高,分级粒度越细,沉降回收下限越低。这是离心分级的特,分级粒度越细,沉降回收下限越低。这是离心分级的特点与优势。点与优势。3)3)分级粒度分级粒度 它是指进入二个分级产品中各为它是指进入二个分级产品中各为 50% 50%的物料粒度,用的物料粒度,用d d5050表示。分级粒度颗粒沉降进入底流时
20、间应恰等于矿浆流表示。分级粒度颗粒沉降进入底流时间应恰等于矿浆流径整个沉降区域占有的时间。这是具体计算分级粒度的依径整个沉降区域占有的时间。这是具体计算分级粒度的依据和方法。据和方法。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重力分级设备重力分级设备自重排泄设备自重排泄设备角锥沉淀池角锥沉淀池倾斜板沉淀槽倾斜板沉淀槽永田沉淀槽永田沉淀槽机械排泄设备机械排泄设备斗子捞坑斗子捞坑螺旋水力分级螺旋水力分级离心分级设备离心分级设备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沉降式离心机沉降式离心机水水 力力 分分 级级 设设 备备2. 2. 分级设备分级设备接分级原理
21、的底流排放方式,水力分级设备分类:接分级原理的底流排放方式,水力分级设备分类: 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 斗子捞坑在我国应用普遍,国内设计的选煤厂基本上都斗子捞坑在我国应用普遍,国内设计的选煤厂基本上都用斗子捞坑作分级设备;用斗子捞坑作分级设备; 水力旋流器国外应用较多,随着引进选煤厂增多,水力水力旋流器国外应用较多,随着引进选煤厂增多,水力旋流器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增加;旋流器在国内的应用逐渐增加; 角锥沉淀池、倾斜板沉淀设备,永田沉淀槽应用较少;角锥沉淀池、倾斜板沉淀设备,永田沉淀槽应用较少; 沉降式离心机在我国选煤厂
22、主要用于煤泥回收;沉降式离心机在我国选煤厂主要用于煤泥回收; 分级箱、螺旋水力分级机主要用于选矿。分级箱、螺旋水力分级机主要用于选矿。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1)1)斗子捞坑斗子捞坑 斗子捞坑的工作空间是一个倒锥形容器,沉淀物在底部由斗斗子捞坑的工作空间是一个倒锥形容器,沉淀物在底部由斗子提升机提起,细粒随水流在上部周边形成溢流。入料一般采用子提升机提起,细粒随水流在上部周边形成溢流。入料一般采用中心入料。中心入料。 与煤泥捞坑、角锥沉淀池、倾斜板沉淀槽相比,由于精煤捞与煤泥捞坑、角锥沉淀池、倾斜板沉淀槽相比,由于精煤
23、捞坑中末煤与粗煤泥混合沉降,容易沿池壁下滑及时排出,因而处坑中末煤与粗煤泥混合沉降,容易沿池壁下滑及时排出,因而处理能力大,分级精度高;理能力大,分级精度高; 而角锥池、煤泥捞坑则必须采取大于而角锥池、煤泥捞坑则必须采取大于6060度池壁倾角以保证煤度池壁倾角以保证煤泥沉降。此外,斗子捞坑的连续均匀稳定捞取沉淀物也是促成上泥沉降。此外,斗子捞坑的连续均匀稳定捞取沉淀物也是促成上述优点的一个重要因素。述优点的一个重要因素。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
24、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 与离心沉降分级设备相比,斗子捞坑的优点是过程运行稳定;与离心沉降分级设备相比,斗子捞坑的优点是过程运行稳定;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占有空间大,效率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占有空间大,效率低。 影响斗子捞坑等重力分级设备工作状况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影响斗子捞坑等重力分级设备工作状况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入料的沉降特性入料的沉降特性(如粒度、浓度、粘度等如粒度、浓度、粘度等); (2)设备因素:沉淀面积;溢流堰宽度设备因素:沉淀面积;溢流堰宽度(单边或多边溢流单边或多边溢流);入料;入料位置与方式(以中心入料为主,设稳流罩并插入一定深度);底流位置与方式(以中心入料为主,
25、设稳流罩并插入一定深度);底流排放方式:连续机械排料为佳,克服其它分级设备的间断排料,实排放方式:连续机械排料为佳,克服其它分级设备的间断排料,实现连续均匀排料。现连续均匀排料。 (3)操作因素:给料量大小。操作因素:给料量大小。矿物加工学(矿物加工学(2 2)第一篇第一篇 固液分离技术固液分离技术第四章第四章 沉降分离沉降分离2)2)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1)(1)结构与工作过程结构与工作过程 水力旋流器主要由园筒和园锥两部分连接组成。园筒周壁水力旋流器主要由园筒和园锥两部分连接组成。园筒周壁上沿切线装设给料管,项部设溢流管,园锥下部连接排料口。上沿切线装设给料管,项部设溢流管,园锥下部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