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核心知识点归纳--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2954374
  • 上传时间:2022-06-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7.1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核心知识点归纳--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年中 道德 法治 复习 核心 知识点 归纳 _ 中考 复习资料 下载 _三轮冲刺_中考复习_道德与法治_初中
    资源描述:

    1、2022中考总复习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第一部分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家国情怀)一、党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5、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人民民主(

    2、政治建设)1、人民当家做主(1)民主观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民主途径:民主选举(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民主决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民主监督(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公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3、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3)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4)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主席、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国家司法

    4、机关(人民法院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2、民族问题、国家统一(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一国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5)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三、共同富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粮食安全】 1、中国特色社会主

    5、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2、党和政府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5、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6、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7、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8、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担责,摆脱贫困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主动担责,贡献中国智慧。)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1、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发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6、展之间的矛盾。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五、中华文化、中国精神(文化建设)1、中华文化(1)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7、3)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文化自信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中华传统美德(1)价值: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它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2)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8、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3、中华民族精神(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3)重要性: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4)怎么做:在国家紧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在他人遇到危险时能够见义勇为、无私奉献。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敬业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

    9、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价值(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它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怎样做: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勇于实践。明辨是非,认真做事、踏实做人。5、文化多样性(1)文化

    10、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3)态度:人们应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理解和宽容。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4)怎么做: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学习其他文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流,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5)交流互鉴的意义: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有助于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11、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六、中国梦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两个一百年”目标:(1)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 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

    12、、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4、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5、 新时代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3、,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二部分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生命安全和自我保护)一、宪法法律至上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

    14、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6、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7、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8、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9、增强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践行宪法,坚决维护宪法权威。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法律的作用规范作用、保护作用2、犯罪的基本特征:最本质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法律标志刑事违法性;必然法律后果应受刑罚处罚性。3、表现: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

    15、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权利义务相统一1、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公民不能滥用权利。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2、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3、权利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着。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受教育)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

    16、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四、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1、全面依法治国。(1)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2、厉行法治(1)十六字方针: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公民:要增强

    17、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3)党和政府: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4)法治宣传: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5)法治与道德: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3、法治政府(1)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授权,正确行使权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

    18、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公信力。(2)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合法诉求和愿望。实现自身合法利益时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五、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1、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必要性:未成年人身心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和不法侵害。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未成年人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未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学会区别六大特殊保护特殊保护判断依据家庭保护

    19、实施保护的主体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校保护实施保护的主体是学校、幼儿园、教师,不包括教育部门社会保护实施保护的主体是国家、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网络保护关于未成年人网络生活或网络使用的保护政府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司法保护司法机关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实施特殊保护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一、个人品德 1、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2、文明有礼: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3、树立诚信:(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法原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2)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勇担过错。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诚信记录。4、呵护友谊: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正确对待朋友之间的竞争,友谊要讲原则。慎重结交网友:考虑对自己学习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慎重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要遵守法律法规。5、与老师交往(1)新时代教师的标准:有理念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2)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

    21、指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尊重老师。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相信老师的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心。二、家庭美德1、孝亲敬长:(1)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2)尽孝在当下。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做到尊敬、倾听、感恩。2、与父母沟通:(1)我们要接纳父母,理解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用他们能接受的方

    22、式表达我们的爱。(2)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要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让亲情更浓,家庭更和睦。三、社会公德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2、美好集体:特征:民主的,公正的,充满关爱与友爱的;善于合作的,充满活力的。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为集体出力,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23、,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3、亲社会行为: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养成亲社会行为。4、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网络是把双刅剑,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促进人际交往;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5、维护规则:

    24、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做到他律和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四、职业道德【劳动教育、敬业精神】1、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劳动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劳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是培养青少年自立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需要。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2、劳动教育的意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

    25、健康成长。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磨砺坚强意志,让学生学会感恩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真正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发扬实干精神: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第四部分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友爱互助)一、敬畏生命、认识自己1.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创造出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

    26、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2、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3、我们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当别人的需要帮助时,自觉承担责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起来。4、生命是独特的,短暂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至上。5、我们要爱护身体,养护精神,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面对挫折,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不漠视自己的生命,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6、通过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等自我评价的方法,通过他人评价来正确

    27、认识自己。7、做更好的自己,要接纳和欣赏自己,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激发自己的潜能,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做更好的自己。8、欣然接受和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既要注重外在美,更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内在美。9、正确处理青春期心里矛盾,参加集体活动;求助他人,化解烦恼;培养兴趣爱好,接纳和调试青春期矛盾心理;学习自我调节。二、自信自强、积极向上1、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2、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信心和希望。让我们有勇气、敢尝试、能坚持。能激发潜能与活力。3、自强可以让我

    28、们更自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4、学会学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三、理性平和、友爱互助1、行己有耻,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真诚面对自我,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要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2、止于至善,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要养成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3、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保持积极的心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让

    29、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做情绪的主人。第五部分 核心素养: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担当精神、有序参与)1、 对自己的责任:1、承担责任需要付出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也会收获一定的回报: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2、我们要做到我承担,我无悔。我们要做到不言代价与回报。3、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二、对他人、社会、国家的责任:1、关爱他人,收获幸福;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是社会和谐稳定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人

    30、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2、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3、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4、服务和奉献社会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活动,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5、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31、,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二者相辅相成;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6、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中国为耻;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7、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8、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

    32、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对世界的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际社会加强团结、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积极参与管理国际事务,承担国际责任,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智慧和方案。3、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

    33、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不仅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4、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青少年应该: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

    34、四、对生态环境的责任: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有责任保护自然,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3、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5、。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社会)加强宣传,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依法排污,研发新技术,开发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个人)

    36、树立环保和节能意识,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落实环保节能的具体行动,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行为,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绿色出行,践行垃圾分类等5、 对科技创新的责任:1、我国在尖端技术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2、创新的意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

    37、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3、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公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为人先;乐于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核心知识点归纳--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54374.html
    alice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4届中考时政选择题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docx初中道德与法治2024届中考时政选择题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docx
  •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 :孟晚舟事件.docx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专题 :孟晚舟事件.docx
  • 2023年中考地热点练习:淄博烧烤.docx2023年中考地热点练习:淄博烧烤.docx
  • 2024年中考三轮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十:聚焦两会热点解读会议精神.docx2024年中考三轮道德与法治 热点专题十:聚焦两会热点解读会议精神.docx
  • 2024年中考二轮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讲义:甘肃积石山地震+哈尔滨爆火.docx2024年中考二轮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复习讲义:甘肃积石山地震+哈尔滨爆火.docx
  • 初中道德与法治2025届中考热点复习一政治认同梦想类知识讲解练习.doc初中道德与法治2025届中考热点复习一政治认同梦想类知识讲解练习.doc
  • 2025中考《道德与法治》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2025中考《道德与法治》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docx
  • 热点16: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pptx热点16: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pptx
  • 热点06: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学习习近平在新疆汇报会上讲话.pptx热点06: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学习习近平在新疆汇报会上讲话.pptx
  • 热点01: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与教材学习.pptx热点01: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时政热点与教材学习.pptx
  • 热点05: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的讲话.pptx热点05:团结协作谋发展 勇于担当促和平-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的讲话.pptx
  • 热点03: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聚焦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政热点.pptx热点03: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聚焦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政热点.pptx
  • 热点07: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深入学习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讲话精神.pptx热点07: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 奋力开创黑龙江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深入学习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讲话精神.pptx
  • 热点09: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学习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讲话精神.pptx热点09: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学习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讲话精神.ppt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