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常用实验检查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六章常用实验检查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常用 实验 检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六章第六章 常用实验检查常用实验检查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 实验检查的概念及用途实验检查的概念及用途 主讲内容主讲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学分析仪器血液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学分析仪器血液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RBCRBC和和HbHb) 标本采集: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参考值 项目项目成年男性成年男性成年女性成年女性新生儿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10101212/L/L) 4.04.05.55.53.53.55.05.06.06.07.07.0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量(g/Lg/L)12
2、0120160160 110110150150170170200200RBCRBC及及HbHb增多的临床意义增多的临床意义 相对性增多:相对性增多: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所致。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所致。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尿崩症等。大量出汗、尿崩症等。 绝对性增多:绝对性增多:由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组织缺由生理、病理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氧所致。氧所致。生理性生理性常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常见于新生儿、高原居民、剧烈运动等。剧烈运动等。病理性病理性常见于严重的慢性肺心常见于严重的慢性肺心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疾病、真性红细胞增
3、多症。RBCRBC及及HbHb减少减少 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参考值的低限,亦称为参考值的低限,亦称为贫血贫血,可分为,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生理性和病理性理性两大类。两大类。 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 妊娠中、后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 某些老年人:某些老年人:骨髓造血组织逐渐减少、造血功能骨髓造血组织逐渐减少、造血功能减退、对营养的摄取吸收及利用减少,也可致红减退、对营养的摄取吸收及利用减少,也可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病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物质缺
4、乏,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伴发的贫血等。 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破坏过多: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失血:失血:急慢性失血均可致贫血。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容积血液中各种白是测定单位容积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总数。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分类,求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色后分类,求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百分数)。数)。 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绝对值各种类型白细胞的绝对值= =白细胞
5、计数值白细胞计数值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百分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 成人成人(4(410)10)10109 9/L/L 新生儿新生儿(15(1520)20)10109 9/L/L 婴儿婴儿(11(1112)12)10109 9/L/L 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绝对值白细胞分类计数及绝对值 项目比值项目比值百分数百分数绝对值绝对值(10109 9/L/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StSt)0.010.010.050.051%1%5%5%0.040.0
6、40.5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SgSg) 0.500.500.700.7050%50%70% 70% 2 27 7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 E) 0.0050.0050.050.050.5%0.5%5%5%0.020.020.5 0.5 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 B) 0 00.010.010%0%1% 1% 0 00.1 0.1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 L) 0.200.200.40 0.40 20%20%40% 40% 0.80.84 4 单核细胞(单核细胞(M M) 0.030.030.08 0.08 3%3%8% 8% 0.120.120.8 0.8 白
7、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白细胞计数高于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10109 9/L/L称白细胞增多,白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细胞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有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有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两种情况。 白细胞生理性增多白细胞生理性增多 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 5个月后、个月后、剧烈运动、饱食、寒冷等。剧烈运动、饱食、寒冷等。 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都是都是一过性的一过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通常不伴有白细胞
8、质量的变化。量的变化。 白细胞病理性增多白细胞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或炎症:急性感染或炎症:是是最常见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化脓性球菌的原因,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最为明显。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感染最为明显。急性失血和急性溶血急性失血和急性溶血。急性中毒:急性中毒:急性化学物质或药物、生物毒素中毒等。急性化学物质或药物、生物毒素中毒等。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如大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等。心肌梗死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其他:其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
9、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510109 9/L/L,称为粒,称为粒细胞细胞减少症减少症。 低于低于0.50.510109 9/L/L,称为,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其白细胞,其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计数大多低于1.01.010109 9/L/L。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意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如伤寒、流感、病如伤寒、流感、病毒性肝炎等。毒性肝炎等。部分血液病:部分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等。缺乏症等。理化因素损伤:理化因素损伤:放射线、解热
10、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甲放射线、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氯霉素、磺胺类、免疫抑制剂等。状腺药、氯霉素、磺胺类、免疫抑制剂等。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其他:其他: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核象变化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病的病情和预后。 正常人外周血正常人外周血经涂片染色后可见中性粒细胞经涂片染色后可见中性粒细胞以以2 23 3叶核为主叶核为主,不分叶或分叶过多者均较少。,不分叶或分叶过多者
11、均较少。病理情况下,出现病理情况下,出现核左移核左移或或核右移核右移现象。现象。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概念:概念:外周血液中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中性外周血液中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增多杆状核粒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增多5%5%。 意义:意义: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增多表示机体的反应性核左移伴有白细胞增多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强,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核明显左移而白细胞不增多核明显左移而白细胞不增多甚或减少,则甚或减少,则提示感染
12、严重、造血功能低下。提示感染严重、造血功能低下。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概念:概念: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5 5叶以上者叶以上者增多超过增多超过3%3%。 意义:意义:提示造血物质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提示造血物质缺乏或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及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等。尿毒症及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等。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部分血液病和恶性肿瘤;传染病病;皮肤病;部分血液病和恶性肿瘤
13、;传染病的恢复期和猩红热的急性期。的恢复期和猩红热的急性期。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见于伤寒、副伤寒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减少减少无临床意义。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见于部分病毒或杆菌感染,如病见于部分病毒或杆菌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伤寒等;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毒性肝炎、伤寒等;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病恢复期。 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
14、。糖皮质激素等。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增多增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等。见于活动性肺结核、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减少减少无临床意义。无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atelet count,PCPC或或PltPlt)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毛细血管采血。 参考值:参考值:(100100300300)10109 9/L/L。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计数超过血小板计数超过40040010109 9/L/L为血小板增多。为血小板增多。 生理性增多:生理性增多:剧烈运动、进餐、午后、妊娠中剧烈运动、进餐、午后、妊娠中晚期等。晚期等。 病理性增多
15、:病理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或溶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或溶血可出现一过性反应性增多;某些癌症;脾切血可出现一过性反应性增多;某些癌症;脾切除术后。除术后。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010109 9/L/L称为血小板减少,低称为血小板减少,低于于505010109 9/L/L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 生理性减少:生理性减少:新生儿、女性月经期的第一天。新生儿、女性月经期的第一天。 病理性减少:病理性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急性血小板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
16、血病。白血病。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特发性血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凝血等。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时过多血小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时过多血小板淤积在脾内。板淤积在脾内。其他常用血液检查其他常用血液检查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HctHct)测定)测定 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CRC) 血块收缩试验(血块收缩试验(CRTCRT) 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TBT)测定)测定 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CT)测定)测定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测定)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E
17、SR)测定)测定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比容(HctHct)测定)测定 概念:概念: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比值。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静脉采血2ml2ml,注入双草酸盐,注入双草酸盐抗凝抗凝血血试管内,充分混匀。试管内,充分混匀。 参考值参考值 温氏法:温氏法: 成年男性成年男性0.400.400.50L/L0.50L/L,平均,平均0.45L/L 0.45L/L 成年女性成年女性0.370.370.48L/L0.48L/L,平均,平均0.40L/L 0.40L/L 新生儿新生儿0.470.470.67L/L0.67L/L,平
18、均,平均0.54L/ L 0.54L/ L HctHct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血细胞比容测定血细胞比容测定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可反映红细胞的增多或减少。 血细胞比容增高:血细胞比容增高:血液浓缩、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红细胞增多症。 血细胞比容降低:血细胞比容降低:见于各种见于各种贫血贫血。但由于贫血。但由于贫血的类型不同,其血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的类型不同,其血细胞比容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计数不一定成平行关系。胞计数不一定成平行关系。网织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CRC) 是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性细胞,是是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性细胞,是尚未成熟的红细胞。尚未成
19、熟的红细胞。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毛细血管采血。毛细血管采血。参考值:参考值: 项目项目成人成人新生儿新生儿比值0.0050.015 0.020.06 百分数 0.5%1.5%,平均1% 2%6% 绝对值(109/L)(2484)109/L RCRC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等,以溶血性贫血增多最显著。贫血等,以溶血性贫血增多最显著。提示抗提示抗贫血治疗有效:贫血治疗有效: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分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贫血分别给予铁剂或叶酸治
20、疗别给予铁剂或叶酸治疗4 45 5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天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一周左右达高峰,可作为贫血治疗的始升高,一周左右达高峰,可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疗效判断指标。 网织红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提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块收缩试验(血块收缩试验(CRTCRT) 血液凝固后,血小板释放出血栓收缩蛋白,使血液凝固后,血小板释放出血栓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收缩,血清析出,凝血块收缩。纤维蛋白网收缩,血清析出,凝血块收缩。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静脉采血1ml1ml,注入清洁干燥小,注入清洁干燥小试管内并记录时间。
21、试管内并记录时间。 参考值:参考值:血液凝固后血液凝固后0.50.51h1h开始收缩,开始收缩,24h24h内内完全收缩,血块收缩率为完全收缩,血块收缩率为48%48%64%64%。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血块收缩不良见于血小板量的减少血块收缩不良见于血小板量的减少或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特发性血小板或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减少性紫癜等。出血时间(出血时间(BTBT)测定)测定 出血时间指皮肤毛细血管人工刺破后,出血自出血时间指皮肤毛细血管人工刺破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然停止所需的时间。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用采血针刺破微血管,观察出血用采血针刺破微血
22、管,观察出血停止所需的时间。停止所需的时间。 参考值:参考值:DukeDuke法法 1 13min3min,4min4min为延长。为延长。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无力症及毛细血管壁异常。无力症及毛细血管壁异常。凝血时间(凝血时间(CTCT)测定)测定 凝血时间指自血液离体后至血液凝固所需要的凝血时间指自血液离体后至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时间。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试管法静脉采血试管法静脉采血3ml3ml,立即记录,立即记录时间。时间。 参考值:参考值:4 412min12min。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延长见于:各型血友病
23、;各型血友病;严重严重的肝脏损害、阻塞性黄疸等引起的凝血酶原或的肝脏损害、阻塞性黄疸等引起的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抗凝物质过多或纤溶亢进。抗凝物质过多或纤溶亢进。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测定)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被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在被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离子后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有无异常。有无异常。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静脉采血1ml1ml,注入干燥抗凝试管内。,注入干燥抗凝试管内。参考值:参考值:QuickQuick一步法一步法 111113
24、s13s,超过正常对照超过正常对照3s3s以上以上有诊断价值。有诊断价值。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外源性凝血因子缺见于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乏如严重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DICDIC晚期等。晚期等。凝血凝血酶原时间缩短酶原时间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如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如DICDIC早期、脑血早期、脑血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等。栓形成或心肌梗死等。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ESRESR)测定)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件下沉降的速度。 标本采集法:标本采集法:静脉采血
25、静脉采血1.6ml1.6ml,注入含有,注入含有38g/L38g/L枸橼酸钠溶液枸橼酸钠溶液0.4ml0.4ml的试管内混匀。的试管内混匀。 参考值:参考值:魏氏(魏氏(WestergrenWestergren)法:)法: 成年男性成年男性0 015mm/1h15mm/1h末末 成年女性成年女性0 020mm/1h20mm/1h末末 ESRESR增快的临床意义增快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快:生理性增快:月经期、妊娠期、老年人等。 病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各种炎症:血沉增快还可反映病变的活动性,如风湿病和结核病病变活动时血沉增快,病变静止时血沉正常。组织损伤组织损伤及坏死:及坏死:可作为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