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五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ppt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 土地利用 现状 分析 ppt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 作用、内容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料的收 集与整理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作用与内容的概念、作用与内容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概念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指在一个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全区域各类土地的利用类型、质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土地的生产率和利用率等方向所作的分析,明确本区域土地资源潜力及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规划依据。
2、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作用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作用 土地利用现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起点和重要依据。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可以掌握规划区域的以下情况:区域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特点;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果;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三、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 1、土地利用数量、质量、结构分析 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3、土地后备资源及其潜力分析 4、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5、土地利用宏观经济效益分析 6、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 7、土地利用现状评述第二节第
3、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一、政策、决策资料的收集一、政策、决策资料的收集二、历史、现状等文字资料的收集与评价二、历史、现状等文字资料的收集与评价 (一)气候条件 (二)水资源条件 (三)土地资源条件 (四)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五)骨干性工程措施情况 (六)社会经济资源情况三、测绘图件的收集三、测绘图件的收集 目前,我国全部土地都已被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所覆盖,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应根据规划区域的大小,采用相应的比例尺。如:省级:1100万;县级或相当于县级的范围:15万或110万。 为了取得较详细的地形、地物资料,工作底图也可选用l2.5
4、万、1l万等大比例尺图件。 卫星遥感图和平面影像图等将成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图件。 四、资料整理与评价四、资料整理与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一、土地利用数量、质量和结构分析一、土地利用数量、质量和结构分析 (一)农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分析 1.耕地利用现状分析 耕地耕地是指人们经常翻耕、耙耘,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土地,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作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间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的零星果树、桑树或其它树木的土地,新开垦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海涂、荒草地、盐碱地。 耕地利用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内容:耕地面积及其在土地
5、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菜地、旱地的面积及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水资源状况及灌溉条件;分析计算各类作物占用耕地的面积及所占比例;计算区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并将其与全国、省、同类县 的平均 水平比较,说明该区域人均耕地的多少。 耕地质量的好坏是耕地肥力、水土流失情况、坡度情况、 涝洪灾害情况、生产力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综合反映。耕地质量分析是分析各种质量的耕地在总耕地中所占的比例,以揭示区域耕地的整体质量。 2.园地利用现状分析 园地园地是指以采集果、叶、根、茎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园地又分为果园、桑园、
6、茶园、橡胶园和其它园地。 园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 园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各类园地面积和分布状况,各类园地面积占总园地面积的比例,园地的生产情况及人均占有量,以及园地商品率。3.林地利用现状分析 林地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点在内的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的护路、护岸林。 林地又分为有林地、灌木林、蔬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作用:调节气候,净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资源,提高地力,提供木材,解决农村燃料等作用。 林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内容是: 林地面积及其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比例,并对林地内部结构、数量
7、、分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于有林地可进一步分析说明其中用材林、薪炭林、防护林、经济林的面积及各自在有林地中所占比例。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本区域各类林业用地的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状况,阐明规划区域内林地的整体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的潜力。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本区域各类林业用地的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状况,阐明规划区域内林地的整体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的潜力。 4.牧草地利用现状分析 牧草地牧草地是指以生长草本植被为主,用于牧业生产的土 地。它又分为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草地的生产水平决定于气候、土壤与水源条件,也决定于草种 结构、草质和管理水平。 牧草地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 牧草地面积及其占该区
8、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并对牧草地内部结构、数量、分布、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二级地类占牧草地总面积的比例。同时分析各类草地的产草量,自然条件,载畜量等具体内容,说明本区域牧草地的主要种类、特点、生产水平、发展潜力等。(二)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及结构分析 1.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现状分析 居民点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是指城乡居民点及其居民点以外的独立工矿、国防和名胜古迹等用地。 分析的主要内容内容是: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及其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并分析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内部的城市用地、集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盐田、特殊用地的面积及在区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中的比
9、例;进一步分析研究城市和农村居民点中的人均用地面积,户均用地面积,工矿用地单位产品产量占地面积,用此说明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的基本情况,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内部土地存量及存在问题,为非农业建设用地指标的制定提供依据。 2.交通用地现状分析 交通用地交通用地是指居民点以外的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分析主要内容内容包括: 交通用地面积及其在区域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其中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等用地的面积及其在交通用地中所占的比例;分析交通密度、通车里程、道行能力、道路等级等现有交通网是否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水域现状分析 水域水域是指陆地
10、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垦殖三年以上的滩地,海滩中的耕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水域中又分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平、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 水域利用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内容包括: 水域面积及其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河流水面,湖泊、水库、坑塘水面,苇地、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物、冰川及永久积雪面积及其在水域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并进一步分析研究河流水面,水库水面,湖泊水面,坑塘水面的利用率,水产养殖的产量、产值情况;分析研究滩涂的可开垦率以及开发后土地的质量状况,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未利用土地数量、质量、结构及分布分析 未利用土地未
11、利用土地是指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未利用土地又分为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和其它未利用土地。 未利用土地现状分析的主要内容内容包括: 未利用土地面积及其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未利用土地的主要类型及其比例;可开发利用土地类型、面积及分布状况,适宜开发利用方向、开发利用潜力及存在的制约因素等。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在各类用地分析的基础上,收集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土地利用资料,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对土地利用面积、结构、分布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三、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 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就是要弄清各类可供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和开发
12、利用方向,为确定本区域的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制定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土地开发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奠定基础。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反映土地利用是否充分、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净面积和毛面积之比、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农林牧用地比、人均占有土地、人均占有农林牧用地数量和生产、生活用地之比等方面。 1.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 它是已利用土地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百 分比,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资源潜力的指标。即:土地利用率=(土地总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2.土地垦殖率土地
13、垦殖率 它是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土地的开发程度以及种植业的发展程度。即: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3.农业用地率农业用地率 是指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大农业的发展程度。即: 农业用地率=农业用地面积/总土地面积100%4.耕地复种率耕地复种率 是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耕地的利用效率和程度。即:耕地复种率=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总耕地面积100%5.粮食作物复种率粮食作物复种率 是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与粮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反映粮占耕地的利用效率。即: 粮食作物复种率=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占耕地
14、面积100%6.建设用地率建设用地率 是建设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建设用地占地情况。即:建设用地占地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交通 用地面积)100%7.载畜量载畜量 是指每平方公里草原所放养的牲畜头数,反映牧区草原利用程度。即: 载畜量=放养各种牲畜总头数/放牧草原面积(km2) 草场载畜量指数=草场实际载畜量/草场容许载畜量8.水面利用率水面利用率 是指已利用的水面面积占水面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水面利用的程度。即: 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五、土地利用宏观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宏观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及
15、总收入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及总收入。 2.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 是指单位土地播种面积生产 的物质产品数量,用以反映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即:单位面积产量=某作物产量/某作物播种面积3.单位农业用地总产值单位农业用地总产值 用以反映农业技术措施效果和土地利用情况。即: 单位农业用地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 用地面积4.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产值) 用以综合反映耕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利用水平。5.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 用以表明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创造的价值水平。即: 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农产品产值-消耗的生产 资料价值)/土地面
16、积6.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土地盈利率) 用以表明单位土地面积的收入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即: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农产品产值-生产成本)/土地面积7.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 用以表明单位面积草地的生产能力。8.单位面积水面水产品产量单位面积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 用以表明单位面积水面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水平。即:单位面积水面水产品产量(产值)=水产品产量(产值)/全部可利用水面9.人均占有各类农产品产量人均占有各类农产品产量 包括粮、棉、油、瓜菜、肉、蛋、奶、鱼、果品等,用以反映本区域人民对各类农产品的占有水平和消费水平。10.农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 是
17、反映农业经济发展和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它是按农村总人口平均的农村经济纯收入。即:农村人均经济纯收入=农村个人所得总收入/农村人口六、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是指根据生态平衡规律,通过土地开发利用所创建新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七、土地利用现状评述 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土地利用现状评述,实际上就是在上述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利用做出结论,明确区域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后备资源潜力,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并弄清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1、动态变化分析法2、指标对比分析法3、定性和定量
18、分析法4、图上分析法5、静态分析法6、动态分析法7、横向分析法8、纵向分析法9、单项分析法10、综合分析法等1、动态分析法利用不同时间的调查、统计资料和数据,总结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利用语言阐述动态变化情况及变化趋势;列表分析动态变化情况;绘图分析动态变化情况和趋势;或综合运用。2、指标对比分析法利用相同指标体系,从纵向(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或横向(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衡量社会、经济某项指标的高低、好坏、变化的快慢及程度等(土地利用合理程度、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果等)。可运用语言表述对比、列表对比、绘图对比等形式。3、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指对于某些可量化指标,利用计算出的具
19、体数量衡量指标的程度,如土地开发程度、土地经济效益等;定性分析指对于某些指标不能具体量化,只能用语言给以定性表述,如对生态条件改善的描述等。二、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通常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静态分析法和单项分析法,即采用定性描述与单项定量指标评价相结合,从静态角度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比例结构及空间聚散程度等。单项分析的主要指标:1、各级地类比重%100= =土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某级地类总面积某级地类总面积某级地类比重某级地类比重2、各地类人均面积= =总人口数总人口数某级地类总面积某级地类总面积某级地类人均面积某级地类人均面积3、各地貌类型区各地类比重%100= =某地貌类型区总
20、面积某地貌类型区总面积某地貌类型区某地貌类型区某级地类总面积某级地类总面积某地貌类型区某地貌类型区某级地类比重某级地类比重4、各坡度级耕地比重%100= =耕地总面积耕地总面积某坡度级耕地面积某坡度级耕地比重5、各海拔高度范围耕地比重%100= =耕地总面积某海拔耕地面积某海拔高度范围耕地比重三、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方法采用纵向分析、定量分析、动态分析,利用历年各地类面积动态变化资料,用定量指标,从纵向和动态角度分析评价各类土地资源面积变化状况及其规律,尤其是耕地和非农建设用地变化及其规律的分析评价。采用指标:1、各地类年均变化量= =该时段年数某时段某地类变化面积某地类年均变化量2、各地类人
21、均面积变化量末期人均面积- -= =基期人均面积某地类人均变化量3、人均(户均)城镇用地面积变化量末期人均城镇用地面积- -= =基期人均城镇用地面积人均城镇用地变化量4、人均(户均)村庄用地面积变化量末期人均村庄用地面积- -= =基期人均村庄用地面积人均村庄用地变化量5、交通密度变化量末期交通密度- -= =基期交通密度交通密度变化量6、森林覆盖率变化量末期覆盖率- -= =基期覆盖率森林覆盖率变化量四、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通常采用定量分析、横向分析、单项分析,即利用有关数据资料,采用定量的单项指标,通过与相邻或上级相应指标的横向比较,评价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常用指标: 1、土地利用率用已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