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材分析及运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思想品德教材分析及运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想品德 教材 分析 运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思想品德教材分析及运用 在一次海难中,轮船上在一次海难中,轮船上1212个人中只有个人中只有6 6个人能活下来,个人能活下来,请您选择:请您选择: 1 11313岁中学生,智商很高;岁中学生,智商很高; 2 2运动员;运动员;3 3怀孕的妇女;怀孕的妇女; 4 4女教师;女教师;5 5女医生;女医生; 6 6历史学家;历史学家;7 7建筑师;建筑师; 8 8带枪的警察;带枪的警察;9 9自己的好朋友,曾经因犯罪判过刑;自己的好朋友,曾经因犯罪判过刑;1010不愿意离开妻子的科学家;不愿意离开妻子的科学家;1111科学家的妻子,有严重疾病;科学家的妻子,有严重疾病;1212能歌善舞的女明星。能
2、歌善舞的女明星。分析: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指对人、对事的态度; 2要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或者让别人接受你的价值观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3生活当中要有条件地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要有方法、有技巧地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价值观。思考: 让我们的学生接受社会的主流价值,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也就是德育,是一件有很难度的工作;需要方法和技巧;更需要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共同承担,付出努力才能产生实效的。 正确认识和对待德育课程分享的内容教材编写的观念与特点教材的内涵分析学习和使用新教材新教材对教学的要求生活化情景化美观没有明确的知识和观点内容单薄,不好使用教材编写的观念与特点u 课程改革引发
3、思想品德学科的新变化单纯意识形态教育单纯政治教育单纯国家意志单纯灌输政治和文化素质的结合公民教育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自身兴趣尊重学生的自我体验与反思课程基本理念: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u 教材编写观念的变化l 基于教本”的接受性学习的模式 规范体:注重法规性 (80年,简洁版,欠生动) 通俗体:注重可读性 (87年,生动版,缺条理) 教学体:注重便教利学(97年,生动有条理) l 基于“学本”的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探究体:注重过程与方法(03年课改新教材)由学习过
4、程牵引的编写思路以生活为主题。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形成,并为生活服务的。正确的价值引领与自主建构相结合: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为统领,以自主建构为过程,整合教材内容。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追求教育目标的和谐。教材设计的基本思路 思想道德观点 理论性学科概念、原理、观点的形成(学科知识)道德心理健康国情法律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思路u 教材的共同特点坚持价值引领搭设交流平台提供行为指导特点特点1 1: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强化公民意识,教材成为学生建构良好品
5、性、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互动坐标。特点特点2 2:以学生逐步扩大的生活场域整合学习主题,以全新的内容呈现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教材成为学生真正感悟社会、体验人生的开放对话平台。特点特点3 3:注重对矛盾冲突的探究,尝试“问题解决”,构筑课内外学习与实践的通道,让教材成为学生走向真实生活、走进现实社会的行动课程。 新教材的特点:不拘泥于知识的理论体系,突出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核心概念。对于一些非核心知识(概念),采用了描述性语言,不再下严格的本质定义,甚至不下定义;重视将抽象理论具体化,重视理论问题的生活化表达,力求淡化纯理论的分析和对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要求。新课
6、程的要求:要走出新课程忽视或淡化理论知识学习要求的误区。理论知识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要求;活动中蕴含着基本的理论知识需要在活动中学习。教材的内涵分析u 什么是教材?对教材的认识和提法有很多,如:教材狭义的课程;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历史积累的人类经验; 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等等。 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承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 从表现形式上讲,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体的图书教材,又包括各种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等。 u 教材与学科 学科指某一特定
7、的科学研究领域,反映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并反映本学科最新成果。“课程是知识”观念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是定论或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 “课程是经验”观念课程与教材打破了学科知识的束缚。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建构的范例,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教材应该基于学科,同时又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u 教材与教科书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 从表现形式上看,教科书只是被制度认
8、可的、具有行政和专业权威的图书教材,与之并行的教材还有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由自然或生活事件转化来的现实教材等。 u 教材与课程标准 过去对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教科书(教材)的定位不明确,在实际教学中,教材的作用被过度强化。教材实际上成了课程标准的解释和细化,是课程标准的实施蓝本,扮演了过于“权威”的角色。 课程标准通过什么来指导教学?一种是通过对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定;一种是通过对教学行为目标的规定,教学行为目标的规定更具有教学效果评价的意义,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实施的依据,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课程标准意识。 教材,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
9、程标准开发、编写而成的重要的育人载体。过去习惯于把教材视为学科知识的载体,教材内容必须是定论或某一领域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此观念的支配下,课本成为课堂的根本,教材成为教学的主宰,教师的教即为钻研教材内容、传递教材信息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也只是围绕着感知、理解、记忆教材而展开。教学从教材出发,最后又回归教材,导致教学过程的封闭、僵化,师生失去了应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u 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教材本质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材实质的认识呈现出新的转向,这种转向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
10、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因此,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通过“话题”这一中介进行交流,获得发展。 思想品德教材的建构,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体现国家课标要求的“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学生成长主线,依据七年级学生面临的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自我意识不断形成等问题;八年级学生面临的青春期过渡、学习分化、交往中的合作及权利义务等问题;九年级学
11、生面临的升学与就业选择、规划未来、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有机地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教育内容。从内容看,教材编写关注学生的生活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这门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必要的帮助。初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日益扩大,与社会的接触日益增多,需要认识和处理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实现养成教育:一是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养成,即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等良好品性。二是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如团结、友善、尊
12、重、诚信、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三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四是养成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如公正、亲社会行为、责任心等。 从目的上看,教材编写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通过教材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诚实、尊重他人、负责、同情、自律、坚韧和奉献等传统美德教育,进行平等、进取、乐观、开放、竞争、效率等现代观念教育,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全面发展。这门课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从方法上看,教
13、材编写关注学生的体验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学生主体自身的独特体验过程,离开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行为规范就不能真正内化。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注重学生的课外生活,鼓励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新教材在现实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探究问题的设置上下功夫。注意:一是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二是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三是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 学习和使用新教材1.按单元、课、框(一课时)、目的层次编写2.单元伊始,安排“主题探究活动”3.课的引言4.正文5.辅助小栏目6.插图 新教材的逻辑结构设计的层次:1.以有
14、意义的生活主题为第一级标题,建立相对独立的单元结构,着重贯彻课标有关“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有机整合教学内容,“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统筹设计教材结构”的要求;2.以体现有价值取向的观点表达课题,为第二级标题,作为支撑生活主题的重要环节,贯彻课标有关“导向正确,内容科学”的要求;3.以洋溢生活气息,有寓意、个性化的标题,建立框题,为第三级标题,作为课题的分解和细化,贯彻课标有关“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的自学”的要求,充当量化教学的基础。主题探究活动: 目的: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感悟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活动问题。
15、教学中:小课题、长作业,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盘考虑,灵活安排;一个单元教学结束要提供展示、检查、交流活动成果的机会;并把其结果作为本学科学习状况评价的重要依据。引言: 放在课题之下,一是通过趣味事例引入,吸引学生;二是承前启后,体现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 引言文字精炼,由精彩故事、诗歌等引入,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 正文:引言后直接列出框题。然后,进入正文。正文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一般由有趣的可辨析的事例入手,呈现出相应的结论。对某些悖论或开放性的内容,可以不作结论,仅作利弊分析。正文内容使用二种字体:(1)宋体,用于表述和分析基本事实、一般概念、观点和结论;(2)楷体,用于提供教学活动所需
16、资源,如介绍有关事例和资料等,所用材料新颖、典型、有趣,富于思辨性,与学生时空相近、心理相容。辅助栏目: 扩展、深化、迁移所学的知识,联系学生思想中的热点、兴奋点、盲点设置。相关链接、名言警句-典型、精炼、有趣的材料;简短的法律条文;名言警句、传统格言等。插图: 增加教材的可视性、思辨性、做到图文并茂。 紧扣教材,反映教材,呈现教材1.活动即学习2.注重情境创设3.贴近学生生活4.体现思维过程5.强调综合性 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的每一个观点的介绍和形成都借助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使课文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而且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1
17、.活动即学习2.注重情境创设3.贴近学生生活4.体现思维过程5.强调综合性 新教材以图片、故事、心理测试等方式创设了学习的情境,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平台。1.活动即学习2.注重情境创设3.贴近学生生活4.体现思维过程5.强调综合性 新教材的设计就是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注重从学生生活感受中总结提高。1.活动即学习2.注重情境创设3.贴近学生生活4.体现思维过程5.强调综合性 新教材用设问思考、讨论争辩等方式呈现了思维的过程,在过程中注重形成概念、观点、结论,鼓励学生的感悟与思考。1.活动即学习2.注重情境创设3.贴近学生生活4.体现思维过程
18、5.强调综合性新教材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一是宏观上的,指在一册教材中,既有心理、品德的内容,也有法律方面的内容。一是微观上的,指在一篇课文中,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从心理、道德、法律、国情等角度去探讨。老三段是: 是什么 定义、结论、理论观点。 为什么 论证、推导。 怎么办 运用、证明。新三段应该是: 是什么 知识经验。 为什么 辨析(批判性思维) 怎么办 表现(变换情境) 理论的阐述:没有必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是指观点的给予; 现象的解析: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指知识给予的过程。教学思路与教材分析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游戏会话室游戏会话室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
19、会公平环节一环节一初探初探“尝尝”公平公平环节二环节二持言持言“论论”公平公平环节三环节三深度深度“辨辨”公平公平环节四环节四明判明判“究究”公平公平活动一活动一畅谈公平畅谈公平活动二活动二感受公平感受公平活动三活动三不平则鸣不平则鸣材料:材料:来自灾区来自灾区的第二封信的第二封信北京的北京的“和和”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归纳提升 北 京 的 “和”环节一:走进北 京 的 和文化环节二 :体验 北 京 的和文化活动2 :“和”的美好环节三:传承北 京 的 和文化活动1:“和”的发现活动3 :“和”的承诺分析教材是教师使用教材的基本前提u分析教材要抓住学生学习中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即学生学习的需要点。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