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接触网设计概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节接触网设计概述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接触 设计 概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6/2/2022第二章第二章 接触网负载计算及设计概述接触网负载计算及设计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气象条件及计算负载的确定气象条件及计算负载的确定第二节第二节 简单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简单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及安装曲线第四节第四节 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跨距及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第五节第五节 支柱负载及容量计算支柱负载及容量计算第六节第六节 软横跨预制计算软横跨预制计算第七节第七节 接触网设计概述及平面布置接触网设计概述及平面布置6/2/20226/2/2022平面设计包括下述内容:平面设计包括下述内容:o确定接触悬挂类型;o支柱的位置、类
2、型及数量;o锚段的划分及走向;o拉出值的大小及方向;o支柱的侧面限界;o支柱装置类型及安装图号;o地质条件、基础及横卧板的设置情况;o道岔群区的放大图;桥隧内的设置及布置;6/2/2022o回流线、吸回线、正馈线及其他附加导线的设置及架设状态;o接触线高度;o供电与分段的情况;o吸流变压器(或自耦变压器)、隔离开关及避雷器等设备安装图及所地;o接地及防护;o特殊设计及工程数量统计。 6/2/2022接触网平面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接触网平面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o室内设计;o现场勘测;o调整理。 6/2/2022o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根据站场平面图及详细线路纵断面图,初步确定支柱位置、划分锚段长
3、度、确定锚段关节位置与中心锚结位置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设计,同是提出现场勘测需要解决的问题。6/2/2022o现场勘测现场勘测根据第一阶段完成的设计图,进一步核对与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因为接触网沿铁路线架设,现场会有许多建筑物的坐标与图纸数据不符,甚至还有相当数量建筑物没有坐标位置,因此进行现场的实际勘测是非常必要的。6/2/2022o调整整理调整整理 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测资料,对原设计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调整,并最后完成全部接触网的设计。6/2/2022主要技术原则主要技术原则:接触网平面设计,应结合近、远期发展目标,综合考虑; 接触网设计应符合铁路技术规范及电气化铁路设计规范的技
4、术要求;接触网设计中要考虑各个专业之间的配合;接触网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性能,体现国家的技术政策,并尽量采用先进技术; 接触网的设计应以保证安全运营为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质量。6/2/2022o站场接触网的平面设计的依据是站场竣工平面图,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桥,涵及隧道等图表。6/2/2022o1. 放图o2. 布置支柱o3. 划分锚段o4确定接触线拉出值o5确定电分段、电分相及隔离开关的位置o6确定支柱类型o7. 选择基础及横卧板类型o8. 确定软(硬)横跨结点类型及支持结构o9进行校验及校核o10. 工程数量统计6/2/2022o站场接触网的平面设计就是绘制站场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它是一项非
5、常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特别对某些一等站,特等站等大站,显得更为重要。平面设计的优劣不仅涉及到接触网的运行质量,经济合理,还涉及到长期的发展规划 6/2/2022在进行接触网平面设计时,应注意下述原则:在进行接触网平面设计时,应注意下述原则:1. 选择硬横跨或软横跨2.支柱布置3.尽量使用最大计算跨距4.考虑支柱与信号机的相对位置5.场上支柱布置应考虑各个站场的特点6.支柱设置要考虑站场美观7.尽量减少咽喉区的支柱数量8. 部分特殊跨距值应缩小6/2/2022划分锚段应注意下述原则划分锚段应注意下述原则1. 合理选择锚段起讫点2. 张力差不应超过许可值6/2/2022o3. 正线锚段长度应按照下列
6、原则确定:o(1)直线区段。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情况不大于1800m,困难条件时不大于2000m;对于半补偿链形悬挂,一般情况不大于1600m,困难条件时不大于1800m。o(2)曲线区段。对于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曲线半径小于1500m、曲线长度占锚段长度50%及其以上时,其锚段长度不得大于1500m,直线区段可适当加长。6/2/2022o对于常速线路,当正线作为一个锚段太长时,可以分成一个半或两个锚段。该两个锚段关节的衔接,可以通过锚段关节,或通过道岔后分别转换下锚。o对于高速线路,在站场上无论正线或站线都不允许分成两个锚段,必须全线通过,在车站两端下锚。6/2/20224.站线锚段走向o
7、对于大多数股道,都是在通过道岔以后下锚,但此时应避免在道岔处多次交叉。在站场下锚,接触悬挂改变方向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6,困难情况不宜超过10。o在高速线路情况下,不允许站线与正线在站场内相交,应保证正线的相对独立性,使高速列车无障碍通过。6/2/20225.锚段横向穿越的线路要尽量少 在站线下锚时,其横向穿越的线路要尽量少,以利放线。在锚段通过相邻两道岔时,一般把两个接触线布置成平行的比布置成交叉的要好。6/2/20226. 尽量减少锚段数量对于站线,一般一股到发线只设置一个锚段,对于不长的站线、货线、渡线等在锚段长度不超过900m时,可以仅在一端设置补偿器,成为所谓“
8、半个锚段“。为了简化设备,减少锚段,在划分和设置锚段时,应尽量减少锚段数目,一些渡线、支线应尽量合并到别的锚段中去,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自成一个小锚段。6/2/20227.中心锚结位置选择o中心锚结位置一般设在锚段中部附近。原则上要求从中心锚结到两端补偿器间的张力差应大致相等。全补偿链形悬挂和简单悬挂还应考虑中心锚结绳便于拉出、便于锚柱埋设和设置拉线。6/2/20228.合理确定锚段关节的形式及位置9. 预留锚段关节o在车站两端与区间衔接外应预留一个锚段关节校园。 6/2/2022o在进行接触网平面设计时,在定位点处,应标明接触线拉出值的大小和方向。设置拉出值的目的是使受电弓滑板磨损均匀。因此,
9、拉出值的大小是由受电弓的有效工作长度决定的。拉出值在直线区段一般取300mm,在曲线区段上则根据曲线半径大小决定 。6/2/20221布置和确定拉出值时,一般先从咽喉区开始。在向站中心布置时,若最后碰到直线股道上相邻定位点向同方向拉出,可找两边较小的跨距,在其定位点处将其拉出值设置为零。2 站场上布置拉出值,对于同一组软横跨,各股道拉出值的拉出方向要间隔向相反方向拉,以使软横跨支柱受力状态良好。6/2/20223 在道岔处,若实施交叉布置,接触线处在标准定位时,则在定位点处,其两组悬挂接触线的拉出值应相等,取值为375mm,两接触线定位点间距离为100150mm.4 在道岔附带曲线末端的支柱处
10、拉出值,是根据曲线半径大小及跨距长短决定的,一般取400m,通常不小于300mm。6/2/2022绘制咽喉区布线放大图应注意下列各点绘制咽喉区布线放大图应注意下列各点o1放大图是纵方向上保持比例不变,横方向的线间距扩大到810mm;o2着手绘制放大图时,应从靠近站中心的道岔,且从两侧站线做起,逐步向两端(与区间衔接处)绘制,保持正线与区间衔接;6/2/20223 为了保证道岔交叉布置的定位和避免悬挂多次交叉,允许两组悬挂在同一跨距内平行且等高布置;4 保持两组悬挂的交点位于定位点与辙岔之间;5 避免通过道岔下锚的站线悬挂(下锚支)穿越线路过多,又要注意不要多次交叉。在接触线改变方向时,要使该线
11、在水平方向的走向与原方向的夹角不大于6,困难时亦不应大于10。6/2/20226 放大图要明确地标示出锚段编号、锚段长度及下锚位置。7 对于无交叉布置的高速线路,应明确标出它们支柱位置和相应的无交叉布置的标志。 6/2/2022o区间与站场支柱平面布置的原则有许多是相同的。区间条件比较简单,而站场上需要考虑与解决的问题比区间要多些。o设计或研究接触网平面,首先看支柱位置及编号。支柱编号,一般是顺着公里标方向,从左侧到右侧,从上行到下行。对复线区段,上行为双号,下行为单号;对于货物线及专用线都另行编号。6/2/2022o平面布置的次序与站场类似。但区间的锚段常常在支柱布置之前进行。o确定锚段长度
12、的原则与车站正线类同。在整个区间要使锚段数尽量少,锚段在许可条件下应尽量长,整个区间各个锚段长度要尽量均匀。为了减小接触线和承力索内的张力增量值,锚段关节尽量要避免在曲线区段上,特别是不要设在小半径曲线区段上。6/2/2022o区间的支柱布置,一般先从车站两端的锚段关节处开始。如若区间支柱布置早于站场的支柱布置,此时车站两端应预留锚段关节位置,并保证该处有调整变动的可能性。支柱布置应尽量用最大跨距,且相邻跨距差不大于小跨距的25%。6/2/2022o电气化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较高,一般线路在曲线和直线衔接地段都设置有长度不等的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使列车建立向心力逐渐增长的条件,以消除冲击和
13、颠簸,保证列车安全平衡地由直线区段过渡到曲线区段(或由曲线区段过渡到直线区段)。6/2/2022o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中心线轨迹的最大偏移值包括五个组成部分:o1 最大风速出现时的风偏移值;o2 接触线相对于受电弓轨迹的中矢值;o3 外轨超高引起的受电弓中心相对于线路中心的内偏移值;o4 由于拉出值造成的负偏移值;o5 最大风速时,支柱抠挠度变化造成的接触线水平面内的偏移值。6/2/2022o7.4.1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结构o在进行隧道内的平面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悬挂类型及结构设计。确定隧道内接触网悬挂的类型应根据隧道断面、净空高度、行车速度及通过货物的装载高度决定。6/2/2022o隧道内进行
14、接触网和悬挂的设计,要确定的主要内容有跨距长度、悬挂点的位置及数量、安装埋入孔的位置、定位点的配置、拉出值的大小及方向、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位置等。在进行设计时,一般要考虑下述技术原则:o1 跨距应根据线路情况、悬挂类型、即有隧道断面及悬挂安装形式等因素确定。o2 隧道内平面布置应与隧道外的平面布置相配合。o3 跨距布置应尽量均匀。o4 定位点的配置及拉出值的选定,应考虑外轨超高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不需调整,仍能保证接触线对受电弓中心的水平偏移不超过450mm。o5 隧道内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的位置应根据隧道所在区间的平面布置确定。6/2/2022o在隧道内,不需要考虑接触线受风偏移影响,所以在隧道
15、中间部分的悬挂可以相应减少,同时,可每隔23个悬挂点设置一个支柱定位方向相反,但在隧道口处为了与区间相配合,必须定位,其定位方向与隧道外第一个支柱定位方向相反,以使定位器受拉。在设计中应给出悬挂点与定位点相对于线路中心的具体位置,一般要计算出悬挂点中心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值。6/2/2022o隧道内接触线的拉、伸出值是分别为定位悬挂点及非定位悬挂点处接触线对受电弓中心的水平偏移。o直线区段悬挂点处的拉、伸出值即为该悬挂点与中心至线路中心的距离。6/2/2022o在已完成的接触网平面设计图上,除了上壕的沿线路的支柱布置外,在图的下方设有表格栏。表格栏明确标示了施工工程所需要的各种原始数据、技术参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