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危险源辨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施工现场起重机械危险源辨识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现场 起重机械 危险源 辨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起重机械危险源辨识讲座前言 对建筑业而言,起重机械(本文主要针对塔式起重机和人货两用施工电梯)作为垂直运输人和物资的设备,其运输量大、速度快、安全、高效,深受广大建筑业的青睐。但在安装、顶升、吊装、使用、降节、拆卸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机械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也是屡见不鲜。其主要伤害是:倾覆、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本人经过多年的实践,结合本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运作,从危险源辩识出发,加以风险评价,从中找出重大危险源,实施风险控制。最终杜绝重大机械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1、危险源的定义 什么是危险源 定义: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 危险源有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状态分几种? 1、物的不安全存在,2、人的不安全行为,3、环境的不安全、4、制度的不健全状态危险源三要素 危险源三要素 风险、暴露和后果是危险源的“三要素。 第一个要素是分析风险,要确定危险源的种类,一般是由于能量释放失去控制引起的。分析风险,要确定危险来自系统中的哪一部分,是机械部分,还是电力线路,还是人为的风险。第二个要素是“暴露”,指人员、设备、建筑物在危险区域暴露的程度。第三个要素是“后果”,是说危险一旦发生,对暴露目标的有害作用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三要素”前后相连,被称为风险链。分析风险时,对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具体
3、分析和评价。危险源辨识依据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筑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 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等。重大危险源控制作为法律条文的形式写进了新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
4、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2.1 定性评价:(经验分析法)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 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根据这一方法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可分为3个级别:-可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或完全 可以预料。-极不可能: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小,或实际不可能。-不可能:界于上述两者之间。2、危险源的辨识方
5、法 同时,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相应的分为3个级别: -严重伤害:出现多人伤亡。 -轻微伤害:出现轻伤。 -一般伤害:界于上述两者之间。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对危险源辩2.1.定性评价法(经验分析法)识及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在起重机械的活动中,找出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即危险等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2.2 定量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利弊,施工企业应综合采用,互相补充,综合确定评价结果。当对不同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有疑义时
6、,应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采用高风险值的评价结果。 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2.3 在严重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不可承受风险。 a 可能造成死亡事故;b 重大以上设备事故; c 可能发生重伤事故; d 会引起停止施工。 2.4 在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一般风险。 a 可能造成轻伤事故;b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具体地说就是:视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而定,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用E表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用C表示;危险程度(即危险等级)划分,用D表示,LECD,L、E、
7、C三个值可从相关资料中查得,并确定其值的大小,危险等级D的划分如下表所示: 危险等级划分(D) 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序号;分数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LEC) 1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 216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2 3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3 4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4 520 有危险,可以接受 52、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对危险源辩识及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在起重机械的活动中,找出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即危险等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3.危险源辩识原则 危险源辩识原则:应全面、系统、
8、多角度、不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等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除此之外,一些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操作人员、拆装塔吊由于是高空作业,故必须按高空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1)对操作、拆装人员要定期体检,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疾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偶然从事2米以上高空作业的人,作业前进行体检;(2)如果需要上下同时工作的两层间必须设防护棚或其他隔离措施,否则禁止下方人员工作;3.危险源辩识原则 (3)高空作业禁止抛掷物品,必须往下扔物品时下面要有人照看,并设标志,禁止行人通行;(4)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子栓牢;(5)在六级以
9、上强风、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或者夜间禁止露天高处作业。如果一定要在这种条件下工作时,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向安全监督部门办理危险工作申请手续。3.危险源辩识原则 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是完全必要的形式,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要教育每个施工人员时刻把“安全”二字放在心里,既要瞻前还得顾后,换言之,既要保护自己的安全,也得顾及他人的安全,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的负责,更是对企业对社会负责。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人身伤亡事故,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因此说,安全是最大的幸福;是最大的效益;更是最大的责任。3.危险源辩识原则 在现场作业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危险,这就需要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片区管理人
10、员,予以合理的辨识与评价,准确地找出危险源,填写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加以有效的控制。然后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同时,设备技术人员应将风险评价结果编入安全施工组织方案中,上报中心总工及安全监督部门,并由安全监督部门辨识评价后及时进行补充。4、危险源怎么辨识 1、危险源辨识不仅仅要考虑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工具、化学品等因素,还应当考虑员工的心理因素,遗漏了心理性危险源的辨识也是不充分的。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可能成为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心理因素大致包括: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麻痹心理、逆反心理、逞能心理、凑趣心理、冒险心理、从重心理、无所谓心理、好奇心理、情绪波动精神不集中心理、遇事惊慌
11、心理、工作枯燥厌倦心理、错觉下意识心理、心理幻觉近似差错、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心理等。4、危险源怎么辨识 2、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结合作业岗位工序的特点,分析对员工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并通过和员工沟通,了解员工不同的心理特点,把心理因素纳入危险源辨识的项目中去。例如,操作人员在班前,是否对所操作的设备进行辨识,心里状况如何,能否适应安全操作,是否检查了设备周围的环境,基础、上人梯、休息平台、标准节螺栓、结构件、围栏等,是否安全有效、牢固可靠,紧固、操作前;设备是否进行了试运行,各部的安全装置,是否安全灵敏、钢丝绳是否润滑到位、有无断丝断股现象,今天的风力多大,是我们辨识设备这一危险源重要性。4、
12、危险源怎么辨识 又例如;在对塔机保养岗位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到,电箱的开关是否拉闸断电,电箱是否锁好,是否挂警示牌,冒险蛮干心理较重的员工,为了赶工作进度,可能会用手直接在滑轮上或轨道涂抹掏取原料,可能发生手部被搅伤的安全事故。因此应识别出“直接用手涂抹掏取原料”这一危险源重要性,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辨识。5、危险源辨识要求 a 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 d 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 e 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
13、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6、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证危险源评价的正确合理,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应遵循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6.1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的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6、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6.2 风险等级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和一般风险二类。 6.3 风险评价依据 a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b 危害和事故伤亡的程度、
14、规模;c 发生的频率;d 相关方关注程度;e 财产损失额度;f 公司信誉的影响程度;g 降低风险的难度。 6、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6.4判断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风险。并对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予以公示。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基础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大型机械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及各种起重吊装工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在安、拆过程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高处作业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施工用电不规范等;造成机械设备倾
15、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7、危险源类别分类 1、安全科学理论对危险源的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是概念性的。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按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 (1)两类危险源 a、第一类危险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7、危险源类别分类 b、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轮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引起物的故障和人的失误)。 (2)两类危险源的关系
16、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7、危险源类别分类 2、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认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7、危险源类别分类 按照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源分为16类: (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
17、 (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 (9)意外坠落; (10)坍塌; (11)放炮; (12)火药爆炸; (13)化学性爆炸; (14)物理性爆炸; (15)中毒和窒息; (16)其他伤害。7、危险源类别分类 3、从事施工生产活动,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克服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将导致事故。在出现雷电、起重机超负荷时,如对它们失去控制,雷击、起重机倾翻事故可能随之发生。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
18、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一定会导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一个人的行为就是个人遵循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现与行为出现差异。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同的个体人在一定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然而,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
19、,即行为起因 (动机) ,激励 (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一)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择、记忆处理 (识别比较、判断、决策, 输出 (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形成决策。通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行为形成后,器官又通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
20、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二)人失误 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能力的可比性 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空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考虑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能力与水平,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2.人失误的类型 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
21、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可以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人失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1)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与人的心理、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 (2)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与工作条件
22、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在人形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作程序变化或偶然情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训练可以克服系统失误。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3.人失误的表现 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 可以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是客观的倾向。信息处理失误的表现较复杂,一般表现为简单化,
23、依赖性,选择性,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大叶等。 信息处理失误倾向,都可能导致人失误。在工艺、操作、设备等进行设计时,采取一些预防失误倾向的措施,对克服失误倾向是极为有利的。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5.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 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能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 工作要求与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相适应时,人处在最仇的心理紧张状态,此时,人的心理紧张程度最优,大脑意识水平处于能动状态,处理信息的能力极高而失误最少。 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声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验等,都能使人的
24、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使人保持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6.人失误的致因 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也有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时,出现要求与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情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
25、。此外,还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有意采取不恰当的行为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人的能力是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能力等的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人的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具有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能力随其自身的硬件、心理、软件的状态变化而改变。 人机系统中的一切因素,都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失误产生影响,使人出现失误。8、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7.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 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能力、性格、气庚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与影响而逐渐形成、发展的。一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