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工程》第10章-新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交通安全工程》第10章-新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 工程 10 新技术 中的 应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52本章内容:第第1 1节接入管理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节接入管理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 第第2 2节节 交通静化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交通静化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第第3 3节交通冲突点的计算技术节交通冲突点的计算技术 第第4 4节节 安全服务水平评价技术安全服务水平评价技术 第第5 5节节 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智能交通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第第6 6节节 交通大数据发展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交通大数据发展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第第7 7节节 共享单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共享单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第第8 8节节 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与应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与应用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重点:接入管理技术、交通静化技术、交通冲突点的计算 2/52第第1 1节节 接入管理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接入管理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一接入管理技术一接入管理技术 n 美国从美国从20世纪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年代开始研究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称为道路接入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称为道路接入管理技术(管理技术(Access Management Techniques)。)。n根据美国根据美国TRB接入管理手册的定义:接入管理是对接入管理手册的定义:接入管理是对道路交叉口、分割带开口、立交及路段上接入道
3、路的选道路交叉口、分割带开口、立交及路段上接入道路的选位、设计、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控制。位、设计、管理的一种系统的管理控制。n 接入管理是为了在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为机动车提接入管理是为了在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为机动车提供方便接入的同时,也保证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安全和供方便接入的同时,也保证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安全和效率,维护道路的功能。接入管理技术面向整个道路网效率,维护道路的功能。接入管理技术面向整个道路网络系统,范围很广,本节只研究适于交叉口范围的接入络系统,范围很广,本节只研究适于交叉口范围的接入管理技术。管理技术。二交叉口功能区的二交叉口功能区的界定界定n公路平面交叉口区域的定义
4、可分为交叉口物理区和交叉口公路平面交叉口区域的定义可分为交叉口物理区和交叉口功能区功能区2 2种。种。n交叉口物理区是指交叉道路的重叠部分,它以交叉口转角交叉口物理区是指交叉道路的重叠部分,它以交叉口转角及相邻的所有边界为限,通常被认为是交叉口的及相邻的所有边界为限,通常被认为是交叉口的“入口入口”,如图,如图10-110-1所示。所示。n交叉口功能区是指交叉口物理区及其上游和下游车道的延交叉口功能区是指交叉口物理区及其上游和下游车道的延伸,包括辅助车道。伸,包括辅助车道。n交叉口功能区的定义对交叉口交通运行的机动性和安全性交叉口功能区的定义对交叉口交通运行的机动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机动车
5、进入交叉口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有着重要意义。机动车进入交叉口要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反应、减速、排队等待、转向或穿越、加速等,功能作:反应、减速、排队等待、转向或穿越、加速等,功能区则是实施这一系列复杂操作的面积范围,或者说是交叉区则是实施这一系列复杂操作的面积范围,或者说是交叉口对其相交道路的影响区域范围。口对其相交道路的影响区域范围。3/524/52图图10-1 交叉口物理区和功能区交叉口物理区和功能区图图10-2 功能区上游车道组成功能区上游车道组成5/52n三、三、具体接入管理技术具体接入管理技术n接入管理技术有多种。在交叉口安全改善中,具有明显效接入管理技术有多种。在交叉口安全改善中
6、,具有明显效果的接入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果的接入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6种。种。1.功能区内接入道路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关闭的关闭n在接近交叉口物在接近交叉口物理区附近,由于理区附近,由于接入道路导致冲接入道路导致冲突点多而密集,突点多而密集,会严重影响交通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见图安全,见图10-3。所以有必要界定所以有必要界定这一范围,这一这一范围,这一范围之内不允许范围之内不允许有接入道路。有接入道路。6/522.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出入控制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出入控制n当交叉口功能区内接入道路为双向道路时,根据主路交通当交叉口功能区内接入道路为双向道路时,根据主路交通量的大小对接入道路进行出入控制管
7、理量的大小对接入道路进行出入控制管理。n禁止左进(图禁止左进(图10-4-(a)()(b)、)、禁止左出(图禁止左出(图10-4-(c)()(d)和)和禁止左进左出(禁止左进左出(图图10-4-(e)()(f)。)。图图10-410-4接入道路的出入控制接入道路的出入控制7/523.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接入顺序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接入顺序n当交叉口的进口道两侧各有一个接入道路时,其先后接入当交叉口的进口道两侧各有一个接入道路时,其先后接入交叉口的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交通冲突后果。交叉口的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交通冲突后果。n正确的接入顺序正确的接入顺序是当主交叉口进是当主交叉口进口道上的车辆先口道上
8、的车辆先经过左侧的接入经过左侧的接入道路,再经过右道路,再经过右侧接入道路时,侧接入道路时,左转车辆之间不左转车辆之间不会产生交通冲突会产生交通冲突8/524.接入道路与交叉口进口道直接相交的处理接入道路与交叉口进口道直接相交的处理n在交叉口功能区内,若一条接入道路直接与交叉口的进口在交叉口功能区内,若一条接入道路直接与交叉口的进口道相交,会对主交叉口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道相交,会对主交叉口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这相当于在主交叉口附近又增加了一个交叉口。这相当于在主交叉口附近又增加了一个交叉口。图图10-7偏置接入道路偏置接入道路9/525.功能区内接入道路的合并功能区内接入
9、道路的合并n若交叉口功能区内的接入道路或接入口过多过密,可以考若交叉口功能区内的接入道路或接入口过多过密,可以考虑将其合并,再将合并而成的道路对交叉口的接入口设置虑将其合并,再将合并而成的道路对交叉口的接入口设置于功能区之外,如图于功能区之外,如图10-8,尽可能地消除接入道路对主交,尽可能地消除接入道路对主交叉口的冲突。叉口的冲突。图图10-810-8交叉口接入道路的合并交叉口接入道路的合并10/526.交叉口交叉口U形转弯形转弯n当交叉口的某条相交道路左转车辆流量很大时,直接左转当交叉口的某条相交道路左转车辆流量很大时,直接左转导致的交通冲突往往很严重。为了分离左转车流和直行车导致的交通冲
10、突往往很严重。为了分离左转车流和直行车流的交通冲突,可采用间接左转的方式,流的交通冲突,可采用间接左转的方式,U形转弯是接入形转弯是接入管理中较为普遍的间接左转管理中较为普遍的间接左转图图10-9 U10-9 U形转弯形转弯第第2 2节节 交通静化技术在交通安全中交通静化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运用的运用11/52一、一、交通交通静化静化技术技术的定义的定义n美国美国ITE下属的交通静化委员会下属的交通静化委员会1999年定义交通静年定义交通静化化(Traffic Calming Technology)为为:“交通静化是减交通静化是减少机动车使用负面影响的若干物理措施的组合,以改少机动车使用负面影响
11、的若干物理措施的组合,以改变驾驶员行为和改善道路中非机动车使用者的环境变驾驶员行为和改善道路中非机动车使用者的环境”。n交通静化早期应用于社区,但是随着交通静化技术的交通静化早期应用于社区,但是随着交通静化技术的发展,其应用的区域空间越来越广,其内涵和外延也发展,其应用的区域空间越来越广,其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其目的和目标也趋向多元化。不断丰富,其目的和目标也趋向多元化。二、二、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与依据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与依据12/52n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和原则实施交通静化的目的和原则为:为:n(1)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当地街道上行人、骑自)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当地街道上行人、骑自行
12、车者、机动车驾驶员及乘车者的交通安全性;行车者、机动车驾驶员及乘车者的交通安全性;n(2)降低当地街道上的车速;)降低当地街道上的车速;n(3)减少抄捷径而穿越当地街道的交通量;)减少抄捷径而穿越当地街道的交通量;n(4)保护并提高行人和骑自行车者通往临近社区的交通)保护并提高行人和骑自行车者通往临近社区的交通安全性。交通静化不仅要提高行人、乘客、自行车、机动安全性。交通静化不仅要提高行人、乘客、自行车、机动车的交通安全性,而且还要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交通环境车的交通安全性,而且还要营造一个舒适愉悦的交通环境,从而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交通安全水平。n通用的实施
13、依据有通用的实施依据有:(:(1)最小机动车交通量;()最小机动车交通量;(2)利用)利用当地街道抄捷径机动车交通量的百分率;(当地街道抄捷径机动车交通量的百分率;(3)85%位运位运行车速;(行车速;(4)行人过街交通量;()行人过街交通量;(5)事故率。)事故率。三、三、交通静化技术与措施交通静化技术与措施13/52n交通静化技术一般包括速度控制措施、交通量控制措施、交通静化技术一般包括速度控制措施、交通量控制措施、组合控制措施等工程措施和教育、执法非工程措施组合控制措施等工程措施和教育、执法非工程措施。n工程措施的首要目的就是降低车速和控制交通量。因为车工程措施的首要目的就是降低车速和控
14、制交通量。因为车速的降低、交通量的减少能够减少实际交通冲突,进而减速的降低、交通量的减少能够减少实际交通冲突,进而减少交通事故数和(或)事故的恶性程度。少交通事故数和(或)事故的恶性程度。n1.速度控制措施速度控制措施n速度控制措施包括水平速度控制措施、垂直速度控制措施速度控制措施包括水平速度控制措施、垂直速度控制措施以及车道断面窄化措施。以及车道断面窄化措施。n(1)水平速度控制措施)水平速度控制措施n水平速度控制措施是改变传统的直线行驶方式以降低车速水平速度控制措施是改变传统的直线行驶方式以降低车速。典型的措施包括交通花坛、交通环岛、曲折车行道、变。典型的措施包括交通花坛、交通环岛、曲折车
15、行道、变形交叉口。形交叉口。14/52n1)交通花坛()交通花坛(Traffic Circle)n交通花坛是设置在交叉口中心位置的圆形交通岛,车辆沿交通花坛是设置在交叉口中心位置的圆形交通岛,车辆沿其周围环绕行驶。交通花坛外形呈圆形,并且在其凸起的其周围环绕行驶。交通花坛外形呈圆形,并且在其凸起的平台上进行绿化。平台上进行绿化。15/52n2)交通环岛()交通环岛(Roundabout)n交通环岛比交通花坛大,它往往设置在交通量较大、车速交通环岛比交通花坛大,它往往设置在交通量较大、车速较高的交叉口,车辆通过时逆时针环绕行驶,以为来自不较高的交叉口,车辆通过时逆时针环绕行驶,以为来自不同方向的
16、交通流分配路权。同方向的交通流分配路权。16/52n3)曲折车行道()曲折车行道(Chicane)n曲折车行道是交替延伸道路两侧的路缘,从而使得车行道曲折车行道是交替延伸道路两侧的路缘,从而使得车行道呈呈S形。实现曲折车行道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道路两侧交替形。实现曲折车行道的另一个方法是在道路两侧交替设置斜向或平行的路边停车泊位。它适用于车速和噪声都设置斜向或平行的路边停车泊位。它适用于车速和噪声都需要控制的地点。需要控制的地点。17/52n4)变形交叉口()变形交叉口(Realigned Intersection)n变形交叉口应用在变形交叉口应用在T型交叉口,它通过改变直行进口道的型交叉口,它通
17、过改变直行进口道的线形,使直行车流由直行通过变为转弯通过。线形,使直行车流由直行通过变为转弯通过。18/52n(2)垂直速度控制措施)垂直速度控制措施n垂直速度控制措施是把车行道的一段提高,以降低车速。垂直速度控制措施是把车行道的一段提高,以降低车速。典型的措施包括减速丘、减速台、凸起的人行横道、凸起典型的措施包括减速丘、减速台、凸起的人行横道、凸起的交叉口的交叉口等。等。n1)减速丘()减速丘(Speed Hump)n减速丘是一个横穿车行道的圆拱形凸起区域。减速丘是一个横穿车行道的圆拱形凸起区域。19/52n2)减速台()减速台(Speed Table)n减速台是一种平顶的减速球丘,一般用砖
18、或者具有纹理的减速台是一种平顶的减速球丘,一般用砖或者具有纹理的材料建造,其沿行车方向的宽度足以满足一辆客车停留它材料建造,其沿行车方向的宽度足以满足一辆客车停留它的平顶上面。的平顶上面。20/52n3)凸起的人行横道()凸起的人行横道(Raised Crosswalk)n凸起的人行横道是配有人行横道标线的减速台,以渠化行凸起的人行横道是配有人行横道标线的减速台,以渠化行人过街,使机动车驾驶员更容易发现过街行人。适用于行人过街,使机动车驾驶员更容易发现过街行人。适用于行人偶然穿越道路和车速过高的地点。人偶然穿越道路和车速过高的地点。21/52n4)凸起的交叉口()凸起的交叉口(Raised I
19、ntersection)n凸起的交叉口是把整个交叉口区域全部平凸起的一种交叉凸起的交叉口是把整个交叉口区域全部平凸起的一种交叉口,且四周与各进口道斜坡过渡,平凸部分一般用砖或有口,且四周与各进口道斜坡过渡,平凸部分一般用砖或有纹理的材料建造。纹理的材料建造。22/52n5)纹理路面()纹理路面(Textured Pavement)n纹理路面和有颜色路面一般用压印图案或者交替使用不同纹理路面和有颜色路面一般用压印图案或者交替使用不同铺路材料来创造不平的道路表面。这种路面往往用在整个铺路材料来创造不平的道路表面。这种路面往往用在整个交叉口或者人行横道,甚至有时用于社区的全部道路。适交叉口或者人行横
20、道,甚至有时用于社区的全部道路。适用于行人活动频繁,且对噪音不关心的主要街道区域。用于行人活动频繁,且对噪音不关心的主要街道区域。23/52n(3)车道断面窄化措施)车道断面窄化措施n车道断面窄化措施包括交叉口瓶颈化、中心岛窄化和路面车道断面窄化措施包括交叉口瓶颈化、中心岛窄化和路面窄化。窄化。n1)交叉口瓶颈化()交叉口瓶颈化(Neckdown)n交叉口瓶颈化是指交叉口处两侧路缘向中间延伸,从而减交叉口瓶颈化是指交叉口处两侧路缘向中间延伸,从而减少进口宽度的交叉口。少进口宽度的交叉口。24/52n2)中心岛窄化()中心岛窄化(Center Island Narrowing)n中心岛窄化是在街
21、道中线上设置凸起的中心交通岛,以窄中心岛窄化是在街道中线上设置凸起的中心交通岛,以窄化两侧的车行道。中心岛往往进行绿化以提高视觉美感。化两侧的车行道。中心岛往往进行绿化以提高视觉美感。适用于社区出入口处和街道较宽、行人过街需要较长时间适用于社区出入口处和街道较宽、行人过街需要较长时间的地点。的地点。25/52n3)路面窄化()路面窄化(Choker)n路面窄化是在行人过街处,通过拓宽人行道或绿化带来延路面窄化是在行人过街处,通过拓宽人行道或绿化带来延伸路缘,以窄化道路断面的一种方式。如果配以人行横道伸路缘,以窄化道路断面的一种方式。如果配以人行横道标线,则就是所谓的标线,则就是所谓的“安全人行
22、横道安全人行横道”。适合于需要限制。适合于需要限制速度,而且又不缺少路边停车泊位的地点。速度,而且又不缺少路边停车泊位的地点。n平面交叉口是事故多发地点和交通危险地点,就世界范围来平面交叉口是事故多发地点和交通危险地点,就世界范围来说,大约说,大约30%-50%30%-50%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平面交叉口。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平面交叉口。n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平面交叉口存在很多交通冲突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平面交叉口存在很多交通冲突点。n交通冲突点是指交叉口交通主体通过交叉口时,按照进口道交通冲突点是指交叉口交通主体通过交叉口时,按照进口道既定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运行,相同
23、交通流既定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运行,相同交通流或不同交通流分离或相遇而产的点,也就是交通流运行轨迹或不同交通流分离或相遇而产的点,也就是交通流运行轨迹的分离点或相交点的分离点或相交点。n在概念上,冲突点不同于现场实际观测到的交通冲突。交通在概念上,冲突点不同于现场实际观测到的交通冲突。交通冲突点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实际交通冲突的发生,进冲突点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实际交通冲突的发生,进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n因此,许多研究均把减少冲突点数作为交叉口接入管理设计因此,许多研究均把减少冲突点数作为交叉口接入管理设计和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的重要的措施之一。和交叉
24、口交通安全改善的重要的措施之一。26/52一、交叉路口的虚拟车道和象限表示一、交叉路口的虚拟车道和象限表示n传统的冲突点的计算方法,依靠手工绘图,之前仅有传统的冲突点的计算方法,依靠手工绘图,之前仅有双向双向2车道的交叉口的冲突点可以用现成的模型来计车道的交叉口的冲突点可以用现成的模型来计算。算。27/52n但是实际中进口道往往有多条,进口道的设置也有多种,但是实际中进口道往往有多条,进口道的设置也有多种,如左直右车道、左直车道、直右车道、专用车道等。这如左直右车道、左直车道、直右车道、专用车道等。这些情况使得不同种类冲突点的个数以模型形式表达增加些情况使得不同种类冲突点的个数以模型形式表达增
25、加了难度。了难度。n最新的解决方法:见潘福全等作者出版的教材与发表的最新的解决方法:见潘福全等作者出版的教材与发表的论文:论文:n潘福全潘福全*,张丽霞张丽霞,王丰元,等王丰元,等. 交通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M.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出版社,出版社,2018.n潘福全潘福全*,张丽霞张丽霞,陆键陆键,王丰元王丰元.无信号平面交叉口机动车冲无信号平面交叉口机动车冲突点数计算模型突点数计算模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第第47卷卷, 第第2期期, 259-263页页, 2013. (EI检索)检索)nFuquan Pan*, Lixia Zhang, Jian Lu, Jiguang Zha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