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2年广东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

  • 上传人(卖家):alice
  • 文档编号:2945117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73.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2年广东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由用户(alice)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2 广东省 九年级 初中 学业 水平 考试 历史 模拟 答案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专区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

    2、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司马耕,一名犁,字子牛,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春秋时期宋国人。”以上人物介绍可以用来佐证( )A.孔子只有七十二名弟子 B.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C.宋国最早出现牛耕现象 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2.战国时期的“士”凭借自己的学识、才能奔走于各国政治舞台,但他们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发展的需要B.个人发展的需要

    3、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3.秦朝建立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有咸阳至九原的直道,有向东北直达燕齐、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 )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标志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消除了分裂所造成的地区差异4.题4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 )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感悦后汉书皇甫规

    4、传题4表A.发挥地方主导作用B.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建立完备法律体系D.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已出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经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二十四节气定于太初历历法,沿用至今。这说明( )A.农业生产重理论轻实践B.中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依靠历法的发展C.农耕文明不断积淀传承D.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系统的农业思想6.宋辽和议中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同时在边境设立榷场,所得利益远超“岁币”之支出,王安石甚至称“澶渊之盟”为“欢盟”。由此可见,当时( )A.实力均衡

    5、下妥协是最佳选择B.北宋无法打败辽军C.北宋政治家比辽国更有远见D.辽国实力远超北宋7.宋代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被印行,许多地方编纂地方史志,还有许多数学、工艺、医药、科技著作和大型类书、丛书编印。据此能说明( )A.活字印刷术是当时主要印刷技术B.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领先C.学术的发展推动了印刷术的普及D.印刷术发展促进学术传播8.史载,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进士考试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便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在此,唐太宗看重的是科举制有利于( )A.提高官员素质B.扩大统治基础C.削弱丞相权力D.提高行政效率9.据辽史太祖纪赞记载,“辽之先,自出炎帝”

    6、。金朝入主中原后,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以中国自居。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B.区域间经济交流频繁C.文化认同增强D.各民族习俗趋于一致10.官方贸易是在官方主持下展开,遵循平等自愿、等价交换等原则,其使用的“击掌定价法”传为美谈。民间贸易则由私人自发展开,据考证,郑和船队的官兵便可以携带商品在沿线国家展开贸易。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A.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 B.是人类航海史上壮举C.开拓了明朝领土范围 D.宣扬了大明朝的国威11.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舰队在珠江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犹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而在申谕英夷告示中记载,三元里人

    7、民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说明了当地民众( )A.逐渐认识到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B.比珠江其他地区民众更具爱国情怀C.逐渐意识到落后无能的清政府无法依靠D.宗族家乡观念强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12.梁启超创办时务报,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自通都大邑,下到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这表明( )A.西方思潮成为宣传主流B.时务报为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C.民主自由思想广泛传播D.全国民众无一反对变法维新运动13.题13表反映了18511874年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的人口变动情况,

    8、据表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省份1851年1874年安徽约3760万不足1460万江苏约4430万不足2000万浙江约3000万不足1100万题13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14.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弊者。”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兴办军事工业抵御外辱B.振兴实业壮大资产阶级C.创建民用企业以

    9、图求富D.设立新式学堂为国取才15.1937年7月15日,中共发表宣言,宣布“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此举( )A.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使土地革命的努力前功尽弃C.为国共最终合作的实现提供条件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16.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10、这充分说明( )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17.“在民族危机高于一切、亡国奴的威胁要降临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时,不仅是广大的工农大众,就连资产阶级甚至封建军阀也发现了他们的存亡问题,而逐渐改变他们犹疑畏缩的态度,走到救亡阵线中来。”这一情景应发生在( )A.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期间C.九一八事变之后 D.七七事变之后18.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道:“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战胜日

    11、本的重要因素。”这段话可以用来印证中国的抗战( )A.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士的尊敬B.开启了古老中国重生的崭新征程C.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D.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19.对题19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事件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1945年8月30日毛泽东造访了民盟中央主席张澜1945年9月10日至15日国共代表连续举行了四次正式会谈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题19表A.国民党蒋介石为了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B.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努力C.签订的协议避免了内战实现了和平建国D.会谈纪要是在

    12、政治协商会议上签署的20.题20图九州无事乐耕耘是徐悲鸿1951以农民耕种为题材的作品。整幅画作巧妙的将西画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国画的笔墨相结合,乃为一幅结合中西画法精髓的写实主义巅峰之作。该漫画反映了( )A.土地改革后农民的劳动喜悦B.农业合作化后农民积极耕耘题20图C.农民在人民公社中集体生产D.农民在包干到户后辛勤劳作21.历史上,东南地区是霍乱、鼠疫、天花、疟疾、血吸虫病等疫病的多发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公共卫生体系完善B.地域发展差异明显缩小C.东南开发初见成效D.国家动员治理能力提

    13、升22.雅典“公民大会所通过的法令都刻在石碑上,然后公布于广场之上。城邦所有的法令、法律、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这说明雅典民主制注重( )A.公民的参与B.决策的公正C.政策的执行D.公民的监督23.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24.18世纪前期,法国神学书

    14、籍的出版数量不断下降,而科学、艺术和文学的书籍数量增加;图书馆阅览室、租书店等公共机构数量井喷,公众阅读科学、艺术和文学的书籍剧增。这主要从侧面印证了当时法国( )A.大革命在轰轰烈烈进行B.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到法国C.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社会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25.历史学家哈蒙德夫妇在技术工人一书中这样评论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个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议会军队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对抗C.英国与其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26.题26表是美国希尔版历史教科书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它强调明治维新的不足在

    15、于( )日本教育受西方影响,然而强调对家庭和社会忠贞的品德没有改变,尤其是强调对天皇的忠诚。明治维新后,一些煤矿工人在54度的高温下工作,一旦逃跑就会被射杀。日本现代化并没完全与传统价值分离,1889年宪法为其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限制男性投票权,1898年的民法典,降低个人权利,并把女性置于家庭角色中。题26表A.人权问题和女权问题B.天皇制度和教育问题C.法制问题和教育问题D.军事问题和专制问题27.1935年,苏联年轻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在顿巴斯一处设备并不先进的煤矿创造了单日采煤量的世界纪录。此后,苏联全国各行各业迅速掀起一场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的劳动竞赛运动(史称“斯达汉诺夫运动”)。该运动

    16、的兴起反映出当时苏联( )A.逐渐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B.工业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C.已具备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D.人民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28.苏联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的浪潮中,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畜等一律公有化。这场运动(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C.致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D.阻碍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29.题29图是联邦德国印发的宣传海报。画面上画了一辆正在行驶的红卡车,上面插有英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国旗,前方德国的路障已经打开。海报上方印了德文“自由之路”,下方印有英文“马歇尔计划”。这

    17、幅海报意在宣传( )A.美国援助促进德国经济发展B.美欧共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题29图C.法德和解开启了西欧一体化D.马歇尔计划损害了德国主权30.联合国宪章中明确提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上述原则的提出( )A.加速了殖民体系瓦解B.改变了战后国际秩序C.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D.缩小了全球贫富差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31.(14分)人口迁移改写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有三次移民浪潮。第一次发生在西

    18、晋永嘉之乱后,南来的北方侨民,使江淮一带的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时期取得长足的进步,将三国以来南方已经加速开发的势头更加推向前进。但是唐朝安史之乱将北方诸道化为千里萧条的灾区,大批难民蜂拥而至淮汉以南地区,形成了第二次移民浪潮。靖康元年,金人南侵,宋王室辗转南逃杭州,大批北方各阶层人士随之南迁,形成第三次移民浪潮,使南方经济再度加速发展。从东汉末年到两宋之际的八百年,开始并完成了经济重心向南转移的全过程。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移民的特点及其作用。(6分)材料二见题31表 时间人口迁移方向人数(万)目的19501969年底上海外迁137.73支

    19、援外地建设19541956年底黑龙江北大荒37垦荒19541957年底新疆建设兵团31屯垦戍边题31表整理自赵入坤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的人口流动与管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6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分)32.(14分)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0年清政府决定挑选120名12岁左右的学生,分4年派赴美国,每年30名。官方出钱派人到美国留学,最初竟然“无人愿去”!雷颐历史何以至此(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20、说明清政府组织官派赴美留学的原因,解释为什么最初竟然“无人愿去”。(6分)材料二题32表为“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20年代末部分留学生群体情况统计表”。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代表人物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留美幼童1872年起4批共120人唐绍仪、詹天佑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刘步蟾甲午战争后到民国初年留日学生22000人以上黄兴、宋教仁、陈天华、汪精卫、蒋介石、蔡锷、陈独秀、李烈钧、秋瑾留学欧美学生辛亥革命前600人左右孙中山、孔祥熙、宋庆龄、顾维钧、蔡元培民国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赴法勤工俭学1700名以上周恩来、蔡和森、李维汉、邓小平、陈毅留苏学生1600

    21、名左右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董必武、叶挺、叶剑英、刘伯承题32表摘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2)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分别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信息,说明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8分)33.(12分)在人类历史的多数时间中,人们踊跃地尝试物种交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

    22、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4分)材料二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

    23、。大豆在南北美州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2分)材料三 第一组葡萄石榴核桃第二组胡椒占城稻胡萝卜第三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陆地棉题33表(3)围绕“物种交流”,选取表中的一组或几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6分)参考答案15 BACDC610 ADBCA1115 DBACC1620 ADABA2125 DDADD2630 ADCAA31.(1)特点:大多是因逃避战乱而迁移;总

    24、体趋势是由北方向南方转移。(一点1分,共2分)作用:导致大量劳动力和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播到南方;促进了江南的开发,最终使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有利于民族交融,带动了江南文化的进步。(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2)特点:政府主导(计划移民);时间集中、规模大;主要向边疆和内地;服务国家建设需要。(一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影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建设;巩固国家边防;推动工业布局的调整;促进人口合理分布。(一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3)人口迁移有利于移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某一地域社会经济地位的发展可以吸引外来居民的移入,改进居民构成结构;盲目的人口迁移会造成被移入地区资源紧张,不利于可持

    25、续发展。(任答一点得2分)32.(1)派遣留学的原因: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需要借助外国先进力量维护统治;清政府中的洋务派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需要各种技术人才。(一点2分,共4分)“无人愿去”的原因:清政府实行的科举考试,被视为读书人发展的正途;社会上的夷夏之辨、鄙视科技、安土重迁等传统思想的阻碍;孩童年幼、语言不通、路途遥远等客观困难的存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一点得2分)(2)信息一:甲午战争后到民国初年,赴日留学生数量最多。(2分)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对救亡图存道路探索的急迫性增强;清政府支持鼓励向外留学;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留学成为新式教育的重要选择;日本

    26、明治维新成功范例的刺激;日本政府推出鼓励接收中国留学生的相关政策;中日两国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近、留学费用便宜。(一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信息二: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20年代末,留学生中涌现许多民主革命人才。(2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致使民族危机加深;留学生爱国热情高涨,“革命”成为他们的主要政治诉求;留学生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积极组织及参与追求民主的斗争;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留学生,积极投身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派出多名留学生赴苏,为革命培养了人才。(一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33.(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

    27、培育;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利用农书对大豆的种植进行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一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作用:是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备荒物资。(一点2分,任答一点得2分)(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一点1分,任答两点得2分)(3)示例论题:新航路开辟后(明清时期)的物种交流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分)论述: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美洲的物种涌入中国,除了粮食、蔬菜水果类的作物,以花生(油料作物)、陆地棉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国,并在中国推广种植,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生产的转变。(2分)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商品化,也为中国人口的增长及其向城市流动提供了物质支撑。(2分)总之,地理大发现及明清时期中外经济交流的发展,不但使中国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新经济因素的出现和发展。(1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广东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卷(二)(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4511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