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新论-北京交通大学-研究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 文档编号:2943169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格式:PPT
  • 页数:105
  • 大小:8.5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新论-北京交通大学-研究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自然辩证法 自然 辩证法 新论 北京 交通大学 研究 课件
    资源描述:

    1、自然辩证法新论课程简介 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是在本科阶段已经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对高级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而设置的,因此新的课程体系强调三个特点,这就是实用性、时代性和中国特色。 自然辩证法新论,是根据国家相关教学大纲的要求, 针对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用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并着重于科技创新方法的探讨和训练,为培养实用型科技创新人才作出直接贡献。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2第一讲 绪 论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

    2、go3哲学与科技哲学哲学与科技哲学1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科技哲学的主要内容科技哲学的主要内容3科技哲学与科技创新方法科技哲学与科技创新方法41.哲学与科技哲学 哲学是什么? 元科学、母科学、玄学、神学、佛学、道学、儒学、易学、数学,还是什么?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与世界(宇宙),其主要内容包括:宇宙的本原,宇宙的存在,宇宙的演变,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存在,人与社会的发展,人和宇宙的关系等等。哲学命题不具有具象性,反过来,具象性的东西都不属于哲学范畴。 哲学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但却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这就是“最抽象”,“最普遍”、“最本质”的规律和关系。能够发

    3、现这“三重最”需要智慧,掌握这“三重最”的人更具有认识、改造、适应世界的能力, 故此,哲学被定义为“智慧之学”。又称“爱智慧”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4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5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大师: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创新大师:马克思、恩格斯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德社会主义英法德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

    4、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6黑格尔哲学:唯心的本体论辩证的反映论费尔巴哈哲学:唯物的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反映论知识交合创新方法知识交合创新方法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世纪自然科学成果辩证唯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系统观、发展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 三大规律之源:黑格尔-正-反-合。 三个基本观点: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普遍矛盾 认识世界的五对范畴: 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

    5、,可能与现实,偶然与必然。 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7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学科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8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义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社会哲主义社会哲学、社会辩学、社会辩证法证法2 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直接相关。恩格斯最初的研究工作是为了证明其哲学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适用性,从而证明哲学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对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所益

    6、处。今天,自然辩证法已经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应用学科,并同西方科技哲学相对应,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乃至创新人才能力建构的理论基础。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9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研究分工与创新合作马克思:经济学、资本主义、技术、数学、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自然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成果:马克思:资本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特别是恩格斯的无私奉献。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

    7、mpany Logo10恩格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三重目的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1证明哲学对证明哲学对于自然科学于自然科学的适用性的适用性反对反对反对者反对者问题:今天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问题:今天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在恩格斯去世后1896年发表了其中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98

    8、年发表了其中另一篇论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直到1925年才在前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手稿 全部181篇稿分成四束,分别加上标题。 第一束共127篇,都是较短的札记和片断,放在最前面的是1873年5月前后写的最初两篇稿毕希纳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这一束的总标题是:辩证法和自然科学。 第二束共6篇,篇幅都比较大些,总标题是自然研究和辩证法。其中有1885年写的反杜林论的两个注释和1886年写的费尔巴哈书稿中被删略了的部分。里面还包括两篇重要的成稿:187

    9、8年写的;旧序=;1876年写的原来打算作为奴役的三种基本形式一书的导言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一束的内容显然原来都是准备为别的著作而写的。 第三束是6篇已完成的论文,总标题是自然辩证法。其中有187576年写的导言,1880-81年间写的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的量度功和潮汐摩擦,1878年写的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1882年写的电。 第四束是42篇札记和片断,总标题是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同的东西,其中有1880年写的局部计划草案和1878年写的总计划草案,并把后者放在全稿的最后。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33 自然辩证法课

    10、程的主要内容 六个部分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4Title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互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技术创新、创造方法4 科技哲学与科技创新方法 哲学是智慧之学,科技哲学是科技智慧之学。 科技智慧包括学习科学技术的智慧和科技创新的智慧。 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自然界,自然观和科学观决定自然科学研究和创新的方法; 技术的发展是有科学发展和市场需求决定的,因此,科学观和技术观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方法的选择,以及技术成果的取得。 知识和方法是一个人能力构成的核心要

    11、素但不是充分条件 。 科技创新智慧与创新方法是科技创新能力必要条件。 智慧、知识、方法、目标、意志和机会,是创新成功的保证。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5创新能力的形成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6动机方法知识知识观念观念创新观创新观+相关知识相关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方法+创新动机创新动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目标目标+意志意志+机会机会=创新成果创新成果科技哲学与科技创新能力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

    12、go17科学技术创新方法科学技术创新方法思考题 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辩证法。 3,哲学与科技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5,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目的。 6,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7,自然辩证法与西方科技哲学之间的关系。 8,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方法论。 9,学习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10,你知道哪些科技创新方法?2021/4/15 Thursday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18北京交通大学马列学院知识创新研究所魏发辰新郎微博:创新之道 2012邮箱:wfc5525 sina 第三讲 科学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

    13、内容提要 科学时代,指的是自15世纪下半叶以来,真正的自然科学诞生直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文明所经历的历史年代。 20世纪之前为近代,至今未现代。其中19世纪是人类科学大发展的世纪,也称科学世纪。20世纪至今一般都称为当代,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也被称为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自然观的演变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自然观。反之,自然观的每一种形态对于其形成之后的自然科学发展都会起到一种演绎根据和方法论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自然观,正是我们研究自然观的初衷。2021/4/15 Thursday20Contents2021/4/15 Thursday21力学时代

    14、与机械自然观力学时代与机械自然观1科学世纪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世纪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系统科学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系统科学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3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4序 言 2021/4/15 Thursday22潜科学潜科学前科学前科学科学科学v科学发展的三种形态:科学发展的三种形态:1 力学时代与机械自然观 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从天文学革命开始,直接冲击的是托勒密倡导的以地球为中心的古代自然观。新的自然观和新的方法论,新的科学研究范式的扩散,直接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伽利略、开普勒、牛顿,这些率先采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的人,不仅成就了自己的伟业,更使得人类自然科

    15、学获得了巨大进步。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大发展,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就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的产生。2021/4/15 Thursday23近代科学的开端-天文学革命尼古拉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是波兰伟大 的天文学家、太阳中心说 的创始人、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他也是一位多才 多艺、学识渊博的巨人 是一位杰出的医生、社会活动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画家。代表作:天体运行论:1543;主要观点:1、地球不是宇宙中心;2、太阳是宇宙中心;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4、火星、木星和地球一起绕太阳转2021/4/15 Thursday24

    16、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天体运行论的全书共六卷。第一卷为宇宙论,简述了整个宇宙的结构,是全书的精髓。这一卷分四章,先后论述了“宇宙是球形”、“大地也是球形”、“天体的运动是均匀永恒之圆运动或复合运动”。在第一卷的第四章中,哥白尼正确地将行星以及地球绕日运转轨道进行排列,并刊载了他的宇宙模型图。这张我们现在看似普通的天球次序图,在当时却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次巨大的飞跃。 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因此使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了新生,这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1/4/15 Thursday25力学革命20

    17、21/4/15 Thursday26加利萊加利略加利萊加利略 (Galilei Galileo,1564 - 1642)约翰开普勒(15711630)2021/4/15 Thursday272021/4/15 Thursday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行第一定律(椭圆定律):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用公式表示为:等的面积。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第三

    18、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第三定律(调和定律):行星绕日一圈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椭圆轨道的长半轴的立方的平方和行星各自椭圆轨道的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成正比。用公式表示为:R3/T2=K,其中,其中R=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T=行星公转周期、行星公转周期、K=常数常数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2.12.251727.3.20.)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2

    19、021/4/15 Thursday28创新方法:知识交合法创新方法:知识交合法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2021/4/15 Thursday29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真正始祖。”第一个提出第一个提出“知知识识 就是力量就是力量”的人。培根的科学的人。培根的科学方法论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方法论以

    20、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受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形而上学机械的自然观 基本观点 机器的自然图景-宇宙是机器,人也是机器。 严格的机械决定论-世界一切运动都服从机械运动规律,力学

    21、定律决定世界一切。 局限性 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 历史意义: 恢复了的唯物论; 适应自然科学发展阶段的需要; 推动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即机械技术革命。 人类生产方式的革命,开启了机械化进程。2021/4/15 Thursday30思考题1,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的必然性?2,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的直接原因?3,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的哲学形式?4,形而上学自然观形成的社会效用?5,形而上学自然观有效性条件?6,形而上学自然观失效的条件?7,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科学创新的方法论分别是什么?2021/4/15 Thursday312 科学世纪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9世纪是科学世纪,自然科学的

    22、大发展实现了人类第二次科学革命。这次科学革命从解决牛顿遗留下的问题开始,并以牛顿力学为范式,却突破了力学自然观的桎梏,使得新的自然观的建立成为可能。随着自然科学各个基础学科的相继创立,并揭示出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演化发展和普遍联系,使得机械的、形而上学自然观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一种新的自然观又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提出来了,并成为自然科学进一步创新与发展的新范式,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2021/4/15 Thursday3219世纪主要科学成就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 康德,自然通史与天体论,1755 拉普拉斯,宇宙体系论,1796 地质渐变论 赖尔,地质学原理,18301833 能量守恒与转

    23、化定律 迈尔、焦耳、格罗夫、柯尔丁、赫尔姆霍兹,19世纪40年代 尿素的人工合成 维勒,论尿素的人工合成,1828 细胞学说 施莱登,关于论植物起源的资料,1838 施旺,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生物进化论 达尔文,物种进化论 电磁场理论 奥斯特,电流的磁效应,1820 法拉第,电磁感应,1831 麦克斯韦,地磁场的动力学理论,1865 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18692021/4/15 Thursday33新的科学范式 演化发展观(纵向) 普遍联系观(横向) 溯因究理创新方法 知识转移创新方法 类比思考法2021/4/15 Thursday3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新的

    24、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熔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世界上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永恒运动和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 宇宙和各个层次的演化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2021/4/15 Thursday35思考题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必然性?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

    25、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之间的关系?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5,康德的历史贡献及其方法论。 6,康德天体演化理论的及其发现对于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发展的范式作用?2021/4/15 Thursday363 20世纪科学发展与系统自然观 20世纪初,由物理学革命引发的第三次科学革命,是人类关于物质的认识突破原子外壳,进入到了原子内部,开启了微观世界的大门,是人们认识到了物质结构的层次性及其层级的无限性,微观物理学开始形成。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不同领域的研究对象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了其共有存在方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种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纵向层次性和横向统一性,构成

    26、了系统概念形成的科学基础。系统科学的产生更成为系统观形成的科学基础。2021/4/15 Thursday3720世纪科学革命 20世纪科学革命的总体特征2021/4/15 Thursday38天体物理天体物理学学分子生物分子生物学学第三次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2021/4/15 Thursday39分子分子生物学生物学天体天体物理学物理学量子量子力学力学系统科学系统科学系统系统自然观自然观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系统概念与系统科学2021/4/15 Thursday40系统科学体系系统科学体系系统自然观系统论系统论控制论控制论信息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协同学协同学突变论突变论老三论和新三论系统自

    27、然观形成系统自然观:客观自然界自然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表现为物质系统之间的普遍联系;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演化发展规律表现为系统自组织规律;自然系统具有无限的层次性;自然观较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的发展内容: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层次;正反馈与负反馈;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有限与无限;可知与不可知;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组织与自组织。2021/4/15 Thursday41普遍联系的系统自然观2021/4/15 Thursday422021/4/15 Thursday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思考题 1,系统自然观形成的必然性? 2,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

    28、学基础? 3,系统自然观的主要理论观点? 4,系统自然观与系统管理之间的关系? 5,汤姆逊、卢瑟福建立原子模型的方法论? 6,普朗克、爱因斯坦科学发现的方法论? 7,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8,系统自然观在哪些方面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021/4/15 Thursday434 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样服从“物极必反”的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人类有能力并试图住在自然的时候,也就到了将被自然所报复的时候。工业革命造成生态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以系统自然观为范式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悠然而生。以此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就成了系统自然观的发展形式

    29、。至此,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经历了朴素而思辨性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系统有序的自然观和生态和谐的自然观。2021/4/15 Thursday44人与自然关系的正反合2021/4/15 Thursday451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类从属于自然人类从属于自然,受自然的摆布,受自然的摆布甚至蹂躏,只有甚至蹂躏,只有顺应自然才能够顺应自然才能够生存。成人自自生存。成人自自然面前的渺小,然面前的渺小,自然崇拜。自然崇拜。3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和谐共生协同进化。协同进化。2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将自然作为人类将自然作为人类的对立面,抗拒的对立面,抗拒自然,

    30、改造自然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掠,征服自然,掠夺自然,战天斗夺自然,战天斗地。地。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在生态学系统中,生命系统通常包括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几个层次,而环境变化和污染和污染对生命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生态科学研究的热点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作用、受害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全球变化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管理等。2021/4/15 Thursday46环境科学 研究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及其保护与改善的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

    31、环境。 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环境科学主要探索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的规律;揭示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探索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研究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等 。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在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中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环境工程学;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2021/4/15 Thursday47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是指基于生态系统的和谐来观察、思考和处理人与

    32、自然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既是从属关系,有是平等关系,你中有我(马克思),我中有你,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 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协同进化的关系。 2021/4/15 Thursday48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的历史2021/4/15 Thursday49生态文明知识、信息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第四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第二次浪潮第一次浪潮生态文明建设2021/4/15 Thursday50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

    33、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生活观生态生活观生态科学观生态科学观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人类自然观的发展2021/4/15 Thursday512021/4/15 Thursday系统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20世纪世纪19、20世纪世纪近代(近代(15-18)古代古代15世纪前世纪前现代生态自然观现代生态自然观21世纪世纪思考题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2,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条件? 3,生态自然观与系统自然观的关系? 4,生态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关系? 5,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6,米都斯研究全球问题的方法

    34、? 7,系统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和应用的广泛性?2021/4/15 Thursday52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知识创新研究所魏发辰第四章 科学观与科学发展内容简介 基于科学发展看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本质,是我们可以树立起科学的自然观。反过来,用科学的自然观认识自然科学,不但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然科学的本质,更能够准确把握其发展趋势。 所谓科学观,是指基于一定自然观所形成的关于自然科学的本质、结构、效用及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从宏观层面认识科学,树立现代科学观,对于我们从事微观(学科、专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培养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2021/4/15 Thursday54Con

    35、tents2021/4/15 Thursday551 科学的本质12 科学的结构23 科学发展的外在规律34 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41 科学的本质2021/4/15 Thursday56静态:关于静态:关于认知对象的认知对象的系统化的知系统化的知识;发展着识;发展着的知识体系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科学的两种形态两种形态动态:关于认动态:关于认知对象的知识知对象的知识的形成和创新的形成和创新;生产或发展;生产或发展知识的社会活知识的社会活动动2 科学的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科学数学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 2021/4/15 Thursday571)科学的公关结构:钱学森的科

    36、学分类)科学的公关结构:钱学森的科学分类2) 科学知识的微观结构 学科的构成2021/4/15 Thursday58微观中的宏微观中的宏观结构:观结构:WhatWhyHowwho.科学的科学的微观结构微观结构 科学的构成要科学的构成要素(公理化)素(公理化)概念概念判断(公理、判断(公理、定理)定理)推理、推论(推理、推论(应用案例)应用案例)3) 科学活动的结构 1)科学活动的三要素: 活动主体活动资料活动对象; 2)科学活动过程的五要素: 科学问题-科学思维-科学假说科学试验科学理论; 3)科学活动的二重性: 理论研究-实验(应用)研究。 4)科学方法: 理论思维方法-科学实验方法2021

    37、/4/15 Thursday593 科学发展的外在规律1.指数指数逻辑曲线增长规律逻辑曲线增长规律 ;2.带头学科更替规律。带头学科更替规律。3.科学中心转移规律。科学中心转移规律。 4.参考书:参考书:5.贝尔纳: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历史上的科学、6. 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的社会功能2021/4/15 Thursday604 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1)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即悖)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矛盾(即悖论论,夸克、毛子的可知性),夸克、毛子的可知性),2 )原有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之间的)原有理论与新的科学事实之间的矛盾;矛盾;3)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

    38、4)知识继承和知识创新之间的矛盾;)知识继承和知识创新之间的矛盾;5)创新能力与创新关系之间的矛盾;)创新能力与创新关系之间的矛盾;2021/4/15 Thursday615 科学发展趋势和特点发展趋势:发展趋势:-科学发展的数字化;科学发展的数字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合流;-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与社会科学化;-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主要特点:主要特点:综合化、分化;多元化、多极化。综合化、分化;多元化、多极化。创新特点:相互提供范式,相互创新特点:相互提供范式,相互影响,相互规定。影响,相互规定。对策思考:怎么适应?采取什

    39、么对策思考:怎么适应?采取什么策略?策略?2021/4/15 Thursday62思考题 1,科学与伪科学的本质区别。 2,静态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方法。 3,科学活动的三要素与五要素。 4,带头学科理论与科学范式的关系。 5,科学知识的指数增长规律与现代学习方法。 6,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矛盾解决的基本途径。 7,理论与新的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解决方法。 8,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与特点。2021/4/15 Thursday63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知识创新研究所魏发辰第五讲 技术观与技术发展内容简介 技术观,是指人们对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构成、技术的发展、技术的社会价值,以及技术与科学之间的关系等观点的

    40、总称。 技术观不仅决定人们对技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人们对于技术的选择与创新。 本讲的重点在于讨论技术的概念,技术的本质,技术的结构以及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 建立科学的技术观,对于提升我们的技术素养,培养我们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目 录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本质技术本质1技术的构成技术的构成2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技术发展的若干规律3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41技术的本质 1)技术概念综述 日本唯物论研究会:相川春喜、户板润、岗邦雄为代表:劳动手段体系说 日本唯物论研究

    41、会:武谷三男:应用说技术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规律性的有意识的应用。 前苏联:为实现生产过程和为社会的非生产需要服务而创造的人类活动手段的总和。 德国技术哲学家:戴沙沃和图赫尔技术是在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具有实现特定目标的功能,最终起改造世界作用的一切物品和方法。(技术哲学)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概念综述 德国技术哲学家:汤德尔和西蒙顿:技术是介于人类德国技术哲学家:汤德尔和西蒙顿:技术是介于人类与自然界中间的东西即中介说。与自然界中间的东西即中介说。关于技术的争论关于技术的争论) 德国技术哲学家:埃吕尔:(德国技术哲学家:埃

    42、吕尔:(技术社会技术社会)在一切)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的各种方法的总体。各种方法的总体。 英国科学哲学家:英国科学哲学家:N.克罗斯、克罗斯、J.诺顿和诺顿和D.沃克沃克设计方设计方法与科学方法法与科学方法“社会系统说社会系统说”:技术是包括人和机器:技术是包括人和机器在内的社会系统,为解决实际任务对科学和其他组织在内的社会系统,为解决实际任务对科学和其他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运用。起来的知识的运用。 美国控制论专家:西蒙:美国控制论专家:西蒙:“知识说知识说”技术是关于如技术是关于如何行事,如何实现人类目标的知识。何行事,

    43、如何实现人类目标的知识。 狄德洛狄德洛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技术:技术“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目标而协同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标而协同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马克思:技术反映的是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马克思:技术反映的是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概念综述 爱斯(MEyth)认为:“技术是赋予人的意志以物质形式的一切东西”。 图切尔(KTuchel)认为:“技术是指在创造性构思的基础上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切对象、过程和系统,它们通过规定的功能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并且在总体上改变世界”。 贝克(HBec

    44、k)认为:“技术是通过智慧对自然的改造人按照自己的目的、根据对自然规律的理解,改造和变革无机界、有机界和人本身的心理和智慧的特性(或相应的自然过程)” 德索尔认为:“技术是通过自然资源的有目的的造型和处理而从思想中引出的现实”。 比克(Wiebe bijker)认为,技术一次具有三种含义:其一,物理实体或人工制品;其二,行为过程;其三人类所知道的以及所作的。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概念综述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 自然辨证法百科全书认为:“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

    45、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手段和方法”。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2)技术的新概念人类有目的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社会活动中,应用科学知识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资料、劳动手段及方法、技能的总和。它体现了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2 技术的系统构成 1)技术的系统结构:工作、动力、控制,三个基本单元。 2)技术的社会分层结构: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工程技术; 3)技术系统的内在逻辑结构:基础技术、主体技术、核心技术、通用技术、相关技术; 4)社会生产技术的体系结构: 采掘技术、制造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 传输技术、建设技术

    46、、信息技术、 安全保障技术、管理技术 、教育技术。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3 技术发展的规律1)技术发展的连锁性规律技术发展的连锁性,是由技术体系内部各种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所谓技术发展的连锁性规律,是指在一定技术体系之中,由于某一方面的技术突破导致各方面技术发展水平的失衡,从而在适应性创新需求的拉动下,导致各方面技术依照需求强度的大小依次获得创新与发展的规律。飞梭 纺纱机 蒸汽机 机床 炼钢 蒸汽机船 铁路运输 机械技术体系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发展的规律2)技术进化规律技术系统结构的演变:工作单元 工作+动力 工作+动力+

    47、控制(自动机)技术进化律:技术的的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适应到适应的发展规律。技术进化的机制:竞争创新,市场选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技术进化规律是技术改进创新的理论依据。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发展的规律3)人体功能外化规律人体功能的延长和外化规律,是对技术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对人体功能和人的劳动方式的映射现象之本质的总结。这一规律的发现是马克思的一大功绩。工具-人手的延长;工具机-人手的外化;动力机-肌肉和消化系统的外化;控制机-人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延长和外化;自动机-人的工作过程的外化;智能机人的思维和工作

    48、过程的外化;无人车间-人的集体劳动过程的外化;无人工厂-人的复杂组织活动的外化;?-?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小结: 规律的方法论意义1)进化规律的提出是以生物进化论的提出为范式的;同样,技术创新可以物种进化为范式。包括选题、选项以及创意的来源。2)进化、外化规律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理论根据,也就是范式。此外,体现这一规律的一切技术创新过程或成果,都是今天技术创新范式。3)以“技术的进化、外化规律”为范式,您有哪些创意可以跟大家分享吗?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4 技术的生产力属性 在1844 年经济学-哲 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自然

    49、科学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 历史关系”,“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由此,作为人的本质 力量对象化的产物,技术不仅展示了人对于自然的能动关系,也展示着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的形成、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和 度量尺度。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科学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科学,只有当它并入生产过程的时候,才能够成为直接、

    50、现实的生产力。 邓小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方法)*(科学技术)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思考题 1,思考技术概念中所蕴含的技术创新方法。 2,技术微观结构及其演变的社会根据。 3,技术体系结构与社会分工的变化。 4,技术进化规律与技术改进。 5,技术发展的连锁性规律与技术研究立项。 6,技术发展的外化规律与技术创新创意的来源。 7,技术发展与社会文明。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第五讲 科学认识与知识创新方法科学方法包括科学认识与知识创新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过程每一步骤所要求方法的总和。第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新论-北京交通大学-研究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29431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