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第十一章-现象学传统的美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西方美学史》第十一章-现象学传统的美学课件.ppt》由用户(三亚风情)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美学史 西方 美学史 第十一 现象学 传统 美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现象学传统的美学现象学传统的美学现象学是西方现代一种十分重要的哲学和美学思潮。从字面意思来看,现象是指“显现自身的东西”,因而现象学就是一种“关于显现的理论”。这个词最初是由德国学者朗姆贝特在1764年提出来的,用来指对显露和假象等显现方式的研究。康德采用了这个词,并且宣称要建立一门现象之学,用以研究感性和知性的原则,这些原则只适用于现象界,不适用于本体界或物自体。黑格尔还曾撰写精神现象学一书,探究精神如何显现自身,并且发展为绝对理念的过程。朱立元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美学史西方美学史第一节 海德格尔一、艺术与真理二、美与存在三、诗与言说第二节 萨特一、审美与想象二、艺术
2、与自由三、艺术与社会第三节 梅洛-庞蒂一、艺术与身体二、艺术与知觉三、艺术与语言第四节 杜夫海纳一、审美对象论二、艺术作品论三、审美知觉论四、情感先验论第五节 伽达默尔一、艺术与哲学解释学二、艺术的存在方式三、艺术意义的诠释现代意义上的现象学思想和运动则是由埃德蒙德胡塞尔(18591938)所开创的,他在1900年出版的逻辑研究一书标志着现象学运动的诞生。在这本书中,胡塞尔把现象学界定为一种描述和揭示各种意识类型的内在结构和本质特征的方法,认为意识的根本特征就是“意向性”,通过对于意识活动的意向性分析,就可以发现各种逻辑和认识范畴是如何被给予和构成的。在此之后,胡塞尔又出版了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
3、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1929)、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1936)等著作。通过这些著述,胡塞尔把现象学发展成了一种普遍的哲学方法,这种哲学的宗旨是“面向事情本身”,要求排除一切成见,如其所见那样描述事物在意识当中的显现。为了贯彻这一宗旨,他提出了现象学还原的主张,要求把我们的各种成见或自然态度,比如关于外部自然界和我们自身作为心理物理之实存的预设,都悬置起来,“放进括号之中”。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排除各种成见的干扰,进入纯粹的意识领域,从而让事物如其本然地显现出来。在胡塞尔之后,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茵加登、杜夫海纳等人对于艺术以及审美经验进行了深入和全面的分
4、析,从而建立起了现象学的美学系统。限于篇幅,我们对茵加登的美学思想不设专节进行分析,只在此加以简要的介绍。茵加登秉承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坚持要严格区分意向对象和实在对象,因此强调审美对象是一种意向对象或意向客体。这典型地体现在他对“文学的艺术作品”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区分上,他认为前者才是审美对象,后者则是一种实在之物。除此之外,他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情感活动,因为审美经验总是源于某种原始情感。这种情感的产生,能够切断日常经验的流程,使我们减弱对于日常事物的存在信念,从而使我们从日常的自然态度转向真正的审美态度。第一节第一节 海海 德德 格格 尔尔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是现象学哲学和美
5、学的重要代表,也是西方现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早年就读于弗莱堡大学,1916年成为胡塞尔的助手,后分别任教于马堡大学和弗莱堡大学。海德格尔的哲学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1927),此外还出版了 康 德 与 形 而 上 学 问 题 (1929)、荷尔德林诗的阐释(1944)、林中路(1950)、形而上学导论(1953)、在通向语言的途中(1959)、路标(1967)、面向思的事情(1969)等著作。一、艺术与真理一、艺术与真理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艺术问题。由于海氏一生所关注的都是存在的意义问题,因此他对艺术问题的思考也是与存在的意义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不过,艺术问题在海氏的早期思想中却基本处于缺
6、席的状态。在其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存在的意义是在此在的生存活动中得到领悟和揭示的,然而在此在的生存论结构中却并无艺术的位置,因为在海氏看来,此在生存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使用器具来与存在者打交道,存在者的存在意义在这种打交道的活动中就得到了揭示,因而自然就不需要借助于艺术了。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如此描绘凡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海德格尔如此描绘凡高的画作农鞋:高的画作农鞋: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集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
7、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才得以出现而自持,保持着原样。“”由此出发,海氏对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首先给出了作品存在的两个规定: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这里的关键性术语显然是“建立”和“制造”。海氏指出,所谓建立不同于一般的安放、安置行为,而是“奉献和赞美意义上的树立”。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作品之建立
8、开启了一片神圣的领域,召唤着神的到场,正是在神的光辉的返照中,存在者的存在才得以显现出来,由此才能建立一个世界。海氏首先区分了两种制造:器具与艺术。在器具的制作过程中,质料必然消失在器具的有用性之中,因为器具之制作即是为了消耗和使用,换言之,制作器具是以消耗质料为前提和旨归的。与之不同,作品之制造没有使质料消失,倒是使质料出现,使其存在呈现于作品世界的敞开领域之中:岩石、词语、色彩、声音等都在作品中成其本质。这就是说,各种存在者之涌现出来的存在在作品中得到了保存和庇护,因而作品之制造必然同时也制造了大地,因为唯大地有此庇护之存在特性。现在的问题是,世界与大地之间关系如何?显然,这两者在存在特性
9、上是对立的,因为世界是一片敞开领域,而大地的本质却是自行锁闭的。不过,这争执不同于分歧和争辩、紊乱和破坏,相反,争执既使双方的本质得到确立,又使双方超出自身而包含另一方。所谓真理在作品中的设置就是以这种争执的实现为前提的。艺术作品使世界和大地的争执得以实现,因此,艺术就是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二、美与存在二、美与存在海氏把艺术看作真理的一种发生方式,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里所说的真理与美之间有何关联呢?传统美学常常把真与美并称,海氏则认为:“美与真理并非比肩而立的。当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它便显现出来。这种显现作为在作品中的真理的这一存在和作为作品就是美。”海氏之所以一反传统的观点,是因为传统观点
10、把真与美看作相互并列的两种实体,而他则认为,本源意义上的真理乃是一个事件,指的是存在意义的显现过程;美同样是一个事件,指的是真理本身的显现。这样一来,美就成了一种双重的显现,即对存在意义的显现过程的显现。海德格尔小屋海德格尔小屋存在的意义既已显现出来,何以还需要重新加以显现呢?这是因为存在意义的显现(即真理)具有既去蔽又遮蔽、既显又隐的双重特征,存在者的存在一经显现出来,立刻又会被遮蔽起来。仍以凡高的农鞋为例,这农鞋的意义在农妇的生存活动中显现出来,并且组建起了农妇的生存世界,但这世界必须在大地之中得到保藏和遮蔽。艺术的作用恰恰就在于,它能够把被遮蔽起来的存在意义显现出来,使其重新闪耀起来,并
11、把真理之光的这种闪耀嵌入作品。用海氏的话来说:“鞋具愈单朴、愈根本地在其本质中出现,喷泉愈不假修饰、愈纯粹地以其本质出现,伴随它们的所有存在者就愈直接、愈有力地变得更具有存在者特性。于是,自行遮蔽着的存在便被澄亮了。如此这般形成的光亮,把它的闪耀嵌入作品之中。这种被嵌入作品之中的闪耀就是美。”海德格尔对于美的分析往往是与艺术联系在一起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认为美仅仅是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他的说法,美就是对于真理的显现,而真理则是存在意义的敞开与显现,因此举凡存在的意义显现之处,必然就有美的出现。用他的话说:“美是无所不在的现身。”这看起来是一种客观主义的立场,似乎美的产生与人及其艺术活动无
12、关。但海氏又明确指出,“有待显示的东西,亦即从它本身而来闪现者,也就是真实,即美。因此之故,它就需要艺术,需要人的诗意本质。诗意地栖居的人把一切闪现者,大地和天空和神圣者,带入那种自为地持立的、保存一切的显露之中,使这一切闪现者在作品形态中达到可靠的持立。”这里的意思是说,尽管美是指存在本身的敞开和显露,但只有人及其艺术才能把这种闪现者带入其持立之中,也就是说存在以及美的显现仍然与人、与艺术相关。三、诗与言说三、诗与言说美的显现需要艺术,艺术的产生则需要诗意,那么诗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海氏引用他所钟爱的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来回答这一问题:“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从这句诗来看
13、,诗意似乎产生于人的栖居和生存活动。如果说人类此在在其根基处就是充满诗意的,那么人们理应能够在自己的生存活动中直接体验和领悟到这种诗意,或者说每个人天生就都已经是诗人,这岂非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诗人了吗?“命名命名”然而海氏却说:“诗人造成诗意的东西,历史性的人类以这种诗意为基础,就栖居于这种诗意之上。”似乎又在说世界的诗意是由诗人创造出来的,这与前面的说法不正自相矛盾吗?这里的关键显然在于“造成”二字。事实上海氏所意指的并不是“创造”,而是一种“命名”,也就是说诗人并不是创造了世界的“诗意”,而是为本已存在的诗意之物命名:“诗人命名着现实之物的诗意基础并凭借其被显示的现实性才把现实之物带向本质
14、。”在海氏看来,诗人的语言本来就不是人所拥有的一种工具,或者说语言并不是一种人的活动。这样一种语言观显然十分怪异,因为语言活动总是需要某种“主体”,或者说语言总是某种主体表达自身的一种工具,一种以自身为主体的语言还能称作语言吗?即便这种语言的确存在,它和人类又有何关系呢?事实上海氏也并不是说这种语言是没有主体的,而是强调这种主体并不是人而已。那么,诗歌语言的真正主体又是谁呢?这就是诸神以及神圣者:“神圣者赠送词语,并且自身进入这种词语之中。词语乃是神圣者之居有事件。”也就是说,本真的语言并不是由人创造出来的,而是来自于超验的神圣者之赠送。正是因此,在诗中不是人在说,而是语言自己在言说。当然,准
15、确的说法是神圣者以及诸神在言说。诗人并不因此而无所作为。按照海氏的说法,诗人们其实是“半神”,因为诗人处在诸神和人类之间,只有他们才能截获诸神的道说和暗示,并且将其传递给普通民众。这种截获和暗示行为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从神的方面来说,这是神得以现身在场并与人类相遭遇的重要前提,因为诸神的道说只是一种暗示,普通民众无法领会其中的含义,唯赖诗人的道说才使其不至于和人类擦肩而过。第二节第二节 萨萨 特特让保尔萨特(19051980)是法国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哲学代表作是存在与虚无(1943),此外还包括影像(1936)、想象心理学(1940)、辨证理性批判(
16、1960)等。与此同时,萨特还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传达自己的哲学思想,其长篇小说恶心自由之路,短篇小说墙,戏剧苍蝇间隔魔鬼与上帝等,都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一、审美与想象一、审美与想象胡塞尔曾对感知行为和想象行为进行过系统的比较分析。他认为两者包含着一系列的差异:感知是一种设定性的行为,它总是设定其对象是存在的,想象则是一种非设定性的行为,是一种意识的中性变样形式,不设定其对象的存在;感知行为是相即性的,即意识行为与其对象是相符合的,想象行为则是类比性的,即意识与其对象是相似的;感知行为是奠基性的,是一种原初的意识行为,想象行为则是非原初的,必须奠基于感知行为,如此等等。对于前面两点看法,萨特
17、基本予以认可,但他不认同胡塞尔的奠基性思想,认为想象并不一定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而是可以直接对对象进行一种意向性的综合。当我需要想象某个人的时候,并不需要直接接触此人,相反,此人的不在场恰恰是我想象他的前提:“没有接触到或看到他,这是我对他的意象的本性;他便是以这种方式在这样一种距离上,以这种地位处在非存在上。”举例来说,当我说自己没有看到彼得,实际上也就是说我看到彼得不在场。不在场乃是一种非存在,也就是虚无。我何以能够把握到虚无呢?显然只能通过想象。通过想象,虚无就被引入存在之中,或者说存在被虚无化了。这想象并非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而是直接以意向性的方式把握到了虚无。由此出发,萨特认为知觉是
18、一种被动的意识形式,想象则是一种自发性和创造性的行为。知觉只是被动地反映对象的各种关系,想象则能够自由地对有限的要素进行综合,并且不受对象关系的限制。萨特的想象理论对其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他看来,审美以及艺术活动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想象活动。他明确主张,艺术作品是一种非现实性的存在物,只能通过想象活动来把握。以查理八世的画像为例,这里的审美对象并不等同于查理八世本人。审美对象在我们对画布的实际知觉中是不会出现的,要发现它,意识就必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世界在这一改变中被否定了,而意识本身则成了想象性的”。所谓世界在这一改变中被否定了,是由于想象活动在萨特看来就是一种意识的中性变样形式,它可
19、以取消对于世界的存在设定。正是由于想象活动的这种特征,它所把握到的就只能是一种非现实的对象。艺术家的目的在于构成一个可以使这种非现实的东西得到表现的、具有现实性特征的整体,因而,绘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但这种东西随时都是为一种非现实的东西所支配的。我们在欣赏画布上的某种色彩时,也会产生一些现实的和感性的愉悦,但孤立地看这种感受并无任何审美的意义,而只是一种纯粹的感官愉悦。只有当我们把这种色彩作为非现实整体的一部分,它才是美的。萨特认为,这一结论不仅适用于绘画,而是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萨特想象心理学二、艺术与自由二、艺术与自由人的自由本性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核心,艺术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自
20、然也是其美学思想的主题。萨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为人的自由提供一种本体论的证明。在他看来,由于人具有一种虚无化的能力,因此能够超越各种自在的存在,摆脱实在世界的因果关系,从万物中分离出来而获得自由。萨特认为,这种自由对人来说是命定的和绝对的,既无法选择也无法摆脱:“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不过,尽管自由本身并非出于人的自我选择,作为自由的存在却注定了人永远具有选择的自由。在萨特看来,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实现和确证自己的自由的根本方式。他明确指出:“艺术创作的主要动机之一当然在于我们需要感到自己对于
21、世界而言是主要的。”所谓对于世界而言是主要的,也就是说艺术家是自由的,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来介入和改变生活。如果一个艺术家描绘了一片海洋或田野,那么他就改变了这些事物原有的结构关系,在原先没有秩序的地方引进了秩序,并把精神的统一性强加给了事物的多样性,这样,艺术家就意识到是自己创造了它们,而对于这些创造物来说,艺术家自然就是主要的。然而,艺术家的创作并不仅仅诉诸他自己的自由,而必须同时求助于读者的自由。艺术家在创作中始终陷在自己的主观性之中,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和欣赏,艺术作品的创作才能完成,艺术家的主观性才能转化为客观性和现实性。萨特认为,艺术家自己是无法阅读自己的作品的,因为阅读是一个预测和
22、期待的过程,人们在阅读中不断预测他们正在读的那句话的结尾,预测下一句话和下一页;人们期待它们证实或推翻自己的预测。组成阅读过程的正是这一系列假设、梦想和紧随其后的觉醒,以及一系列的希望和失望。因此,没有期待,没有未来,没有心理上的无知状态,就没有真正的阅读行为。而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他已经预先经过了一个隐藏着的准阅读过程,在创作行为终结之时,他对作品的一切都了然于胸,因此不可能重新进行真正的阅读。而既然创作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作家就必须委托另一个人来完成他已经开始做的事情。因此,文学活动同时是对读者自由的确证和实现。创作本身就是在向读者发出召唤,而且只有赋予读者充分的自由,读者才能充分发挥其
23、创造性,从而完成使作品客观化的使命。萨特把这种自由的创造性阅读称作是“豪情的一种运用”,因为这样的阅读伴随着以自由为根源和目的的感情。在阅读中,读者必须把整个身心都奉献出来,带着他的情欲,他的成见,他的同情心,他的性格秉赋,以及他的价值体系。三、艺术与社会三、艺术与社会萨特既然把艺术看作实现人的自由的重要方式,自然就要求艺术必须介入社会,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因为在他看来自由总是体现为人的选择,而任何选择都必然是一种介入。由此出发,他提出了艺术应该介入社会的主张。这一主张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因为许多论者认为这将危及艺术的纯粹和自由。为此萨特强调指出,他并非主张一切艺术都必须介入社会,
24、而是仅指小说这种散文艺术而言。至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等,则不需要也不应该介入社会。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艺术所使用的媒介不是语言符号,而是某种“物”。萨特主张:“用颜色和声音工作是一回事,用文字来表达是另一回事。音符、色彩、形式不是符号,它们不引向它们自身之外的东西。”当然,这些物并不是纯粹自在的,它们作为媒介终究要表示一定的意义,问题在于这些意义是物本身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以物本身作为工具或符号来传达的东西。对于艺术家来说,颜色、花束、声音,等等,都是最高程度上的物,他总是对这些性质或形式满心喜悦,流连忘返,而他的创作就是要把它们作为客体表现出来,它们所受到的唯一改变就是被从现
25、实的对象变成了想象的客体。诗歌诗歌现在的问题是,诗歌同样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何以也不需要介入社会呢?萨特的看法是,诗人在创作中实际上把语词当成了物。在他看来,诗人根本不是使用文字,而是在为文字服务。诗人就是拒绝利用语言的人,他一劳永逸地从语言工具中脱身了,因为他选择了诗的态度,即把词看作物,而不是符号。当然,诗歌中的语词同样具有意义,只不过这种意义变成自然而然的东西了,它不再是词语所要传达的对象,而成了词语本身的属性。意义浇注在词里,被词的外观或音响吸收了,词因此而变厚、变质,成为物了。散文散文与之不同,当散文艺术家在传达意义的时候,他所创造的想象客体与符号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因此我们所关注的也就
展开阅读全文